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况叶这样说了之后也都放弃了。
但也有不愿放弃的,况叶这边好话歹话说尽也没有效果。最后只能找大队长这边帮忙,才最终摆脱了纠缠的人。
面对如此油盐不进的他,队里想给他介绍对象的人家,也就逐渐放弃了,这是后话。
随着二月份的结束,时间来到三月初。
况叶正准备去丰水场镇送货的时候,大队长这边找人传话,让他二号这天一同前往场镇,说是准备迎接新来的知青。
因为况叶把所住的屋子买下,并表示自己想一个人住,新知青的住处就得重新安排。
为此大队上也在考虑个知青住处的事,这段时间队里也在忙这个事。
新建知青宿舍的地址,据况叶了解,大队上准备建在二小队仓库晒坝的对面坡脚下。
这个位置是二小队和三小队的交界处,周围也有几户人家,但相隔有一些距离。
按照相关的规定,知青住房建设不能远离人群,取水要方便、上工要方便等等。大队上商量了一番,最终确定了这个位置。
不过建知青宿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目前九大队的知青宿舍还未动工。
原由,况叶这边也清楚,据说是这一批到到九大队的知青有四个,他们的安置费,加起来的确够建造一座三房样式的屋子。
不过要是建造砖瓦房,光是就得花费近五分之三的安置费。
大队长这边准备等新知青到了,问问几人的意见,到时候再决定到底建造什么材质的房屋。
毕竟这笔费用要是能剩多些,到时候知青们还能用这个补助一些生活。
这知青宿舍一时半会建不起来,大队上也就先收拾出一件老旧的茅草屋。
这屋子在磨坊下边点的位置。
房屋已经修缮了一番。况叶帮忙把木架床搬过去的时候看了一眼。
和他之前的屋子差不多,里面已经添置了些基础的用品,诸大缸、铁锅、农具等物件。
对于大队长要求一起去迎接新知青,况叶有些奇怪,毕竟当初他以及张友岁和陈繁仪,都没有这样的要求。
不过他也没拒绝,反正二号要去丰水场镇,也就是顺便的事。
二号这天清晨,天不见亮的时候况叶就除了门,和大队长这边汇合的时候,况叶看到大队长竟然牵了一头驴。
“庆国叔,你这是?”
队里的牲畜可金贵了,这驴自然也不例外,去接新知青还得用到驴?况叶难免有些惊讶。
“以防万一。”大队长稍作解释。
他原本也没打算牵着驴去接人,但想到之前有知青下乡的时候,从公社走到具体的生产大队,有人走到半道就走不动了。
前不久陈庆国已经知道要来的新知青具体的信息,两男两女,他们的情况到底如何,得见到人的时候才知道。
怕到时候有人体力不济,就干脆准备了一头驴。
听到这,况叶也心下了然。
他听张友岁说这次知青下乡补贴除了安置费,还补助了些其他的东西。
锦城这边的补助是,棉布24尺、棉花两斤、棉被一床、蚊帐一床。有些物资是在出发前就发放了的,加上知青们自己准备的行李,带的东西应该不少。
相到当初从公社到九大队,两个小时路程走的有些艰难,要不是毅力在那,还真坚持不下来。
新来的知青应该也差不多,到时候这两个小时的路程,要是人体力不好的话,不知道要走多久。
就这样,况叶和牵着驴的大队长,以及一些同行的队员前往丰水场镇。
抵达场镇的时候,时间差不多九点左右。
“况知青,你先去卫生院那边把药送了吧,十点钟左右的时候,到学校来找我就是。”
在场口的位置,大队长陈庆国说道。
他知道况叶来场镇是要给卫生院那边送药的,接知青这事据之前的通知,应该在十点过后,公社这边把场地定在了场镇上唯一的学校。
“好的,庆国叔我待会儿过来找你。”况叶在来场镇的途中,也和陈庆国了解过今天办事的流程,所以也没意见,很快往卫生院那边去了。
卫生院的人还是和以往一样多,况叶在这等了一会儿,才找到空隙和蒋卫生员交接了药品。
从卫生院走出来,他也没在街上闲逛,而是直接往学校那边走了过去。
来到学校,刚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不少人聚集在学校的操场上。
当然况叶也没来晚,此时新来的知青还没来。
学校里面聚集的人是来迎接这一批知青的人,有各个生产大队的队长,有零星的几个老知青,有公社的几个干部,甚至还有一群附近生产大队的学生。
今天是周末,学生应该是在放假的,不过为了迎接这批知青,公社组织了一次欢迎活动,他们也聚集在了学校。
找到大队长的身影,况叶再次和其汇合,之后就是等待。
就在他和周围人闲聊的时候,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在场镇上响起。
“到了,到了!”随后学校门口就有人喊道。
听到这,迎接的人也准备起来,清理出汽车行进的通道,之后站在两边等待汽车开进来。
不久后,况叶看到两辆挤满人的汽车,开到了学校的门口,紧接着从车上陆陆续续的走下新来的知青。
当然来的还不止知青,有一小队明显是县城派遣的工作人员。他们之间也很好区分,知青每人胸前都别这一朵大红花。
在汽车开进场镇的时候,赶集的老乡们也有不少好奇的围了过来,之后在知青被领进学校的后也跟了一部分进来。
一时间学校不大的操场显得热闹非常。
欢迎活动在这闹哄哄的氛围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况叶也因此了解到这次丰水公社具体来了多少知青。
竟然总共有八十人!
