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晋造步枪、老套筒、汉阳造步枪,以及所有的土造枪械全部都撤换下来,挑选状态较好部分的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枪,比利时造步枪留下。同时在武器编制上做一些调整,保证各旅尽可能的使用口径相同的武器。尽可能的按照抗联的库存,换装为日制或是德制装备。
除了能与抗联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子弹,通用的七点六三毫米子弹,以及九毫米鲁格枪弹之外,所有的杂牌驳壳枪也全部替换,改为装备抗联仿制的托卡列夫手枪。德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德制MP四零冲锋枪,日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抗联制造的冲锋枪。
同时所有开来东北的部队,都进行了严格的体检。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了血型筛查,确定了每一个人的血型,并在军装的内衬上标示血型,以备战地抢救需要。同时不分干部战士,全身上下都进行了消毒,主要是消灭虱子,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为出关部队准备的所有驻地,都修建了浴室以及医务室,并安装了取暖设备。出关部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进入抗联军医学院以及野战卫生员学校,视基础进行五个月至一年的进修。
抗联为每一个出关的干部和战士,每人配发了夏季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衫、两副绑腿、两顶军帽、两双高腰防刺胶鞋、一双矮腰胶鞋,外加三双棉布袜子。一个抗联挂式的水壶,一个日制九二式饭盒,一顶美制英式或是法制钢盔、挎包,春秋两季则每人一套绒衣裤。
到了冬季不仅配发了全套的棉衣,还每个人都发了棉衣外的罩衣。改变了原来一到冬季,就是一身老棉袄过冬。一个冬天下来,棉衣不仅因为摸爬滚打磨损的相当厉害,而且因为无法清洗而连本色都看不出来的窘迫境地。
按照与中央的商议,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所有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军装制式还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发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来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布料基本上是土质的粗布,样式也是不分尺码的统一二尺半。除了部分中高级干部之外,所有的军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过于肥大。上衣几乎可以当风衣穿,而裤子则清一色都是免裆裤,也就是说没有裤裆的裤子。
此次关内部队出关,杨震将关内各个根据地部队,无论是晋绥和晋察冀的土黄色军装,太行、冀鲁豫和冀南的八爷灰,全部换成统一颜色的制式军服。而且将布料由原来的手工粗布,夏季军服全部更换为斜纹布,冬季军罩衣全部改为棉布。
军装的样式,也全部取消了二尺半、免裆裤的造型。上衣为中山装样式不变,裤子改为比较合体的宽松的中山装裤子直筒裤造型。营以下干部和战士,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肩膀处,内里都加了补强布。
此次出关的关内部队,很多干部和战士还是第一次领到衬衫、袜子、绒衣,至于高腰防刺胶鞋也是第一次领到。至于相对合体的多的军装,很多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也是第一次领到。不过其中春秋两季的绒衣和高腰防刺胶鞋,抗联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配发。
