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苏厨_分节阅读_第769节
小说作者:二子从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8 MB   上传时间:2021-07-07 19:29:40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电报

  于是苏油又将几个人都关了起来,连同他们的好朋友,太学生刘正夫,福建延平士子黄裳,甚至还有王珪的儿子王仲煜,邢恕的儿子邢居,也一并关了起来,砥砺切磋,还有……刷题。

  刘正夫是苏油非常欣赏的太学生,手下有文采,心中有正气。

  以学子卑微,就敢写匿名文章骂朝廷对待大苏不公;洪水来时,主动帮助开封府上堤抗洪,能力突出被学生选为领袖。

  苏油还特意调阅了刘正夫在太学里边的考绩,堪称学霸,而且对各种学问都不抵触,精敏上进。

  苏油觉得自己所见过的老一辈里边来比的话,刘正夫差不多是冯京赵卞左右的人物。

  黄裳就有些来路古怪了,这娃是福建路著名文人黄履的亲戚,而黄履的岳父,是沈括;黄履的女婿,是吕惠卿。

  从这条线上拎,吕惠卿得管沈括叫爷爷!!!

  辈分来得有点乱不说,最搞笑的是黄履虽然是反新法人士,结果因此被列为了王安石一党,现在在朝中担任御史中丞。

  于是苏油收到了两封信和一封贴子,分别来自南海,洛口和御史台,要他照顾此子,说他是福建路的文魁苗子。

  大宋的生态就是如此,士大夫家族里边,彼此关系很复杂。

  比如冯京的女儿,就嫁给了蔡确的儿子。

  至于韩嘉彦他们家族,那就更是几乎跟大宋大部分名门望族都攀得上关系。

  有时候苏油就在想,所谓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特么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没有这一条,好多士大夫家里小辈儿两口子,在床上都要打破头。

  不管长辈们在朝堂上怎么样,小辈儿们的关系,如今却非常融洽,大家各论各的。

  邢恕和王珪对自家儿子被苏油关起来,也表示一百个放心。

  世间岂有鸩人羊叔子哉?

  同样,他们都相信苏油将自家儿子关在可贞堂,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两人都没有跟苏油完全撕破脸,虽然朝堂上边暗箭纷飞你来我往,却都敢放心地将自家儿子放在苏油那里。

  这也是对苏家人品的最大肯定。

  开什么玩笑,苏文熟吃羊肉呢,而且可贞堂里的奇文密本多不胜数,据说还有苏明润当年轻取探花的神秘宝贝。

  大宋重进士,王珪和邢恕为了自家儿子的前程,也是用心良苦到不顾脸面了。

  苏油在这方面也并不计较,当听到苏迈过来跟小幺爷说有几个朋友文采出众,大家准备相约在可贞堂闭关半年,决战科场的时候,苏油也只是打听清楚都有哪些人,然后“哦”了一声,告诉自己侄孙和弟子要谦虚,多跟人家好好请教,相互照应帮助。

  至于吃住和笔墨纸砚什么的,小幺爷给你们包了。

  ……

  汴京,偏殿。

  赵顼和苏油,冯京在一起,一边看着苏油带来的一个新军班子在那里鼓捣一件神奇的玩意儿,一边扯着上面那些八卦。

  据苏油说,这个东西,叫做电报机。

  电报机需要电源,电源是电池。

  铅酸电池其实诞生于苏油和小天师第一次见面,用来电解水的那个临时简陋的装备,也算是铅酸电池的初始模型。

  之后,石富将之用于电镀和蚀刻,给金属表面增加细腻的纹理或者镀膜。

  这是刚需,也是四通的绝大秘密,很多文士折刀的刀柄上,宝钞的印模上,那些细如发丝的纹理,在外人眼中简直不可思议,其实就是用蜡将金属件封上,然后用针尖划去蜡层,加入直流电解槽蚀刻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用方便和性能持久稳定,电池得到了不断的改进,除了普通的铅酸电池和干电池外,如今四通和天师府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给铅酸电池充电。

  现在这台发报机,使用的就是串联干电池作为电源。

  干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只能使用一次。

  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铵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汞防腐剂。

  最外层是金属锌皮做的壳,也就是负极。

  电池放电就是氯化铵与锌的电解反应,释放出的电荷由石墨传导给正极碳棒的过程。

  锌的电解反应会释放氢气,这气体会降低电池功率,于是天师又在正极外面加上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锰的涂层,用来吸收氢气。

  这套东西发展到今天,四通和天师府已经弄得非常明白和透彻了,而且应用也已经相当成熟。

  苏油提出加快通讯速度课题之后,顺便给小天师点开了磁力切割线的金手指。

  这个东西是电机和铅酸电池充电的关键原理,但是现在还任重道远,没有二极管,就没法制造整流器,只能通过电刷和转向器才能输出直流电。

  不过苏油现在不需要这些,这些是天师府和皇家理工学院以后研究的课题,他只需要两个可以被直流电驱动的小线圈带动的指针就够了。

  一个指针动,表示0,两个指针一起动,表示1。

  有了这个,就能将水师使用的灯号,转化为指针指示的信号,水师的编码本就可以用上了。

  为了达到准确,张天师牺牲了一些效率,在发声器没有搞出来之前,通过长短信号区分是不太靠谱的,因此他采用了这么一套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信号系统。

