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有先天的生物钟,而这生物钟,又与行星的自转完全吻合——或许对于生活在地表的生物来说,有这样的节律,更有利于觅食。或者反过来,他们的觅食行为,在演化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筛选机制。总之,在人们演化出“意识”这种高级娱乐功能的时候,他们所拥有的“节律”,就已经和昼夜变化绑定了。
这也就是最天然的时间单位——“天”、“日”。
除此之外,卫星阴影变化而产生的“月”,以及由于黄赤交角产生的日照时常变化所导致的“季”与“年”,都是非常自然的单位。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几种单位,其实咬合得不是很好。比如说,神州的一个恒星年,大约有三百六十五又三分之一天,而一个恒星月、一轮月相变化,则有二十七又五分之二天。
除非有人愿意过一年13.33327个月、每个月27.4天的日历,不然天然的太阴历与太阳历是被办法混在一起的。
这显然很违反直觉。纯粹的太阴历,也很难用来指导农桑。而纯粹的太阳历,又很难与月相对应。
神州人族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才开发出“阴阳历”这一伟大的发明。
也就是说,“一个月三十天”这个对于当今人族理所当然的概念,在过去其实并没有那么理所当然,不言自明。
神州同时拥有“天然节律”、“恒星”、“唯一一颗卫星”来指定历法,这简直就算是得天独厚了。
在已有记载的物种之中,萳族所在的天萳有两颗卫星,月相变化复杂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严格上来说,一次完整的月相周期变化,甚至比当地的一个恒星年还要长,所以萳族就无法理解“月度”的概念。
而丘陵就更惨了。丘陵被神秘强者黑星所以制造的强大罡气所覆盖,整个星球不见天日,亦感受不到日月星辰的变化。
而他们,也只有以自己的天然节律——一睡一醒、发育、繁殖,等等,作为自己的历法。
而据王崎所了解,真炎神差不多也是这样指定历法的。恒星实在是太亮了,所以观测星辰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他们的光感虽然范围广,但却不如人族灵敏——毕竟环境那么亮,太敏感就等于天天过敏了。
因此,他们几乎看不到星星。
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就算恒星会自转,他们也无法根据这一点指定节律。
而另一方面,真炎神也没有“睡眠”的状态,所以他们也没有类似于丘陵子民那样“醒昏”的概念。
而理论上来讲,明族也应该差不多才对。
“根据我个人体验,这个……我不知道怎么念的、相当于一天半的时间,并不是明族一个昏睡与清醒的时间。他们也确实有‘休息’的概念,但不像我们这样有明确的节律。”王崎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实际上它几乎不符合明族的任何生物节律……”
白芨臻思考了片刻:“话说,我们三个都选择了阳性的化身吧?”
柯笠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有道理。”
王崎一愣:“什么意思?”
“可能是雌性的生理周期。”柯笠客解释道。
按照过去天眷遗族对“阴阳性别”的分类概念,阳性是“提供一半变量的性”,而阴性则是“提供除此之外一切结构的性”。这就意味着阴性的生物想要完成生育,就得准备一个具有生命结构的事物。
对于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来说,就是“雌配子”、“卵子”。
阴性的配子比阳性的更复杂,孕育起来更麻烦。因为,阴性配子除了阳性配子也具备的“一半变量”之外,还有生命的基础“结构”。很多物种的阴性个体,都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孕育阴性的配子。
“一天半一次的生育的周期,这也太短了一点吧?”王崎眨眼:“按照阴阳策论【K/R理论】,这种依靠快速生殖的生物几乎不可能演化出智能。因为‘快速生育’和‘灵慧’,一个是阴策一个是阳策。如果这样的生物碰巧演化出智能,脱出了原始的物竞天择,那么它的数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到环境容纳不下的地步……”
柯笠客再次点头:“确实,我灵识日夜监控,也没见周围有明族搞过。如果说一小批明族是禁欲个体,不搞那事还好说,但是没有哪个明搞,就不正常了。”
白芨臻低声说道:“前辈,那个,觉得那事舒服的种属,其实不是主流啊……”
“这不是考虑他们生理周期是不是只有一天半的事吗?”柯笠客看向王崎:“你还有什么发现?”
