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战,陈玉成一战成名,郭子仪却更胜一筹,指挥凤翔军,先破察合台部,再斩拖雷部,跟着击杀可汗亲卫军,三战三胜。
郭子仪之名,威慑整个蒙古大草原,让蒙古人闻风丧胆。
…………
从十一月十三日,蒙古帝国宣战,到十二月十一日,哈拉和林被凤翔军攻占,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似强大的蒙古帝国,就彻底成为过去。
消息一出,整个亚洲都陷入震惊之中。
比如跟蒙古帝国交过手的波斯帝国,就深感恐惧,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西征时勇猛无比的蒙古铁骑,缘何在大夏军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
亚洲大陆,再次感受到大夏军的兵锋之锐。
锐不可当!
此时的大夏,已经隐隐有了一丝亚洲霸主的雏形,正要展翅高飞。
…………
随着哈拉和林沦陷,蒙古人终于怕了,再激不起血性。
血是热的,可终究要冷却。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隶属蒙古帝国本部的八十万大军,阵亡三十五万余人,接近一半,整个蒙古大草原,都被鲜血染红。
无数的秃鹫、苍鹰盘旋在草原上空,享受着这顿难得的盛宴。
失去亲人的蒙古人,神情悲沧地牵着老马,赶到各处战场,为儿子、兄弟、甚至是父亲收尸,让亡者入土为安。
战场之上,哭泣之声不绝于耳。
不,不止战场,整个蒙古草原,都陷入哭泣之中。
为了捍卫“蒙古骑兵的骄傲”,蒙古人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大夏兵锋之下,发出痛苦的呻吟,最终化作散不开的恐惧。
这恐惧被鲜血浸染,已然深入骨髓。
除了恐惧,或许还有怨恨跟敌视,大夏攻打蒙古帝国容易,可要治理好这片血染的大地,却要付出十二倍的努力。
正是如此,一开始,欧阳朔是不希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
可形势的发展,最终还是将双方推向不可预知的战场,以一场血与火的淬炼,树立起大夏皇朝,在华夏区不可撼动的正统地位。
欧阳朔已无法准确评估,此战之得失利弊。
…………
十二月十二日,窝阔台汗国。
在大夏军的猛攻之下,尤其是王翦部的穷追猛打之下,窝阔台汗国的五十万大军,同样损失惨重,剩下不足二十万人。
四杰之一的博尔术,造成王贲部全灭的元凶,被王翦亲自斩杀。
据悉,王翦当天就用博尔术的人头,祭奠死去的王贲以及随王贲出征的七万将士,更是对天发誓,要取窝阔台的人头,再次祭奠。
如果说博尔术是元凶,那么窝阔台就是始作俑者。
可就在王翦准备率部继续追击敌军余部时,王翦无奈发现,至少在盖亚七年,他是无法完成这个誓言了。
随着本部陷落,蒙古大军士气跌落至冰点。
窝阔台终于怕了。
是日,窝阔台连同四杰之中唯一的幸存者赤老温,率领残余的二十万大军,狼狈撤往波斯帝国,将窝阔台汗国拱手相让。
没有军令,王翦是不能进击波斯帝国的。
更何况,随着时间进入十二月,凛冬已至,不适合大军出征,只能作罢。
…………
十二月十五日,窝阔台汗国的都城楼兰,陷落。
至此,蒙古帝国才算真正覆灭,只留下一点海外城池,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等到明年开春,大夏就计划兵发波斯,接收蒙古帝国的最后一点遗产。
如果能接收蒙古帝国攻克的波斯城池,对帝国未来进击波斯,是大有助益的,能省却很多人力、物力跟军力。
而随着蒙古帝国覆灭,华夏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
仅一年时间,隶属华夏区的大周、大宋、大秦、大唐、吐蕃以及蒙古六国,或降,或灭,都已烟消云散。
至此,大夏皇朝,才算真正完成了一统华夏的战略目标。
如此成就,足以震古烁今!
