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以为那就是极限,可这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小姑娘总是能够在一次带来惊喜,就像是在说——我能做到的不仅仅是这样。
这样的演员,对于导演、对于影迷来说,都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剧情发展到安吉拉复仇的时候,大家看着那几个曾经高高在上、肆意欺凌弱小的人丑态毕露,然后狼狈不堪地死去,居然没有人说出什么这不应该的话,反而觉得浑身舒畅了。
就连曾经欺负过同学的人,这时候也忍不住把自己代入了安吉拉的角色上,享受着大仇已报的愉快。
随着影片逐渐进入后期,大家以为这就是结束的时候,安吉拉却在报完仇之后主动去警局自首了。
什么情况?
难道不应该潇洒地离开,然后带着钱财去过好生活吗?为什么她会被抓起来关进牢里!
死了这么多人,安吉拉这辈子都别想出来了。
如果不是M国不会轻易下死刑,她可能会被直接判死!
编剧,你出来,我们保证不会打死你!
可是,在看到安吉拉入狱前的镜头,他们之前的那些冲动和不满却慢慢地消散了。
“哦,就如你们所说,谁不想过上安稳快活的日子呢?”
“但是,现实并不允许啊!孩子,都说孩子是一群纯洁无垢的天使,但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只看到了恶魔?”
本该是代表着希望和纯洁的孩子,却正因为他们的无知和冲动,比那些歹徒还要残忍冷血。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可怕的。
“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心里是快活的。社会不公,不能替我和妈妈讨回公道,但我可以。”
“只是,希望我死后上帝能够宽恕我的罪过,让我去天堂见见我可怜的妈妈。”
“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宝贝会是一个天使的。”
这样说的时候,安吉拉眼中的死寂慢慢褪去,神色之间竟变得祥和满足起来。
她笑了笑,戴着枷锁,穿着囚衣转身走了。
一片黑色的羽毛从她的背影中慢慢地从下往上飞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地褪色,逐渐变得雪白。
就像是——天使的羽翼。
座位上的观众们脑海中不停地在回想着,最初羞涩怯懦的安吉拉,之后仇恨痛苦的安吉拉,接着是大仇得报却满脸沉寂的安吉拉。
最终,让他们记住的是最后这个释然的笑脸。
就算手染鲜血,就算因为仇恨和磨难让她变了太多,但是,安吉拉始终都是母亲心中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小天使。
所以,她在最后自首了。
那些人有罪,她也有错。但她并不愿意退让,只能在复仇之后将自己交给法律。
这才是这部电影的最终结局。
安吉拉并没有变成恶魔,即使是复仇,她心里依然惦记着母亲所向往的天堂。
所以,这部电影的名字才叫《复仇天使》,只不过,这是那个叫安吉拉的小天使从磨难到新生,最后回归本质的一个过程。
电影放映结束了好一会儿,大家还坐在座位上没有离开。
直到马库斯这些坐在前面的剧组主创人员疑惑不已,准备起身看看具体情况的时候,放映厅里才猛地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题外话------
PS:说明一下最近的更新时间问题(*/ω\*)
因为存稿爆更时用完了,之前生病医生已经强调了几次不能再熬夜,所以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晚上回家码字,现在都是白天边写边发(感谢开文前准备的大纲)。
淡粥不是全职写文,所以白天都是抽着上班的空隙码字的,更新时间最近不太稳定,不能三更一次性中午发出来。本来打算上周周末存点儿,结果遇到生日和给大家打包礼物的事情,又没有时间了……
这周周末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会抓紧时间多写点儿,尽量让时间快点调整过来。
不过,每天的万更肯定是不会断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所以,最近几天大家如果等不及,还是建议晚上来一次性看完三章吧,么么哒!我先去墙角忏悔<(_ _)>
☆、第七十一章 伊芙,她没了(三更)
原本等在影院外面,想要守着下一轮的人突然发现,首轮放映时间都已经结束了,里面的人怎么还没有出来呢?
到了后面,连影院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奇怪了,才看到一群人慢慢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那些之前在外面买了零食的人,这会儿出来的时候,可乐还是满满一瓶,爆米花一粒没动,炸鸡腿都已经冷了……
倒是买食物时赠送的纸巾已经被他们用完,这个时候攥成一团握在手里。
每个人的眼睛都有些发红,脸上的神情或沉重或释然。
没有一个人高声议论剧情,也没有一个人嬉笑打闹,连那些准备进去共度一个浪漫周末的情侣,也全然没有卿卿我我的想法。
就像是一种别样的安静笼罩着他们,每个人都还沉浸在电影的剧情之中无法自拔。
外面等候的人见到这群人的表现,也忍不住收起了刚刚的嬉笑,变得安静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直到那些人离开,剩下的人才敢开口说话,而且说话的声音小得可怜。
明明没有人让他们这么做,但是刚才的那种氛围就是让他们不敢高声喧哗,就好像会惊扰到什么人似的。
而这群带着好奇跟不解的人走进影院之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也和前一批观众一样,这么静静地离开了。
候在影院外面的记者们简直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把这奇怪的场景记录了下来。
当天晚上,守着网页等待各路影评人发出评论的网友们发现,这些影评人就像是约好了似的,集体消失了!