而且这些帆布胶鞋,与之前采取的棉帆布胶鞋相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说没有采取美英等国使用的皮质作战靴,但是透气性要比原来有很大的改进。高腰增加了对脚踝的保护,鞋底在加厚的情况之下,防刺功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所有的原材料除了鞋底所需的部分橡胶之外,基本上都依靠根据地内自产。鞋面虽说采用的还是根据地内产品最大的棉帆布,但是想方设法在不影响对脚部保护,以及改变鞋子耐用性的情况之下增加了透气性。
在经过一定的改进之后,虽说没有改变原来的防水性差的情况,但是透气性和透湿性要好的多。这种新式的棉帆布胶鞋,是杨震亲自带着几个西北工大来的教授,在原材料立足于根据地内的情况之下搞出来的。
当然杨震是没有时间去亲自抓,但是他和这几个搞纺织专业的教授专门谈了鞋子的问题。部队整天行军作战,不算结实的布鞋磨损太快。而且总体上算下来给部队配发布鞋,在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之下,在成本上也并不合算。
而抗联原来配发的胶鞋,不透气、不透湿,很容易引起脚气的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山区作战,防刺能力和对脚踝的保护能力很差。如果配备美式或是苏式的皮鞋,不仅抗联承受不起,同时也太笨重。
在部队主要还是依靠徒步行军的情况之下,眼下军鞋的改进已经成了一个很紧迫的感觉。一个战士发生脚气,搞不好甚至要传染一个营。而且得了脚气之后,便无法行军作战。如果发生大面积传染,甚至会严重的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尽管卫生部门一直想办法预防,但是这玩意那是单纯的预防能够预防得了的。所以在此次会战之前,杨震专门抽出了小半天的时间,专门找几个西北工大的纺织专家谈了军鞋的事情。
经过这几位专家蹲在哈尔滨纺织厂,下苦功夫研究,最终拿出了方案。经过哈尔滨警卫部队试穿之后,效果反响良好。所以此次大规模的配发部队,作为制式军鞋使用。原来库存的老式的胶鞋,也并未完全淘汰,则作为日常用鞋使用。此次关内出关的部队,也全部换装这种新式军鞋。
不过这种高腰防刺作战鞋,放在几十年后的人看到,会惊愕的发现除了材料和颜色不同之外,但从样式看这不就是后世的九九式作训鞋吗?当然高腰的九九式作训鞋,后世部队并没有配发。但是杨震所在的部队,却配发了这种轻便的作训鞋,代替沉重的九七式军靴用于日常的训练。
虽说这种九九式作训鞋,并未完全改变原有解放鞋的缺点,但无论是穿着的舒适程度,还是对脚踝的保护,都远远的超过了解放鞋。所以杨震想要在根据地能够承受能力允许条件之下,改进部队的军鞋,这款九九式高腰作训鞋就成了仿制的首选。
不过他只负责提供样式和要求,至于材料还是让专家来搞。杨震就有这点好处,不懂的地方绝对不会装懂。虽说提供了样式和要求,但是具体的事情他一般不过问。因为他不懂,所以也从来不干涉专家的工作。
他只是一个军人,又不是专家和教授。那些材料方面的事情他不懂,所以从来不参合。在材料上他只要求透气、透湿、结实,并且尽可能的利用根据地自产的材料,坚决不要进口,其他的一概不过问。
第1837章 整训
虽说杨震的这种做法,经常有把下面具体研究的人员逼疯的趋势。但有一点的好处,那就是没有出现过瞎指挥的情况。除了在时间上经常逼的过紧之外,倒也没有出现外行干涉内行的事情发生。
这种高腰防刺胶鞋,在配发部队之后相当的受到部队的欢迎。不仅是抗联的部队,就连皮尔逊和罗斯这两个家伙,也分别搞到几双整天的穿在脚上不脱下来。显然这两个家伙,虽说不太满意有些土气的面料和外形。但是对于这种鞋子穿着之后的舒适程度,还是相当满意的。
而在热带地区作战美军,因为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而因为军靴的事情大伤脑筋之后。经过皮尔逊的推荐,这款抗联生产的有些土气的军鞋又被美军相中,作为热带作战的制式军鞋配发。
在美军之中,主要是热带地区作战的美军之中。这款中国人制造的轻便军鞋,远比美制作战靴更受欢迎。财大气粗的美国陆军还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四二年底一次性,就下达了三百万双的订单。只是可惜的是,这个订单是眼下的东北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