大夏皇朝也将以此为契机,掀开一个崭新的篇章。
…………
十二月十六日,京师。
此时的廉州盆地,还只有一丝凉意,冬天的脚步还没踏上这片盆地,矗立在盆地中央的京师,犹如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欧阳朔站在皇宫城头,望着悠悠蓝天,吐声说道:“六国灭,四海一。”语气平静,却难掩一丝自豪之意,颇有些意气风发。
平淡的语气中,更有一股气吞万里河山的气势,朝气蓬勃。
多年夙愿,一朝得尝。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在欧阳朔身后站着的,是一干文武大臣,他们共同见证着这一历史时刻,在大臣们眼中,陛下挺拔、坚毅的背影,不断放大,犹如一位巍峨巨人。
这巨人,托起了整个帝国。
就连住在天空之城的盖亚,此时都忍不住投下目光,注视着那位凭栏而立的传奇男子,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
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屯垦戍边
在一统华夏的那一刻,欧阳朔的心境似乎又迎来一次锐变,变得更加悠远、波澜不惊,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时重重空迷雾,看到不可知的远方。
欧阳朔的战略眼光,无需借助重生优势,也能看得比别人更远。
处理帝国事务,欧阳朔也变得更加从容不迫,似乎已经到了一种“不动如山”的境界,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融为一体,内敛于身。
就在这一刻,他修行的《五帝真经》终于突破至第十层,身体再次突破后天限制,晋升为先天一阶,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为了修炼至第十层,欧阳朔足足耗费了两年时间,重新打熬身体。
可以想见,《五帝真经》越到后面,修炼越困难,往后甚至每一层的晋升,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遇到关卡,无法顿悟的话,甚至一卡就是数年之久。
就像此次由第九层晋升至第十层,足足用去欧阳朔九个余月的时间,几乎相当于前八层修炼时间之和。
如果不是此次心境锐变,未必就能获得晋升。
机缘,有时真的是难以捉摸。
…………
借着盖亚七年剩下的,最后半个月时间,大夏朝廷很快定下对蒙古帝国的处置方案,为朝廷治理蒙古大草原定调。
朝廷决定,将蒙古帝国疆域一分为二,本部区域设立为北原行省;窝阔台汗国区域,也就是前西突厥区域,设立为西疆域行省。
两大行省占地都极广,尤其是北原行省,横跨东西,境内有草原,有高地,也有戈壁荒漠,无论是纵向距离,还是横向距离,都是本土行省面积之最。
西疆行省同样不遑多让,境内有戈壁,有山脉,也有盆地。
北原行省的总督人选,欧阳朔出人意料地圈定了,前蒙古帝国丞相,华夏十大名相之一的耶律楚材。
欧阳朔这么做,是经过仔细思量的。
一则耶律楚材并非蒙古人,对大夏没有血仇,在成吉思汗昏迷期间,正是耶律楚材出面稳定大局,才没让哈拉和林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对耶律楚材而言,除了效忠帝国,别无他选。
二则耶律楚材长期协助可汗治理蒙古,经验丰富,在蒙古人中也有相当高的威望,由耶律楚材出任北原总督,对稳定北原民心,是非常有助益的。
基于此,欧阳朔这才钦点此人出任北原总督。
西疆行省的总督人选,则圈定为闽南行省邵武郡守景监。景监也算是帝国老臣,曾经出任监察署长一职,因避讳卫鞅,外放邵武郡守。
此番升任西疆总督,可谓众望所属。
无论是北原行省,还是西疆行省,像这般既是边境行省,又地域辽阔,兼且民族成分复杂的行省,总督必须选择那种有力量的强人。
耶律楚材跟景监,无疑都符合这一特质。
借着设立两大行省的机会,朝廷还对北疆都护府跟西疆都护府的辖区,做了一次调整,以此适应帝国战略,使得两大都护府更加名副其实。
日前,朝廷决定,将北疆行省跟瀛洲行省从北疆都护府剥离,重新划归朝廷直管,于此同时,将北原行省划入北疆都护府。
如此,北疆都护府就下瞎北原跟辽金两大行省,统合帝国北境。都护府治所也将由京都,迁往哈拉和林,以便更好地镇守北境。
对北疆都护攻城狮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能否为帝国镇守好北境,治理好北境,是欧阳朔对攻城狮的一个考验,治理的好,攻城狮未来可更上一层楼;治理不好,就别怪欧阳朔不顾念旧情。
西疆都护府则在西康行省跟西海行省的基础上,并入新设立的西疆行省,统合帝国西境。
如此也就意味着,压在西疆都护碔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西疆都护府下瞎的三大行省,分别对应羌族、吐蕃族以及蒙古族,兼且地理位置特殊,发展滞后,想要治理好,殊为不易。
…………
处置完蒙古帝国,摆在欧阳朔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安置一百二十万“消耗军”以及近六十万蒙古骑兵战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全部裁撤。
但这也是最愚蠢,而且是最费钱的一种办法,根本上不了台面。
尤其是那六十万蒙古骑兵,虽然投降,可依然桀骜不驯,如果放他们回家,未来必定成为帝国治理北疆的心腹大患。
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将其约束住,以磨去其锐气。
为了此事,欧阳朔跟资政阁、枢密院以及军机处,反复酝酿,从帝国战略全局出发,结合区域发展需要,终于定下一个组合方案。
其一,补齐南美兵团。
战狼统领的南美兵团,目前仅两个军团,欧阳朔决定,从一百二十万幸存的“消耗军”中,挑选精锐,补充进南美兵团。
理所当然的,南美兵团擢升为南美军,仍然由战狼出来集团军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