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人在京城里有人脉,大皇子是死了,但他的同党还在牢里关着,欺负了他们文家人,就算是死,也得在死前把该吃的苦都吃一遍,债不还清,哪怕是死了,也得把人挫骨扬灰!
“你好好养身体,爹自会给你和外孙讨公道,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无门!”
谢夫人瞅了眼文大人,难怪文茵脾气古怪,得理不饶人,原来是他们文家骨子里带来的东西。
都说等先帝下葬,就把那些人斩首示众,又何必再折腾他们?
也不怕被人说睚眦必报。
这种人不好惹,谢夫人暗暗决定,以后对文茵好一些,可别哪天文家人讨公道,讨到她的头上……
屋里都是女眷,文大人不宜久留,而且不想打扰女儿休息,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将军府。
他得抓紧时间去把这口恶气出了,不然等人被斩首,他连替女儿和外孙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
正院主屋。
老太君眼角湿润,给柳文茵拨弄贴在脸上的发丝,“好孩子,这次又让你受苦了,你什么也别想,大事小事都交给钰哥儿来办,只有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那些保护你、一心一意期盼着你好的人才能安息。”
柳文茵点头,“祖母,我已经没有大碍了,您别替我着急。”
“有钰哥儿在你身边,祖母不急。”
谢夫人也道:“千错万错都是反贼的错,你可千万别把责任扛到自己身上,不然就是中了敌人的奸计,护卫的职责就是保护你,只要将他们厚葬了,给家人足够的补偿,谁也不能拿道德来压你,你莫要有心理负担,他们靠这个谋生,就应该尽心尽力地保护你。”
“婆母,我知道了。”
赵姨娘也想关心文茵几句,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听她们说话。
幸好文茵和孩子都还在,不然她的傻儿子,怕是活不下去了。
谢钰不想长辈打扰文茵休息,“祖母,你们已经见过文茵了,不如就在隔壁院子住下吧,等明日再来陪她说话?”
老太君也知道此时的文茵需要休息,道:“两府离得不远,坐马车也就片刻的功夫,我明日再过来便是。”
要是住下,文茵还得担心她吃不吃得好,睡不睡得着,这不是给人添乱吗?
老太君来这一趟,就是想看一眼文茵,确定她没有大碍,心里的石头便也能放下了。
府里有大夫,有最好的药,养一阵子她和孩子定能恢复健康。
替柳文茵掖了掖被角,“茵茵,你好生歇着,祖母就先回了。”
柳文茵也没精力陪长辈说话,便没有出言挽留,只道:“我身体没有大碍,你不用日日过来看我,等我能起身了,再回那边陪您说话。”
老太君点头,“行,祖母不来打扰你养身体,不管是为了你自个儿,还是为了孩子,切记放宽心。”
柳文茵知轻重,不会用自己的孩子冒险,这时候乖乖点头,“我记住了。”
谢夫人作为婆婆,想要留下照顾文茵,也好搏个名声,却被老太君勒令一起回府,包括赵姨娘,什么都来不及说,就被老太君带了回去。
从进门到离开,也不过待了两刻钟。
见谢钰还守在她床边,柳文茵问:“你不需要去扫尾?”
叛军已经被拿下,剩下的事他出不出面都没影响,朝廷养着那么多人,不是吃闲饭的。
再则,他的妻儿出了这么大的事,别人会理解的。
如果真需要他出面,自会有人来将军府传话,既然人没来,那就是用不着他。
“等先帝出殡那日,我得出门一趟,其他时间都在府里陪你。”
等先帝入皇陵,礼部便着手准备新帝的登基大典,估计还得要一个月的时间。
到了那时,文茵的情况应该已经大好了。
人在病中,就容易对伴侣产生依赖,柳文茵也想谢钰陪着,毕竟孩子是他们两个人的,他在不在身边,感情上区别很大。
见他眼底泛着青黑,柳文茵便知道他又是很多天没睡觉了,最多就是见缝插针地眯一会儿。
拍了拍床里侧的位置,“你也睡一觉吧,可别我这还没好,你就累倒下了。”
“我不累。”
谢钰一瞬不瞬地盯着文茵,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这是他的珍宝,差点就被别人弄伤了。
可能是几月没见的缘故,柳文茵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羞赧道:“你守着我,我睡不着。”
“我不出声。”
“那也不行。”
谢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茵茵分明是在心疼他。
此时的柳文茵不宜挪动,依着她的话,谢钰进到了床里侧,在她身边躺下。
习惯性地伸手,想要把人搂进怀里,可又怕弄伤了她只能堪堪停住动作。
掌心被一只柔若无骨的手抓住,女子声音娇柔,她说:“谢钰,跟我们的孩子打个招呼吧。”
话落,他的手掌便落在了她的腹部,那里以前是平坦的,这会儿却已经有了隆起的弧度。
谢钰呼吸停滞,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这种体验很奇妙,明明孩子还没出生,但他已经开始紧张,有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的感觉。
