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灭所有生机。
随着司马德戡落马,身后四骑同时哗啦啦倒下。
竟是连人带马都被射穿了。
“好箭。”
绾绾惊喜呼道。
徐子陵也是惊喜跃起,伸臂一挥,手中长矛沥血前指,大声下令,向前冲击。
这一次,在众人眼前生生射死领军大将,一万骁果骑终于失去了最后的斗志。
发一声喊就掉转马头,拍马狂逃。
有些逃得慢了,更是把手中的兵器也扔掉了。
不时就有人掉在马下,身后追兵,挥刀斩去脑袋。
扬州军先前被打得十分艰难,此时胸中憋了一股气,尾随追击,也不知追了多远,才见到徐子陵带兵回返。
“禀王上,一路收拢两千骑,或降或杀。其余七千余骑,已经逃向西北,再难追击。”
显然,这种战果,他已经很满意了。
但想想自己这方,打了这么一场,就损失了三千余人,约七八百匹战马,他就又有些心疼。
杨林眉头轻轻一跳,心里微微失望,不过,转念一想,又摇头失笑。
打仗就是这么回事,不是每一战都能取得最大的战果。
这一仗打下来,既练了兵,又能补足到六千余骑,还俘虏了一千余士卒,其实算是不错了。
至于那逃走的七千余骑,他并没想过去追杀。
人家是骑兵精锐,自己手下这些人说实在的,还真的追不上。
再说,那些骁果军,就算擒捉回来,也安抚不住。
就如自己麾下五千骁果军一样,身在扬州,心在洛阳。
“等回去了,要强令这些人在当地成家,并且置业……
否则,这心系北地的,要让他们留在江东地面上,士气一直低迷,也不是个事。
如此以往,真正的战力,还比不上我们自己练出来的新兵。”
“是。”
徐子陵欣然应是。
他这些时日一直练兵,对军心士气这些弯弯绕理解得很深,这时一听就明白了杨林的意思。
“实在不行,就强令解甲归田,不能忠心于王上的士卒,决不能要。”
杨林点点头,耳中就听到兵刃交击的轰鸣。
他转头望去,就见到树木倒折,两人翻翻滚滚的杀了出来。
“咦……”
是寇仲。
此时他刀芒如电,纵跃飞驰间,与一个身形剽悍的英武汉子在那里拼刀厮杀。
那汉子眼神沉静,一柄长刃直刀杀气凌厉。
在他的手里,极为简单直来直去的刀法,竟然斩出了战场争锋尸山血海的气势来。
在寇仲先天真气加持下的百变刀法之下,他明明从真气到刀招,都落在下风,气魄上却丝毫不逊色。
给人一种感觉,似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翻盘一般。
“好刀法,接我一招破浪斩……”
寇仲手中长刀回收,如推磨一般,猛然一刀斩出,身形狂突前冲。
眼前刀光重重。
树木泥土,被刀锋所激,化为轰然巨浪,一线刀光隐随在后。
威势难当。
那英武汉子,却仿佛没见到寇仲刀法的凶厉之处一样,仍然冷着一张死鱼脸,目光淡漠,看不出任何表情。
只是刀势回缩,身形也缩成一团,随着刀浪不断后腿。
一边后退一边蓄势。
能看得出来,只要他退到最后,等寇仲一刀力尽。
就是他蓄势已成,锋芒毕露的时候。
‘每一刀都有着血战疆场的气势,这年纪,这气度。”
杨林心下一动,隐隐猜到眼前这人是谁了。
是英雄,惜英雄。
他看得出来,寇仲的刀法其实还是留了手,并没有展现他那一股子霸道的杀机,看着是越打越兴奋,他其实是在切磋。
这证明什么?
证明寇仲其实也看上了此人,认为对方值得交往,是个极厉害的人物。
事实上,身旁的徐子陵看着那人的刀法和气度,也是若有所思。
刚刚这一战的情形,让他见着对方的刀势,就有些领悟。
避强击弱,擗亢捣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在这人的刀法中就能看出种种兵法的影子。
“这是,以兵法入刀,果然不凡。”
“对,既然遇到了,就不能让他走脱。”
杨林身形一动,就到了比刀的两人身前。
左手屈指一弹,咣的一声,就把寇仲那叠浪一般的刀光弹了回去。
弹得他倒退数步,一口气回不上来。
另一只手,却是探手一抓,轻轻飘飘的把那蓄势到极处,正要亮出锋芒的长刀捉在手里。
手腕微振,就夺刀在手。
英武汉子一直淡漠的眼神,这次终于露出一丝惊容。
他发现,对方一出现,就有无边威势笼罩自己。
手爪抓落,象是天罗地网似的。
无论自己怎么变式,躲避,都没有半点作用。
右臂一轻,长刀已经易手。
而且,失刀倒还罢了,他还感觉在这一刹那,自己身体僵直了一个呼吸时间。
退,退不得。
进,进不了。
“靠山王,杨林。”
他脱口惊呼出声。
“是我,你是何人,观你刀法就能知道兵法也是很不错的。不如入我麾下为将,尽展所学,岂不更好。”
杨林笑眯眯的道。
不等对方回答,他伸出一根手指微弹,就把夺来的镔铁长刀,弹成了数十碎片。
嗖嗖嗖。
无数刀片直刺入土。
“此刀钢火不行,配不上你,我给你换一柄。”
他展颜一笑,伸手向旁边一抓,一柄刀身黑漆漆,只余锋刃一线亮白的厚重长刀已经从地面跃起,跳到他的手里。
递了过去。
这是先前一箭射死司马德戡之后,从他的马匹背上收来的长刀。
此刀杨林看过,是玄铁所铸,算是一柄上品好刀。
英武汉子看了一眼那深处泥土之中看不见了的碎刀,再看看眼前的这柄玄铁宝刀。
愣了一小会,才苦笑拜下:“属下李靖,拜见王爷。”
……
第350章 李靖谋划
蝼蚁尚且偷生。
何况李靖乎。
李靖舅父是大隋名将韩擒虎,幼时随他学习兵法。
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亲也做过赵郡太守。
说起来,这一位就是隋朝根正苗红的官员二代,将二代,文武双全。
如果以正常的发展前景,这种人物,到后来一直往上爬,定然会是大隋的股肱之才,国之栋梁。
连当时的吏部尚书牛弘和左仆射杨素也对他赏有加,称他为有大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本来,他此时担任马邑郡丞,在李渊麾下与突厥人作战。
他敏锐的察觉到太原留守李渊在暗中招兵买马,与河南翟让,李密,河北窦建德,江都杜伏威、辅公祏他们一样,想要窃居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