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_分节阅读_第240节
小说作者:长亭渡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24-10-02 19:44:59

  张杏花挑拣这一些跟他说了,最先说的就是陆清在信里头写的那些,宋声因为被皇帝赏识,还被赏赐了不少东西。

  里正惊呼宋声给他们村的人争光了,高高兴兴的说道:“咱们这个三郎真是给咱们宋家村挣脸面,咱们这儿的县令何大人上次还提起了他。”

  他口中的何大人就是何跃,当时宋声走的时候给他提了个建议,可以在凤坪县发展一下棉花种植,事实证明,这两年过去,老百姓的日子在逐渐变好,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等到今年年底官员考核政绩,这完全可以写到何跃的考评结果里去。何跃心里十分感激宋声,也因着里正是宋家村的,何跃平时也会多加照拂一些。

  张杏花点点头,又跟里正客气了几句,两个人拉了会儿家常,这边大伯母林氏也在旁边坐着跟里正媳妇儿李氏说话,宋平则是去找里正家里头跟他同龄的人说话去了。

  拉了会儿家常,张杏花开始说正事儿了。

  “李哥,我这次过来,确实是有事想拜托你帮下忙的。这不是玉哥儿要去京城办婚事吗,家里头肯定得有人给他送嫁。毕竟是京城,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要耽搁不少时间。三郎说反正是要去的,不如一块儿去。刚好我们家里面的人除了老三,都没去过京城,就想着这次不如干脆都去了,一起去见见世面。”

  里正一听他们全家都要去京城,惊讶道:“你们全都要去吗?那可是京城,远着嘞!冬天路也不太好走,万一到路上再下起大雪,安不安全都两说呢。”

  这个张杏花也想过,但现在不是还没下雪吗?真要是赶上下雪了,那就再路上耽搁两天。只要不是下雪封山封路,就能赶路。

  “我知道李哥你是为我们好,但我们家里人都已经商量过了,都决定要去。但是我们去了吧,在家里头就没啥人了。所以就过来请你帮帮忙,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帮忙照看着点儿。”

  里正本来以为是什么大忙呢,没想到就这点小事。赶紧摆手说道:“这有什么的,还值当你专门跑一趟。你就打发你们家大郎过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了,拿什么肉跟酒的,快快快,还是拿回去你们自己吃吧。”

  张杏花自然是不会拿回去的,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他们买的,把东西拿回去像什么样子?

  “李哥,东西你就收下吧。我们这一走也得好几个月呢,家里头还有一条大黄狗得请你们帮忙喂着点,拿这些东西我还嫌少了呢。”

  李氏在旁边站着没吭声,她的小儿媳妇这会儿也在屋里,她轻轻拍了拍自家丈夫的胳膊,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里正的小孙子站出来说道,“阿爷,宋家阿奶说的有道理,您要是不收这东西,所谓的心里也不安心不是?”

  张杏花笑了笑说道:“是这个理儿,还是谷子懂事。”

  里正虽然不想收宋家的东西,但家里头的小儿女都想吃肉,到时候还要给他们宋家的大黄狗喂吃食呢,拿他们点肉不过分。

  最后事情说妥了,等他们走了之后,宋家的宅子就让他们帮忙给照看着。

  这事算是解决了。里正这个人还是很仗义的,心里头有大家伙,村里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儿都会来找他。

  张杏花他们离开里正家里之后,里正家里头就炸开了锅。

  逢年过节,他们家的亲戚上门都没拿这么多的肉,那可是猪腱子肉啊,猪身上最好吃的肉了,好大一块,上手掂量掂量就知道最起码得有五六斤。

  更别说那两坛子酒了,凑近一闻就知道那不是普通的高粱酒,而是价格还不便宜的汾酒。

  “爹,这宋家出手还真是大方,这好酒和好肉一买就买这么多。”这话听着可不像正经的夸赞。

  里正瞪了他一眼,这个头发短见识也短的儿子没一点眼力见儿,“人家宋家怎么样跟你有什么关系?不想着跟人家搞好关系也就罢了,说凉话倒是哪哪都有你。”

  最后李氏把那些肉和酒收了起来,正好也快过年了,天气这么冷,这肉就算放个把月也不会坏,过年他们也能少花些钱买肉了。

  这头张杏花回到家之后,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

  还没等她说话,宋英过来找她了,说是薛四功夫好,反正在宋家村待着也没事,他担心大家的安危,他到时候会护送他们一块去京城。

  张杏花没反对,毕竟他们一家子人多,路上又不是跟着商队或者镖局走的,的确存在危险。有薛四在肯定安全不少。

  再者,张杏花大概也是看出来了,说什么薛四想要护送他们去京城,其实就是舍不得英子吧。

  毕竟他们这一走就是三四个月,这么长时间不见面,有人会着急的。

  他们一家子人虽然多,但又不是在京城长住,像是一些被褥锅碗瓢盆之类的根本不用带,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行。

