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爷沉迷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媚骨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27 MB   上传时间:2024-08-28 16:37:34

  一听媳妇儿说知道庙会在哪里,韩凛的心里顿时就警惕了起来,“你知道?你以前和谁去过吗?”

  “没和谁去过。”一听韩凛问这句话,傅秋白就知道家里的醋坛子掀开盖儿了,不由的又觉得好笑。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他发现自家这个小夫君总要给自己找点醋喝喝。

  一听媳妇儿没跟谁去逛过七夕庙会,韩凛提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傅秋白看着明显松了一口气的小夫君,故意逗弄这人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如果我跟谁去逛过七夕庙会的话,你当如何了?”

  “……不如何。以后每年的元宵啊、端午啊、七夕啊,还有中秋佳节,我们都出来逛逛。”韩凛也不敢说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后的每个节假日,他都陪在媳妇儿的身边。

  管你什么白月光还是黑月光了,都没有他这个现月光强了!

  “噗嗤——”这次傅秋白再也忍不住的笑了出来了。

  小明哲见到小爹爹在笑,也跟着咧着嘴在傻笑。

  韩凛听着儿子咯咯乐的声音,用手按住了小胖儿子的脑袋问:“我们在说话,你在笑啥啊?”

  “爹爹,抱抱。”走累了的小太子殿下缠着父皇要抱抱了。

  “才走了几步路啊,你就走累了?”尽管嘴上说着嫌弃,韩凛还是把短腿的小胖儿子抱了起来。为了配合这个腿短的儿子走路,他们刚才一路上都是放慢了脚步走的。

  “要不我来抱他?”傅秋白问。

  “不用,我来抱他就好。”韩凛知道儿子的体重,抱着这个胖小子走一路可不轻松了。虽然他知道孩子的这点体重对青年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他还是不想让媳妇儿累着了。

  说是去逛庙会,他们两人就真的去逛庙会了,走了老远的路才走到了这里。

  韩凛抖了抖趴在他肩膀上想要睡觉的孩子,在孩子的耳边提醒道:“别睡啊,我们到了。”

  “唔~”这会儿已经困得不行的小明哲张开眼睛看了看两个爹爹,又勉强的把眼睛睁大了一点。

  傅秋白也看出孩子这是困了,只是他们都走到这里了,他就问要来逛庙会的小夫君:“要进去里面看看吗?这里是一处观音庙,里面有观音的坐像。”

  “求子的?”韩凛一听是观音庙,就想起了观音送子的传说。

  “也不全是求子,来这里的人,求什么的都有。”傅秋白笑道。

  见到观音庙的门口这里有一棵很大的树,这会儿不少的人正在往树上扔彩绸。韩凛看着怀里快要睡着的孩子,就不打算进去庙里了,孩子他们有了,钱财权利什么的他们都有了,也没什么好求的了。

  “我们就不进去了,等下次有机会再来的时候,我们再进去里面看看吧。他们往树上扔的是什么?”韩凛对大家往树上扔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一点。

  傅秋白大概看出了小夫君问这话的目的,就问道:“姻缘绳。你想扔吗?”

  “那我们也扔两根吧,扔完我们就回家去。”反正来都来了,不扔一扔就走,韩凛又觉得对不起他们走了这么长的路。

  “那你带明哲在这里等一等我,我去买两根彩绸过来。”

  “我们一起去吧,这里人多,省得咱们走散了。”

  傅秋白看着粘人的小夫君,倒是没把人赶走。他现在到底有些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孩子这么粘人了,原来是随了他父皇啊。

  两人就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了彩绸回来。

  韩凛把他们的两根彩绸缠在一起,还在两头打了好几个死结,打好之后才把彩绸给了媳妇儿:“你扔吧。是扔高一点好呢?还是扔低一点好呢?”

  “扔上去就行了,不论高低。”

  虽然话是这么说,不过傅秋白还是把他们的彩绸给扔到了树顶上去。

第423章 秋收

  金秋八月,地里成熟的谷子如黄金一般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农人正弯着腰在地里收割庄稼。

  这一年不少地方的百姓还耕种了朝廷下发的新粮种,第一次种植这些新粮食的百姓们甚至都还不清楚自己种的是什么。但是许多人都听说了,这种新粮食的产量极高,一亩地能种出上千斤的粮食。

  “挖出来了挖出来了!”

  “哇,好大的一根番薯啊!”

  “这一窝的番薯怎么都得有十几根吧?”

  “有有有,肯定有,看着就不少了。”

  京畿附近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农户捧着从地里新挖出来的番薯,一根番薯大的有他们手臂粗,小的也有他们两指粗细,一窝十几根的番薯就有十来斤了。

  早前官府发放新粮种的时候,地方官府衙门和许多百姓都不把这些新粮种当一回事,不少人都没有认真的耕种,拿了苗子回家随便往地里一栽就不管了。只有少数的百姓把苗子育出来后,而后又按照了官府所通知的那般,把番薯藤一根一根的摘下来,再种到地里去。

  经过几个月的仔细伺候,等到了八月秋收的时节,一垄地就能挖出上百斤的番薯了,一亩地挖了上千斤的番薯出来。

  村子里的其他人,见到那户种了两亩地预计能挖出上好几千斤番薯的人家,眼睛都嫉妒得要红透了。

  一个村民悔不当初的道:“早要知道这个番薯这么高产,早几个月前我们家里就好好种了。”

  “可不就是了,谁能想得到那么一根小小藤苗能种出这么多番薯啊!”