以前恨不得抢先别人,第一个发出影评的家伙,这一次都一直没有动静。
如果不是知道这些人之前都晒了电影票,不可能没看电影,他们还以为这些影评人这次没能受邀或者抢到票去欣赏《复仇天使》。
知道凌晨,第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才终于冒出了头。
而这篇影评,正是来自没有收到邀请函,自己出钱抢到了电影票的约翰:
“有人说,马库斯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他拍的不仅仅是电影,而且是艺术,是人生,是情怀,是爱。
从前我做过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去抹黑了这个伟大的导演。但我很庆幸,自己很快就清醒过来,并且认识到了马库斯电影的魅力。
这一次的《复仇天使》,并不是马库斯电影中耗资最大的,也不是他的电影中立意最深的。但是,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几次将手放到键盘上,也敲不出一个字来。
因为,我的脑海里完全组织不了任何语言,反而被电影女主角的那张脸深深占据。我想,那些迟迟没有发出影评的同行们,可能也会有这样让人欣然接受的烦恼吧!
有人可能要说了,那个女主角长得有这么漂亮,让你们这么多人都为之神魂颠倒?
我要说,她的确漂亮,但这并不是我沉迷其中的原因。
《复仇天使》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并不是马库斯这个导演。
没错,这句话是我说出来的,然而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我想,马库斯导演本人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触。
但这部电影的最大功臣,又的确是马库斯导演。
别问我为什么说出这样看上去很像是前后矛盾的话,我现在整个人都处在十分激动的状态中,但神智还是清醒的。
是不是有人看到这儿以为我嗑药嗑嗨了?
如果说伊芙是那味药,如果说《复仇天使》这部电影是那味药,那么我可以承认,我的确是嗑到嗨。
没有亲自去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是感受不到那种震撼的。
马库斯的最大功劳,就是为这部电影挖掘出了一个真正的‘天使’!
作为导演,马库斯的存在至关重要。但伊芙这个女主角,一旦失去了她,这部电影,安吉拉这个角色,一定会让人觉得‘这还不够’、‘这还不完美’。有了这样的导演,有了这样的演员,这部电影才是圆满的。
一般来说,我更看好的是前辈级别的有名演员,年轻一代的却没有多少期待值。我知道,年轻一代中不是没有好的,但更多的还是让人失望。
可是,伊芙,这个来自C国的年轻姑娘,却让人知道,年龄和天赋并不都是成正比的。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交出了一份前辈级演员大师的答卷!
我说不出她具体什么好,因为她好像哪儿都好;我也说不出她具体什么不好,因为她并没有哪儿不好。
眼神、表情、动作、台词……
你只有去影院找个位置坐下来,静下心去观赏她的表演,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那种可以把你拉进角色内心和灵魂中的感觉。”
约翰的这篇影评对比起他以前的那些,可谓是相当简洁粗略的,甚至没有经过精心的修整调节。
但是,却莫名地让人感觉到了他心中那股难耐的激动。
不只是约翰,后面发出动态的影评人也都是这样。除了偶尔有人提到部分配角镜头并不算完美的一百分之外,竟然没有人去攻击这部电影有什么缺陷的!
首日的网页评分高达4。98分,距离5分的满分也就相差了0。02分而已,这还不排除是有人故意捣乱砸了1分或者2分,拉低了平均分数的情况。
上映以来,《复仇天使》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场场爆满,就连午夜档和周一档都有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抢购电影票。
这简直就是以一部文艺片的属性,拿下了商业片的票房!
而《复仇天使》票房一路上升,在全球上映之后更是收益暴涨的情况下,伊芙这个被人夸个不停的女主角却还在大山深处的偏僻村落中拍着她的新戏。
距离《大山》剧组开机仪式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为了这部承载着C国电影梦的作品,李奇峰可费了不少功夫。好在伊芙这个女主角不仅自己有实力,还为他们带来了强大的投资团队。有了萧从渊跟谢余和这两个大金主,剧组在设备和培训上面完全不需要省钱,全都是尽善尽美。
而李奇峰之前预计的至少一年时间,光是前期各种准备还有演员的招募、培训就已经花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样的准备工作明显是值得的。
开机这一个多月以来,演员们除了初期的磨合阶段之外,后面的合作就越来越顺了。不仅是荣季安跟伊芙这两个男女主演做到了零NG,就连其他配角也没有怎么浪费时间,最多也就耽误两三次就能顺利通过。连那些群众演员,都发挥出了最大的潜力。
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够取得其他剧组几个月的成绩。
这样算来,前期的准备功夫的确是不可或缺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伊芙到这山林之间,除了日常的拍摄任务之外,最喜欢的就是大清早提前起来爬山了。
一来,她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不仅是精神力,还有身体。在这山间锻炼的感觉对她来说当然是一种享受。
二来,这种偏远的地方,树林草丛都没有被人为破坏得太过严重,说不定能够找到她需要的最后的一味药材。到时候拍摄结束,她就可以回去将药剂的最终成品制作出来了。
三来,爬到山顶时的手机信号要比村子里的好一些,她还可以每天断断续续地跟家里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免得那个蠢哥哥扑哧扑哧跑过来看她是不是还安好。顺便,还得安抚一下自家那个一边忙着工作一边还挂念着她的伴侣。
剧组里的人也知道伊芙有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