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一回来就被妹妹罗小雨发现了,而罗诗诗也在表功,说他的背包和行李也帮他放好了。
说实话,罗成还真是想立刻就躺着。昨天的火车坐的一直就不平稳,这时代的火车速度不快不说,还有些摇晃。所以在火车上就没睡的安稳,今天又走这样多路,没多少体能的罗成,是真的感觉有些受不了。
可老妈说有事要找他,要休息也不在乎这一时。
土瓦房,窗户是用窗纸糊的,哪怕是大白天,房间里也是有些暗。房间大小也就三十个平方不到,就这不但有吃饭的客厅,睡觉的地方还隔了二道木板,两张床,父母一张,奶奶一张。
房间里有夜壶,大号得去外面不远处的厕所,小号一般就用夜壶和尿桶解决。没有吃食,这年月的人上大号得好几天才有一次。实在是晚上忍不住,提个煤油灯去外面的厕所,手电筒现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妈,奶奶,我回来了。”
“乖孙子,来奶身边坐。”
房间里有桌子和长板凳,长板凳只有二条,另外还有二个普通的凳子。但这样的情况,如果来客人了,或者一大家都在的话,凳子可能都不够坐。
有些地方陋习是女人不能上桌吃饭,在义安倒是没有,平时都一起吃。
但这年代,可要是客人来吃饭了,女人和小孩都不会上桌。这倒不是什么习俗,一个可能是凳子不够,另外一个就是小孩吃东西没顾忌,别好不容易弄点东西招待客人,小孩几下子给吃没了。
“妈,有什么事跟我说嘛。”
罗成对于奶奶倒没有什么隔阂,直接就坐到了她身边,比那两个突然多出来的妹妹可亲近多了。
“哎~~,就是你包里那几个馒头的事情,刚才你妹妹帮你整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
老妈王玲先是叹了一口气,有些话好像得叹口气才能说出口。然后就是闻罗成这馒头他是打算怎么处理的,也说了这几年二个叔叔和姑姑之间互相照应的事情。
馒头虽然不多,但好歹这是细粮做的,一个馒头拿水煮一下,加点野菜或者啥的,也能弄一锅比较稀的面糊汤。给那几个叔叔姑姑虽然也帮不了什么,但也是一个意思。并且也告诉他们罗成从部队回来了,办席面招待是做不到,起码送一个馒头过去,也算是一个客套。
“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罗成内心想着,有些说上不来感觉。馒头他还不想吃,没想到却被家里人这样重视。而几个馒头都如此,那家里人平时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还有一点,不但他不是独生子女了,父亲的亲兄弟姐妹也变了。父亲罗文倒不是独生子女,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也就是罗成的叔叔叫罗武,罗成的姑姑叫罗娟。
但现在从老妈口里得知,这个世界父亲等于也多了一个弟弟和妹妹。至于叫什么,老妈没说,罗成也不好问名字,省的说自己的叔叔和姑姑叫什么都不清楚。反正名字早晚也会知道的,罗成就怕见到人都认不出来。
“妈,我看还是算了吧,我退伍的时候部队里还给了退伍费和一些粮票之类的。家里没粮嘛,要不我明天去买点粮食来,把叔叔和姑姑他们喊来聚一聚,我这都几年没见他们了,这回来了总得见一见。”
罗成感觉送一个馒头过去太寒酸,但一个馒头都这样珍惜,想一想家里也应该没啥粮食。部队出来的时候,每个退伍兵都发了不少全国粮票。毕竟退伍后要是没立刻参加工作,起码也能买点粮。另外就是现在去饭店吃饭,都需要粮票,光发退伍费也没有用。
第6章 救济与一袋花生
这年头很多票据都有地理位置限制,有省票,市票,甚至某个区域的票。而全国粮票则是最好的粮票,到哪里都可以用,很多去外地的人,甚至愿意用高价换这样的票。
就算是去买粮,全国粮票也可以往年甚至能买更多的粮。但现如今全国粮食紧缺,用全国粮票买粮,最多让你挑选一些成色更好点的粮,在分量上想有多不可能。
听到罗成的话,老妈眼神都明显亮了。在农村,收成好的时候,一年到头都存不了几个钱。而有钱在供销社也买不到什么东西,现在国内其实什么都紧缺,粮食是因为旱灾原因,这两年更紧缺而已。