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笔的订单飞走,心疼的心都快要流血了。最终经过协商,东北方面提供原始设计,并提供五十万双的成品,其余的美国人自行生产。东北人民政府不向美国人收取专利费用,但是美国人要提供尼龙生产技术和工艺标准。
而绒衣的配发,改变了关内外所有部队脱下棉衣即穿冬装,或是在冬装之前没有过度厚衣物的窘迫境地。也可以在春秋两季,让干部和战士在穿棉衣已经开始炎热,或是穿着单衣已经开始冷的情况之下,在未配发冬装之前增强身上军装的保暖性。
所有出关的部队之中,拥有武装带的寥寥无几。所以这次连同原来的皮质腰带一同干脆全部取消,每人与抗联的干部和战士都是一样,清一色的加强帆布腰带。换上合体得多军装的关内部队,一下子从内到外精神了许多。
其实对于关内出关的部队来说,最关键的是身体素质普遍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与几乎所有的干部战士虚弱的身体相比,军装甚至武器装备上遇到的问题还都是小事。关内部队抵达东北之后,抗联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出大量的医务人员,为关内部队检查身体。
在去年华北大扫荡之后,整个华北部队的整整一个冬季处境异常艰难,就连黑豆都无法满足需要。再加上今春开始的大旱,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伤病员才能给二两黄豆作为营养品,吃一个鸡蛋都需要分区领导特批。全军上下黑豆糊糊加上玉米棒子磨成的粉状物,是部队的日常主食。
全军上下从首长到战士,无一不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是普遍的现象。甚至相当一部分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在内,都因为严重的影响不良而出现了夜盲症的症状。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也是常见疾病。
此次会战之后,总体的形势虽说有一定的缓解。但因为主要粮棉产地冀中平原,却始终未能恢复,粮食匮乏的形势并未从根本上缓解。收复的地区不仅破坏严重,而且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
此次会战结束之前,冀南、冀鲁豫两地,包括晋察冀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旱情,太行山区的形势也不是很乐观。虽然恢复了去年大扫荡之前的态势,但也没有能够彻底的缓解缺吃少穿的境地。虽然在入夏之后,有了野菜可以缓解部分粮荒,但是那玩意根本就没有什么营养。
关内部队无论是晋察冀还是太行几大区,调来东北整训的部队,平均每个团只有五天的干粮。位于晋东南的部队,甚至还没有出山西就断粮了。战后残破的晋察冀,也无力满足那么多的部队的补充需要。
好在杨震早就已经想到这些,在会战结束之后,不仅在晋北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还准备了两个汽车团,专门用来转运关内部队。以尽肯能的减少长途行军,带来的粮食和体力的消耗。才避免出现关内部队,到了大门口却无力迈进去的情况。
而此次会战之中,伤亡惨重的华北方面军,尤其是驻山西的第一军。将山西境内的所有的据点,绝大部分收缩回主要的城市。除了同蒲和正太铁路上的主要据点之外,大部分的乡村据点已经放弃。
即便是正太铁路上也改为主要采取铁甲车巡逻的方式,原有的封锁线也已经是有名无实。关内部队主要是晋东南的太行军区部队,开往晋北的途中除了部分小规模的战斗之外,基本上没有遭遇到太大的敌情。否则一旦战斗进入僵持,就是困也把这些部队困死了。
营养不良,几乎是所有关内出关部队的现象,全军上下找不出一个哪怕是稍微胖一点的人。很多部队甚至抵达东北之后,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整训,而是要先恢复身体。否则这些部队大部分的干部和战士,根本就承受不了大运动量的训练。
为了让关内部队恢复元气,每支部队抵达东北之后,都是先检查身体、进行治疗。然后以小运动量训练,加上大量的营养补充,以恢复这些部队的身体素质。至于大运动量的战术训练,只能暂时放在后面。
