何香道:“我知道,和尚师傅不是人,可是我知道和尚师傅对我是很好的,沈炼师傅也一样。”
觉心道:“你这么说我好话,看来我得好好教导你。”
说完之后,一条鞭子狠狠抽来。这不是李树枝条,而是天魔法所化,上面有生灵怨气,落在人身上,比千刀万剐还难受。
何香料不到觉心会突然袭击她,因此没有防备,这一鞭挨得结实,闷哼一声。
觉心道:“斗法之时,别人可不会提醒你,这是今天给你的第一课。”
何香没有回应,因为和尚说话时,鞭子可没停。今天的鞭子没有昨天那么多复杂的变化,但速度快了不止一倍,何香只两个呼吸,就狼狈不堪。她只能凭一点灵应,勉强闪过,可是身子不免做出许多扭曲至极的动作,像是扭麻花一样,不断挑战极限。
忽然沈炼道:“你就只会躲么。”
何香听到沈炼师傅开口,不免挨了一鞭子,疼的冷汗直冒。她心道:我就是躲,也没那么容易躲开。
沈炼不管她心里如何想,只是道:“电光是人世间最快的事物之一,可是修行人却能提前躲避,因为看天象灵机变化,便知道闪电何时迸发,向何处轰击。天地生电光时尚且有迹可循,觉心出鞭子岂能做到毫无征兆,难道你就不能分析他灵机变化,预料他接下来的攻势?”
何香似醍醐灌顶,沈炼说这么一段话,其实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料敌机先’。
于是她在被动闪躲觉心鞭子的同时,开始分出一部分神思去观察觉心出鞭的规律。想那斗转星移,尚且能被人间的凡人总结出来,何香用心后,自然能发现觉心出鞭子的气机变化,渐渐把握住一点不变的规律。
为此她又挨了三鞭子,可是很值得。
突然间眼见一鞭子抽打过来,何香不退反进,忽地一躬身,好似猿猱纵横山林,说不尽的美妙,竟然避开鞭子的同时,还靠近了觉心一大步。
沈炼不由得暗赞,这孩子的悟性,当真了不起。而且灵气十足,顷刻间就能举一反三。
第59章 真人传下观气术,灵猴有心尽数闻
觉心看得何香靠近,大笑一声,往后退了一步。他何等修为,世间未成仙的人,要想迫他退一步,当真是极不容易,何香修行不足一月,纵然有天大奇遇,说出去也是了之不得。
但是对于何香而言,虚名并没有用处。而觉心退了这一步,当真是天空海阔,原本何香挽回的些许劣势,顷刻间就交了出去。
随后不由自主,足尖一点,到了空中。
觉心也在空中,他是故意如此,法意相随,气机交缠下,两人到了云气汇集处,上见明月可揽,耳畔无数清风。
这当真是极具诗情画意的景致,只是何香无暇体会。到了空中,觉心的鞭子能从四面八方攻击,防不胜防,而她不但要察清觉心鞭子来路,更得使自己适应在虚空的移动。那云气翻翻滚滚,鞭子来来去去,眨眼间何香就被抽了六次,疼得眼泪直流。
这场考验,已经超过她承受的限度,对于传法而言,说不上有太大的好处,可是觉心有天魔法的修行,慈悲之外更有狠厉,因此绝不容情,这也是沈炼让他亲自教导何香的原因。毕竟修行人动手时,遇到的对手,未必就要跟你讲道理。
那道法施展起来,可不会管你能不能承受。
况且何香当真也无法反击了么,这也未必。因为沈炼没有坐视不理,而是念出一段口诀,随着天风云气送入何香耳中。
这段口诀可以说是沈炼教给何香的第一门神通。
原本沈炼是不打算教何香神通法术的,为何突然又要传授神通,这并不是说沈炼改变了主意,而是这神通很是特殊,它叫做观气术。
观气术当然不是沈炼独有,世间许多仙家留下的道统都有,甚至如清源妙道真君的天眼、佛陀的慧眼都能算在观气术之内。沈炼传授何香的观气术,特别在于,他将世间一切气分为八种,乃是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气。
这八气就是构建世间一切的基础,亦是沈炼修行的根基。
八气并非实实在在的物质,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物象,互相交替融合,就有了人间万象。
故而观气术虽然是门神通,亦是一件工具,可以受用一生。
所以说沈炼对这个徒弟,确实是没话说。
一段口诀念完,何香也不可能立马就会,但她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是说她神思更加入微,而是多了份新的理解。
不过沈炼念完口诀后,没有顾及何香和觉心,而是突然消失,再出现已经是千里之外,这里是一片山林,郁郁葱葱,能见佳气沉浮。
