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英明!”
**********
廉州侯府,议事大殿。
四位署长以及上将军白起,共同议事。军情司长宋三,第二师团师团长罗士信,城卫师团副师团长赵四虎以及山海城知府魏冉列席会议。
因为是战时,按例,由上将军白起总览军务,主持议事。
在宋三通报完军情后,议事大殿一阵寂静。
军务署长杜如晦首先发言:“外城墙,是肯定守不住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壮士断腕,直接弃守外城墙,退到三座内城当中。”
“此法不妥!”魏冉立即反对,“外城正在建设大量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一旦弃守,必将遭到敌军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魏冉自上任以来,大部分心血都耗在山海城外城建设上面。军方要直接弃守外城,等于让他的心血付诸东流,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末将也有疑问。”赵四虎跟着发声,他主要是从战争防御的角度分析:“且不说外城会遭到破坏。退守内城,等于将军队一分为三,草原联军全部都是骑兵,他们完全可以切断三座内城之间的联络,让我们各自为战。”
白起没有受到魏冉和赵四虎的影响,看向杜如晦:“杜署长想必还有其他意图?”他虽然跟杜如晦才共事短短一个月,对杜如晦却是佩服的紧。此人深谋远虑,果决能断。魏冉和赵四虎提出的问题,杜如晦不可能没有想到。
白起话音刚落,赵四虎脸色一红,心中羞愧。他还是太孟浪了,急于表现自己,却没有思考杜如晦话中的深意。
魏冉倒是神情自若,外城是他的心血,不容有任何闪失。
杜如晦看了赵四虎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和安慰,接着说道:“退守内城,不代表放弃外城。放弃外城墙,也不代表放弃外部防御工事。正如赵将军所言,敌军是骑兵,善于野战,而不擅长攻城。”
“外城,正可作为防御敌军的前沿阵地。至于经济损失?”说到这里,杜如晦面无表情,道:“这是战争,我们又是防守方,受损再所难免。且不说外城,就是内城,也要跟着遭殃。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就要做好打持久战和付出巨大牺牲的心里准备。”
杜如晦不愧是决绝之人,心肠也够硬。
魏冉心中一苦,正想出言反驳。想了想,又坐回原位,沉默不语。
白起见此,心中一松,他就怕魏冉再纠缠下去。领地军政分离,岂是儿戏!杜如晦作为军务署长,战争时期,拥有绝对的权威。
他召集魏冉参会,不过是一些军事行动,需要山海城的配合。至于影响军队决策?作为知府,就有些逾越了。
领地内,能够同时影响军政的,唯有君侯一人。
好在魏冉没有让他难做。外界的传闻,白起又怎么会没有耳闻。
传闻,说他们翁婿二人,一人把持军队,一人控制郡城。现在君侯又不在,领地还不是他们翁婿二人说了算。
白起虽然并无此心,也不得不注意一二。
魏冉也是只老狐狸,白起能听到的流言,他更是门儿清。正是有此考虑,他才突然放弃跟杜如晦争辩。
至于山海城的损失,就只能由他来做工作了。
“请杜署长放心,行政署和内政署会做好百姓的安抚工作。”范仲淹代表文官集团表态,支持军方的决策。
杜如晦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商议军队调动的事情。仅凭第二师团和城卫师团,守住问题不大,可要击退,甚至是击溃敌军,就显得力有不逮。
君侯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白起揣测,君侯是想借此一战,彻底平定廉州盆地,为领地的对外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就必须抽调其他师团,增援山海城。
第三师团不用说,被断刃县牵制,暂时无法抽身。第一师团肯定要调动,西部的防御,可以暂时移交给各城防部队。
问题的关键,是要不要调动第四师团。
第四师团的组建,一直是山海城的秘密。无论是草原的探子,还是断刃县的密探,绝无可能知道第四师团的存在。
他们只知道,木兰城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的城防部队。因此,草原联军安排了八千大军监视木兰城。
第四师团已经基本完成换装,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草原大军对木兰城的守卫力量,还停留在城卫旅时期。
这,就是最大的变数。
跟杜如晦简单商议之后,白起决定打好这张牌,暂时不调动第四师团,让第四师团暂时按兵不动。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北海舰队要不要参战。
从崖州返回的北海舰队,因为造船厂建造的楼船还没有交付,第二次远征暂时被压后,停留在北海城。
“北海舰队随时待命吧,以防万一。”杜如晦是果决,但不代表他不谨慎。这样的战争,多一份力量,就是多一份保障。
“我同意!”白起表态支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三百三十一章 心机
议事之后,领地的战争机器,就高效地运转起来。
廉州侯府发布一级战争戒严令,各级城池,全部实施宵禁。城门许进不许出,驿站被封锁,禁止传递信件。
军务署通过蜂鸟,将军令传到各大师团。
第一师团接到命令,当即开拔,离开城西大营。第二师团撤离城北大营,撤退之前,城北大营被销毁。第三师团驻守城东大营,伺机而动,寻找战机。第四师团撤离镇南关,悄悄地在木兰城内集结。
