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分别属于各个势力,但他们的目标是姜阿染,在此刻竟然保持了诡异的和平。
七天,整整七天,一点线索也没有。
萧焕双目赤红,捏着阿染的衣服,死死盯着大海方向。
“发现了这个!”终于,姜玉楼的人从水下钻出来,举起手上的东西。
萧焕与姜十一同时上前。
那是一朵珠花,上面缠绕着几缕头发,阿染的首饰不多,但都非常有个性,所以很好辨认看到那几缕头发,他们立刻便联想到淮乡遇到的李绣绣……
尸骨不存,只留金钗。
姜十一面色一变:“阿染……”
楼公子此时眼神一动,缓缓道:“看来姜阿染确实已经死了,尸骨无存,大殿下,属下该回京复命,告辞。”
说完,楼公子不顾姜十一恨恨的眼神,一摇折扇,直接离开。
萧焕握紧珠花,手指浸出鲜血,桃花眼锐利:“不,阿染不会死,姜家遗孤、体内还有蛊王,她命大,不会死的。”那么多生死一刻都平安过来,阿染不会轻易死。
他一甩衣袖,转身:“回京!”
萧和青在意阿染不比他少,却没留下寻找,反而回京翻案,那他便也回京。
他不相信阿染死了!
萧焕这一刻思路无比清晰,同样选择折返京都。
-
宣和十六年九月初一。
太子回京,宣称已找到姜家案翻案全部证据,最后一位姜氏遗孤遇害,生死未卜,大雁必须还姜家一个公道。
消息流传开,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短短半月,整个江湖与天下百姓皆知,瞬间沸腾——
“真的全都找到了?!”
“当然,否则太子怎么会放出消息?七罪,竟然全都是假的!”
“天,这也太愧对姜家了。”
“姜阿染遇害,连最后一个姜家遗孤都已被杀,实在是骇人听闻,姜家太惨了!”
“忠臣不当蒙冤,我要进京,围观重审姜家案!”
“带我一个。”
“上次我便没去京都,这一次,我一定要去。”
“姜家案也不止姜长安叛国案,还有姜家灭门案,哪怕过去十三年,这天下,也当给姜家人一个公道!”
……
京都,太子别院。
黑玉汇报消息:“殿下,近日无数江湖高手赶来京都,甚至还有一些隐世门派,纷纷参与进来,等待姜家案重审,姜家一案,造势已足。”
消息是他们的人送出,还有大内与姜玉楼推波助澜,如今天下尽知,甚至厢族都在议论。
他们回京以后迟迟没有重审姜家案,拖延这么久的时间,便是为了造势,如今,时机就快到了。
白玉则汇报另一个消息:“殿下,自从大殿下闭门思过后,余江显得格外安静,只听闻余淑妃闹了几场,再没有任何消息。
“段丞相那边也很安静,近日侠客山庄有些乱,段墨天焦头烂额,但段丞相一直深居简出,没见到人。”
在姜家案翻案前夕,这样的宁静显得有些诡异。
余江那边还能解释得通,毕竟,大皇子与段元立合作,回京之后就被沐人九拿了,皇帝下旨闭门思过,至于如何处理,恐怕要等姜家翻案后。
近日,朝中最大事情便是姜家翻案,正式清除段元立党,皇帝要笼络朝中势力,暂时顾不得其他。
至于段元立那边的安静……
就显得有些诡异。
莫不是因为朝中与侠客山庄乱象,分身乏术?还是因为姜阿染遇害,他有其他脱身办法?
