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歧视商业。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粮食就是一切,所以士农工商的排行之中,商人乃是最末位的。
武家祖宗,您年轻的时候是商人是吧,我记得好像连鞋子都不能穿同一个颜色的。】
突然被cue到的武士彟愣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苦笑道:【不错,不过还好,后来跟随高祖起义之后,我家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其实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只有绝大部分人都去种地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这是一个应该进步的点,
不过很多帝王为了能够保证这点,又继续歧视着发明创新的人,搞得工业的进步就一直原地踏步。
尤其是商人,因为商业来钱快,且会让原本种地的人心思浮动,所以大部分的朝代对商人都不是很客气。
贞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也能充分说明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的眼光。
只有短视的人才会觉得,只要我封住了这点,或者我让人们不去做这件事就不会有其他的变化了……
没错,说的就是明清之后的闭关锁国。】
【总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了,觉得周边的国家都永远在自己身后了,关闭了海上的通道就没有意外了;
商业不发展,农业就可以跟上了;
哪怕是别的国家带来了超过他们水平的东西,也觉得不过尔尔,甚至因为有人坐在自己前面就不用了,
这种人……
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治国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是秦始皇汉武帝或者是唐太宗这种千古一帝的话,
我想应该是能抓住这种机会,带着华夏走向工业革命,而不是被人狠狠甩在后面,开启了百年近乎亡国灭种的危机的。】
这已经不是陈曦第一次提到发明创新了,尤其是年代越古老,生产力越落后的朝代,对陈曦的话感受就越明确。
后世种地的方式比他们先进多了,这应该就是技术的进步吧。
【开放的经济态度,给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带来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当时整个世界上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大唐。
这也就代表了当时大唐的经济实力那是没的说的。
大唐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都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李昞骄傲的扬起下巴:【这就是我孙儿的能力!】
武士彟也与有荣焉。
毕竟他女儿的皇位是从唐朝的皇帝手中拿过来的,也就是说唐朝的荣耀就跟他女儿的荣耀是一样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武士彟的心情和李昞一样骄傲激动。
【军事上李世祖说了很多,我就不多加以赘述了,只说一点吧。
在我们后世,称呼唐朝的时候,是巨唐。】
巨唐!
没有人不知道“巨”的意思,但是没有人敢确认巨唐的意思。
或者说,哪怕是盛唐之时的人,都不能确认自己是巨唐的人。
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巨唐有多巨大呢?
我们一句诗来说明一下吧:“开远门前万里堠”。
也就是说在开远门前有一石碑“立堠”,上书“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
也有一种说法是“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不过这也是大唐人的谦虚了,因为在《资治通鉴》里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
【这下,大家对巨唐有没有比较客观的印象了?】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这个数字, 足足让所有人震惊了。
哪怕是李昞也一样。
他知道自己的孙子很能耐,打下了大唐无比辉煌的江山,开创了大唐无与伦比的盛世。
可是他并不知道, 大唐的疆域居然会这么大,这么辽阔……
李昞下意识想, 这么大的地方,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第一时间武将们都赶不过去。
哎, 疆域大了也有大的不好,你看这么大的地方,管理都是麻烦事呢!
身为武将, 李昞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哎,还不如领土小点呢……】
他想着下意识说了出来。
领土很小,甚至都没想过会有这么大地盘的几个朝代:……
这话过分了啊!
其实秦汉还好, 毕竟当时的条件就在那里。
而且如果没有秦汉的开疆拓土, 大唐也没办法那么快就拓展领土成那个样子。
主要是宋朝的人, 看的实在难受啊……
他们别说是跟巨唐相比了,就算是跟秦汉相比……
哎。
现在这么说, 不是妥妥的在打他们的脸吗?
【李世祖这话说的,其实疆域辽阔有疆域辽阔的好处啊。】
李昞听着陈曦的话,想到许多,什么威风啦, 什么税收啦, 各种乱七八糟的……
【疆域辽阔,代表好吃的东西也多啊。】
李昞:【……】
这话好像很有道理, 他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驳。
但是如果说疆域辽阔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吃的多,是不是有点……
仓促了?
【而且有些朝代, 想要疆域辽阔都做不到呢。】陈曦认真的说,【他们多眼红啊,不过也就只能在史书上面春秋笔法几笔了。
好像只有他们用钱买平安才是好的,其他朝代用武力让周边臣服就是穷兵黩武,就是浪费民力。】
赵匡胤:“……这是在说光义继位后的大宋是吧?”
众臣没敢说话的。
尤其是之前很支持赵光义的那帮臣子,现在总觉得脸上有点疼。
“朕以前总觉得,还是文人靠谱一些,现在朕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肤浅了。
文武并重才是正确的,不然日后的大宋,就要像天幕上说的那样,向外族摇尾乞怜了。
否则的话,朕就是这大宋的罪人了!”
已经被杯酒释兵权的武将们突然眼睛亮了。
看来,他们又有希望了?
*
【这样的巨唐,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很习以为常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当时各国都会派人前来唐朝学习,尤其是日本,频频派遣遣唐使来唐。
也就是当时的大唐实在是开放,对日本的态度也很好,遣唐使来的每次都教的东西很多。
结果回去之后这帮倭寇就开始改革,强大了之后就开始和大唐对着干了。
这个民族有些文化我也挺爱看的,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这个民族……
也是有着劣根性的。】
说着,陈曦长叹了一声:【就像我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其实日本曾经也遭遇过。
不过他们比我们更早的站起来,也更快的加入了工业化的进程。
然后他们就将利刃指向了我们。
后期我们的危机,几乎都是日本带来的。
他们的手段,每每提起我们后人都会咬牙切齿,我国现在还保留着许多当年日本在我种花大地上面肆虐留下的纪念馆,只是为了提醒后人,不能忘记这种国耻。
如果有可能,真想跟老祖宗们说,不要给日本那么多东西,毕竟这个国家有小礼而无大义,每次在他们觉得已经有底气之后,就会开始侵犯周边的国家。
最多的当然是我国了。】
贞观年间,李世民挑眉:“哦?日本吗?朕记得前段时间他们才递了折子,要派遣唐使是不是?”
房玄龄:“回陛下,是的。
其上的折子口气诚恳,非常谦卑。”
李世民:“哦……看来是个会做戏的。
爱卿,你说,这日本能看得到天幕吗?”
房玄龄:“……这,臣不知。
不过,似乎周边邻国,并没有传来有天幕降临的消息。”
毕竟这也是一件大事啊!
天幕这么长时间以来透露的消息,可不仅仅是本国的,还有未来的。
哪怕是在说前朝之事的时候,后人独特的见解和高度,给他们来了一点新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