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瑶闻言一怔。她听懂了朴月梭的隐喻,若要平定叛乱,除了仁义心肠,还需使出雷霆手段。
华瑶叹了口气:“多谢你的提醒,我自有计较。”
朴月梭隐约猜到,华瑶正面临着困境,这个困境与宛城有关,至于具体是什么麻烦,他又能帮什么忙?此刻是不得而知的,他以君臣之礼待她,她回以君臣之礼,半点雷池都不能越过,他要先履行“为人臣子”的职责,再去争取她的信任。
朴月梭心里这般盘算着,忽然听见筷子碰撞食盒的声响。他震惊地转过头,只见华瑶大口大口地吃饭,全无一点仪态可言。
他一时失语。
华瑶又微微仰头,双手捧起水囊,“咕嘟咕嘟”地喝水,清水从她唇角流出几滴,朴月梭立刻取出一块洁净手帕,正要递到她的手里,她放下水囊,站了起来。
她说:“多谢,不用麻烦了,我先走了。”
白其姝与她一同站立,似要随她离去,她们二人才刚迈出一步,门外的侍卫传来急报。华瑶的脸色微变,她喊来齐风,嘱咐齐风守住藏宝楼。
按照华瑶原本的计划,今天夜里,齐风会护送财物转运到永安城,然而宛城的局势比她想象中更复杂,她不能轻举妄动。
宛城占地辽阔,城中人口约有一百多万,大部分都遭受了叛军的凌虐。叛军搜刮百姓家中的粮食和布匹,老弱病残失去依靠,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还有一些贫苦人家,实在是饿极了,便结伴去挖掘尸体,以人肉为食,以人皮为衣,短短几个月之间,宛城的荒地上遍布孤坟,乱葬岗里白骨森森。
华瑶攻占宛城之前,并不知道宛城凄凉至此。
华瑶派出了许多暗探,也从宛城打听到了许多秘闻,但是,贫民贱民终究是低人一等,他们如同老鼠一般深藏于街巷,只为躲避叛军的追杀。
宛城的官员有意封锁消息。他们编造了各种流言蜚语,混淆视听,华瑶也被他们蒙蔽,这导致她错判了时局,如今的处境十分危险。
因此,华瑶重返藏宝楼,另做了一番布局。在她看来,宛城官员之所以与她里应外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觊觎藏宝楼的宝藏,却无法破解机关,而华瑶身为皇族,自然明白皇族的奇门遁甲之术。华瑶取出了藏宝楼的财物,宛城的官员必定要杀她灭口,夺宝劫财。
第二,秦州叛军与宛城官员勾结已久,宛城总兵官崔纬更像是叛乱的主谋,他诱骗华瑶入城,一来可以为叛军争取喘息之机,二来可以向朝廷表明忠心。
进可攻、退可守,真是一桩好计谋。
今时今日,华瑶已经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前,华瑶收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司度率兵从京城出发,即将抵达秦州,这一支军队虽然只有几百人,但他们沿途散播华瑶通敌叛国的“罪证”,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女,这不仅是司度的意思,也是朝廷的意思,倘若宛城一举擒获华瑶,那真是立下了一件大功。
天已入夜,宛城的官员急不可耐,他们发动了一场内乱。
宛城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其中西区的人口最多,将近四十万居民,官府在西区散播谣言,说华瑶在北区开仓放赈。官府还派出了数千名地痞流氓,趁乱闹事,纵火打劫,使得西区百姓越聚越多——他们不顾宵禁的命令,拼命地跑向北区。
即便巡城的骑兵及时制止,依旧无法控制这一场暴动,启明军的军规第一条“不可扰民”,然而地痞流氓都是一副平民装扮,他们混在人群之中,并不显眼,骑兵拔剑出鞘,却不敢乱杀乱砍,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已有至少数百人在踩踏中丧生,街巷里飘荡着一股血腥气。
城内一团乱麻,城外更是扑朔迷离,战鼓声、号角声不停地响起,守城的启明军出城一看,并未发现大批敌军,只有几十个散兵。启明军连杀了几次,散兵也来了几次,显然是要打一场消耗战。
最令华瑶担忧的是,许敬安告诉她,崔纬的麾下还有七百高手——这七百高手都是晋明精挑细选的剑客,他们的武功与齐风不相上下。
事已至此,多思无益,华瑶率领一众精兵强将,匆匆赶赴宛城的北区,远远望见人潮奔涌,哭喊连天,楼阁房屋轰然倒塌,碎石砸伤了四处流窜的民众,鲜血如泉涌一般流淌着,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华瑶的耳边响起了凄厉的尖叫声。
年幼的孩童放声哭泣:“娘亲!”