这里面,是他和茵茵的孩子啊。
结结巴巴道:“茵茵,轻点儿,别伤到宝宝了。”
柳文茵的手覆在男人的手背上,闻言眼神柔和了起来,“孩子很坚强,是该对他温柔一点。”
谢钰无比赞同,这么坚强的好宝宝,理应得到他们的温柔呵护。
小心翼翼地感受着孩子的存在,谢钰恍然,他真的要当父亲了。
不由得亲吻柳文茵的脸颊,“茵茵,辛苦你了。”
“我不辛苦,我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孩子还没出生,柳文茵就体会到了差点失去他的滋味,也更加明白平安健康的可贵。
他们一家人富贵也好,潦倒也罢,只要平平安安的,她就别无所求。
谢钰牵住她的手,“所以从今日起,要更加爱惜自己,好好喝药,好好歇息,你只管养好身体,别的事情都交给我。”
柳文茵点头,“我相信你。”
身体虚弱,还说着话呢柳文茵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谢钰侧躺着看她,怕自己没轻没重伤着人,第一次没有抱她入睡。
大皇子说老天都站在他那边,但谢钰觉得自己才是幸运的那个人。
历经坎坷,茵茵还在。
第352章 茵茵可有心动
柳文茵在家保胎,谢钰真就推了所有事情,一心一意地陪着她。
平日里雷打不动,每日要练武的人,训练的事也被他暂时搁置。
饭要亲自喂到夫人嘴边,药也是,别人伺候柳文茵他总觉得不放心,就连擦身都是他亲力亲为。
期间,谢钰派人在城外择了一处风水宝地,把袁妈妈等人葬在了那儿,他们的家人也得到了补偿。
谢钰把之后的事情处理得好,柳文茵的心情才一日日放松了下来。
袁妈妈为保护她而死,于情于理,她都会照顾好袁妈妈在乎的家人。
有大夫随时听候差遣,且用了最好的药,柳文茵的身体逐渐恢复了过来,等新帝登基之时,她已经可以出门走动了。
在此之前,先帝驾崩,疑是储君所为的流言也查到了源头,是张丞相倒戈叛党,与大皇子里应外合干下的勾当。
叛军还没到京城,张丞相便听从命令,散布了流言,只为瓦解百姓对储君的信任,流言四起,大皇子便能顺势而为,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号杀入宫门,将新帝取而代之。
可惜,正是流言蜚语让谢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提前有所防备,让叛党没有得逞,也让百姓免受了战乱的袭扰。
事情还未查明,张丞相便称病欲回老家,可惜国丧期间新帝不放人,还对张丞相起了疑心,命人严加看管。
待真相查明,第一时间就把张家人下了大狱。
从犯一律处斩,其余九族家眷不论男女,全部判流放。
被张成春纠缠多年的谢婉,第一次庆幸自己没被他的承诺打动,否则这个时候,她就要跟着张家人去流放了!
直到大皇子在京城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这事才算彻底平息。
新帝登基和封后大典是一起举办的,大典过后,宫里还有晚宴,在宴会上新帝会对平叛的功臣进行封赏。
谢钰的功劳有目共睹,如果不是他最先提出调兵防守,哪怕江山没有易主,京城恐怕也要经历一场浩劫。
眼下他已经是一品骠骑将军,所有人都在猜测,新帝会如何赏赐他。
会提他当大将军,走到武将权力巅峰,还是给他赏赐别的功名利禄,但不给实权?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结果,新旧交替之际,这事关系着很多人如何选择阵营。
柳文茵是郡主,是谢钰的夫人,这种时候自然得出席宫宴。
还在梳妆呢,谢钰就不停地问她,“进宫要坐马车,还要走路,真的不会难受吗?”
镜中的人气色红润,明显是被照顾得很好,身上已经没了病气。
但谢钰就是不放心,那事已经过了很久,可偶尔夜里做梦,他还是会梦见文茵被人劫持,肚子里的孩子没有保住,她浑身是血,鲜血淋漓的样子。
每次梦醒,他都告诉自己梦与现实是相反的,文茵和孩子都还好好地在他身边,他们一家人会永远幸福。
自我安慰只管用片刻,文茵的身体在好转,同时孕肚也越来越明显,亲眼看着她身体的变化,谢钰怎么也放松不下来。
整日里情绪都是紧绷着的,他一天比一天担心柳文茵,分开片刻就会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有时甚至会心慌气短到无法静心办事。
最后,谢钰干脆把公务挪到了主屋处理,症状才有所缓解。
柳文茵心知是那日的事情吓到了谢钰,他才会变得神经紧张,焦虑不安,便也随他折腾,只要他高兴便好。
这会儿透过铜镜,柳文茵将谢钰的紧张看在眼里,道:“我身体已经无碍,偶尔也需要走动一下,只要别过度就行。”
宫里的帖子已经送到了她的手里,之前先帝驾崩,她就没去吊唁,那个时候外边的人都知道她被叛军挟持,需要养病,所以没人说什么,眼下她的身体已经养好,再拒了这次的宴会,恐怕会惹来口舌是非。
“我身体若没养好,肯定不会勉强自己,既然打算出门,那就是没问题了。”
翠心也说:“将军,您就是太紧张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怀胎的人是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