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场议事,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
苻坚原本以为荆州战败已经够难受了,哪里想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就在次日,一封封战报自北方传来。
曹纯部在北方的侵袭,终于搅动前秦风云。
三支精骑互相配合,对正在行军的秦军展开突袭,造成巨大破坏。头几天还没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被袭击,整个北方顿时紧张起来。
一时间,流言四起。
正所谓“三人成虎”,传播流言的人多了,那么流言就会变成“真相”。
到了昨日,终于有部队扛不住,呼啦啦一下散去,由此引发连锁反应,整个北方出现一股逃兵潮,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此时,慕容垂跟姚苌被软禁的消息也跟着扩散开来。听到消息,前秦内部的羌族跟鲜卑族顿时躁动起来,逃的最多的便是这两族军士。
一些军士逃走之后,在有心人的组织下,在前秦境内悄悄潜伏起来。
整个北方暗流涌动。
苻坚得到消息,急的是坐卧不安。
前线失利,后院起火,让苻坚刚坚定起来的战争信心再次动摇。
为此,吴起跟苻融二人不得不匆匆自寿阳赶回,试图坚定苻坚的信心。吴起说道:“陛下,寿阳的三十万大军已经初步整编完成,可以投入战场。因此在前线我军还有六十万大军,占有绝对优势,局势还在掌控之下。”
“那国内之乱该怎么办?”苻坚问。
吴起道:“只需陛下安排一位将领,率一支轻骑回到北方,携陛下手令,澄清谣言,则北方局势就能稳定下来,无需操心。”
事情当然没有吴起说的这般简单,只是作为【炎黄盟】的武将,吴起必须保证苻坚再战之心,否则一切休矣。
接连的打击让苻坚有些乱了方寸,听吴起这么一分析,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不细想,本能地就信了。
“那好吧!”苻坚点头。
眼下苻坚是骑虎难下,战吧,没太大取胜的希望;撤吧,苻坚又不甘心,而且就这般灰溜溜地撤回国内,苻坚的面子往哪搁?!
因此在局势没有坏透之前,苻坚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别无选择。
…………
是夜,慕容垂营帐。
帐中除了慕容垂这位主人,姚苌赫然在列。
案前放着一封书信,已被拆开。
“你怎么看?”慕容垂问姚苌。
姚苌说道:“不管如何,先离开大本营再说。”
“他们值得信任?”
“总得一试吧,也好过被困在此地。”
“好,那就搏一把!”慕容垂深知,此番北方混乱是他起事的最好时机,倘若错过了,就再也没有复国之望了。
两人商议妥当,乔装打扮之后,悄悄离开军营,来到淝水西岸的一处僻静地。在那里,大夏王朝海军陆战队成员已经候着。
双方接头之后,悄悄潜入淝水,再逆流而上,进入淮河。
…………
次日一早,慕容垂跟姚苌两人消失不见的消息,就在秦军大本营扩散开来。有人说是两人逃了,也有人说两人是被陛下秘密处决了。
诸将士议论纷纷,给军营披上一层阴影。
中央大帐之内,苻坚脸色阴沉,慕容垂跟姚苌两人的失踪,让苻坚心中越发不安,他太清楚这两人在国内的影响力了。
“该死的混蛋,早知道就宰了他们。”苻坚怒骂。
营帐中的帝尘、吴起以及苻融三人对视一眼,默然无语,沮丧是难免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连成一串,像是连锁反应一样。
再这样下去,秦军怕是要想历史上那般不战自溃了。
吴起知道,他必须说点什么了,出列,躬身行礼:“陛下!”
“你说!”苻坚连声音都是冷的。
吴起也不介意,道:“陛下可对外宣称,慕容垂跟姚苌两人被陛下秘密派回国内,处理北方混乱一事,以平息前线将士躁动之心。”
对其他各族将士而言,前番慕容垂跟姚苌是升官了。此番被陛下派回国内也是一个正常选择,该不会起疑。
苻坚听了,勉强点了点头。
对吴起,苻坚实不能抱怨什么,能做的,这位大都督都做了。
“怪只怪军队不争气啊。”苻坚心中一叹。
吴起继续说道:“慕容垂跟姚苌两人,十有八九是潜逃回国。等到他们在北方现身,必将掀起一波混战。为今之计,就是在局势还没真正恶化之前,率先对东晋发起进攻,此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击溃晋军,不管慕容垂跟姚苌两人如何在国内蹦跶,都无法成事。”
不得不说,吴起目光毒辣至极。
苻坚听了,却没立即下决断,因为一旦正面开战,就再没了退路。
吴起等人见了,虽心中焦急,却不敢出声催促。
良久,苻坚方才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吴起,问道:“有几成把握?”