  “今年错过了,明年咱们也好好种它个几亩地吧。”

  “是是,那是必须要的。”

  这些没有种到番薯的人家在后悔的同时,也暗暗的下定了决心明年一定要多种几亩地的番薯。

  在各地都迎来秋收的同时,北地这里也迎来了秋收。

  燕北这里是新粮种最先到达的地方,也是如今种植新粮种类最齐全的地方,除了番薯之外,还有土豆和玉米、南瓜、辣椒等等这些从海外带回来的新粮食。这些新粮食除了作为蔬菜和调味料的辣椒的产量不是太高之外,其他粮食类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挺高的。这也是相对于他们现有粮食的产量而言,实在是他们现有粮食的产量太低了。

  当初船队把新粮种带回来的时候,傅秋白当时就做主送了一批新粮种给国公府,另外也给北地的各种世家们都送了番薯藤苗。因此,整个北地除了燕北之外,北地的其他地区也种了不少的番薯,其中以军田种植的番薯最多了。其他北地的各家家族见燕北和国公府都在大力种植新粮,他们也跟着一起种植,这一年秋收收上来的新粮也没让他们大家伙失望。

  所以这一年秋收,整个北地都迎来了极大的丰收。

  国公府的大管家第一时间把各地军田的收成还是他们庄子上的收成告诉自家国公爷,“国公爷,咱们今年新粮的产量极高,想来今年咱们边关的将士们都不用担心会饿肚子了。”

  “如此甚好,甚好!”这是老国公自外甥和发妻离世之后,脸上露出的第一个笑容。

  大管家见到他们老爷脸上露出的笑容,也跟着笑了。

  ***

  北地丰收的折子第一时间送到了京城这里来,韩凛接到国公府和燕北送来的折子,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与他们家傅老师分享了,“你看,这是国公府和张茂那边送来的折子,你瞧瞧。”

  傅秋白接过两本折子看了起来,两本折子说的都是同样的一个内容,那就是新粮的产量极高,北地今年的收成极好,“南方的折子还没到?”

  “还没见着,想来也快到了吧。”韩凛说道。

  “新粮种是从燕北送往南方去的,算着时间的话,南方会比北方晚种一个月左右,想来过了中秋后,南方那边的折子应该就会到京城了。”傅秋白算了一下时间,当初粮种从北送到南边去,路上就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了,再等南方那边的人拿到粮种,育种种下去,又得耽搁一个月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两个来月的时间了。

  早几年他们在南边就买下了许多土地,还找到了几个无人的岛屿,这几年他们一直都安排人在南边搞开发和种植。去年拿到了新粮种之后,因为冬季路上不好走,所以是到了年后才安排船只把粮种送往南边去的。

  南北两地的距离遥远,若非是现在走水路的话,时间怕是要更久。

  自从他们开通了海路之后,把来往南北两地的距离和路上所花的时间都大大的缩短了,这不但方便了他们在南边的布置,也方便了南北两地商人的通商和往来。北地这几年能发展得这么快,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得力于海路的开通,和他们造船技术的进步。

  若是只是开通了海路没有大船,南北两地的商人和百姓也不敢走水路。在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之下,不少的商人和百姓都选择了更为便利和快速的出行方式。

  所以这几年他们花了那么多人力和物力去研究造船技术,和提高造船技术,造出吃水更大和安全性更高的船只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现在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他们的船只都起到了很大的便利和作用了。

  把看完的折子放回桌子上去,傅秋白说起了今年新粮的安排,“我们今年出的新粮比较多,想必不少的商人会想与我们购买。卖,我们肯定是不会卖粮食的。往后几年我们派往燕北的人会比较多,那边的将士也多,每日光是吃掉的粮食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

  “你的意思是?”韩凛也知道那帮商人的难缠,更何况他们这些年在南北的布置能做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那些商人的帮忙。若是这些商人想要购买他们手上的新粮,他们不给一点的话,这个事情似乎又会伤到那些商人的心了。

  很显然傅秋白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卖,但是可以与他们以粮换粮。”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以粮换粮,要怎么个换法呢?”韩凛也觉得以粮换粮的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既不会伤害到他们与商人之间的感情,也不会减少他们自己百姓和军队的粮食了。

  “今年的新粮只有我们手上握有最多,但是等到明年,各地新粮的种植肯定是会比今年多的,新粮也就没什么好稀罕的了。而且,粮食的价格定得太高,也不大合适。”傅秋白倒是想用新粮与那帮商人多换一点粮食,但是一旦他们把新粮的价格定得太高的话,就会造成普通的老百姓吃不上新粮。