披头散发的妇女在人群中跌跌撞撞,也哭着吼道:“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孩子,孩子!!”
半空中灯光闪闪熠熠,那是一片飘浮的纸灯笼,名为“长明天灯”,用于消灾祈福。华瑶进驻宛城之后,成百上千的民众做出了长明天灯,迎风放飞,诚心诚意为华瑶祷告,祈求神佛保佑她福寿绵长。
而今,天上是长明灯,地下是血与泪。
华瑶拔剑出鞘,大喊道:“我是高阳华瑶,我来救人了!叛军正在闹事,百姓不要乱跑,停在街道两侧!!”
冷风倒灌华瑶的衣袖,她策马扬鞭,逆风而行,直冲向人群聚集处:“叛军正在闹事,百姓不要乱跑,停在街道两侧!!”
朗月当空,宛城西区一片火光滔天,烟尘随风吹到了北区,民众更加惶恐。他们看见华瑶率兵而来,犹犹豫豫地退到了街道两侧。
街道的中央还有一群狂奔乱逃的人。华瑶再三警告他们,他们仍然置若罔闻,身影躲闪之间,隐隐显现非凡的轻功,华瑶便怒骂道:“你们勾结叛军,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这群乱民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们从袖中抽出短刀,直奔华瑶而来,华瑶从马背上一跃而起,纵身跳上了屋顶,华瑶的侍卫纷纷拔剑,分为两路迎敌。
那一方的敌人点亮了信号烟,扔到天上,炸开一道耀眼的白光,华瑶立刻猜到了敌人的计策。他们要聚集一群武功高强的剑客,趁乱刺杀华瑶,当着民众的面,让民众看清楚华瑶是怎么死的。
生也好,死也罢,华瑶什么都不怕。
第142章 落霞浓 昼夜当远行,何时能回乡?……
华瑶在屋顶上一路飞奔,那一群刺客紧随她的脚步,数道剑光从她背后急射而出。她凌空腾跃,脚尖离地七丈有余,宛如御风而行,动作迅捷至极,毫无一丝沉滞。
这般绝妙的轻功,实在是世所罕见,围观的百姓连声赞叹,刺客却像是早有准备,他们分队列阵,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抄华瑶。
华瑶在空中翻了个圈,右手握剑,左手挥袖,扬出一大把面粉。她恶狠狠地说:“剧毒粉末,沾到了就会死!”
周围的刺客稍稍后退一步,华瑶拼尽全力,纵剑一斩,砍下了两颗人头,刹那间鲜血四溅,两具无头尸体“唰”地坠下屋顶,连带着碎裂的瓦片,噼里啪啦地落到地上。
刺客首领怒吼道:“华瑶阴险狡诈!兄弟们不可轻敌!”
粉尘四处飘浮,沾上了刺客的衣袖,他们仔细一瞧,这才发现,所谓的“剧毒粉末”只是普通的面粉。
今天下午,华瑶巡视了宛城的粮仓。她顺手拿走一小袋面粉,真没想到,此时竟然能派上用场。
华瑶的侍卫砍伤了几个剑客,秦三更是纵刀如狂,短短一息之间,秦三连杀四人,刀刃上鲜血迸发,煞气直冲霄汉。
秦三真不愧是华瑶器重的武将!