关内部队普遍营养不良的情况,杨震在此次会战之中就已经发现。晋绥军区部队在晋北战场配合作战的时候,甚至一个长途奔袭都做不了。几十公里的行军,大量的掉队。不是因为干部和战士贪生怕死,而真的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引起的身体虚弱。
相对还好一些的晋绥部队,晋察冀去年留守的部队情况更加的严重。北岳区的一个团,在晋东北配合作战,到了夜间部队基本上丧失了行动能力。王光宇紧急派出军医检查之后才发现,严重的影响不良,让这个团从团长、政委到下面的战士,清一色的都得了夜盲症。
全团官兵有一个算一个,浑身上下看不到廋骨嶙峋,女兵甚至被饿的连月经都停了。在抵达晋北之后全团仅有的粮食,便是六十斤的黑豆和每人一个土豆。而且这个土豆,什么时候吃,还得团长同意之后。基本身体素质别说作战,就是长途行军都很吃力。
在晋北自身也无力短时间之内提供所需粮食的情况之下,王光宇紧急命令所有进入晋北的抗联部队,每人从每天配给的口粮之中节省二两粮食。同时向北岳部队移交了大批的罐头和压缩饼干,以尽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北岳部队的体力。
所有缴获的日军牛肉罐头和饼干,抗联一个都不许动,全部移交给北岳区部队。想方设法的抽调了一批医护人员,为北岳区的部队检查身体。这才让北岳区的部队,短时间的恢复体力。否则这些部队就连担任后方警戒,都已经力不从心了。
所以在会战结束之后,定下来关内部队出关整训的时候,杨震就亲自安排军区卫生部长,根据这个情况制定一套营养恢复的标准。并让后勤部安排一个副部长,放下其他的工作,全力筹集所需的物资。
针对关内干部和战士,普遍营养不良的身体素质,东北人民政府和抗联后勤部,特地调拨了大量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以及部分的细粮,为关内部队补充营养、调理身体。每顿饭两和面馒头,都一向是管够的。一个月下来原来的菜色不见了,个个都是红光满面。
不过在身体大致恢复之后的大训练量,也让第一次接触到抗联训练方式的关内部队吃足了苦头。天天风雨不误的五公里早操,整天的战术训练,晚上还要政治与文化学习。就连睡觉之前,还要进行武器保养训练。
隔三岔五的,还要来一次长途拉练。紧急集合更是三天两头,便搞上一次。虽说实弹训练,让很少有足够子弹训练的部队很是过瘾。但这么大的训练量,的确让第一次来东北整训的部队着实有些难以适应。
尤其如此大规模的训练量,是让一些身体基本素质差的战士,更是有些吃不消。出操对于所有当过兵的人都不陌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谁看到过扛着几十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和六零迫击炮出操的?
而战术训练对这些关内部队来说,虽然并不陌生。但所有的战术,却又都经过了部分的调整的同时,又增加了很多的科目。从步兵战术到班排战术,几乎都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班组和连排战术,变的有些让一些老兵甚至都陌生起来。
所有的各级战术训练,基本上都要从头开始不说。原有的战术,还要一遍遍的加练。等于是同时进行两种战术训练,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训练量几乎等于在关内的时候,一倍甚至是几倍。
只不过在看到抗联方面兄弟部队,强度还要超过自己的训练之后,关内的部队也就没有什么抱怨了。人家打了那么多的大胜仗,训练强度的还要超过自己,那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大家都是军人,人家能受得了的,自己为什么就受不了?
尤其是在知道当初的挺进军,在东北整训期间,也是这么训练下来的时候,此次带队出关的各级干部,在头皮发炸之余,也都赌了一口气。都感觉到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落后、叫苦,都有些丢不起这个人,今后在老战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人家都行,自己怎么就不行?