而这时代为了压制物价,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的,基本上什么都需要票据。所以农村人吃食一年到头基本靠土地,挣公分就算分了点钱,也是过年买点日用品之类的。
罗成有粮票,这就意味着能买到粮食了。今年过冬可能就真不用愁了,但老妈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总不可能有几百斤粮票吧,而且自家有吃的,难道就不顾及那些亲戚了。
老妈王玲也是有娘家的,不可能自家有口吃食,眼睁睁的看着亲人去饿死吧。这日子~~难呀。
“成子,那你有多少粮票呀。”
五十六斤半,这在按照两个月的口粮来计算的,不同的地方发放的数量也不一样。而这二年发放量也减少了,以往退伍人员都能发六十多斤的粮票。别说退伍兵了,就是一些领导,他们的定量也在减少。很多领导都是有钱没粮,也要派人偷偷去鸽子市弄点粮。
不光是粮票,油票也有一斤,还有布票,也不多,就够罗成做一身衣服的。其他的也就没有了,但还有部队开的介绍信,可以去当地街道报道,一般情况下都能安排工作。起码能优先安排,为退伍军人优先安排工作,也是街道办的职责。
罗成把自己退伍获得的东西都告诉了老妈和奶奶,两人也都是先是一喜,但这年头的人都淳朴,有了粮,都会想到其他人。所以又满脸的忧愁。
现在是十一月,下个月大队里会分点粮,但今年这秋季的收成大家都知道不会多。有了罗成这五十六斤半的粮食,如果不给其他人,每天喝稀一点,今年肯定是能活过去了。可人不能这样自私,谁家没有个难处,不都是互相帮衬过来的嘛。
老妈提出了照应一下亲戚的意见,而作为奶奶,虽然疼爱自己的大孙子。但罗成的叔叔和姑姑可也是她的亲生儿子和女儿,所有也在旁边不时的应和几声,让罗成明白做人的一些道理。
“奶,看你说的,不就是几十斤粮嘛,你们做主了是了。”
罗成还没说什么呢,老妈跟奶奶就生怕他不愿意似的,一直念叨着他这几年在部队没回来,那叔叔和姑姑对家里好着呢,老妈还顺口提了一下舅舅和小姨之类的。
在说到舅舅和小姨他们的时候,奶奶神色明显变了一下,但终究没说什么。叔叔和姑姑都姓罗,属于自家人,舅舅和小姨对于罗家而言,毕竟是外人。属于老妈王玲的娘家人,这要是以往,家里条件可以,老妈娘家人真有难,帮衬也就帮衬了。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一口吃的那真的就是命。罗成有五十来斤粮,在这年代知道意味着什么嘛,很多家里有女娃的,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会托人到城里找一个人家嫁了,聘礼可能也就是八斤十斤的粮,而且还不是细粮。
而说是嫁人,跟卖女儿没区别。因为现在农村都穷的不办婚事了,有几个现在家里还有粮多能娶媳妇的。城里也一样艰难,但多少比农村好点。可城里那些过的去年轻人,娶媳妇容易,根本不需要娶农村人。
也就是城里一些年龄大的,或者身体有问题又或者实在长的丑的。只有这样一些人,在这年代,省一口吃的,还能容易娶个媳妇。
在商量好,明天就跟着父亲再带着小弟罗兵去镇里的粮站买粮后,罗成是真的要去躺了。这身体也不知道如何能适应这突然改变的时代,走几里路背一点点东西腿就没劲了。
回房间,和父母跟奶奶住的房间一样,有两张床板,中间有木板隔开着。以后就是两个妹妹睡里面隔板间的床,罗成睡外面的床。至于要问还有一个弟弟罗兵怎么住的,对门还有一间柴房,罗成一开始没注意而已,那也是他家的房子。
罗兵是住柴房的,要是问为什么他没睡这房间里。那就是哪怕是亲兄妹,也多少顾及点男女有别。再问为什么罗成又可以睡房间里了,就没男女有别嘛。呵呵~~,罗成是长子,那是家里以后要当家的,真要睡柴房,那也是把二个小丫头片子弄去柴房睡。
一开始让罗兵去住柴房,父母的说辞是难道让两个妹妹女人去住那样的房子嘛。罗兵一个大小子,皮糙肉厚的,睡个柴房怎么了。而且是二个妹妹住房间,在人数比例上,也得照顾着自家的闺女。
现在罗成来了,在这时代,那是长兄如父,有啥好顾忌的。有些人家住的更艰难的都有,罗成家这条件还算可以的了。
