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如今有了黑水虻幼虫提供蛋白质,又有了毛熊那边交易来的第一批小麦主食,基地的日常用度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同时有气象多普勒雷达以及诛仙平台充作护卫,海对面的侦察侦察手段又废了大半。”
“因此经过组织上的讨论,最终决定……将首都的原子能所、计算机所的部分科室,从首都搬运到基地之内。”
“同时对基地进行一次人员上的扩编,初定是增加2000名技术工人,以及800到1000名的科研人员。”
徐云顿时瞳孔一缩,心脏开始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基地……扩编了?
要知道。
在原本历史中,221基地的人员一直都在一万左右浮动,最多的时候一万一千人,最少的时候一万零三四百,从来没有超过一万一。
而眼下按照李觉所说。
基地不但在人员方面要进行扩编,同时首都的原子能所和计算机所也要搬到基地?
诚然。
李觉所说的只是‘部分科室’,但这所谓的部分科室中,绝对包含了两研究所的绝对主力!
这是原本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况,然而李觉的理由徐云却又找不出毛病来。
是啊。
如今毛熊的粮食虽然没有全部到位,但短期内预付的数量最少也有数万吨。
这些粮食别说一万人过今年冬天了,过到2023年的冬天都还有剩余呢。
同时诛仙平台打下了三架U2,最少三年内海对面没有任何高空侦察的可能性——五年后倒是会有黑鸟服役,但那时候兔子们说不定都有高达了……
在这种情况下。
首都将一些原子能所和计算机所的主力转移到基地,似乎也算合理?
毕竟中子弹的研发也是需要人手的,而且还不是一位两位那么简单。
如今基地内每个成员都有具体负责的项目,从某个项目里抽调一两个人可能还好说,但中子弹需要的成百上千号人显然只能从外部调配。
更重要的是……
如今国内的基建虽然相当原始,但基地本身有一座火力发电厂,配合桥头发电厂的输电量,基地完全有能力负载多台计算机的电量消耗。
要知道。
原先基地与首都的数据联络,处理起来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为了避免电报被截取泄密。
基地这边要先将需要计算的数据编码加密,以类似矿石啊风力啊之类的数据传到首都某个普通的部门。
接着首都那边的部门将收到的电报进行多次转交,然后才会转到计算机所的收发室。
计算机所那边还需要对电报进行解密,之后方才能正式进行数据导入计算。
等结果出炉,上头的操作又要循环一遍。
整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无意义时间,很多时候加密解密的耗时甚至超过了计算机计算的时长。
但如果103机被运到了基地……
那么整个项目的效率,最少都能提高40%以上!
另外徐云虽然是个计算机小白,上辈子配电脑都只能在B站发动态求助读者,但是……
那些计算机所的大佬有本事啊!
徐云大可将自己了解的浅薄知识与他们做个交流,做不到的就当做甲方放屁,做得到的就尝试优化优化。
作为一个会连宽带、会ALT+F4的资深电脑使用者,徐云后世的时代差摆在那边呢。
如果运气真的足够好,或许……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能够在一起引爆?
嘶……
这tmd就很刺激了。
当然了。
基地扩编也不是尽是好事,对于徐云而言多少有些坏影响。
比如说……
自己给跪的次数,估摸着又要加上个几回了……
第603章 扩编名单
“对了。”
会议室内。
看着心绪已经歪到了爪洼国的徐云。
李觉又想起了什么,从桌上拿起了一份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小韩,这是首都方面传来的新一批人员名单,你看看吧。”
“组长以上的都在前两页,第一页是原子能所和计算机所的,第二页是其他一些配套项目组的领导名单。”
徐云闻言点点头,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结果在看到名单开头的几个名字后,他脸上的肌肉便是重重一抽。
妈耶……
自己的预感果然是正确的。
这次来的这批扩编人员中,配置的依旧是通天代级别的大佬。
例如在原子能所的相关负责人中,赫然挂着五个名字:
胡济民、张焕乔、王方定、阮可强、王承书。
别看这五个名字好像没有钱五师陆光达他们那般知名,但他们尽皆都是华夏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这五人在后来要么被评上了工程院院士,要么就是当选了科学院院士。
可以这样说。
除了刚刚毕业的徐銤院士以及还在毛熊实习、要在四年后才会归国的王乃彦院士,原子能所的顶尖人才基本上都在名单上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其中的王承书,还是一位很少见的女同志。
王承书是12年生人,出生在魔都的一个书香门第世家。
不过自小她就与民国名媛的兴趣截然相反,当同龄人都在吟诗作画的时候,她却沉浸在数学、物理的领域中不可自拔。
18岁那年。
王承书被保送进燕京大学物理系,连续四年获得全系第一——截止到2023年,燕大物理系取得这个成就的也不过寥寥四人罢了。
毕竟燕大那种地方本就是英才集中营,很多时候都是卷来卷去的,一年两年获得全系第一不算少见,但连续四年都独占头把交椅,那只能说明此人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届的所有人。
毕业后的王承书得到了海对面“巴尔博”奖学金的资格,前往密歇根大学进行了留学。
她先是和导师乌伦贝克推导出了赫赫有名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接着又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甚至一度被称作东方的居里夫人。
在建国后王承书和许多留学生们一样回了国,毅然决然的贡献起了自己的力量。
按照正常轨迹。
王承书将在明年被调到金城的504厂进行燃料研发,也是整个504厂唯一的女性。
王承书为了整个原子能事业隐姓埋名了三十多年,80年的时候正式评选为了共和国院士。
王承书用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做巾帼不让须眉,是共和国的真正脊梁,值得后人永远追慕。
不过如今随着徐云的出现。
王承书的去向从金城换到了221基地,也不知道她的智慧会在这片草原上诞生出什么样的成果。
随后徐云将心绪收回,继续看了下去。
除了原子能的大佬之外。
第一页上还写着从计算机所支援来的专家名单:
石钟慈、张效祥、张景中、金怡濂、胡世华、倪光南、夏培肃、唐稚松、董韫美。
得。
九个名字,九位现任或者后世的院士。
这九人中最出名的应该是倪光南老爷子,某想的创始人之一,“技工贸”路线的提出者。
不过可惜后来倪老爷子在内斗中被踢出了局,被动性的成就了某个满门车裂的家族。
当然了。
倪老爷子在眼光上……或者说市场的思想上很倔,直白点说就是缺乏一定的精准性,但技术上还是没话说的。
其实不仅仅是倪光南,其他的八位大佬也是如此。
这年头能够担任项目组负责人的业务水平其实都很高,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将来成为院士其实是一种必然。
哗啦——
接着徐云又翻了个页,将目光放到了配套项目组的领导名单上。
眼见徐云看到了这里,李觉便也补充解释了起来:
“小韩,你不是提出了中子弹的想法么,虽然交易还没有完全搞定,但组织上对于你的方案还是很信任的。”
“所以这次除了原子能所和计算机所的同志外,还从物理研究所的二科室找来了不少专家。”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研究中子弹的啥前构内容,尽可能在理论端取得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