  张杏花没上过学,数数只会从一数到九,她把大毛叫过来帮她数了数,家里有多少个大人,多少个小孩,稍微估算了一下,约莫着两辆牛车肯定能挤得下。

  家里大房,老大跟大儿媳妇,大郎二郎还有他们的媳妇儿,再加上每个人跟前都有两个孩子,算起来一共有六个大人外加四个孩子。

  孩子还小,可以坐在大人怀里,一家子挤在一辆牛车上也能挤下。

  二房人就不多了,四郎不在家,他很久没给家里写过信了,听说还是在军中后勤处做生意,也不知道是做啥生意的,上次他在信中提过一次,后来就没再说了。

  除了他之外,就剩下宋老二还有媳妇儿赵氏,再加上玉哥儿,一共才三个人。

  三房人就更少了,只有宋老三和宋夏两个人。

  再加上和离回娘家的宋英,以及薛四,两个大人带两个孩子,人也不多。

  家里的小牛犊早就已经长成了大牛,给牛套上板车,就能拉东西了。

  先前为了耕地,家里又买了一头牛。所以宋家现在是有两头牛的。给两头牛都套上板车,就是两辆牛车了。

  牛板车的空间挺大的,稍微挤一挤,能坐不少人。两辆牛车,一个牛车坐七个人,怀里再抱上几个孩子,完全不是问题。

  反正冬天天也冷,挤一挤更暖和。

  宋平瞧了瞧,说道:“阿奶,两辆牛车够咱们用了。”

  张杏花想了想,人是够坐了,他们也不带什么锅碗瓢盆里的东西,能减轻不少负担。可她还想给三郎带些东西过去呢。

  大伯母林氏说道:“阿娘,今年新收的棉花还剩下不少,给三郎装上一袋吧。他跟清哥儿两个人在京城肯定买啥都贵,把这棉花给他们带过去他们就不用花钱买了。”

  一到冬天大家都穿上了棉衣棉裤,小孩子们再也不哭着闹着说冷了。但这做棉衣棉裤最需要的就是棉花,家里刚好种的有,就想着给宋声他们带过去一些。

  二伯母赵氏也跟着说道:“还有咱们家烧的那个银骨炭,今年产量虽然不高,除了卖出去的,还攒下来一些。不如也带上吧,三郎他们在京城居住不容易,虽然他们那个什么翰林院里头也发炭,但说不准根本不够用,还是给他们带上,也省得花钱买了。”

  毕竟这可是银骨炭,京城里卖的价格也不便宜。反正他们在家里头烧的都是灰花炭,也用不上这银骨炭。

  老大家的跟老二家的都是心好的,说的话正好说到了张杏花的心坎上。

  她十分欣慰,拉着两个儿媳妇的手道:“你们两个都是个好的,等明年再种棉花了,咱们就不拿出去卖了,全留在家里头给你们做新棉袄新被褥。”

  除了棉花跟银骨炭之外,家里人有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再拿点其他的东西带上,说是给宋声和陆清他们用的。

  在他们看来,宋声夫夫俩在京城里生活艰难,肯定是省吃俭用,哪比得上他们如今在宋家村的生活,不说能够顿顿吃鸡了,最起码顿顿吃肉还是能做到的。

  宋家三兄弟又从家里收拾了不少东西出来,说要给宋声带过去。

  而宋平这个当大哥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捆绳子,说要给宋声带过去当晾衣绳用,还说他们的晾衣绳肯定没有这把结实,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么一来,两辆牛板车肯定不够用了。

  张杏花干脆让宋老大他们到集市上又买了一辆骡车回来。

  骡车适合赶路,而且比牛车便宜。到时候就算从京城回来,骡车在家里放着也能用来拉货,不会闲置糟蹋了。

  骡车主要是用来拉东西的,最后全家收拾完,行李还有给宋声和陆清带的东西全都放在了骡车上,也不知道都堆了些什么,竟是装了满满一板车。

  一家人出门之前,张杏花特地让宋平去跟里正说了一声,这才出发。

  他们仅用了一天收拾东西,赶在第三天的早上就走了。早上雾气重,他们人多,阵势也大。光是牛车就有两辆,再加上还有一辆骡车,他们想走得低调一些,不想被当面议论。

  一辆牛车在前面,中间是堆满东西的骡车,后面又跟了一辆牛车。这也是为了看好骡车上的东西,走在后面万一不小心被人拿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走到镇上的时候,张杏花在路边看到一个写信先生,可以代笔书信。她想着不如在这里写封信给三郎,告知他全家都要去京城的事情。

  但想了想,说不定这信还没有他们到京城的早,又不打算写了。

  用他们年轻人的话来说,未告知而到,不就是个惊喜吗?

  路上宋平在前头赶车,家里人每人都戴着棉花缝的厚厚的手套,拉着缰绳手不会太僵。

  他一双脸冻得红红的,说话带着热气,笑呵呵的回头高声跟他们说道:“你们说到时候三郎如果看到咱们全都来了,会不会高兴的跳起来!”

