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小鱼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1 KB   上传时间:2018-06-20 20:13:07

  香江是华国的一部分,李铮实验室是华国的实验室,它做出来的成绩自然是华国科研界的成绩,李铮这一表态,华京这边就可以交代了。而一国两制意味着,处于香江的李铮实验室只会属于李铮私人的,受国家政策保护,谁也拿不走,个人利益也保住了。

  他们俩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这青年计算得通透。

  “足够了。实验室的事情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你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入职,我和孟老商量着,你先跟着孟老,享受副教授待遇,等到这届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拿个研究生头衔,再正式转为副教授。”

  “我随时可以入职。”李铮知道,这已经是极大的诚意了,毕竟他现在可只有个学士学位。华清大学里随便一位讲师的学历都比他高。

  “那太好了。”赵德培笑容加深了不少,“既然如此,那准备准备,你的第一堂公开课。”这也是华清的传统了,入职的新教师会上一趟公开课。

  公开课来听的不止是学生,若是讲师、副教授、教授们有兴趣,也是能来听的。

  李铮愣了一下,张了张嘴巴,他记得三十年后,没这个传统啊……

  *

  “听说我们华清来了个新教授。”

  “真的假的,哪个系的?”

  “生物系,公开课就在下午,听说很年轻呢。”

  “四十?”

  “不知道,反正很年轻。是华清最年轻的教授!”

  五月的华京已经有些热起来了,校园道路两旁巨大树盖将炙热的阳光挡在外面,让行人多了一份阴凉。

  戴维和李铮并肩走在华清大学的道路上。

  八十年代的华清大学里,外国人还是很少见的,金发碧眼的戴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李,他们说得是你。”

  李铮看了戴维一眼,“看来你的华文越来越好了。”

  戴维闻言,面上不由浮现一丝得意的表情,“当然,我说过,我是个语言天才。”

  因着李铮的关系,默沙东也注意到了华国市场,最近动作频频。亚胺培南的事使得华国政府及民间对默沙东的好感度非常高,一时间它居然隐隐威胁到了罗氏在华国的地位。

  戴维可指着华国市场推他到罗伯特先生那个位置呢,自然不希望丧失最先进入华国的市场优势,竟亲自来到了华京。

  “行,你高兴就好。”李铮耸耸肩。

  罗氏向华清捐赠了一个实验室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在李铮签了聘书的第二天,兴华社头版头条就是罗氏捐赠实验室的事情。

  报道里洋洋洒洒,列举了罗氏曾捐赠过的所有学校,这一溜的世界名校的名字,看得华国人心潮澎湃,饶是知道内情的燕京大学也不由心里酸溜溜的。

  最近,华清学子与燕大学子碰面时,最爱提的就是这件事。

  罗氏给我们学校捐了一个实验室。

  燕大华清,华国人提到两个学校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把燕京大学放在华清大学前面,虽说两者是兄弟学校,但也是竞争者,这华清人心里就一直这么想着,为什么是燕大华清,而不是华清燕大。

  现在罗氏给我们华清捐了一个实验室,没给你们燕大捐,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世界级名企眼中,燕大不如他们华清。

  一想到这个可能,这些华清学子的背脊挺得直直的,连面上的笑容都不由加深了几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实验室的归属问题,因着赵德培的私心,他没有将这赠与协议摆到明面上来,也就和几个华清大学的老教授通了通气。

  这些老教授虽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咯噔,但也知道这事怪不了别人,也就沉默了。

  但年轻一点的教职员工就不这么想了,陈安帮这一辈,正处于学术生涯中的高峰时期,国内科研资源有限,那些老教授的蛋糕又是不能动的,他们手中的资源更是紧张,很多副教授都是两三个人拼一个实验室。

  这罗氏一出手就是占地五百多平的实验室,他们看到过报纸里的图片,那里面可都是国际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华清大学所有实验室设备加起来,都不知道能不能比得过人家。

  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时间差不多了,有兴趣去听听我的公开课吗?”李铮笑着对戴维说道。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第136章

  华清大学生物系一楼某教室里, 坐满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学生。

  他们大都是被“华清最年轻的教授”这个头衔吸引来的。

  “你说新教授年纪多大,副教授待遇的话, 至少四十了吧。”

  “原来陈教授是我们华清最年轻的教授,他今年四十三了吧。”

  女生们头挨着头, 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饶是在这华国最高学府, 八卦还是人的天性。

  突然, 教室里安静下来, 同学们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鬓发花白的老人夹着一本书从教室门口进来。

  一个女生眨巴眨巴眼,“这就是华清最年轻的教授?他长得也太显老了吧……”

  “什么呀,这是孙教授, 他做项目研究的,不经常给我们上课。”

  紧接着, 一个又一个老教授从教室门口走进来, 他们熟稔地相互打招呼,随即在座位最前排坐下。

  许多华清学子都不由暗暗心惊。华清一直有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传统,无论多大牌多国宝级的教授,一年十二节课必然是上满的。

  但也仅仅就是十二节罢了, 这些搞研究的, 恨不得把一秒钟掰开成两秒钟用,任务完成了, 也就回实验室了。

  华清中他们的传说不少,但真正认识他们的人却是屈指可数了。

  然而,这节公开课, 这些传说中的老教授居然都出来了。

  “孟老!那是孟老!华国生物学排名前三的人物啊。”有学子惊叫出声来。

  “那是孙教授吧!”