其实也不用太多的教育,谁都知道这么大强度的训练,以及大量新式战术训练。都是为了面对强敌的时候,能让自己在战场上尽可能的生存下来。只不过对于这么大的训练量,初次接触的关内部队只不过有些适应而已,并不是完全的拒绝这种近似乎不人道的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不用说大家也都懂得。再加上在副总指挥抵达东北之后,召集了所有在东北整训部队团以上干部,专门开了一个调整会之后,仅有的怨言也就都烟消云散了。
第1838章 副总指挥的坚持
而战术上改头换面,出现的让那些老兵都几乎认不出来的变化,其实也很正常。形势在发展和变化,部队的自身也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最起码的战术变化得与装备相配。不能新问题,还用老办法解决。
在部队完成换装,整体火力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火力对比与以前相比,几乎是天差地别之后。如果战术运用还是老一套,还一成不变不变那就真的奇怪了。新瓶里面,不能装旧酒。
关内部队在进入东北之后,从步兵班到各个旅一级,从上到下的装备都进行了更新和扩编。除了原来编入挺进军的部队之外,所有出关的部队第一次出现了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这样的直瞄火力。
同时大口径机枪的配备,也第一次走进了团一级的部队,营一级也第一次出现了六挺重机枪和两门六零炮的火力配置。整个营一级的火力标准,几乎超过了之前关内部队任何一个团。虽说重机枪大部分还是九二式,但是火力基数相对来说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团一级出现了固定编制八二迫击炮的建制,旅一级普遍组建了一个四门山炮、六门步兵炮外加四门战防炮编制炮兵营。火力配置在变,原来的战术自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战术训练上,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行的。
出关部队武器配备的这些编制,都是抗联总部与十八集团军总部,根据挺进军在察南作战,以及多年与华北日军军作战经验。经过反复研究磋商之后,根据十八集团军现有的自身机动能力量身制定的,可以说都是用血的经验换来的。
所有的火力配备标准,都是按照一个步兵旅能够在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日军一个加强了炮兵等其他兵种,总兵力在一千五百人以下的步兵加强大队,一个步兵团可以压制一个日军简编大队为标准制定的。
其实按照挺进军之前在察南的作战经验来看,这个估算的确有些保守。但是十八集团军的那位副总指挥,坚持在这种计算上宁可保守一些,也不愿意将自己评价的太高,而到时候在战场上吃大亏。
集中优势兵力断其一指,是关内部队常用的战术。但是因为缺乏火力和基本的弹药供应,尤其是支援火力以及通讯设备,以及两军在战斗力上的差距。往往造成了即便集中兵力合围了部分日军野战部队,也很难达到歼灭目的。
能够围歼被包围的日军大部,已经就是很不错的战绩了。现在火力提升上去了,但是以日军一贯的反应效率来看,势必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在估算的时候保守一些,并不吃亏。
在还要考虑到自身机动能力,以及弹药供应能力的前提之下,那位性格耿直的副总指挥还是坚持宁可低估一些自己,也不要逞强在战场上吃亏。毕竟关内部队在作战的时候,不可能得到抗联那么多的机动车辆和火车支援。
而且重装备过多,也要影响到部队的机动能力。使得部队只能过于依赖公路运动,这很明显并不太适合眼下的实际态势。部队重点应该还是运动战为主,攻坚战最好还是作为一些辅助手段。
所以在火力的配备上,下面的部队还是应该以轻便为主。连以下部队,最好还是不要配备迫击炮一类的火力。原有的掷弹筒还是应该给予保留,以尽可能的保证营以下部队的机动性。尽可能的不要出现部队作战,过于依赖公路而限制机动能力的情况发生。
尤其是在弹药和装备的,运输还主要靠人力的情况之下,营以下的部队还是以轻装为主。如果的确需要加强营以下部队的火力配置,完全可以在战前由上级调整。但是在基本的武器配备上,尽可能的还是要以轻便为主。
不仅团以下的部队,武器配备要保证一定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旅一级的支援火力,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能做到炮上肩,并尽可能的减少驮马的配置。一是驮马多了,大部分的骑兵都已经解散了的关内各个根据地实在养活不起。第二驮马在山区作战,也一样不是很方便。
