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宋神探志_分节阅读_第469节
小说作者:兴霸天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16 MB   上传时间:2024-12-24 19:21:27

  是了,有怀疑就够了!

  有了怀疑,宝神奴就可能没死,传到官家耳朵里,心里就多了一根刺,他这个小小的提举就完了,甚至要牵连韩亿,牵连整个韩家。

  这一刻,宝神奴死没死,韩忠选不知道,但他是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韩提举,你麾下的两位提点呢?他们可曾派人去搜寻宝神奴的尸体?”

  正在韩忠选精神恍惚之际,一道声音似从天边飘了过来。

  韩忠选一个激灵,如梦初醒,匆匆地道:“对!对!还有两位提点!下官这就去让他们寻尸,一起寻尸!”

  这两位是谁的人,狄进暂时还不清楚,他终究不比吕夷简盘根错节,将朝堂各股势力分得清清楚楚,但他能确定,这两位提点,与韩忠选绝对不属于同一方势力。

  刘知谦、大荣复和雷濬之所以卸任,除了许多人眼热机宜司的权力和立功机会外,三人团结一致,也是个关键因素。

  这等部门太过团结,确实引人忌讳,想要动动手脚,欺上瞒下,实在太简单了,出于这方面的平衡考虑,另外三位接班时,必然不可能出于一方势力。

  所以韩忠选在这里忙前忙后,另外两位提点就跟消失了一般,显然不跟他一条心,而此时狄进一声提醒,韩忠选马上意识到,这口黑锅不能由自己一个人来背啊!

  目送着韩忠选几乎飞奔起来的背影,狄进暗暗摇了摇头。

  他其实知道,宝神奴十之八九是真死了。

  原因很简单,“金刚会”已经覆灭,这个谍细首领的秘密几乎被掏了个干干净净,连宋朝第三次北伐都打过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花费偌大的精力和布置,救一个花甲之年的老谍细假死出狱,无论是哪一方,都不会做这种事情。

  相比起复杂的假死逃脱,宝神奴更像是被灭口。

  趁着机宜司换届,熟练的老手靠边站,新任的提举提点开始培养心腹,内部管理混乱,先让大相国寺的僧人接走了与其同牢房的悟净,然后再将之灭口。

  韩忠选不愿意前任用惯的,技艺更高超的仵作田缺,指定这位邱仵作,草草验尸后,又往城外乱坟岗一丢,这是完全可以预计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精力放在勾心斗角上面,正事免不了马虎应对。

  倘若不是公孙策根据包拯的建议,提出可以再审问一下宝神奴,狄进这一日正好来此,再过个十天半月,就是毁尸灭迹,死无对证了。

  这是令他最为愤怒的一点。

  如此大事,就准备这般轻描淡写地糊弄过去,甚至在事发后依旧如此,不指望换届后的机宜司能比得上从前,可这般行径,不就是急速堕落为原来的皇城司?

  那样的话,就不仅仅是帮不上忙,甚至是帮倒忙了!

  既然恰逢其会,就必须铁腕整治机宜司乱象!

  这次很快,半个时辰未到,两个青袍官员匆匆而来,官袍都有些不整。

  想来不久前他们得知消息,也是幸灾乐祸的,此时却只感到汗流浃背。

  “下官窦解,忝为机宜司提点,拜见狄大府!”

  “下官萧伯昭,忝为机宜司提点,拜见狄大府!”

  狄进摆了摆手,直截了当地开口:“三条线索!”

  “第一,机宜司牢狱,彻查宝神奴身亡前几日的饮食用度,牢头狱卒中有哪些人接触过宝神奴,新近关押进来的囚犯,有谁特意打听过宝神奴的消息!”

  “第二,大相国寺带走了僧人悟净,他本是死囚,大相国寺则是皇家寺院,受国朝供奉,是谁提议将他带出机宜司牢房,送入寺内的,将相关僧人统统带回!”

  “第三,宝神奴的尸体遗落在城外归坟,倘若是贼人精心准备,必然要去事先查探,将那里活动的江湖子统统带回机宜司,询问近来是否有异常!”

  “伱们各自领一条,带队追查吧!”

  提举韩忠选、提点窦解、提点萧伯昭,三人面面相觑,怔仲片刻后,又异口同声地道:“是!”