  “赵教授!去年获得国际科学家的,被首.长接见的赵老。”

  “天哪!新来的教授什么来头,这些大佬居然都出山了!”

  惊呼声此起彼伏。

  老教授后面,是以陈安帮为首的壮年一辈的学者,他们的职称大都是副教授、讲师。

  他们一下子包揽了教室里的前三排。

  有些已经坐在前几排的学生,见状立马往后挪了挪,心中对这位新教授的期待感更高了。

  “哎呀,不愧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学家啊,我们华清的教职工从来没有这么齐过吧。老王他们可不是生物系的呀,也巴巴跑来了。”赵德培不由开口道。

  “是啊,我当年入职公开课,可没这种待遇。”孟老哈哈大笑。

  李铮和戴维踩着点进来,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也是一愣。

  戴维耸了耸肩,就要随便找个位置坐下。

  然而赵德培已经看到了他。因为实验室捐赠的事,赵德培对于罗氏是下过心思研究的,因此一下子就认出了罗氏这位亚洲实际的掌权人,戴维.安多里奥先生。

  “安多里奥先生!”他站起身来,上前两步,向戴维伸出手。

  戴维愣了一下,不由看向李铮。

  刚踏上讲台的李铮只好走下来,为戴维介绍道:“这位是华清大学的校长,赵德培先生。”

  戴维闻言,脸上一下子带上了热情的笑容,他握住赵德培的手,用力摇晃了几下。

  “赵校长,非常荣幸和您见面。”李铮一直觉得,戴维是投错胎了才会成为一个英国人,他对人情世故有着天生的灵敏触感,处世比之礼仪之邦的华国人还要灵活几分。

  就比如现在,他一点都不觉得一个连国际上前五十都排不上的学校校长有什么交往价值,但是面上却是一副热情到让人受宠若惊的模样。

  “安多里奥先生您来华清是……”赵德培试探性地问道。

  戴维闻言,拍了拍一旁李铮的肩膀,“我是以私人朋友的身份来参加李的第一节 公开课。李是非常了不起的生物学家,他的每一堂课都是生物学史上的珍贵财富。”

  戴维夸起李铮来,连草稿都不用打一下。

  李铮的嘴角抽了抽,连忙阻止了戴维继续说下去。

  “戴维,你就去赵校长旁边坐着好了,记得,只是坐着。”最后四个字,他低声在戴维耳边说道。

  戴维不满地努了努嘴,但也没有再反驳。

  李铮再次走上讲台。

  台下的华清学子在李铮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就已经小声议论起来了,当李铮真正拿起话筒说出,“大家好,我是李铮,也是这堂课的主讲人。”

  李铮话落,教室里再也维持不了平静。

  “怎么可能!他……他看起来比我还小吧。”说话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华清学子,约莫二十一二岁的模样,他现在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台上的李铮。

  “最年轻的教授?教授?”

  “这……也太年轻了吧。”

  有些关注时事的,就有人认出了台上这个笑得风淡云轻的少年。

  “是李铮!体外再生器官那个!李铮!联合国的年度最具影响力生物人!没错,是他!”

  “对!兴华社说他是华人!他要来华清任教了?”

  “哎?你们认识他?他这么年轻,为什么能当教授?”

  “如果他不能当教授,那就没人能当教授了。你不知道,他是华人的骄傲、亚洲的骄傲。非洲多曼还以他的名字建了一个广场,还有雕像,让国民瞻仰呢!”有人如数家珍地说出李铮的履历。

  引得旁边的人惊呼连连。

  真是个牛人啊……

  台上的李铮也开始讲话了,他对于这堂课究竟讲什么,其实是思考了很久的。

  他手上的项目很多,每一个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论他讲什么,下面不管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只有听着鼓掌的份。

  毕竟,他的项目都是申请了专利,经过世界级的权威期刊认证过的。

  但是,李铮却是不愿意在这里,在华清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讲这些。这是课堂,不是他的项目解说会,也不是学术交流会。他想讲一些,真正的能对华清生物系发展有帮助的东西。

  李铮花了两天两夜,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上辈子的记忆,做了个生物学科史时间图。

  内容包括抗生素、疫苗接种、激素、维生素、基因研究等等,抗生素,他从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讲起,讲到最近上市的亚胺培南,详细剖析了每一种抗生素被发现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提炼实验技巧。

  疫苗接种也是,从最早的人痘到牛痘,到近些年的疫苗研制高潮,李铮几乎将所有实验重点要点都归纳了出来。

  华清的学子们隐隐知道李铮讲的好像很实用,但究竟如何实用却是难以说出来。但前三排的教职员工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面上完全没有了刚来时的不满、试探和打量,完全是一脸兴奋奋笔疾书的模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80之大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