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一想,况叶也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应该是刘医生他们那边也帮了忙,乔书记这边才能把药全部凑齐。
当然这事能这么顺利,也和现在军队代表在革委会的处境有好转有关。
之前“造反派”支持的两名领头,为攫取更多的权利,发动了“反复旧”的运动,让全省的局势再次陷入动荡。
特别是在二月到五月期间,“反复旧”的运动更是达到了高潮。
但也正是因为“反复旧”运动造成的破坏,让两人的处境出现了转折。
六月的时候,中央对“反复旧”进行了批评,发动这场运动的人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随着“反复旧”的运动逐渐停歇,再加上两人的派系因为中央的批评,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乔书记和其背后的势力,也才因此处境变好了不少。
“况知青,还有这个,乔书记让我转交给你,说是上次订单的货款。”见他清点完药材,余哥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取出了一小包东西递给况叶。
“嗯,谢谢余哥。”听到余哥后半句话,况叶就明白了这小包东西是什么,笑着双手接了过来。
上次给出去不少东西,当天刘医生给的那个信封,里面的钱、票,当时据他说只是一部分报酬,后面会再补给况叶一些。
这一小包东西应该就是了。
东西用布袋子装着的,封口还是缝合的状态,他接过手之后,先暂时放到一边。
等到送余哥离开后,把收到的药材全部存放好,才准备把这小包东西打开来看看。
用剪刀拆开封口处的缝合线,一一的把小包中的东西拿出来摆在了桌面上。
两个药匣、一个精致的黑盒、一个牛皮纸信封。
就着几样东西,但实际的价值非常的高。
先说两个药匣,里面装的是两株炮制好的野山参,虽然年份只有二十年左右,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难得之物。
看到这两株野山参,况叶心下有些纠结。虽然他制药的时候有用到一些人参,但也就是普通的人工种植的,而且年成也不需要太高,六年的能够入药就行。
这东西他目前是用不上。而且他空间中还种了不少人参,虽然生长的年成还短,但其药性本来就比一般的要强。
他自己种植的第一批人参,再过几年药性也和这两株野山参差不多了。
暂时用不上,但这算是好东西,把药匣收进空间的储物柜中,先保存好再说。
看完药匣,况叶把目光转向精致的黑盒,轻轻的打开,就看到里面躺着的一块男士手表。
看盒子内侧的标记,知道这是上海牌的手表。
没想到,刘医生这边的报酬还有一块手表,况叶有些小小的惊讶,但心下还是有些高兴的。
他这几年手上存了不少钱,但一直没有给自己添一块手表。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不想太招摇,财不露白能让他生活相对安稳些。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时代,哪怕是有钱,想买块手表也是比较麻烦的事。
手表是稀缺的物资,想买它的有相关的票证才行。据况叶所知,他面前的这块上海牌手表,除了要花一百二十五元,还得有五十张工业品购货劵才行。
之前对于计时没有多的要求,但进入练气一层的那次冥想,花费了差不多一晚上的时间后,他就计划给自己买块手表或闹钟。
还没等实施这个计划,一块手表就送到了面前,况叶心情自是不错。
盒子中除了手表,其底部还有购买的凭证。
甚至手表的时间也是校准了的,购买凭证的下方还有一张小纸条,有专门写。
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心了。
把玩了一会儿手表,况叶就把它收到空间中。
他不准备把这块表戴在手上,反正放到空间中,他想看时间方便得很。
剩下的信封,况叶也打开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和他上次得到的信封一样,都是些钱票。
后续的报酬收到,况叶心情不错,哼着不成调子的曲子,继续忙活手上的其它事。
八月中旬到来,九大队又开始了忙碌。
况叶忙完制药的活,就销假跟着队员们上工。
八月、九月是秋粮收获的季节,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都等待着陆续入仓。
等到秋粮大部分都入仓,况叶和九大队的队员们松了一口气。
今年的气候不错,整体上算是风调雨顺,今年的粮食产量基本上稳了。
明年的口粮也算是有了保证。
因此劳累之余,队员们的心情都还不错。
就在各家各户还算高兴的时候,丰水公社即将再迎来一批新知青。
“听说今年还有插队的知青。”这天况叶和队员们一起上工,在临时休息的时候,其中一个队员开口说起这事。