  宋老大忍不住拍了他的后脑勺一下,脸上带着笑说道:“你以为三郎像你这么不稳重啊,三郎就算是高兴,也不会跳起来的。谁像你整天跟个兔子似的,一高兴就窜的老高。”

  等到他们赶到半路的时候,一轮红红的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了。阳光照在大地上,照在他们的脸上,看着温暖又和煦。

  虽然天气冷,但他们的心是热的。因为有着想要见的人,有着一颗期盼的心,寒冬腊月都不再是冰冷了。

  孩子们也没出过远门,里面最大的孩子就是大毛了。他今年九岁,上了两年私塾之后,一改往日的调皮,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性子竟然逐渐沉稳起来了,两只手往袖子里一抄,跟个小大人似的。

  但毕竟还是个孩子,脸上是忍不住的欢喜。

  宋家的人个个都十分高兴,出门的这一天是好天气,对他们来说那就是个好兆头。今年能过个团圆年,只是四郎不在,也不知道他今年过年能不能回到京城跟他们一起过。

  不过这都不当紧,四郎最起码没什么生命危险,大家知道他平安无事就够了。

  相对于宋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只有薛四的脸上有着沉重的神色。

  他在第二辆牛车的尾端坐着,其实他是会骑马的,但是马匹太贵了,他在打铁铺子干活挣的钱几乎没留下多少,都给宋英了,所以他自然是买不起的。

  宋家人肯定也不会掏个大价钱给他买一匹马,他就只能一块儿跟着挤牛车了。

  旁边坐着宋英,宋英怀里抱着一个闺女,张杏花帮她抱着另外一个闺女。牛车一下一下有些颠簸,薛四细心的用一只胳膊挡着,怕她们不小心滑下来。

  他心里装着事,按照宋家这赶路的进程,肯定能赶得及到京城过年。

  想起曾经的一些往事,他忍不住揉了揉双鬓。扭头悄悄看了看旁边一脸温婉娴静的女子,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她……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名字叫什么。

  如果她知道自己欺骗了她自己的身份,她会怪他吗?会不会不理他了?

  到时候要怎么跟她说,他其实不是在山野中长大的薛四,而是在京城薛家长大的薛家大少爷薛君堰呢?

  薛四脑袋里一团乱麻,他身体本就健硕,不怎么惧怕寒冷,虽然也穿了棉袄,但他刻意将外头的扣子解开了几个,任由冷风灌进他的胸膛,让他保持片刻的清醒。

  冬天里赶路的确有很大的阻碍,毕竟路程长,最短也要一个月。路上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几乎寸步难行。更何况他们坐的还不是马车,没有什么挡风的东西,一看天色不好,就得赶紧到另一个落脚的地方躲避风雪。

  但今年跟前两年有些不同,前两年冬天雨雪多,尤其是降雪,之前宋声还在书院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严重的雪灾,村子里有一些人家的房子都被压垮了。

  但今年不同,也不知是前两年冷过头了还是什么原因,今年竟然只下了两场雪,每次只下了一两天,就没再下过了。

  这倒是让头一次出远门的宋家人赶上了好时候,在路上没受太多风雪的折磨。

  ……

  京城。

  宋声跟陆清他们还不知道宋家人决定要来京城过年的消息,他们也没有收到信,也没有人给他们捎口信儿,所以只能一天一天的等着。

  其实宋声觉得奶奶张杏花他们大概率应该不会过来的,毕竟是冬天,又要出远门,的确不方便。

  不过为了玉哥儿的婚事,说不准会让他爹带着玉哥儿和二伯他们一块过来,毕竟二伯是玉哥儿的爹,得有个主婚的。而他爹宋老三之前就来过京城,好歹对这个路要熟悉一些,互相能有个照应。

  不过赶到年底玉哥儿估摸着是要来的,反正家里头那边肯定会来人,临近过年那几天,他让春生和郑昀多去城门那块儿盯着点儿就行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京城中迎来了第三场雪。不过这雪下的并不是很厚,而且京城里头的人家门前是不会积雪的,不等雪稍微下的厚点,就把雪给扫了。

  奶茶铺子到了冬天卖的都是热奶茶,生意更红火了。这铺子从开张到现在,每个月的账面收入都在增长,陆清压根没想到铺子的生意竟然这么火爆。

  他一时之间竟然还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租铺子的时候就租个更大一点的了,现在想要多请几个人扩展一下门面都没法弄。

  左右两边的铺子都是别人做着正经生意的,不会转让给他租。

  罗大人那边给供应的牛奶有限,冬天喝奶茶的多,喝果茶的少,所以每天做出来的奶茶都是限量的。

  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大长队,来的晚了就买不上了。更夸张的是有一次还不到中午,奶茶就卖光了。

  可门口还有好多人,陆清觉得好可惜,要是还能接着卖奶茶,肯定能多赚不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