城卫师团,则是负责修筑山海城防御工事。
战争还没开始,双方的探马已是在草原上连番厮杀。山海城参与侦查行动的,除了军情司细作,还有第二师团和城卫师团的侦察兵中队。
论骑射水平,草原骑兵自然更胜一筹;但是要论侦查水平,草原联军拍马都赶不上经过专业训练的山海城侦查兵。
草原联军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侦察兵的眼睛。一条条重要的敌军情报,由蜂鸟及时高效地传递到山海城统帅部。
统帅部成员,除了上将军白起,还有杜如晦亲自领衔的军务署作战司。经过一个月筹备,作战司的框架终于搭建起来,第一次登台亮相。
军务署长杜如晦精心挑选的作战司成员,共计十二人,其中六人来自从泉州或者大理军队,作战经验丰富;另外六人则是兵家门徒,理论知识丰富。
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兵圣效应”还在持续发酵,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门徒。
有欧阳朔的指示,陆军讲武堂建设的极为顺利,学堂的主体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再有半个月,就能彻底竣工。
作战司的职责,就是整合情报,制定作战方略,参谋战事。
高效的情报网络,高端的参谋体系,及时的后勤保障......杜如晦正在将军务署打造成为军队的利器,也是欧阳朔一直以来对军务署的期望。
这一切,在草原联军那群土包子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战争伊始,双方就站在不对等的位置。
有军务署支撑,白起指挥作战,也更加得心应手。
**********
盖亚二年二月七日,第一师团抵达山海城。
根据统帅部安排,第一师团负责山海城区的防务,城卫师团负责友谊城区的防务,第二师团则负责泅水城区的防务。
次日,草原大军的先头部队就抵达山海城外。先头部队约一万五千骑兵,带队的正是联军副将拉克申。
大军选择在原城北大营区域驻扎,建立营地,跟友谊城区,隔河相望。
紧随先头部队之后,岱钦率领的主力大军,也在当天下午抵达。
联军营帐。
岱钦是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汉子,络腮胡,浓眉大眼,额头光洁,脑袋后面扎着五六条小辫,一位典型的蒙古汉子。
岱钦大马金刀地坐在首位,下方是联军主要将领,除了拉克申,剩下的七位将领,分别代表一个中型部落,基本上都是各自部落的领军大将。
草原军议,向来是乾坤独断。
岱钦环视一圈,道:“明日之战,首要目的,就是拿下护城河,否则一切休提。谁愿为先锋,为我大军旗开得胜?”
拉克申当即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帅,末将愿往!”其他七位将领见拉克申请战,就没有言语。
见此,岱钦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故意说道:“好,作先锋,还得靠我们天讫部落的好汉,我准了!”
岱钦话音刚落,其他七位将领可就不乐意了,纷纷跟着请战。
“大帅,末将愿往!”
“是啊,大帅,这种作先锋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天鹰部落吧!”
“大帅,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天鼠部落愿为先锋!”
……
“好!”岱钦笑声爽朗,状极开怀,“既然如此,就由哈日查盖和胡勒根二位将军,率领一个万人队,以为先锋,拿下护城河。”
哈日查盖是天鹰部落的,而胡勒根则是天鼠部落的。
“谢大帅!”两人兴奋异常。
“大帅!”拉克申有些着急。
岱钦摆了摆手,阻止拉克申再说,道:“此事就此决定,不许再议。”
拉克申脸色讪讪,坐回自己的位置,愤愤不平。
见此,哈日查盖和胡勒根二人更是得意。
商议完毕,诸将退去,只有拉克申留了下来。
见拉克申欲言又止,岱钦恢复沉着冷静,此前的爽朗,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什么疑问就直说吧,不要吞吞吐吐的。”
“大帅,为什么不让我出战?”拉克申不满地说道。
岱钦一副了然的神情,压了压手,示意拉克申冷静,道:“你呀,你可知道,可汗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
“目的?不就是复仇,消灭山海城吗?”拉克申不解。
“愚蠢!”岱钦提高声音,“战争岂是儿戏,儿郎们也不是复仇的工具。”
被岱钦训斥,拉克申脸色涨红,羞愧地说道:“请大帅解惑!”
“拉克申,仇恨不仅蒙蔽了你的眼睛,更蒙蔽了你的头脑。以前的你,可不是这么冲动。”岱钦不留情面,接着说道:“消灭山海城,只是最直观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汗要借助这场战争,重新确立我们天讫部落在草原上的无上地位。”
拉克申心中一惊,有些恍然。
“霸主地位,靠的是什么?是军队,只有我们在军事实力上,碾压其他部落,才能让他们驯服,其他一切都是虚的。明日首战,必是伤亡惨重。你手下带领的,可都是我们族中的精锐大军,岂可轻易出战?”岱钦继续说道。
拉克申心中一寒,岱钦这是要借助这场战争,趁机削弱其他部落的军事实力啊。想起可汗那双深沉的眼睛,拉克申心中一颤。
“大帅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