沈炼到了林外,淡淡道:“没想到你居然能在我的耳目下,于千里之外偷听我传法。出来吧,让我看看你是什么东西,有这样大的本事。”
他话音落下,林内并无回应。
沈炼冷笑一声,径自入了林,那些参天大树,毒蛇猛兽,以及枝杈,都半分沾不到他身,如若无物,沈炼须臾间就到了一棵老树下,他挥出一拳,好似拳头打在水面上,没有伤害树皮,却入了树干。
一声猿猴哀鸣,随即一个猴子从树干里被打出来,不过它竟然能挨住沈炼一拳,接着又闪进了另一株古木中。
沈炼略有些惊讶,他虽然留了手,但也想不到这只猴子居然能受他的拳头,没有被打晕。不禁道:“看来你是天地异种,倒有些出乎我意外,只是你何必躲,我既然来了,你就别想逃走。”
之间沈炼袖子飘扬起来,顷刻间就有一层水光覆盖四周,波光荡漾,一只猴子从他身后的大树上哇哇大叫地跳出来。
它浑身不但湿漉漉的,而且毛发像是被烧焦了一样,隐隐间能闻到皮开肉绽的焦糊味。
沈炼这法外象自然是水,但是内里的威力却是火。
水能无孔不入,没法闪避;火却是专门克制这能在树木里穿行的猴子,毕竟它在树木中如鱼得水遁行,显然有木行的神通,火克木,自是理所应当。
而且沈炼这水火兼容的手段,当真是绝妙到了极点。毕竟水火不容,那是人所周知的道理,到了沈炼这里,就反了过来,这等于颠倒现实,如梦似幻。
沈炼如今,正向着佛陀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如露亦如电’靠拢,等到他真能超脱一切时,做出任何事,都不值得稀奇了。
猴子最终落在地上,在泥土里的枯枝败叶中滚了几圈,过了好一会,哀嚎声才止住。沈炼笑吟吟道:“早听我的话,你也用不着受这么大的苦。”
猴子呜呜一声,眼泪汪汪,十分可怜,似在求沈炼不要继续惩治它。
沈炼这时候没有继续对猴子说话,而是细细打量这猴子,只见它通体灰色,在这密林中奔走,倒也不起眼,唯一出彩的是猴子的一对眼睛,周围镶嵌着一拳淡金色的毛,眼睛不大,却很深邃,只是如今泫然欲泣的样子,活脱脱是个犯了错,被揪住的小孩模样。
不过沈炼倒是没有看出它的来历,只是猴子既然能在千里之外偷听他传法,起初还不被他知晓,足见其不凡。不过这等天地异种,固然得天独厚,可要修行有成,并不容易,若是没有正法,恐怕就只能浪费一身天赋。
看它样子,也知道自己修行艰难,故而才会冒着风险,偷听沈炼传法,只求一个成道的机缘。
沈炼心念及此,叹口气道:“异物成道本就不易,何况你这样的异种,若是我一开始就发现你偷听,自然会闭口不语,既然你已经听了去,那就说明你多多少少与我有些缘法,今后我传法时,你可以旁听。”
他又想到猴性不定,难免招惹麻烦,他虽然不怕麻烦,却也不想惹麻烦,因此接着道:“你将来必然是有些成就的,但你无论做了什么功业,都不可承认是我的弟子。你一旦说出,我就知道,无论你在何处,我都要收回你的一切,将你神魂贬入九幽,万劫不复。”
说完之后,沈炼哑然失笑,因为他怎么觉得这场景有些似曾相识。但他细细一想,却发现没有什么记忆,或许跟他过去的见闻有关。
他现在可不知道,刚才说这段话,跟某个道主对某只猴子说的话有些相似,兴许冥冥中自有因果,应验到他身上来。
第60章 即墨峰上羽化台,王母初会阿罗诃
猴子听了沈炼的话,喜得抓耳挠腮,高兴的蹦蹦跳跳。虽然沈炼不会承认它为自己的弟子,但沈炼不追究它头偷听道法的罪过,还让它接下来能够旁听,已经是它做梦也没法想象的了。
要知道灵猴生出灵慧以来,不是没有去寻过那些名山大川,向里面的真人拜师学艺,可是没有一个愿意接受它这个异类,甚至要不是天赋神通,生来就能明白许多道理,避过了劫难,还活不到今天。
有了前些年的教训,因此这次偷听讲道,它足足离了一千里,如果不是沈炼的观气术太过玄奥,使它心神俱醉,露出马脚,恐怕沈炼还真可能将它忽略过去。
这也可以表明,它的根脚究竟是多么不凡。
沈炼看它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笑道:“你这个猴头,用得着如此高兴么。”
那猴子猛地飞窜,抓住沈炼的衣服,发出‘嘻嘻嘻’的吱笑声,猴脸的喜悦溢于言表,饶是沈炼向来淡然,都不禁被其感染。
这等异种,灵性纯粹,心又淳朴,因此其喜悦之情,十分纯粹,不参杂半分机心。
沈炼因它一片纯粹,难免有所触动。
他从身上扯出三根发丝,拍向猴子的后脑扫,旋即发丝就融入猴子体内,沈炼轻声道:“这三根发丝可救你三次。”
