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还以为,功德就是和尚修行的那种,后来,她才慢慢感受到,这是一种信仰。
是普通人,对她的一种信任,一种崇拜,为何信任,为何崇拜?
因为,她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整救了他们,这就是功德。
周而复始!
秦月想到之前,村民来的那个和尚的话,了因,想见她一面。
她背着手,看着街道上来往的人群想了想,跟董氏说了一声,消失不见了。
响堂寺,位于济州府的西南,靠近青州。
此寺座落于山峰之上,钟声响声,会向四周扩散,久久不息,因此称响堂寺。
寺庙香火旺盛,就是因为了因大师的原故。
传说,这是一位苦行僧,徒步行走各国,不化银,只化斋,教导百姓行善积德,为百姓解忧,力所能及,身先士卒,得到了百姓的肯定,因机缘巧合,来到这里,修建了这座响堂寺。
听闻,有一位香客,来这里向了因大师求得的平安符,使得他们一家逃过一难。
还有的是在这里上了香,心想事成的。
秦月没有不信,自然也不会全信。
种善因,得善果,这是说大部分人,有的人,行了善,却全家灭门的,有的是。
她站在响堂寺的门前,看着香客不断涌入,轻叹一声。
刚要进去,一个小和尚跑了出来。
他冲秦月一礼:“施主,我师父了因,请您移步禅房。”
秦月一挑眉,还真是高僧,她一来,他就知晓了,嗯,不错。
来到禅房外,了因的声音响起。
“道友请进,老纳年岁已高,不方便出去迎接。”
进了祥房,小和尚上了茶,就在门口盘腿一坐守着。
秦月笑咪咪的看着了因,只见他白须飘飘,手持佛珠,白眉吊角,老态龙钟。
“了因,你,多大了?”
了因睁开眼,看着秦月,目露精芒:“老纳八十有三。”
“嗯,你这岁数在僧人里面,已属高龄。”
“是的!”
“找我来此有何事?”
“老纳知晓你行善积德,想见见你,如今见了,你周身的功德之光浓郁,东周有你,真乃大幸,只是,老纳观相,你的命数是早幸之相,可是你却能好好站在这里,为何?”
“我只能说是老天弄人,其他我也自己也说不清。”
“也对,天意如此,莫强求,即来之则安之。”
“前天济州的赵知府可来过?”
“老纳已帮他驱除,但他家里有人设下迷障,老纳也给他指了出来,看他能否寻到。”
“怕是大师还有所求吧?”
了因看着秦月突然一笑:“离老纳圆寂的日子不多,想请道友照顾一下这个寺院。”
“我又不是和尚,香火好与坏,我做不了主。”
“是寺的生死之际,望道友出手相助。”
“生死?”
“老纳算出,在老纳圆寂之后,这里会有血光之灾。”
“为何会在你圆寂之后?”
了因长叹:“是老纳种下的因,果不是善果,因我一人,坏我众人。”
秦月翻翻眼皮:“武僧呢?”
“无!”
“要养武僧,我常年闭关,顾及不到你这里,还是自己想办法呀。”
“可,老纳,也罢,这是他们的命数,强求不来。”
正说着,嘴巴被秦月捏住,喉咙里咕噜一下,咽了个东西进去,等了因回过神,秦月已坐在他对面。
“道友,这是?”
“你再算算,你的命数?”
了因掐指一算,倒吸一口凉气:“老纳算到会遇见你,只以为是上天让老纳请道友出手相助,没想到竟是这样。”
“好好活着,养一批武僧,自给自足,不求他们,这才是你们出家当和尚的本质。”
“道友说的有道理,多谢道友。”
“也算是你我有缘,同是修功德,但我们走的道不同,算是我为佛门做一点点贡献,后期有期、”
秦月消失在原地,了因看着空空的蒲团,闭上眼睛,念了一声,阿米佗佛!
