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忙忙碌碌,村里也在包饺子准备年夜饭,性子急的人家甚至不等天黑透就开始烧火做饭了。
今年村里除了姜竹照旧给沈青越做了猪皮冻,没一家做这种往年用来充数的荤菜,也没一家用面做的鸡鸭鱼来替代真正的肉。
那些家里条件不好,年纪又小的孩子对新年还没形成完整的思维定式,对家里生活变化也还不太敏感,不懂今年与往年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只知道哥哥姐姐说过年就能吃肉了,从大人一说快过年了就开始期待着能吃肉,能比平时多吃几口肉。
等一盘盘的肉从厨房里端出来,一道,一道,又一道,小孩儿们眼睛都要看直了,难以置信地盯着他们的父母震惊又喜悦地感慨:“好多肉啊!”
也有熊孩子学着家里大人从前爱说的话问:“这么多肉!这么吃,咱家日子不过了吗?”
被学话的大人面色一囧。
亲爹亲娘也忍不住撸起袖子揍他们屁股:“呸呸呸,大过年的胡说什么呢,说点儿吉利话!”
吉利话他们还真会,冬假前曲先生教过他们说呢!
“五谷丰登!”
“年年有余!”
“年年有肉!”
“吉庆有余!”
“福寿安康!”
“蒸蒸日上!”
“万事如意!!!”
饭菜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子里,山上姜竹也忙碌着准备菜。
今年食物丰盛,可选择的也比去年多。
红烧鱼,炖鸡,酱鸭子,羊肉羹,酱肉三拼,腊肉冬笋炒蘑菇,丸子,沈青越点名要的皮冻,素炒的白菜,焯水凉拌的野菜,再加一份儿汤圆、一碟点心、一盘水果、一碟干果,最后是三种馅儿的饺子。
热的冷的,咸的甜的,摆了满满一桌。
还有姜竹破例给沈青越温的酒。
今年姜竹舅舅也给他送了梨子酒,然而迷信的小姜师傅年夜饭是一个“离”字不肯沾的,梨子酒都不行,给沈青越倒的是韶府送的年礼里面的酒。
沈青越好笑:“要是没这个酒,你是不是不打算让我喝?”
姜竹:“汤也是一样的。”
沈青越笑:“去你的吧!”
他们俩边聊边慢慢吃,反正吃不完,守夜也还早,一时半会儿睡不了,沈青越还拉着姜竹一起玩儿石头剪子布,谁输了给对方剥一粒南瓜子,老实的小姜师傅不知道已经被沈青越留神研究出招规律了,给沈青越剥了一碟子瓜子。
沈青越觉得自己没喝太多,就两小杯助兴而已,不过没想到这酒却比梨子酒度数高多了,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瓜子没吃完,人都热起来了,然后换地方守夜。
他们俩有自己的守夜方式。
村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响起来时,沈青越散着头发披着被子趴到窗边看姜竹在院子里点鞭炮,心里想着他的新年愿望。
不必大富大贵,不必功成名就,只要像今年一样,像此时此刻,平安,健康,开心,快乐,能和姜竹一起安稳地生活就足够了。
初一一早,依旧是起不来一年伊始。
起得来的姜竹已经精神抖擞地穿着新衣服下山去拜年了,沈青越又睡了个回笼觉,等太阳升起来才慢吞吞起床。
他还没束好头发,家业他们就跑上山拜年来了。
亲戚家的、书院的学生、作坊员工们家的,还有被朋友拉来的孩子,大大小小,好大一串儿。
沈青越随便捆了下头发,过来受了拜年礼,端着装铜钱的小竹篮过来挨个发压岁钱。
见着有份儿,一人一文,算讨个吉利。
小孩儿们都欢欣鼓舞的。
家业:“小叔还没回来吗?”
沈青越:“没有,可能是上赵先生家拜年了,你们去给赵先生拜年了吗?”
小朋友们叽叽喳喳:
“去了!还去了曲先生家、贾先生家。”
“贾夫人做的小麻花可好吃啦!”
沈青越听得直笑,他看了一圈儿,瞧见了赵舒云和曲家、贾家的孩子。
这群孩子估计是走到哪家,就从哪家再拐出几个孩子来,说不好全村小孩儿都快来齐了。
他又仔细瞧了瞧,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里,有将近一半都穿了新衣服,穿旧衣服的,袄子裤子也鼓囊囊的看得足够保暖厚实,一个个脸蛋也有些肉,不像从前那样干瘦干瘦的,年纪小些的,好几个脸颊看上去肉嘟嘟的。
他莫名生出种养的小鸡崽崽都茁壮成长的微妙乐趣,还没忍住过去捏了两个肉嘟嘟的小脸蛋,诱惑道:“这几天吃什么好的了?都长肉了,我家也有好吃的点心,你们吃不吃?”
小孩儿揉揉脸蛋:“我娘说不能乱要东西吃!”