王崎点了点头:“还真有。这是他们最常用的两个实践单位,在这之上,还有一个大概相当于‘年’的单位。按照我的估算,时间大约等于二百七十天。”
白芨臻点了点头:“二百七十天除以四十五天倒还真除得尽。巧妙,一年六个月哩,设计感就很强烈了。”
“但是,在描述修士寿元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使用另一种时间单位,我计算过了,大约相当于一千六百年左右。”
火之民就算是走正常的元婴法道路,寿元也会比同水平的土之民短很多,低阶修士也只有数百年寿元,高阶修士才有几千年。以约等于一千六百年的时间单位来描述这个长度,倒也恰当。
“一千六百年?”柯笠客沉吟:“这个数字稍稍有点眼熟……”
“而我又问他们用什么时间来描述他们自己的世界。”王崎说道:“在明族的世界观之中,光明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会耗尽自身的力量。但真正耗尽的,其实只是光明显现出来的一部分。‘光明’对他们来说是个形而上的概念,而他们平日里所接触到的东西,就是这个光明这个形而上之物在现界的显现。而他们的概念里,这个时间大概是而是十四亿又七百七十万年。”
白芨臻一愣:“这个数字……为什么这么具体?”
“他们没有‘年’的概念,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
“十四亿又七百七十万年能够被之前的四十五天或者二百七十天……不能整除啊……”白芨臻说道:“这……神经病啊?”
“然后他们还有一个更小的时间单位,描述日常动作的,相当于一刻半钟,二十三分钟左右。”
白芨臻更疑惑了:“这个时间单位……”
柯笠客突然开口道:“镭的半衰期——准确来说是镭二二六的半衰期,是一千六百年!镭是元素丰度较高的放射性金属!”
他猛的想起来了。对于他来说,马橘礼夫人算是上一代的上一代了,但他入道的时代,太一天尊的理论使得部分人重新关注起放射性元素,而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科研价值,也差不多是那个时代被提起的。
在投身天灵岭之前,他是缥缈宫弟子,对这个很是敏感。
王崎鼓掌:“其实前面几个时间单位我还不能确定,但是他们描述世界的那个时间单位……”
白芨臻楞道:“但是,有十四亿又七百七十万年的半衰期的放射性元素吗?”
王崎提示道:“将它除以二试试?”
“七亿有三百八十万五千……”白芨臻沉思片刻:“好熟悉的数字,是那个……是那个……”
“铀二三五的半衰期。”王崎双手抱胸,摇了摇头。铀二三五是铀元素的天然同位素中丰度最高、储量最大的一个。在地球,只要是知道“核武器”这东西的人,基本都听说过它的大名。
然而,天剑却是直接跳过了裂变,而是以聚变为根基的。
毕竟,氢元素的丰富,真的远胜铀元素。或者说,在宇宙范围内,其他所有元素加一块,元素丰度都不如氢元素。
铀二三五在这个世界没有战略地位可言。
“那么,十八个时辰,四十五天和二百七十天分别是……”
“这就不是常见同位素了。”柯笠客思考片刻:“分别是镍五七、铁五九、钴五七……啊!”
正常情况下,铁钴镍这三种元素,都不带放射性。因为最常见的铁钴镍,分别是铁五六,钴五九,镍五八,是稳定的同位素,不具备放射性。
“但是,明族能够面对的铁钴镍,却不是地表矿石里能够开采出来的了。”王崎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三种元素,恰好是地核的主要组成成分。而另一方面,放射性金属由于相对质量较大,所以也容易沉积下去。再加上地下的高压,裂变自然发生,确实有可能存在三种比较罕见的同位素。”
白芨臻惊了:“我……这……他们连‘质量’的概念都没有,居然还能认识到同位素和半衰期?这怎么可能?”
王崎摊手:“我也不知道啊,但是,他们的几个时间单位,小的几个还好,大的几个,彼此之间很难整除。除了这一套,我想不出其他的内在联系了。”
第二十九章 猜测
同位素半衰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课题。
或者说,同位素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课题。
已经知道的一百一十八种元素,每一个都有数种同位素——当然,这还是无灵气宇宙的发现。
而在这个宇宙当中,每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无灵气宇宙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实际上,颠覆性的第零元素【通常写作神州人族文字(零气)】似乎现实,只要灵气够充足的话,那么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可以是无限多的。
实际上,零号元素就似乎是一种“同位素无限多”的元素。近几年焚金谷日常争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三个中子构成的元素和五个中子构成的元素到底是不是同一种元素”。零号元素究竟是“一种同位素非常多的元素”,还是“一族不同类型的元素”?