  眼见机宜司真的忙碌起来,狄进这才起身,对着徐良和杨佐道:“帮本府盯着些,若有事,速速来报,辛苦了!”

  两人宏声道:“是!!”

  “开封府衙不加班,来机宜司加班~”

  狄进心里嘟囔着,施施然回到自己的宅邸,练武睡觉。

  第二日一早,他骑着马儿来到开封府衙,下马后却没有着急去正堂办公,而是到刑房,召集了熟悉的人手,让他们去大相国寺一行,为机宜司的办案者撑一撑腰。

  没办法,机宜司位卑权重的“位卑”,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大相国寺的地位之高,每年太后都要在节庆之日入寺院祈福,皇亲国戚更是见了不知多少,还真的瞧不上机宜司这种部门。

  但开封府衙不同。

  大相国寺终究是京师地界的寺院,谁的面子都敢不给,若是触怒了权知开封府,照样有法子整治。

  而狄进从不因私废公,哪怕他对于机宜司如今的风气十分不悦,也会以查清宝神奴的死亡真相为头号要务,开封府衙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

  书吏领命,带着六七个干吏去了,刚到了门口,却见一人低着头匆匆而入,险些撞上。

  他们避让到一旁,赶忙行礼:“叶推官!”

  “唔!”

  来者应了一声,正是推官叶及之,眉头紧锁,面孔发黑,瞧着像是几夜未眠的那种。

  入了刑房,叶及之来到自己的桌面前,偶然一侧头,才发现狄进好整以暇地看过来,顿时一惊,赶忙上前行礼:“拜见大府,方才失礼……下官……下官……”

  “无妨!”

  狄进抬了抬手,语气温和:“你这般憔悴,却是伤身,年轻也不该如此糟践身体啊!”

  叶及之看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权知开封府,讷讷无言。

  狄进继续道:“叶推官,近来听说你整日外出,衙内事务都交托谢判官代为处置,何事这般重要,要瞒着府衙上下啊?”

  “这……”

  叶及之面色数变,终究不敢不答,低声道:“大府容禀,不是下官有意隐瞒,实在是此事关系宗室子弟,不好言说……”

第五百五十一章 对待赵氏宗室毋须客气

  “宗室子弟啊……”

  狄进目光一动。

  宋朝的宗室子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汉唐宗室子弟是可以出将入相的,明朝供养宗室子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清朝供养八旗子弟其实也是如此,不过相对的支出比例要小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宋朝赵氏子弟在哪里?

  仔细想想,电视剧里面,倒是有“先王御赐黄金锏,匡扶宋室保万民”,然后一个个亮出护国神器,御赐战队参见的场面,但真正的史书里,宋朝的宗室子弟存在感,实在低得可怜。

  因为有三大规定。

  一,在五服以内的宗室必须居住在宫城,出入宫廷需要进行提前报备,在五服以外的宗室可以住在宫内,也可以住在宫外,但是不能随意离开京城,若是想要出京城,得提前报备。

  二,限制宗室子弟入中枢任实职,宗室子弟在年满七岁后,会进行赐名和授官,但是这個授予的一般是拿工资的俸禄官,闲散官,没有任何实权。

  三,在宋英宗之前,宗室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宋神宗时期改变策略,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和到地方担任官职,但依旧有诸多禁止事项,比如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不允许担任学官和考试官,中枢朝会时不能说话,只能旁听等等。

  以上种种,也是明明在真宗死后,八大王还敢入宫流露出夺位的倾向,但后来被太后整死时,却毫无波澜的原因。

  手中并无实权,又被逮到了实打实的通辽把柄,只要朝臣不反对,他不死谁死?

  当然,若说宋朝宗室子弟,由于种种限制,就完全对朝堂没有影响力,那也不至于。

  比如历史上,吕夷简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刻意拉拢宗室子弟,不论亲疏都封做环卫官,领着一份俸禄,使得财政支出大增,进一步促成了后来的三冗问题,就是实际例子。

  以吕夷简的老谋深算,如果宗室子弟完全无用,他是不会付出这样的代价,予以拉拢的。

  现在宗室的影响力,同样渗透到了开封府衙,狄进看了看自己麾下的年轻推官叶及之,直接问道:“宗室子弟的事情,一贯交予大宗正寺处理,开封府不便涉及吧?”