  他们推广新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吃得上饭,吃得饱肚子。若是他们把新粮的价格定高了,这就与他们一开始的目的相违背了。

  “嗯,这个倒也是。”韩凛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要是想用粮食来赚钱,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两个人对这个粮价如何定论一事,商量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和比较合理的价格。

  ***

  隔日一早,韩凛就让人把傅老师代写的两封信和他自己亲手写的两封信送往北地,他自己写的两封信,一封是送去燕北给孙青的,一封是送去蓟县给老梁的。他们家傅老师代他写的两封信,一封是回给老国公的,一封是回给张茂的。

  如今张茂人在蓟县,全权代替他们处理燕北的所有政务。

  当然,他们也不是把整个燕北都交到了张茂的手上,孙青和梁顺良他们那帮人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带人回了燕北去,这些人都被他们安排在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如今顺港城有孙青在那里坐镇,还有好几队水师驻扎在北方各个港口地区。只要孙青把顺港城看好了,就等于是整个北方的海防线都被他们监控在眼皮底下,一旦发现敌人的踪迹,他们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安排和反击;还有就是负责顺港城作为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事情。

  至于造船坊那边有严俊和一帮老师傅们在,这几年来他们的造船坊一直都在不断的扩大,造船的技术也提高了不少。

  对此,韩凛也是比较放心把造船坊交给严俊去负责和管理的,他了解严俊这个人,也相信国公府教出来的孩子的品性。而且,严俊的背后还有国公府和严三舅在,所以有严俊在燕北,他也不用担心被他派去燕北的下属会做出背叛他们的事情来了。

  直到自己坐到这个位置上之后,他才多少有点明白当初他哥为什么会在北地有国公府的前提之下,还把他这个弟弟派往燕北去了。

  以前韩凛还觉得他哥的这种做法难免会寒了心国公府那边的心,但是现在想来,这又不是他哥对国公府的一种保护呢?权利是最容易滋生人心底的欲望和野心,特别是当这种权利没有控制和监控的时候,这种野心和欲望就更容易养大和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出来。

  所以,从前他哥把他派往燕北去,今日他也用国公府来牵制自己派回燕北的下属们,就是想利用国公府来帮忙监管自己的那些下属,以免他们不在燕北了,那帮手握大权的下属会做出不应该做的事情出来。这是监管,又何曾不是对对方的一种保护呢?

  正是因为在乎,才更不希望他们有朝一日会成为刀剑相对的敌人了。

第424章 蹴鞠赛

  中秋节前的这三天时间,是全国蹴鞠联赛决赛的日子。

  决赛是在京城这里举行,各地取得联赛的冠军队可以到京城这里来参加决赛。届时,在决赛胜出的队伍,还有丰厚的奖金作为奖赏。

  说到这个蹴鞠比赛,最开始只是在京城小范围的举行,后来慢慢的发展到了各地方去。今年五月的时候,朝廷更是以官方的名义在京城和各地举办蹴鞠联赛,各地方选出的冠军队到京城这里来参加决赛。

  为了鼓励全民运动和规范民间的运动比赛,今年年初的时候朝廷还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体育司。体育司是下设在兵部下面的新司,由兵部来统管。

  这个部门一开始是韩凛为了给兵部创收才成立的部门,总不能其他各部现在都有了副业,就兵部没有。兵部尚书都找了他好几回了,正好他想搞全民运动和运动比赛,就跟兵部尚书商量了后,成立了这个体育司,交由兵部负责和管理。

  今年各地丰收,各地方上传来的都是好消息,朝廷里头也是一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他们这边也轻松了不少。碰上京城举办蹴鞠联赛这样的热闹,韩凛自然是要带媳妇儿和孩子出来凑凑这个热闹的了。

  这次他还给朝中不少的官员们都赠送了门票,也不送多,每人就送个两张而已。要知道他们的门票早就已经卖光了,现在外头是一票难求,也就只有他这个背后最大的老板手里还有票的了。

  但是他这个老板手里的票也不多,朝中官员这么多,一人送两张,加起来可是不少的票了。现在他们一张门票从一两银子到十两银子的价格不等,不过他这些送出去的都是好位置的票,一张可是要十两银子的,送个几百张出去,可就是好几百两银子了。

  没办法,他这个皇帝也穷啊……实在是现在处处都在花钱,而且花的都是大钱,若非是去年的船队从海外带了许多宝贝和金矿回来,他们也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开销。

  一开始朝中的官员们接到他们陛下赠送的门票还不当一回事,直到他们家中的儿女得知他们手上有门票,就差点没因为几张门票打起来之后,这帮官员们才知道他们陛下赠送的门票有多珍贵了。

  只是韩凛和傅秋白他们出城看比赛的这一天,他们出来的时间不巧,碰上了路上最堵的时候,他们的马车卡在路中间,退不得也进不得。

  前面赶车的护卫告诉车里头的主子们,“主子爷,前面的路似乎都堵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3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爷沉迷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