在副总指挥看来,挺进军的编制虽说团一级,以及团以下部队火力配备大大的加强,但是还是略微显得笨重。各大军区完全可以以原来挺进军部队,作为重装部队使用,其余的部队还是作为轻装使用。
至于今后,随着抗联的军工发展,以及部队作战形势的改变,在装备上的调整还可以随时进行。但是在眼下,还是尽可能的保证部队在山区的机动性。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现有关内各个根据地,还要以山区为主要作战区域的情况之下,装备过于笨重还是会影响到部队的机动性。
等到不远的将来,部队真正打出山区,到那个时候在调整也不迟。副总指挥的意思,当前主要面对的问题,还是要尽快的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改掉百团大战暴露出来的毛病。
对于这一点杨震几经犹豫和考虑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所以在几经商议之后,出关部队原来计划淘汰的掷弹筒保留。再加上抗联从历次大批战利品中调拨的,每个步兵班配备一个。
给每个连配备了一个火箭筒班装备三门火箭筒,作为营以下部队的直瞄火力使用,战时下配到班排,以解决部队缺乏最基本的攻坚能力的局面。将原有配备给连一级的六零迫击炮,上调到每个营两门。与原来的重机枪,统一编制为重火力连。
团一级除了一个下辖四门八二迫击炮,以及两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连之外,还增编了一个八门制的无后坐力炮连和一个高机连。但是将原来规划之中团属的步兵炮连,全部编入旅一级的建制。原来旅属山野炮营,改为山炮、步兵炮与战防炮混编的炮兵营。
原来配属给旅属山炮营的多余炮兵,则组建了一批独立的山炮部队,在战时由指挥员根据战况的发展,进行火力上的调配。这个火力的配备与挺进军相比,还另外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将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依靠畜力的装备,尽可能的编入旅一级。
同时旅以下部队,增加了直瞄火力的编制。防空武器的配备,则是尽可能的以轻便的高射机枪为主。这样的火力配置,即保证了旅一级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援火力,也保证了团以下部队的机动能力。
每个旅各级建制,营以上还是采取三三制。旅下属三个步兵团和直属炮兵,团下属三个步兵营以及直属炮兵部队。每个步兵营下属三个步兵连,以及一个火力连。步兵连每个班都有轻机枪和掷弹筒各一挺、冲锋枪两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营一级的重机枪支援。
不过根据武器来源的不同,这种编制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编制是换装日械部队的编制,其余的德械部队还是不一样。各部队原有的马克沁重机枪,捷克、比利时、法制的七九机枪,以及七九步枪在经过检修之后,配备给单一部队。
在苏联转交的德军武器装备,数量满足需要之前,作为临时替代品。这些七九枪械,尤其是最受欢迎的捷克式轻机枪和勃朗宁轻机枪,基本都保留了下来。在经过翻新之后,配备给德械部队作为班用机枪使用。
而原来的重机枪,除了部分保留的马克沁和勃朗宁之外,其余的由德制MG三四重机枪代替。冲锋枪也是日械编制抗联制造的冲锋枪,改为德制MP四零冲锋枪。其余的支援火力,基本不变。
虽说抗联已经停止了日械轻武器弹药的生产,但是依旧还有数量巨大的库存。不算之前历次作战的缴获与之前抗联自己制造的,就是此次李明瑞实施的丰收者行动,就从奉天兵工厂搞来了一大批的弹药。
仅仅六五和七七毫米子弹,就足以满足将关内所有部队全部换装为日械之后,三到五年使用的。再加上日械普遍因为过于强调精度而射速慢,历次作战弹药消耗量并不大。所以虽说日械武器弹药已经停产,但是弹药储备数量依旧足以满足所需。
反倒是现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德制七九口径,却是库存数量不足只能加快生产速度,以满足关内部队换装的需要。同时原计划淘汰的九二步兵炮弹,在关内部队坚持之下,又重新恢复了生产。而关内旅属炮兵装备的四一式山炮,炮弹也一样恢复了生产。
至于对付日军大队以上规模的部队,则以更高级建制之内的炮兵为主。按照抗联的规划,给华北的三大军区,相当于纵队一级建制的每个二级军区,都组建一个野炮团,一个山炮团,外加一个一零五榴弹炮营。
不过受制于现有装备数量,除了山炮和野炮各到位一部分之外,其余的重武器编制至少眼下还只能在纸面上。关内开到东北整训、换装的部队,还是以旅一级建制为主。至少短时间之内,还是先将出关部队目前建制单位的武器装备充实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