一进屋,房子虽然破旧,但里面还算整洁。当然了,也算是家徒四壁的感觉。啥东西都没有,稍微搞下卫生就会感觉很整洁了。
两个妹妹,罗小雨十五岁多点,罗诗诗十四岁。从年龄上可以看的出,诗诗应该是在罗小雨出生后半年多老妈又怀上的。
妹妹很热情,但罗成很尴尬,世界没改变之前,他可是独生子。虽然曾经也想过要是自己也有兄弟姐妹会如何,但父母曾经说过,有他一个都够操心的了,其他的更是想都别想,可现在不但有两妹妹,还有一个不知道哪疯去了的弟弟。
现在很多人基本都是待在家哪里都不去,就是单纯的节省体力。至于读书,除了城里的学校还在照常进行。乡镇里的基本都停了,得度过这一阶段学校才会重新开。
很尴,很尬。罗成躺在铺好的床上。两个妹妹倒是很有精神,问部队里的事情,问东问西的。罗成哪有真的进过部队,也就把电视剧里曾经看到的瞎编一些讲给她们听。
大多是她们在问,罗成在编着回答,然后躺着躺着眼皮就有些要打不开了。勉强打起精神,从背包里‘拿’出一袋花生,半斤的量。交给了罗小雨,自己实在抗不住,先睡了。没有什么见面礼,只能给包零食花生她们吃了。
“姐,这花生能吃嘛,我~我想尝一个。”
“这是哥给我们的吧,应该可以吃,但爸妈肯定不会让我们就这样吃了的。很久没吃过花生了,以前小时候过年还能吃到点,这二年想都不敢想。”
罗诗诗眼巴巴的望着姐姐罗小雨手里的花生,那渴望的眼神,不用说都能知道在想什么。罗小雨也一样想吃,但这样精贵的东西,怎么能就这样平白无故的就吃了。
旁边的大哥罗成已经直接睡着了,两个小姑娘也都是小声说着话的,生怕把他吵醒。
第7章 主心骨
花生,那可是副食品,在城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东西。现在的土地主要是种粮,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种这样的东西。以前也就是一些村里在收成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弄块地种一点,然后收获了,每户分一点。
现在缺水,粮食优先,很多其他东西都不种了。
过年都难得吃到的东西,虽然罗成是给她们让她们吃,但现在罗成睡着了,她们不敢。真吃了,爸妈要是知道了,要骂死的。
“姐,要不就给我吃一个,这袋子哥都打开了。我不多吃,就尝一个。”
“行,我们就一人吃一个,等下壳藏好了,别让人看见。”
罗小雨应着说道,她毕竟也才十五岁,虽然很懂事,知道这年月任何吃的东西都珍贵。但嘴馋也很正常,说只吃一个花生,就只吃一个,就是想尝一下味道。
花生很饱满,能有袋子装来出售的,本来个头大部分都不会小。罗小雨仔细的挑了两个花生出来,给了罗诗诗一个。
两人看着手里的花生,都有些舍不得吃,最终还是罗诗诗忍不住,先放进了口里,然后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花生,一般在这年代,带壳的都是简单的干炒,炒熟了,大家就觉得很香了。而罗成拿出来的花生是五香并且带有点咸味的,别说花生的味道香了,光花生壳表面都有一层淡淡的五香味。
罗诗诗把花生放进嘴里,还没咬开就尝到了一股香味。口里不由自主的不断的分泌着唾液,在花生壳表面不断吸饮着这美好的味道。
罗小雨还以为是妹妹不舍得吃,一个花生还跟糖一样含着。可当自己的花生也放进嘴里后,才明白妹妹为什么那样了。这花生竟然表面都有股很香的味道,跟记忆里的味道好像完全不一样。
一直很久,完全在表面吸饮不到味道了,两人才舍得咬开。而咬开后,一股更浓郁的香味爆发了出来,两人根本不相信自己竟然吃的只是一颗花生而已。
人在饥饿的时候,其实本来吃什么东西都香甜。就算一个白面馒头,啥味都没有的,可能都能让这饥荒时代的人吃出甜味的错觉出来。而五香花生,放在后世都算一种美味了,更别说这年代吃一个窝窝头都觉得香的时代了。
两姐妹也没一直坐罗成床边,而是进隔板里屋,聊着天。而聊的内容自然也是跟罗成有关,父亲罗文是家里的主心骨,但父亲虽然名字带个文字,可其实没文化,大字不认识几个。在农村也只能在地里刨食,可现在接连的干旱年,对于农民来说,再有能耐也种不出更多的粮出来。