华瑶感到一丝骄傲。
敌人被秦三暂时震慑了,趁此机会,华瑶环顾四周,追杀她的刺客约有一百人,都是剑法精妙的剑客,远处还有黑压压一大片人影正向她飞来——总共大概六七百个武功高手,将要合力取她性命。
华瑶身边仅有三百高手、七百精兵,单论双方实力,她远不如敌方。她还要顾及百姓,以免他们遭受战乱之祸。
华瑶的心脏怦怦直跳。她狠命地挥下一剑又一剑,让自己处于旋转的剑气之中,借此削弱刺客的多轮围攻。
夜风微凉,朗月当空,月光、灯光和火光一同照亮了屋顶上的战况,围观的百姓多半不通武艺,只见华瑶行动如风,众人心潮澎湃,年轻的读书人高喊道:“公主殿下威武!公主殿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些读书人穿着清一色的短褂长袍,胸襟处绣着“宛城书院”四个小字。他们都是宛城书院的书生,年纪轻轻,不谙世事,即便日子过得困苦,仍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刺客首领的剑尖直指书生,当即下令道:“杀了他们!”
二十名刺客听命,向着书生俯冲而去,华瑶立刻派兵保护书生,可是刺客的动作太快了,书生又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刺客的剑光交错闪烁,书生的头颅和躯体瞬时分离,街道上头颅滚滚、血流汩汩。
华瑶急怒攻心,大骂一声:“贱货!”
刺客首领大笑:“公主太容易动怒了!”
百十来道剑光纵横相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重重地砸向华瑶。千钧一发之际,华瑶找到了众多刺客中武功最差的那一人,她躬身疾行,猛削那人的腰侧,他挥剑向下,劈砍华瑶的脖颈。
华瑶极快地躲开了他的刺杀,但她的肩膀仍被剑气所伤,稍微擦破了一点皮,流出几滴血,而他的下场远比她惨多了。他没躲过她的剑锋,被她当场腰斩,尸体断成了两截。
华瑶仅凭一人之力,轻易地破解了刺客的剑阵,又率领一批侍卫大肆反攻。她排军布阵的能力极强、反应极快。她能依照地形与战况的变化,迅速决断,专攻敌人的薄弱之处,刺客这才惊觉,她的智谋远比她的武功更厉害。
刺客首领做出一个决定。他招来五十人,命令他们去虐杀百姓,此举虽然残忍,却能扰乱华瑶的心境。
华瑶的军队看似勇猛,实则以她一人为中心,她是头目,也是军师,倘若她无法发号施令,那她的军队便如同一只失去了利齿和利爪的老虎。
刺客首领还说:“华瑶不是很仁义吗?你们就专门虐杀老弱妇孺吧。”
他的属下听命,本该立刻离去,但有几人面露迟疑之色,他厉声催促道:“还不快去?!”
他声若洪钟,华瑶听得清清楚楚。
华瑶转头一看,只见众多刺客的身影一纵,跃向了群聚的百姓。
哭声、喊声、怒骂声、惨叫声一霎爆发,衣衫褴褛的贫民倒在血泊之中,年幼的孩童跪在死尸的旁边,刺客的剑上沾满了无辜之人的鲜血,这场杀戮仍未停止。
这一瞬间,华瑶极其愤怒,怒火
把她彻底点燃了,烧得她双眼赤红。
她命令侍卫变换军阵,而她率领包括秦三、白其姝在内的十人,猛然冲向刺客首领,那首领还嘲笑她:“自乱阵脚。”
华瑶双手握剑,以生平最快的速度,狂砍他的左、中、右三个方位,分别对应他的左臂、面门和右臂,这是华瑶从战场上学来的招式——那个时候,叛军大将就凭这一招砍伤了秦三。
当日的情景十分清晰地浮现在华瑶眼前,华瑶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把刀法、剑法融会贯通,自创了一门绝学,只在一念之间,她的武功暴涨了数倍。
屋顶上狂风怒号,华瑶的杀气异常凌厉,如有翻天覆地之势。她的剑风瞬间爆裂,她自己的脸颊都被划破了一条细痕,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痛。
她出招迅捷,极猛极狠,剑下的狂风就像澎湃的洪水,涌入刺客首领的皮肤,使他毫无招架之力,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流血。他浑身浴血,仍不服输,还对她使出了雷霆一斩,放在往常,这一击之下,足够重伤她,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她的五感更敏锐,身影窜得比风更快。她和刺客交手将近一刻钟,早已记下了他们的招数,此时还能分神去拆解刺客首领的武功。
华瑶集中意念,果然窥见了刺客首领的破绽。她在空中倒翻,犹如蝙蝠倒悬,剑刃直劈他的后颈,他来不及防范,被她一把摘下人头,当她落地时,血淋淋的人头就在她手中,她对着刺客大喊道:“你们的首领死了!我砍了他的脑袋!!”
