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没有粮食……
基地同志们的觉悟刘渤生丝毫不会怀疑,但觉悟再高倘若身体不行,研究的效率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蓦然。
刘渤生又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面前这位和他同姓的小刘可是机要处的人,并不是他的直接下属。
所以在前来通知自己之前,他一定已经和首长那边汇报过了消息。
想到这里。
刘渤生顿时深吸一口气,对小刘问道:
“小刘,组织上怎么说?”
听到组织上这三个字。
小刘立刻从身上取出了一封信件,递到了刘渤生面前:
“刘部,这是首长让我转交给您的信。”
刘渤生连忙将这封信接过,当着小刘的面便撕了起来。
毕竟作为机要处的负责人之一,小刘的密级甚至比刘渤生还高。
刘渤生知道的事情小刘多半知道,而小刘知道的事情刘渤生就未必知道了。
撕拉——
信件很快响起了一道撕扯声,过后刘渤生从中取出了一封很轻薄的信。
接着刘渤生将信件抖了抖,轻轻摊开。
只见此时此刻。
上头赫然写着一行字:
【家里已有解决方案,必要时可借调xx处粮食应急,切勿惊乱,不过此方案为最终手段,轻易不会启用。此前可请郭友来、钱五师、王耀平三位同志共同出面试探某人口风,或有惊喜——此事可等U2击落后再询,某某落笔。】
第56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
“……”
二机部内。
看着面前的这封信。
刘渤生的眼中顿时冒出了一个问号:
????
这啥意思?
信中的前半句话他倒是看得懂,调粮的地方位于西南的某个秘密粮仓,算是兔子们真正的后手。
要知道。
对于凡事都喜欢套上无数层buff的兔子们来说。
某个东西能成为它们最后的压箱底手段,便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了。
所以上头不想立刻就动用这个后手确实合情合理——毕竟现在离冬天还有几个月呢。
要是十月之前没有想到解决方法,再上这个手段倒也为时不晚。
但后半句话……
也就是请钱五师、郭友来和王耀平出面去找某个人。
这句话所指的莫非是……
韩立?
想到这里。
刘渤生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承认。
韩立看起来确实有点本事——甚至不能说有点,应该说有很大的本事。
但他说到底,也就是个海外归来的留学生而已。
这种情况下面对数万人的粮食用度,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还能凭空拿出……或者说找出一种全新的食物不成?
不可能的。
这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
如果徐云真的能解决它,刘渤生当场就去把那柄老郭老师冯卡门送给他的、号称麦克斯韦用过的、孙俊人啃到了一半被叶笃正抢去啃、现在又在钱五师嘴里的斧头当场啃掉!
还是就着老燕京豆汁儿的啃!
随后刘渤生深吸一口气,对面前的小刘说道:
“小刘,情况我都知道了,这事情我会尽快去和李觉同志沟通的。”
“另外也麻烦你转告保密阵线的同志,保密事业关乎国家繁荣安定,切记不可疏忽大意。”
刘渤生的这番话,其实也算是他以个人身份对睢城粮仓失火做出的表态。
毕竟一个九人的敌特团伙能够潜入睢城粮仓,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某些问题。
也许这个问题存在有很强的偶发性,甚至可能一千次一万次都发生不了第二回 。
但保密事业并不存在偶然,毕竟出错一次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因此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
刘渤生都必须要做出这么个表态。
小刘显然也能理解这点,于是便迅速点了点头:
“刘部,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原封不动的把这番话转属给保密阵线的同志的。”
说罢。
小刘又顿了顿,继续说道:
“刘部,既然消息和信都已经交到了您的手里,那我就不打搅您嘞。”
刘渤生朝他点了点头,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我送送你。”
待小刘离去后。
刘渤生重新回到了办公桌边,再次拿起了那封信看了小半分钟:
“哎……”
……
由于组织上的交代。
睢城粮仓失火……或者说基地冬季储备粮被焚毁的事情,被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区间内传播。
即便是221基地的领导层。
知道这事儿的也不过是李觉、程开甲、彭梦熊三人而已,连老郭都没被告知这事儿。
毕竟即便是首都的那几位大人物,此时的关注点也都放在了……
诛仙项目组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诛仙项目下属的‘四把剑’,也开始陆续产出了成果。
……
十天之后。
221基地厂办。
此时此刻。
当初李觉等人开过会的那间屋子里,再一次坐满了基地的主要管理人员。
同时除了这些基地高层。
屋内还坐着不少隶属于四个项目组的成员,例如郑涛、周绍平、章公定等等……
当然了。
徐云并不在列。
毕竟目前的徐云还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境地——至少对于基地内的这些高层来说确实如此。
他们已经初步认同了徐云的能力,但对他的身份却依旧有所迟疑。
尤其是首都方面对徐云的一些态度,友好到了和兔子们的稳逼画风截然相反,看起来就跟徐云给首都那边灌了迷魂汤似的。
例如这次的诛仙项目。
李觉他们原以为首都那边会花费大量时间反复讨论,甚至派出一些安全部门的同志亲自来找徐云谈话。
结果没想到。
在他们上报方案几个小时后,首都那边居然就直接通过了,甚至连钱五师这种大佬都是说派就派……
这和基地最早对于徐云的戒备一比较,显然有些割裂。
因此经过讨论,李觉等人最终达成了一个决定:
在U2被打下来之前,照常对徐云进行隔离。
于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