二月二,杨青婷迎娶陶金生,场面不小,来捧场的人很多。
黄老夫人一家都去了,村里有头有脸的也到了场,让人意外的是,赵知府带着一家也来了,是微服,象朋友似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而官道口的杨家,居然也来了,尤其是杨青云,他竟然带着雷氏和孩子,也到场了。
这个消息不得不说劲爆,老夫人招来宁夏一打听才知道。
第497章 换了人
原来,自从秦月把杨青云医治好后,他就象变了个人。
每天,天不亮起床,把家里的院落打扫干净后,锻炼身体,开始读书。
抽空帮杨少华教学生,静养了三个月后,他找到了雷氏,当面下跪,并写下保证书,一定痛改前菲,重新做人,希望雷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雷氏自然没有傻到立即原谅他,而是让他留在宅子里,给他一年时间,若是他的表现让她满意,才考虑复合。
就这样,杨青云在雷氏那里,一待就是三年,这三年,他每天都是如此,有空了,就教孩子读书,真的不象以前的杨青云。
这让雷氏感到怀疑,总感觉杨青云象换了个人似的,可是却真真的是他。
雷氏为了孩子,终究选择原谅了他,两人合好后,搬回了杨家。
并在杨家一边买了块地,盖了房子,虽然没分出去过,但跟分家也差不多。
周氏也是,自然嗓子不哑后,也不嚼舌根了,天天一扑心的在家里,除了看孙女,就是带曾孙子。
杨树的性格也好了许多,不再胡思乱想,也不眼红别人,一心开了他的茶铺,顺带着卖些杂货。
杨家,除了杨少华外,几乎都在向正派人士发展。
青婷成亲这天,他们都到了,看着排场的婚礼,杨家人露出了笑脸。
没人笑话妻娶夫,全都是祝福,比起当初青婷出嫁,还要热闹隆重,石头和老夫人还有赵知府他们做一张桌子。
其他们都是随意的,不用特意安排,都特别的自觉,没人拖家带口的来吃。
现在生活都好了,谁家也不差这一口吃的,不想把脸丢在外面。
一家最多来两个,随的礼也不轻,不象以前,十文,二十文,现在出手都是银两。
秦月在屋里盘腿调息着,她用精神力朝那边扫了一眼。
看到杨家时,她微微皱了皱眉,看到杨青云时,她的眉头紧锁,想了想,随即松开。
这世上,怕只有她,才能看出来,他的芯子换了,怪不得现在一身的正气,身随芯换,灵魂不一样,表现出来的气质也不一样。
这个家伙,是从哪儿来的?
秦月笑了笑,随他去吧,管他是从哪儿来的,只要是个好的,安安份份过日子就好。
偏偏这个时候,陶家人找上门来。
他们看到陶金生倒插门,气得就要冲过去打他和青婷,直接被村民们架起来,扔到了村门处。
他们爬起来想再进去,被守门人和巡罗队拒在门外,敢进一步,打断他们的腿。
陶家人站在村门外面,气得咬牙切齿,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而陶金生和他二哥看到后,只是惊了一下,就装什么都没看见。
不是他们不心疼爹娘,可是这样的爹娘,让他们心疼不起来。
就在青婷成亲的次日,陶金生也离开了作坊,被青婷叫到铺子里帮忙,小夫妻俩打理那间铺子,很是和谐。
济州的百姓,终于在二月二,给麦子翻土,施肥,浇水。
二月中旬,一些野菜,开始冒头,树木发出绿意,真正的春天到了。
官道旁的秦家作坊,已经挖好地基,准备起房了。
三月三的风筝比赛正在筹备,村长出面,组织的此事,如今的他,可是派头十足。
而靖王带着两个孙子,也来到了山水村,还没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这,这哪是村子,分明是个镇子,比镇子还要大的村子。
路面干净整齐宽敞,摆摊的在两边,一点都不占用路面,每个摊面跟前,干干净,东西摆放整齐,也没有叫喊声,见到客人,总是一副笑咪咪的样子。
靖王好奇,直接下了车,让车跟着,他们走着。
一边走还一边跟商贩打听着价钱,满脸都是好奇。
此地的物价,比京城便宜许多,而且品质好上许多,真不亏是长公主的地盘,就连商贩也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靖王领着孩子进了村,让他没想到的是,村子也有村门不说,还有守门人,一个村门楼,却象城门楼,甚至比城门楼还气派。
这个不说,他居然看到了一队护卫在巡逻,个个腰佩大刀,精壮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