吴起道:“八成以上。”
“当真?”苻坚似乎要看穿吴起的内心。
吴起镇定说道:“当真!”
事实上呢,吴起连六成把握都没有。荆州之战,印证了百万秦军根本就是付不起的阿斗。倘若给吴起足够的时间,他有信心化腐朽为神奇。
可短短十余天,就算吴起是神,也做不了什么。
用的好,寿阳的三十万秦军是一大助力;用不好,就是定时炸弹。
只是吴起已别无选择。
苻坚不知是否真信了吴起,道:“那就决战吧!”
决定一下,秦国就再无退路。
“诺!”
吴起、苻融以及帝尘三人齐齐点头应下。
淝水之战出人意料地迎来一场大决战,战场依然选择淝水,只是不知道大战之后,历史是再次重演,还是逆袭。
议事结束之后,苻融奉命返回寿阳,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赶到大本营集合,准备跟晋军来一场大决战。
于此同时,雄霸带来的战舰意图进入淝水,控制河道。
奈何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崖山舰队监视着,哪里能容舟山舰队放肆。两大舰队在淝水与淮河交接处,展开第一轮博弈。
因为河道狭窄,却是谁也没占到便宜。
…………
淝水东岸,东晋大本营。
胜利的滋味总是美妙的,尤其是对几位安排麾下大军南下荆州的领主而言,海量的战役贡献值让他们直觉不虚此行。
舟山舰队的异动,很快上报至大本营。
欧阳朔带着霍去病跟贾诩两人,再次莅临中央营帐。
虽然荆州大胜,谢石跟谢玄叔侄两人并不如何高兴。这也不奇怪,谢氏跟桓氏是死对头,桓冲春风得意,他们又怎会高兴。
桓冲邀功奏章已经报到朝廷,龙颜大悦。
如此一来,谢石叔侄二人背负的压力就越大。
在悄悄送走慕容垂跟姚苌两人之后,欧阳朔就知道,秦军必将有动作。舟山舰队的异动,无疑印证了欧阳朔的猜想。
在跟贾诩商议之后,欧阳朔有了清晰的判断。
“你是说,秦军要跟我们决战?”谢石听欧阳朔说完,神情诧异。
欧阳朔点头,道:“这是他们翻盘的唯一机会。”
“既然他们要战,那便战吧!”谢玄倒是斗志昂扬。
桓冲的胜利,无疑刺激了谢玄。虽然在私底下,谢玄不无揶揄桓冲,说桓冲此番大胜,完全是借助异人军团之故,不过是个捡漏的。
可战功就是战功,陛下是不会深究此事的,因此谢玄比谁都渴望战争。
第九百章 淝水决战
东晋军营,中央大帐。
欧阳朔看了贾诩一眼,贾诩会意,出列说道:“算上寿阳的三十万大军,敌军足有六十万,而我军大本营算上水师也不足三十四万。”
“在局部兵力对比上,我军又占优。既然要决战,就要趁敌军寿阳大军抵达之前,抢先出手,一举击溃对岸敌军。此战若胜,则寿阳大军不足为虑。”
谢玄疑惑说道:“主动进攻就要渡过淝水,秦军不会傻到主动后撤吧?”
贾诩点了点头,道:“自然不会后撤。”
“那该如何?”
“他们不撤,我军强攻便是。”
倘若眼前之人不是著名的三国谋士,谢玄就要嗤笑出声,道:“强攻?我没听错吧,那得损失多少士卒,这仗还能打吗?”
“将军莫急。”贾诩微微一笑,道:“即便我军不强攻,等敌军寿阳大军抵达,也是要主动强攻的,不若先下手为强。关键还是在淝水的控制权上,正是如此,敌军舟山舰队才会想突破崖山舰队,率先进入淝水,想要抢占先机。”
“原来如此。”
谢玄会意,决战之前,双方水师却是要好好较量一番了。
谢石还是有些担心,问道:“崖山舰队能胜吗?”
对崖山舰队,欧阳朔充满信心,笑着说道:“九成以上的胜算。”
“好,那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