萧和青沉默许久,这才道:“继续调查,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说完,他便捏着棋子一言不发。
白玉与黑玉对视一眼,都有些担忧,殿下如今真是太冷静了,自从知晓姜阿染遇害后,殿下醒来便一言不发,回京路上一直在制定计划,推进姜家翻案。
好似刻意将姜阿染遗忘,白玉与黑玉反而更加惆怅,他们倒宁愿殿下悲恸一场,也好过这般无声……
萧和青在思考当下局势。
他总有些不解,比如说突然与段元立合作,导致被关起来的萧焕,父皇虽然还没处理他,但那态度,分明是要自此圈禁。
萧焕不傻,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有段元立、余江,甚至是父皇……都让他隐隐觉得不对。
所有人的反应、整件事的走向与结果、目前进展,都没问题,但抽丝剥茧,却总觉得有些违和,这些人的违和、日月派的违和。
萧和青皱着眉,落下一子,试探棋局。
-
外面闹得越发沸沸扬扬,近日京都城走哪儿都能听到议论,关于朝廷迟迟没有明确旨意这件事,江湖人与普通百姓都很不满。
放着姜阿染棺材的姜家废墟,时常有人去奠祭。
据说还有外地侠客进去对着棺材烧香,毕竟,传言姜阿染也已经被害,连具尸体都没留下。
她唯一剩下的,便只有这副生前睡过的棺材。
说来也是奇特,棺材是生前用过的,反而死后什么也没有。
“姜阿染此人,也是奇人……”
“天下第一刀,太可惜了。”
“该给姜家说法!”
“朝廷怎么还不下旨,怎么,莫不是不敢对段元立下手?”
……
十三年前,姜长安名动京都。
十三年后,刀客阿染名声不弱于前者,提到姜阿染,所有人首先想到她是天下第一刀,其后是姜家遗孤,最后才是太子的未婚妻。
这样耀眼的人物,因为给忠臣之家翻案,死得无声无息。
民怨沸腾,都要朝廷按照之前答应姜阿染的,给姜家一个说法。
皇城门口,时常有人等着。
九月二十日,宣和帝下令——六日后,于登闻鼓重审姜家案,满朝文武都要去,天下百姓皆可观之,朝廷必还姜家一个公道,给天下一个真相!
“登闻鼓!这是要天下人都看到审案过程。”
“好!就是应该这样,朝廷果然还算公道,并没有徇私,远不是混乱的侠客山庄可比。”
“天下都在,当年真凶,一个都跑不掉!”
“登闻鼓这地方选的好,姜阿染在此处棺材撞鼓,刀指皇城讨要公道,即便她死了,也该给她公道!”
“也没说姜阿染就死了……”
……
宣和十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这是一个大雁最重要的一个深秋,时隔十三年九个月,一直争议不断的姜家案,终于要有个结尾了。
事情涉及满朝文武,以及拥有侠客山庄的段丞相,还涉及祖祖辈辈镇守边凉的镇北大将军府。
这一天,登闻鼓旁边搭建起高台。
百姓早已等在下面,被皇城护卫拦在安全范围外,但这个距离,也足够不少百姓听清审案过程。
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武林中人,即便站在后面,没有嘈杂声时,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武林中人可以抢到前面的位置,但却不能在屋顶之上,大内的高手镇守高处,旁边便是驻军,就连皇城门上的城墙,也布置好弓箭手,防卫森严,带着肃杀之气。
事尽知与许卓君、姜十一
几人站在最前面。
姜十一看着登闻鼓,姜阿染站在鼓上,长刀指皇城的画面还在眼前,如今,终于要等到姜家翻案了。
可姜阿染呢?
事尽知眼眶湿润:“大将军……”姜玉楼等这一天,太久太久。
巳时。
满朝文武全都到了,站在登闻鼓前面,皇城门打开,沐人九亲自护着萧遂从里面走出来,走向最高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俯首行礼,大雁朝臣不用跪拜迎接皇帝,所以百姓与武林中人也都只是行礼,并未跪拜。
萧遂隔着幕帘坐下,颔首:“免礼。”
他的视线看向下方,除萧太子位置最靠前,便是穿着官服的段元立、余江等大臣。
“太子,开始吧。”萧遂收回视线,淡淡道。
萧和青出列,手持笏板,衮服华贵,玉冠一丝不苟,如玉人一般的脸冷若冰霜,他身形一动,姿态矜贵,俯首行礼间皆是气度——
“儿臣奉命查姜家案至今日,已全部查清,真相水落石出。
“镇北大将军姜长安七罪,系以段丞相为首,一百三十二个官员构陷,两百七十一个官员知情不报!”
众人哗然。
下面,议论声纷起。
哪怕早有传闻,却没想到涉案官员竟然有四百人!
要知道,武学盛行,朝廷官员并不算多,这四百人,占了京官大半,委实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