出乎华瑶的意料,首领已死,刺客仍要再战,他们的队伍之中,还有二号、三号人物继续指挥作战。敌方的四百多个武功高手,正对上华瑶这一方的精兵强将,并未显露任何颓势。
华瑶挥剑运气,气息却提不上来,她心神俱震。方才她耗尽全力,只为施展“擒贼先擒王”这一计,那个首领确实被她杀了,他的武功比她高强许多,她不得不动用全部的劲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他,可是,那些刺客竟然丝毫不受影响?!
华瑶惊觉自己用错了计策。
为了掩饰异状,华瑶向后撤退,边退边喊:“你们身为官兵,为什么虐杀百姓!你们都是秦州人,为什么残害自己的同胞手足?!”
华瑶气势壮烈,声震苍天。
华瑶本来不想喊话的,但她暂时不能动武,又必须给自己找点事做,她心中的疑问,便脱口而出了。她话音落后,众多刺客出手稍显迟缓,她连忙喊来白其姝,命令白其姝立刻去疏散群众。
华瑶急切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白其姝不敢违抗她的命令。
先前,华瑶已经派遣了四百精兵保护民众,如今,白其姝又率领亲兵,拦截了正在行凶作恶的刺客。
街边一座酒馆的酒旗下方,两鬓斑白的老妇人张开双臂,护住一群未遭毒手却已经吓破了胆的孩童,她哭求道:“别杀孩子……求你们别杀孩子……要杀就杀我吧,我年纪一大把了,活够了……”
话未说完,老妇人的面门劈来一把长剑,剑锋还没触及老妇人,凭空多出一把软剑,似是游蛇一般缠住长剑,卸掉了八分力道。
老妇人颤颤巍巍地爬到一旁,惊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位白衣女子正在与刺客缠斗,躲在竹帘之后的书生告诉她:“那是白小姐,她是公主的近臣!白小姐来救我们了!”
白其姝连翻两个跟斗,袖中所藏的暗器射出两支毒箭,擦破了刺客的臂膀,毒性立即发作,那刺客的身法渐渐慢了下来,白其姝的剑尖狠狠扎入他的心口,她用力一撬,将他的心脏挖了出来。
心脏鲜血淋漓,滚进沙土中,隐约还在跳动,围观的书生们见状,非但不怕,还赞叹道:“白小姐,您是除魔卫道的侠士!”
白其姝确实是为了救人而来,但她听见旁人的闲言碎语,心里多少有些烦闷。她清楚地知道,己方的兵力不如敌方,这般危急的情况下,华瑶还派她率兵来疏散群众,那华瑶自己怎么办呢?
事发突然,华瑶的吩咐只说了一半,便被刺客打断了。白其姝离开华瑶之前,华瑶对她低语一句:“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白其姝一时没想通,心情更是十分焦急。
四面楚歌究竟是什么意思?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使用了一条毒计,他命令自己的士兵高唱楚地民歌,扰乱楚军的军心,此为“四面楚歌”的来历,这一套方法,现在还能用吗?
白其姝的神情带着几分犹疑。她随意地看了一眼老妇人,那老妇人忽然开口:“追杀公主的刺客……说的是宛城土话,他们是宛城人啊……”
白其姝灵光一闪,原来如此!
白其姝和华瑶都能断定,与她们交战的这一群剑客,必然是晋明从秦州各地选拔上来的武功高手,这些剑客的年纪也不过二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