  叶及之本以为提及宗室,这位肯定不会再问下去,毕竟那是一群不好招惹的人物,正经官员,尤其是进士及第的士人都顾惜名声,不愿意参与到和宗室有关的事情,没想到这位与旁人不同,毫不掩饰地询问,唯有低声道:“下官不是故意隐瞒,实在是不得不为之奔走……”

  狄进语气平和地道:“你是开封府衙的属官,我是你的主官,若真遇到了什么事情,我有监督不严的过错,你自己的前程也会大受影响!说吧,不必瞒我!”

  叶及之很清楚,以眼前这人的地位,监督不严的过错很容易撇清,倒是与自己的前程更息息相关,心情本就激荡,眼眶更是一红:“大府关切,下官实在感激……”

  狄进按了按手:“坐下说,说完回去,好好休息!这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宗室子弟的事情再重要,比起辽人又当如何?”

  “那自是不如!”

  叶及之坐下,确实放松了不少:“大府是连辽人都能压住的人,自然瞧不上这等小案子!”

  狄进道:“案无小案,没有看得上看不上之分!处变不惊,方能从容不迫,越是紧张,越无法堪破真相,大宗正寺有什么疑难,委托府衙处置?”

  叶及之定了定心神道:“其实不外乎是那些事,拜托到府衙,又难以推脱的,还是丢了少郎……”

  狄进目光微凝:“孩童走失?”

  叶及之叹了口气:“自从公孙御史在判官位上,将无忧洞剿灭后,京师里丢孩子的事情少多了,人伢子远没有以往那般猖狂,但这次还是丢了宗室子,且一丢就是两位!”

  乞儿帮还在时,曾拐带过宗室女,对外宣称公主,闹出轩然大波,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如今帮派剿灭,人伢子固然还在,就是零零散散的了,确实威胁大降,一般来说也不敢拐带那种明显富贵的人家孩童,更别提一拐拐俩。

  狄进有些皱眉:“走失的宗室子弟,是哪一家的?”

  叶及之继续叹气:“还不是寻常的宗室,是太宗嫡孙,商王第三子,今汝州防御使,宁江军节度使,赵允让!”

  “嗯?”

  狄进目光一动。

  这位确实不比其他宗室子,宋真宗长子去世后,真宗以绿车旄节,迎赵允让到宫中抚养,直到皇子赵祯出生后,又用箫韶部乐送还府邸。

  当然后世了解这位的关键,还是因为此人的儿子赵宗实,正是历史上的宋英宗赵曙,父子俩人都是皇帝无后的备用选择,赵允让没当成,赵曙成了。

  英宗登基后,又发生了濮议之争,是追赠其父为帝,还是只称皇伯,朝堂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影响波及后世,明朝嘉靖为父争名分,也同样爆发了大礼议事件。

  现在自然还没这些争论,不过由于这个特殊的经历,赵祯即位后,赵允让先是授汝州防御使、宁江军节度使,这些都是遥封,后来又让他入大宗正寺,勉励好学的宗室子弟,劝戒不上进的,历史上的四年后,还会知大宗正寺事,成为宗室子弟里面的头面人物,人人为之敬服。

  也正是因为赵允让在宗室里面既有地位,又有威望,后来仁宗收养宗室子,才会选他的儿子,都是有政治考量,不是乱选的。

  同样的道理,听到这个人,狄进也会格外关注:“这位赵节度,如今有多少子嗣?”

  叶及之立刻道:“不少呢!生了有十几个!对了,他的十三子是今年二月出生的,那就是有十三个儿子……”

  赵允让特别能生,一生有至少二十二个儿子,如今三十八岁的他,已经有十三个儿子,赵宗实排名十三,这也是后来被称为十三团练的原因。

  当然,这个年代生了十三个,想要全部活着长大是不太可能的,基本是有夭折的,狄进微微点头,接着问道:“那走丢的两个,是排行第几的?”

  叶及之答道:“第三子赵宗谊,今年九岁;第六子赵宗晖,今年七岁。”

  狄进道:“十岁不到的两个孩子,又是在京师内城活动,如何会被贼人所掳,毫无踪迹?”

  宗室子弟出京师需要报备,这个京师指的可不是老百姓印象里的京师,而是出城门,汴梁内城的面积其实不大,相较于前唐的长安洛阳那更是小地方,能同样有百万人口,是散布于城外的各个居住区域加在一起,所以真正的宗室子弟活动范围更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7页  当前第4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9/5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宋神探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