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回眸已半夏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48 KB   上传时间:2019-05-18 12:48:14

  而老五,正蹲在帐篷外默背《芄(wan)兰》,出自《诗经·卫风》。

  将军府的孩子,虽然主习武,但至少《四书》《五经》也是得会背的,字也得写的有风骨。

  可老五今年才八岁,《芄兰》都是半年前阿娘催他背的了,在兵营摸爬滚打大半年,他早就把诗经泡到九霄云外,这会儿哪会记得?

  “芄兰之支,童子佩、佩、佩……下来是什么啊!”

  老五找耳挠腮,老二老三老四一脸的爱莫能助,他们也大半年不学这些东西了,哪里会记得。

  可大哥说了,他最近性子太跳脱,要么背《诗经》里他最新学的一首诗,要么就背《圣谕广训》。

  不然回去就罚抄十遍。

  老五不想抄书,可这俩他一个都记不住。

  不过,对比起来,《圣谕广训》那玩意儿太拗口,七八岁的老五很不喜欢,反倒是《芄兰》他还有些印象。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小包子牵着爹爹的手,给他补充道。

  这首诗他给弟弟念过,背过。

  老五刚刚躲在远处见过小包子,这会儿再见到他,一眼就认出来。

  他眼睛一亮,“对对对,接下来呢?”

  小包子被突然冲到面前的老五吓得后退一步,半晌,说了俩字:“忘了。”

  老五还想再靠前一步,莫子旋叫住了弟弟:“不得无礼。”

  若是他不开口,黎锦就得把小包子抱起来回屋了。

  老五说:“大哥,你刚刚可没说不能问别人,泉叔不给我说,二伯又休息了,好不容易有个人会的,你可不能拦着我。”

  莫子旋一脸的黑线,没说不能询问,但也不是凑到人脸上这问法。

  小包子皱皱鼻子,是真的被吓到了,嗓音里带了哭腔:“我真的忘了。”

  老五当下就手忙脚乱,“你、你别哭啊。我不过去了,我往后走,你别哭。我认错。”

  黎锦让小包子先行进帐篷,自己跟管家说这个误会。

  虽然莫子旋身份尊贵,但他到底是个小孩子,黎锦还是更情愿跟成年人交流。

  管家无比通情达理,说:“希望不要吓到小哥儿。”

  当晚,将军府五个小少爷住在一个帐篷里,莫子旋起夜解手,听到老五睡梦中还在嘟囔‘你别哭,我再也不敢了’。

  过了会儿,莫子旋回去睡觉,老五又说,‘你眼睛可真好看,笑一个给我看看,我就给你表演猴子捞月’。

  莫子旋挑了挑眉,凭着月色能看到自家五弟上扬的唇角。

  过了会儿,莫子旋原本准备睡了,突然身子一僵,黎叔叔的帐篷和自家挨着,他、他不会能听到吧?

  黎锦能不能听到老五的梦话,谁都不知晓。

  只是后面几天,都没再让小包子单独出来跟玩耍了。

  一行人就这么奔波了十一日,总算可以眺望到京城了。

  不出意外,午时前应该可以进城。

  之前赶路时候,管家泉叔偶尔会跟黎锦闲聊,说了些京城街道的风貌。

  以免黎锦刚到就人生地不熟的碰软钉子。

  距离城门还有段距离的时候,黎锦也主动提出了脱离将军府的队伍。

  毕竟他只是来进京赶考的举人,没道理直接就傍上将军府这棵大树。

  管家泉叔也是个明白人,在黎锦的马车脱队后,直接吩咐其他人加快步伐,很快就跟黎锦拉开了差距。

  老五数次想撩开窗帘看那辆马车的踪迹,但都被他家大哥按回去了。

  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呢。

  =

  庞老给的宅院位置果然不错,里面还有将军府派来的仆役天天打扫。

  黎锦一家人午时后进门,每个房间都被打扫的纤尘不染。

  黎锦给了车夫几块碎银赏钱,车夫当下就明了的拱手:“老爷放心,小的绝对一个字都不往外说。”

  “有劳了。”

  将军府买下这院子子的时候很低调,庞老也没来住过,故此周围邻居并不知道屋主的真实身份。

  这会儿黎锦拖家带口搬进来,他们也仅仅是按照礼节前来道贺而已。

  黎锦拱手还礼,顺便解释自己的情况:“在下黎锦,字修之。这房子是亲戚的,在下来京城赶考,故此暂时借助一年。”

  邻居是私塾的先生,见多了白发苍苍的新科老举人来京赶考,黎锦这么年轻的还真的是少见。

  他笑道:“巧了,咱们这周围赶考的举人很多,你下个帖子,改日大家聚一聚。”

  邻居见黎锦年纪不大,孩子却已经不小,一个说话做事很是乖巧,另一个虽然尚在襁褓里,但看起来也到开口叫人的年纪了。

  本朝有考中秀才再娶妻生子的惯例,邻居以为黎锦少年时就考中秀才,对他夸赞了一番。

  黎锦笑着解释:“非也,我是壬寅年的秀才,成家在先,科举在后。”

  “那你的定力可真的让人佩服了。”

  邻居回去后,深深一想,新搬来的黎修之前年才中秀才,今年就来京城准备会试,这岂不是代表他短短两年就考中了举人?!