父亲是家里的主心骨,可一家子跟着父亲,都没有任何的办法改变目前的局面。而大哥罗成从部队回来了,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出过远门,等于还有见识。在罗家,可以说罗成一出现,家里的主心骨就转移了。
“小雨~~,诗诗,快出来,哥给你们带吃的来了。”
就在罗小雨和罗诗诗闲聊的时候,屋外传来了喊声,听声音她们就知道是罗兵回来了。罗兵是家里的老二,今年十八岁,读过三年的书,但不是学习的料。会写一点字,农忙的时候也跟着大队去田地里干活。但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地里又歉收。
在空闲的时候,罗兵就喜欢往山上跑,这龙阳镇不远处就有一座小山。现在很多人没吃的就在那瞎溜达,挖草根,树皮之类的。反正只要能入嘴的,都不会放过。
以前山上还能看见兔子之类,现在看见一只老鼠那都是了不得的肉食。这年月,有老鼠肉吃的话,可没人会嫌弃。
罗小雨和诗诗出了房门,看见罗兵手上有不少类似于草根一样东西,但比较的粗壮。她们都吃过这东西,也叫不上什么名字,煮了吃的话,慢慢的嚼,能吃出一股淀粉的味道。
但这东西根茎有点硬,类似于甘蔗,只能放在嘴里一直嚼。把里面的淀粉嚼出来吃进去,而且这东西还有股苦味,虽然苦味不浓厚,但一直嚼,吃多了舌头都会发苦。
人要是饿急了,舌头发点苦算什么,这东西还真能吊点命。
若是往常,罗小雨和诗诗肯定会立刻拿去清洗了,然后煮了来吃。但现在口里一直留残这花生的五香味,肚子虽然很饿,但可不愿意吃这个苦东西了,起码得等口里残留的味道也没了,再吃这个。
而大哥的包里还有馒头,罗诗诗可是惦记着,就算不能分到一个,也总能尝一点吧。馒头是自己大哥的,那可是大哥,不可能大哥的东西不给她尝尝。
“兵子,大哥回来。”
“大哥回来了?什么大哥?”
“我们除了一个大哥,还能有谁。大哥从部队退伍回来了,现在在房间里睡觉,你可别吵到大哥了。”
罗兵当然知道自己的大哥罗成了,这不是几年没见了嘛,突然回来了,一下没回过神。
“大哥回来啦,真的嘛,那大哥吃饭了嘛,家里没什么粮了吧。”
罗兵也跟农村小伙一样,比较的淳朴,听到大哥回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的问题。主要是这年头谁都把吃食摆在第一位,而罗兵手里的草根,总不能拿这样的东西给大哥吃吧。
“大哥可是文化人,又是当过兵的,你以为跟我们这些人一样呀。其他人没吃的,大哥肯定能弄的到,你就别操心了。诗诗,你去房间里拿一个花生给兵子,让他也尝尝部队里才能吃到的花生。”
罗小雨傲娇的说道,虽然罗兵是自己的二哥,但质疑大哥就是不对。而且还有一点,几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也很少喊哥呀姐姐妹妹什么的,一般在外才会说我哥是谁谁谁,我姐我妹谁谁谁的,平时在家里,基本都叫小名。
但是,罗成是老大,加上又最有出息,在家里受尊重,所以在家里,其他人都喊他哥或者大哥。可不敢跟父母一样喊罗成为成子。
给罗兵一个颗花生,是罗小雨和诗诗商量好了的,这样算是兄妹之间平等。而且平时别看罗兵喜欢到处倒腾,但有好东西还真惦记她们两人。
然后~~,一颗花生让罗兵也震撼了,还有这样好吃的花生。吃过花生后,再看看手里的这种吃了会发苦的草根,再饿,今天也不会吃这样的草根了,别破坏口里的香味。
罗成在休息,还真没人敢刻意打扰。哪怕后来父亲罗文从大队里回来了,得知大儿子回来了,脸上也是难得的露出了笑容,这二年他实在是太难了,天天都为一口吃食愁死了,都没怎么笑过。
而且听到罗成有粮票,也有退伍部队里发的退伍费啥的,可以买几十斤粮。那脸上真是由内而外的露着喜悦,内心的担子,就因为大儿子回来了,一下就放下了一半。
明天去粮站买粮,镇里买粮一般都到粮站去买,供销社也有,但乡镇里的人更喜欢去粮站买。农民,每年都要跟粮站打交道,更熟悉一些。
这边罗成家因为他的到来,一家子人明显都是喜悦的。而另一边,就因为罗成送的半块方便面和调料包,也愁坏了秦岚一家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