比起他下乡那年,整个公社只有两人的情况,今天的人数只能说是盛况了。
八十人,按照丰水公社下辖二十四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至少会有三个知青。
当年张友岁下乡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过这样的数量,况叶也知道算是正常。前不久他收到张友岁寄来的信件,就聊到了这次下乡知青人数的事。
光是锦城这一个地方,今年就有六万一左右的知青下乡。
再加上其他地方,甚至全国,总体的数量应该不是一个小数。
第135章
在欢迎活动尾声的时候, 况叶见到了即将前往九大队的四名知青。
和大队长同行前往场镇的途中,他就打听过这一批新来的知青的部分消息。
知道是两男男女。
见到被公社工作人员领过来的四人,况叶先是打量了一眼。
都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作为出生城市的孩子, 和农村人有着明显的差别。
“陈队长, 这是周光旭、许诚、姜雨、朱静。”领着四人过来的工作人员, 一一介绍了每个人的名字。
随着他的介绍, 况叶也一一的把每个人和名字对应上。
周光旭, 是四人中个子最高的,目测有一米七出头, 皮肤白皙,身材有些消瘦,书卷气比较浓。
许诚,个子相对矮一点,一身麦色的皮肤, 此时正洋溢着大大的笑容,看着是个朝气蓬勃的小伙。
姜雨,个子一米六出头,身形有些消瘦,干净利落的短发, 加上比同龄人沉稳的表情,看着似乎比较可靠。
朱静,是四人中个子最矮的, 但也应该有一米五七左右,一张圆圆的脸, 加上有些忐忑的神态,显得年龄更小。
“麻烦胡办事员了。”大队长陈庆国先谢过工作人员, 之后在和四位新来的知青介绍了一下自己。
“我是九大队的大队长,陈庆国,我代表我们生产大队欢迎你们。”
不管农村大多数人,对知青下乡是个什么态度,但在这样的场合,所有人的态度都是正面的。
“陈大队长,你好,以后就麻烦你了。”
“陈叔,以后麻烦你了。”
“陈大队长,你好。”
“陈叔叔,你好。”
四人也相继的和陈庆国打了声招呼。
“陈队长,我这边还有事,就先走了。”胡办事员见双方见面气氛还不错,就提出告辞。
“胡办事员,你先忙。”对此,陈庆国也没挽留,现场情况闹哄哄的,他也知道公社的工作人员们比较忙。
“周知青、许知青、姜知青、朱知青,这是况知青,他是六三年下乡的知青,你们可以聊聊。”
胡办事员转身离开后,大队长也把一直站在旁边的况叶介绍了一番。
他今天之所以找况叶同行,除了今天欢迎活动的需要,还有让其带带新来知青的意思。
“你们好,我是况叶。”在大队长话音落下之后,况叶也主动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新来的知青,之后不会和他住一起,但同为知青,之后必然会打交道。
见况叶开口,周光旭四人也相继和况叶打招呼。
他们刚刚过来的时候,其实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况叶,高出在场所有人的个子,让他人群中太显眼了。
不过几人倒是没想到他也是知青,还是下乡那么早的知青。
相互认识后,况叶也和四人交流起来。
随着交谈,了解到四人更加详细的信息。
四人虽然是同一批插队的知青,但家乡却不是同一个地方。其中许诚和朱静来自锦城,两人分别19岁和17岁。
另外周光旭来自海城,今年已经21岁。而姜雨,来自斗城,竟然和简修文他们是老乡,今年19岁。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欢迎活动也逐渐散场,大队长带着况叶以及周光旭四人从学校中走了出来。
此时已经接近十一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