当然,这也只是人类内部定义的问题,并不影响宇宙的事实。人类争论它,只不过是希望将“真相”限制在“科学”这个前人可以将所思所物完全传递给后辈的体系之内。
实际上,绝大多数高灵环境下才能存在的同位素,或者高灵环境特有的元素,放在元灵环境之下,就会立刻衰变甚至直接裂变。
所以,讨论一个元素同位素的半衰期,实际上是在“这个同位素能够存在的最低灵气环境”和“这个元素同位素能够稳定存在的最高灵气环境”的中间值。
在背景灵气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原本在低灵环境之中存在的同位素,不仅不会衰变,反而会主动吸收中子。
高灵大灭绝中,水变成重水、超重水,就是因为氢原子在高灵环境下,主动吸收宇宙射线或是其他缘故产生的游离中子。
而“该同位素不会主动吸收中子的最高灵气水平”,就是“这个元素同位素能够稳定存在的最高灵气环境”。
通常情况下,重元素的这个“最高”,一般会高于轻元素。实际上,很多重元素都不能在低灵环境下稳定存在。
明族生活在地底。很多岩质行星的地心,也确实是由铁元素这种重元素中丰度最高的构成,钴元素、镍元素丰度也不低。而在行星形成的时候,更多、更重的元素也确实容易汇聚到最核心的部分。
但是,唯一一点。
“他们似乎没有‘质量’的概念吧。”白芨臻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质量的感念,怎么察觉同位素的存在?”
同位素的存在,几乎不可能是靠灵识察觉的。
修士很早的时候就能够察觉到原子的存在。今法修士中,结丹期修士若是将灵识凝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之内,就能够有略微的感知。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这之后,不管灵识在广度和精度上如何提升,再如何集中,看到的“原子”也不会更清晰。对于大乘期修士来说,原子也依旧是一种“不规则的模糊团块”。
这却是因为,再往下,涉及亚原子尺度的话,那就涉及到缥缈之道的问题了。
绝大多数文明的高阶修士,能够略微的察觉到原子的存在。但即使是仙人之中的比较强大的个体,也很难直接突破这一限制。
而突破这一层次的高手,多半是具有过去未来归于一身的本质。这在天眷遗族当中,也不大不小算个干部了。
明族对于“飞升”和“长生”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推定最强高手,也就是大乘期。
要说他们有这么精密的灵识,王崎自己都不相信。
对此,王崎倒是点头承认:“我也很难相信。他们的灵识精度,最多也就认识到原子存在不同种类。”
灵识所能确认的,无非是最外层电子的结构。至少在普通仙人的阶段,都是这样的。
除了天序表中央的过度元素之外,其他所有元素,都和同一纵列的其他元素有着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相似的物性。
而在没有“质量”这个概念的状况下,将同一主族的元素,错当成同一种元素,也是稀松平常之事。
甚至于说,这一族都不一定有常规意义上“物质”的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他们认识到“衰变”和“同位素”的概念,实在是太困难了。
柯笠客思考片刻,却提出了另一个看法:“倒也并不一定不可能。火之民普遍对让额能有……非同一般的感知能力吧?”
火之民对光热的感知,不能用常规的“敏锐”来形容。绝大多数火之民都生活在光热极强的区域里。他们对较弱的光、热,就没有什么感知——就好像人类听觉有极限一样。
但是,在特定的区间里,人类的听觉却也称得上“敏锐”了。
他们在电磁辐射上有着超人的感知——这种感知很难用人类所知晓的视觉、听觉等感觉来形容,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感知,形式很多,范围很广。
火之民眼中的世界,和土之民眼中的截然不同。
“就算他们的天赋出众好了。”白芨臻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总得想办法分离核素吧?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质量’!”
最常见的分离同位素的做法,当然就是离心法。只要离心机转速够快,即使是相对分子质量差距极小的同位素,也能被分离出来。
当然,这种方法还是在分离重元素的同位素上更有优势。
在地球,这种方法通常就被用来分离铀二三五——也就是制造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