  这就需要两个回路负责收,两个回路负责发,需要八根胶包铜丝作为电缆。

  苏油还去找陈昭明发明了一套算法,给每个信号加了一个校验位,通过逻辑算法,可以在接收端检验信号的正确性,避免信号部分丢失带来的信息错误。

  这个理工小组隶属于皇家军事学院,课题代号为“谛听”。

  偏殿里座钟时间指到了巳初,随着悠扬的钟声,电报机的指针开始晃动了起来。

  小组长扭头:“陛下,枢相,国公,收到天师府零零一请求。”

  这是一套编码,电传信息有一些基本码被占用,作为快速沟通使用。

  零零一,表示请求通讯。

  苏油点头:“回复,准备接收。”

  发报机有两个按钮,一个按下只会接通单路,另一个按下会接通双路,小组发报成员操作熟练,瞬间做出了接收准备完成的回复。

  不一会儿,接收信号的两个指针又开始摇动起来,两个记录员在一边紧张记录信号。

  那是一个表格,记录完毕,核对正确之后,小组长交给译电员,通过翻阅译码本,将一个个文字记录在表格每行最后一个空里。

  其实这个字码也是有规律的,译电员是从南海舰队抽调的王牌灯号手,字码都记在了脑子里,不过为了在陛下面前做到万无一失,译电员还是翻阅译码本查验了一次。

  很快,小组长将译文交给了苏油,苏油一看笑了,又将他交给了赵顼。

  赵顼一看,不由得也乐了,递给了冯京。

  冯京取过来一看,译码表上写着六个字,“天雨粟,鬼夜哭。”

  这是一个典故,《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张天师这是将电报的发明,比拟为仓颉造字一般重要。

  苏油躬身道:“陛下,如何回复,还请示下。”

  赵顼笑道:“这可难住我了,两位都是学问人,还是你们来拟吧。”

  冯京心神激荡:“《道德经》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天师制此神器,与道德经四十七章暗合,冥冥之中,定有天意。不如就回他‘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如何?”

  苏油笑道:“枢相此语妙极,可没有更恰当的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

  赵顼点头:“就这么回复他!”

  苏油将八个字记录在译电本头上,然后交给译电员,让理工小组忙去了。

  冯京说道:“好是好,不过现在这传播距离也太短了点,整个开封府,周围也才五十里。”

  苏油点头:“这就是一个试验阶段产品,论证的是这个工程的可行性。”

  “理工实验就是这样,来不得弄虚作假,只能一步步的走。现在试验成功了,证明了这项工程的可行性,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研究瓶颈等待克服。”

  “下一步就是将电报线连接到三畿四辅,之后是上游的郑州和下游的濮阳,如此一步步延长通讯距离。”

  “军机处初步会建立起一个通讯班,无论如何,总比养鸽子运输放飞来的方便可靠。”

  冯京赞道:“明润做事,从来都是有章有法,今年完成郑州到濮阳的连接吗?要是完成这一步,三天的应急响应时间,我们至少能够做到决堤不死人。”

  苏油有些无语:“冯枢相你这要求也太低了,我的建议是,让都水监和河渠司,到明年四月之前,完成开封以下多处关键河道的分洪干渠的兴建工作,只要有五处以上的泄洪干渠设施修建完备,即便不增高堤埽,大宋也将具备抗击百年大洪水的实力。”

  “但是还是要看到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泾河治理用了十多年,如今算是初见成效,说明植树固沙的方案还是可行的。”

  “因此臣想向陛下建议,将这个方案推行黄河全流域,包括一些水势浑浊的支流,减少黄河中的泥沙量,结合下游的束水堤工程,以缓冲下游泥沙堆积程度。”

  “这事情现在做还来得及,要是留给后世子孙,他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赵顼问道:“那沿河靠畜牧为生的百姓怎么安置?还有沿河土地取水便捷,现在弃耕还林,百姓们不会有怨言?”

  苏油说道:“所以要大力推广去势去尾圈养,优良牧草种植收储方法,还有风车机井灌溉,解决沿途百姓迁移之后畜牧耕作的生计问题。”

  冯京觉得这一套有些耳熟:“相州模式?”

  苏油笑道:“相州模式怕是不行,相州模式说动了韩家,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陕西沿河没有这样的力量,只能依靠地方州府官员的能力。”

  说完对赵顼躬身:“陛下,南海如今已然安定,吕惠卿的政务能力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在南海已经超过年资很久了,理应更换入内地。”

  “还有交趾和占城籍的当地官员,也应该加入到考绩序列当中,给他们上进的通道,以免在地方上势力过于庞大,走回汉唐的老路。”

  “南海人,对大宋的广东,福建颇为向往。当地士绅,祖籍也多在这两地。不如施行考计,选入两地为官,加强其与大宋的联系,巩固其向宋之心,而且两地离南海也不算太远,他们也不至于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赵顼点头:“那两处好些地方,我朝官员都视作畏途,官府一直叫苦人员不足。这主意倒是不错。”

  冯京有些犹豫:“要是他们盘踞了广东福建两路,不是麻烦?”

  苏油笑道:“刚刚说了,他们都要加入我朝的流诠之中,三四年一换任所,将他们从南海请出来,安置在福建广东,只是第一步而已。我朝百年,可有造反的知州?”

  如此一说冯京算是明白了,说白了他还是没将那些人当做本朝官员。

  赵顼表示同意:“就跟治河一样,堵不如疏。那就下中书计议吧。”

  是月,诏:“诸路教阅禁军,无过两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1页  当前第7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9/1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苏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