  去年正科,今年恩科,也不知道黎修之是哪一年考中的。

  但无论他哪一年高中,这个速度都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快了。

  一家人就这么在京城定居下来,这里的物价比宁兴府要高了一半,但能买到的东西种类也更多。

  牛乳、牛肉、螃蟹等在宁兴府基本上看不到的东西,京城都有。

  黎锦当天下午只买了些必备的瓜果蔬菜和木柴,剩下的摆件以后再置办。

  傍晚,他又写了几封拜帖寄给京城外的书院和文人圈子。

  如今已经十月底,算上过年的时间,黎锦最多也只能复习准备三个月了。

  其实,真考中了举人,就不必拘泥于去书院学习。

  一般情况下,乡试前几会拜自己中举那年乡试的主考官为师,进京后就常去师父门下拜访。

  黎锦跟很多普通举人的情况一样,没有拜主考官为师。他唯一的师父还只是教书法的。

  但黎锦依然得给京城的文人圈子和书院寄拜帖。

  其中也有他自己的考究。要知道,文人都是讲究风骨的,之前在府城没寄拜帖是黎锦的失误,京城藏龙卧虎,他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就算人家看不上他一个小小的解元,但自己礼数得周到了。

  虽说举人全国每三年才两千人左右,可大部分人都是要来参加会试的。

  京城的文人圈子对普通举人还真的是不屑一顾。

  果然,黎锦寄出去的拜帖三天内都没有任何消息,如同石沉大海。不说回音,连一点水花都没迸溅出来。

  黎锦松了口气,他此时也乐得清闲。

  每日温书浇花,写累了出来锻炼,偶尔还能看着小包子认真的背书,生活很是美满。

  对他来说,他到京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会试。而不是通过宴会打响名气结交朋友。

  毕竟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很难做到知根知底。

  所以,这几日来,黎锦都是在态度端正认真的温书。

  常言道业精于勤,赶路已经消耗太多时间,这会儿黎锦更是督促自己一刻都不可懈怠。

  而黎锦不知道,他寄给京城书院的拜帖差点都要被呈递到山长面前。

  倒不是说黎锦的名气已经在京城发扬光大,原因是负责招生的两位教谕对‘黎锦’此人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应该只是恰好同名同姓,这人又跟编撰《蒙学算经》的黎锦来自同一府城,不是真正的编纂者。”

  “我觉得就是本人,举人、宁兴府、黎锦、二十二岁,这几点都符合,不会有差错。”

  “但宁兴府那么远,学生们大都明年才来,黎锦又是农家子出身,怎么会有银钱来京城住几个月?”

  “莫欺少年穷啊,再说,《蒙学算经》和《农桑算经》还有润笔费呢,别整天把人出身挂在嘴边。”这位教谕与黎锦出身类似,少年时吃了太多身份不高的亏,一听别人说出身寒门就没个好脸色。

  另一位教谕知道他的情况,也没动怒,解释道:“我并没有因出身而贬低他,这件事还是等三日后教谕们都来了,再做决断。”

  三日后,京城书院的教谕们围坐一堂。

  他们继续讨论三日前的问题,有人相信这就是本人,而其他人也觉得‘黎锦’应该只是同名同姓。

  有一位家底丰厚的教谕忽而站起来,说:“大家别吵了,听我说一句。我确定,我有证据证明,这人就是那两本书的著者黎解元。”

  “什么证据?”

  “我堂兄是将军府书肆的掌柜,之前《蒙学算经》和《农桑算经》的润笔费,将军府已经派人送到这位黎解元家里了。”

  本来时刻准备反驳这人只是碰巧叫黎锦的其他教谕们:“……”无话可说。

第131章

  确认了黎锦的身份后,教谕们停止争论,大家各自散开,准备忙活自己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低声说了句:“那咱们书院名下书肆印刷黎锦的书,还要不要给润笔费啊?”

  “……?”原本是不打算给的,但将军府都给了,他们还敢吞么?

  这件事讨论的结果就是,五日后黎锦不仅收到了书院的回信,里面还有三百二十两的银票。

  人家把钱都给到了,黎锦自然得登门拜访表示谢意。

  京城书院不缺教谕,有举人来访一般都让其去讲堂旁听,或者在此借住并寻机会与其他举人交流。

  黎锦完全没有这些想法,他到访也只是礼节性的表达谢意。

  接待的黎锦的教谕名叫包俊,平日管理书院招收讲郎情况。他见黎锦只是登门道谢,自己也松了口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