沈青越:“没事,你娘问起来,你就说是沈先生非要塞给你们吃,不吃不许下山,还要打屁股。”
小孩儿们震惊:“真的吗?”
沈青越煞有介事:“真的!”
等姜竹拜完年回来,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
走近些一瞧,沈青越被一群拿着点心糖果吃的小萝卜头围在中间,正搓废纸当引线,教他们怎么在雪窝里点炮仗,还要比谁炸的雪洞大。
姜竹一来,家业他们几个就围着他要炮仗玩。
他们大了,已经不稀罕点引线了,就想在手里点着往远处扔,比比谁扔得远,炸得响。
沈青越:“不许!必须用引线。”
他可不信任这年代炮仗的质量。
姜竹在院前扫出一片空地,找了个破旧的陶缸往里面点了一丛小火,让他们拿炮仗往里扔,比谁能扔进去,能炸响。
投壶似的玩法,大孩子们顿时玩儿得不亦乐乎。
点完了炮仗,他们又商量着去书院射院挂个竹筒,比谁能射中。
姜竹把射院钥匙给家业,弓箭都在那边屋子里,他们能自己去玩,沈青越还给他们装了些果子点心和一把铜钱当彩头,“谁射中了就能从里面挑一个。”
“嗯!”
一群孩子呼啦一下又往山下跑着玩儿。
姜竹:“注意安全,不许朝人射箭。”
一群孩子应着声:“知道啦!”
沈青越:“一会儿过去看看他们。”
姜竹:“嗯。”
沈青越:“怎么去了这么久?家业他们都比你先上来。”
姜竹把陶缸拎到厨房,剩余没烧尽的木炭夹进炉子里,“里正他们说明年客栈开业的事,瞧见我了让我一起听听。”
有人提了叫沈青越一起去听的,毕竟他出钱最多,然而,大伙都知道他来了也是睡觉,干脆叫姜竹帮忙转达了。
沈青越:“不是说想书院招新前开张吗?”
姜竹:“嗯,正月十六复课,二十开始招新,但是厨子还没找好。”
沈青越:“嗯?大厨不愿意干吗?”
姜竹:“也不是不愿意,他说他年纪大了怕做不好,惹别人嫌弃,他儿子现在水平还不行,只能煮面、蒸包子,做菜不够火候,客栈又是全村的买卖,他怕耽误了大家的生意。”
这个沈青越倒是理解。
去年来村里听课的老老少少,就有人觉得他们村大厨家的小馆子做饭不精细,看了看,只买了点心垫补一下,晚上再去镇上或者县城吃。
老头虽然不说,但是应该还是挺伤心的。
他十多岁就跟着他爹和他爷爷帮厨做菜了,有时候还被别的村请去做席面,提起手艺,一直是引以为傲的,骄傲了几十年,老了突然被嫌弃手艺,哪可能完全不介意。
说起来还是后来谭武元他们经常跑去他们家店里凑钱学大人点菜吃,说他做的哪道菜比他们从前在县城哪家哪家馆子做得更好吃,老头才慢慢又高兴了。
别人可能没发现,只当他是照顾小孩儿,沈青越去得多已经瞧出来了,谭武元他们点菜上菜比别人快,同样是小孩儿,别人去了可没这种最优先待遇。
不过大厨的顾虑也确实有道理。
那么大个客栈,主厨不是好当的,一直炒菜也不是一般的体力活儿。
他都快六十的人了,熬久了肯定熬不住。
不过他一拒绝,让里正也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他们是打算靠自己村里支起来摊子的,没厨子可哪儿行?
可附近村子,手艺比他好的,会的菜没他多,会的菜多的,手艺又没他好,里正也是为难上了。
沈青越:“里正是想从外面聘人吗?”
姜竹:“嗯,说让大家想想能请谁,池远舟家不是开着不少茶馆客栈吗,我想找他问问。”
沈青越:“行,那咱们就明天去给你姥姥姥爷舅舅舅妈拜年,顺便到池家给池远舟捎个信?”
姜竹:“嗯。”
沈青越帮着姜竹装好供品,“走,去给你爹娘拜年。”
姜竹:“嗯。”
今年他也有好多话要和他爹娘说。
第206章 水匪
初二, 姜竹和沈青越去韶府拜年。
今天的韶府分外热闹,家里的亲戚几乎都到齐了, 连老太太远嫁外县的侄女都赶回来了。
韶老夫人也十分的精神,从早上起来人就高高兴兴的,和许久不见的同辈表亲、堂亲聊天吃饭,又给晚辈们挨个发压岁钱,还特意让赵福丫带姜竹、沈青越也来,给他们也发了红包。
他们俩下午告辞走的时候, 老太太还兴致勃勃地领着一群小辈看沈青越给她画的画。
初三一早,丫鬟去叫她起床,老太太说不吃早饭了,还想多睡一会儿, 不要喊她,丫鬟应了, 给她掖好了被子, 放好帷幔, 坐在床边的矮榻上看老夫人昨天送她的漂亮银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