这个消息传道九大队的时候,队员们还是有些惊讶的。
今年开春后,公社就新来了八十名知青,九大队这边分到了四个,也就是周光旭他们。
其他的生产大队,也没有一个落下,大都有三个新来的知青,有几个和九大队一样,是四个新知青。
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九月底,这些新来的知青在丰水公社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其中不好的传言,在各个生产大队流转的最快。
九大队的周光旭四人,倒是被队员们逐渐接受。但并不意味着,队员们对知青这个团体有多少好感。
因此对于要再来一批新知青,九大队的队员们并不期待。
“大队长好像没和队里说这件事?”听到这话,况叶回想了一下最近的情况。他没听到大队长说新知青的事,前两天他还和周光旭他们聊了聊,也没听到相关的消息。
要是队里要来新知青,大队长这边应该提前会准备才是。
要来一批新知青是从其它生产队传来的消息,但九大队这边似乎没有相关的消息。
“那可能这一批新知青不会分到我们队上。”旁边的队员想了想之前有新知青要来,大队长这边一般都会有动作,就有了这个推测。
“应该是。”其他队员一想,也的确如此,不由的附和道。
况叶和队员们的猜测也得到了印证,十月初丰水公社新来的一批知青有十几个,都分配到了其他的生产大队,九大队这边则没有。
第152章
新知青的到来, 让丰水公社再兴起一片波澜,不过九大队这边没受到太多的影响。
九大队这次没有分配到新的知青,队员们倒是时不时的听到这一次新来的知青的消息。
秋后这一批新来的知青不算多,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分散的分给各个生产大队。
这些生产大队也都是, 上次只分配了三名知青的大队。
新知青与插队的各生产大队, 以及与之前的知青相处, 这期间发生了不少纠葛。
十月, 秋粮的收获也都基本上完成, 地里的农活相对轻松了不少,况叶忙完制药的事儿, 就跟着队员们上工。
较为轻松的农活,也让队员们八卦的心思比较活络,他也能从队员口中得到一些新八卦。
当然队员们口中的八卦,也不仅仅是新来知青的,还有一些关乎他们自己切身利益的事。
秋粮收的差不多了, 粮食的产量也报了上去,所有人最关心的还是交公粮的事。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局势相对稳定不少,加上还算风调雨顺的气候,粮食产量都还行。
这其中特别是红薯, 从六六年九大队开始种植蜜薯,它的产量就惊艳了所有人。之后的几年,蜜薯的种植比例也在几个红薯品种中逐渐扩大。
今年九大队种植的红薯, 超过一半都是蜜薯,因此今年红薯的产量远超往年。
谈起这件事, 队员们言语中充满了希冀,今年年底分口粮的时候, 每家每户应该能分不少粮食。
小麦、玉米、水稻的每亩的产量还是和之前差不多,分到的这些主粮不会多,这多出来的必然就是红薯了。
虽然红薯吃多了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能多一分口粮,没有人会不高兴。现在顿顿想吃饱都是件难事,谁还管一些小问题呢。
红薯的饱腹感不错,而这蜜薯的味道也更是不错。
“什么时候水稻、小麦这些主粮的亩产能像红薯一样就好了!”虽然有多的红薯吃,队员们却还有着更大的野望。
“要是真有那一天,岂不是顿顿都能吃上白米饭、白面,那日子怕是比以前的地主还过的要好。”旁边的队员听到这话,不由的笑开。
要说地主的日子是怎样的,年龄大点的队员都是见过的。
大地主的日子自然是过的奢华,但一些小地主的日子,却不一定有多好。
这顿顿都吃白米饭、白面的日子,很多小地主家也是没有这条件的。
“哈哈哈,你这是做梦呢!”听着这番畅想,另外一个队员不由的打趣道。
当年大跃进的时候,全国各地大搞“放卫星”的活动,当时一些生产大队虚报产量,让底下的队员们吃了不少苦。
那挨饿的日子过来的人,如今对远超认知的产量,大都觉得不可信。
“这梦倒是可以做,说不定真有这一天呢。”看着队员们笑闹,况叶也笑着说道。
他知道,那些深耕在田间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不断的钻研下,会给世人带来几乎不敢想的变化。
小麦、玉米、水稻这些主粮作物的产量,也会和队员们期望的越来越近。
“况知青说的对,也许明年小麦、水稻这些的产量就会增加,我听说县城要建化肥厂呢。”另外一个队员也笑道,还说了一个他刚听来的消息。
“化肥厂?”
“我觉得那化肥不咋好使呢。”
“我也觉得。”
“建化肥厂,那不是要招工?”
“招工也轮不到我们,别想了。”
听到要建化肥厂,队员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见此,况叶也有些好奇,不由的问刚刚透露这个消息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