猴子大喜,忙用着不知从何处学来的人类礼仪,朝着沈炼恭恭敬敬三拜九叩,额头沾满尘土和枯叶。
沈炼点了点头,坦然受之,随后消失不见。
另外一边何香和觉心早已结束,两人正四处寻找沈炼,见到沈炼归来,露出喜色。
沈炼没有说关于猴子的事,只是随意坐在一块岩石上,口诵大道真言。世间最有名的大道真言,无过于道德经,这本是不用避忌生灵的,若是旁人听到,悟出什么,那是他自己的机缘,跟沈炼关系不大。
为何有此一说,就如天地、山川、鸟兽、虫鱼都有玄妙的大道显化在这些身上,亦不乏有聪慧绝顶之辈从这些上面悟出修行的真法,可能说这些对他们有教导之恩么,勉强说也算得上,其实不会有多大关系。
在沈炼口诵大道真言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即墨峰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自从王母进入即墨峰后,至今已经过去十八日。
在云海天风中等候的绿萝也吹了十八日天风,她倒是不疲惫,只是担忧王母,可是王母没让她进去,绿萝便不会去。
王母到底在即墨峰里见什么人,绿萝是不清楚的,她却知道一件事,即墨峰曾经是罗祖和罗教圣女的道场,绝不是一座简单的山峰,里面或许有危险。
里面确实有危险,王母十八日前进入即墨峰,到了山中羽化台,她就选了一个地方盘坐下,在这段时间里,王母便入了妄境。
她见到前世种种,以及今生种种,过去生出的爱恨情愁,都在这十八日里一起出现。爱人的背叛,为畜牲的悲惨,老无所依的孤苦以及各种各样能想到的事或未想到的苦难,都在妄境中纷至杳来,最可怕的是,这些事都是真实发生在她身上的。
俗话说,岁月可以抹平一切伤痛,这句话时一点也没错。可是如果在极短的岁月里经历了许多苦难,那么这种伤痛,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心志,使其陷入迷乱痛苦的情绪里难以自拔。
王母经历了这些,却一点异常都没有,她并非看破了红尘本质,超然世间这大苦海之外,只是自她修行开始就有了一个心念,任何一切都绝不能动摇自己的定心。
她是这样想的,也做到了,才成为了王母。
历尽世间千般劫,说的轻巧,但得到瑶池传承的历代有缘人中,唯有她始终如一。
只是王母并没有多么骄傲,因为即墨峰羽化台上至少有两道痕迹万古不灭,一是当年罗祖传道的痕迹,另外一道是某位存在得道长生的痕迹。
罗祖的痕迹万古不灭很正常,但是另外一个仅是得道长生就能留下万古不灭的痕迹,那就值得让她惊讶。
从这道痕迹里,她看到了一丝无上超脱的法意,那本不该是一个才得道长生的人就能拥有的,却实实在在发生在她眼前。
而无上超脱,正是到了她这一步后,最终的追求。
有人说修行无尽头,可是到了无上超脱的道主、佛陀之后,必然是到了修行的尽头,甚至成就大罗,都可以说到了修行极致,因为再往后走,已经跟修行无关了。
作为大罗之下最强大的仙人之一的王母,她的修行路已经所剩无几。到了这一步后,其实不见得有何喜悦,更多的是茫然无措。
因为你不知道更进一步后,你会是什么样子,还能如何前进。
就像是一颗星辰,到了最辉煌璀璨之后,不免衰落,在经历悠长的时光后,消散世间,因为活的太久太久,就不可避免会了无生趣。
还好王母虽然修行了一万多年,但在许多古老存在面前还算得上年轻,离了无生趣好很远。
而且现在王母就见到了一位古老的存在。
在她面前趺坐着一个留着络腮胡,头发白了不少的老者,他睿智的双眼似能看破一切,见证无数众生的沉沦,而他那一双完美无瑕的手,似能将苦海众生解救出来。
王母道:“阿罗诃,你说你创造天地时只用了七日,而你现在让我足足等了十八日。”
老者叫做阿罗诃,是一尊伟岸的神祇,被他的信徒称之为真主、天主、上帝,也宣称自己创造了一切,使信徒们为此深信不疑。
这自然是有点吹牛,但也只是有点而已,因为在神道的修行上阿罗诃算是走到了尽头,在道主佛陀不可见时,说是最强大的神灵,都不为过。
强如罗祖这等自证自悟的天骄,都陨落在阿罗诃手上。
高傲如王母,亦得经受他的考验后,方可见到他。
阿罗诃将右手的食指轻轻动了动,两道万古不灭的痕迹就如烟云一般绕在他指头上,而他轻轻道:“你帮我做一件事,我会帮达成你一个心愿。”
天上地下能说帮王母达成心愿的存在并不多,而他说出来,只有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