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713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在这楼台风口间,确实不是适合谈话的地方,尤其是见到赵普、王溥的状态,刘皇帝也就从刘旸所请,移步入内,听取奏事。

  中间,另设有一座祭台,立有神龛,祭器齐备,燃烧的香火还是刘皇帝此番亲自插上的。

  一排黄蒲小案,还准备着瓜果、点心与酒水,刘皇帝上来,仿佛真就是为了请神,与天地神祇畅饮沟通的。

  “说吧!出什么事,需劳你们三人,这般行色匆匆,联袂来见!”落座,看着刘旸三人,注意到他们疲惫的身体,刘皇帝轻声问道。

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

  面对刘皇帝的问话,三个人表情持续凝重,互相对视一眼,却又不直接开口了。见状,刘皇帝脸上也多了几分严肃,单薄宽松的袍袖一甩,淡淡道:“你们匆匆而来,不惧登高之苦,见了朕,反倒吞吞吐吐的!”

  “说!”短促有力的喝声让三个人身形一顿。

  迎着刘皇帝的目光,还是刘旸,深吸了一口气,拱手道:“禀陛下,澶州上报,河决!”

  “又决口了!”刘皇帝眉头顿时大蹙,问:“什么情况?何等形势?”

  不敢隐瞒,刘旸沉声道:“河口大决!据报,堤决数里,洪河蔓延,席卷濮阴,全县皆没,田舍多毁,城池动摇,官民损失严重,形势异常严峻!另,大名府亦有决口,幸得官兵百姓,及时塞口,水情方才得到控制!”

  “决口,大水,洪患,灾害……这一年中,朕已经是第二次听到这些了!”闻之,刘皇帝表情肉眼可见地冷了下来:“去秋滑州,今夏澶州,动辄决口,大汉的河防堤岸,就是如此脆弱不堪吗?过去二十年,投入那么多人物财力,用以河工水利建设,结果都是些豆腐渣工程吗?”

  刘皇帝这话,有失偏颇,但怒意是传达到了,盯着刘旸,这回有些不留情地斥道:“你去年东巡河防,不是回来告诉朕,滑州之外,一切完好吗?言犹在耳,这才多久,黄泛又起!嗯?”

  即便以刘旸如今的城府,此时面对刘皇帝如此质问,也不由面红耳赤。事实上,在初闻水患之时,他真有种被当堂打脸的羞臊感。

  微低着头,刘旸略显消沉地请罪道:“是臣巡视马虎,督察不力,罪在朝廷,祸及沿岸百姓,恳请陛下问罪!”

  说着,刘旸已经起身,拜倒伏请。

  见其状,刘皇帝眼睛眯了下,却没表态。赵普似乎也坐不住了,起身一拜,中肯地说了句公道话:“陛下,就臣看来,澶州决口,过错还怪不到太子殿下身上,这还是老臣疏忽,以及地方官府懈怠!”

  “赵相公不必为我开脱!”见赵普为自己说话,刘旸双目中闪过少许的感激,不过表情认真而坚定,郑重其事地,想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且不提其他,陛下付以监国之任,出了如此害情,未能及时察觉防控,便是我的过失!”

  “你倒是挺有担当!”不咸不淡地点评一句,刘皇帝又瞧向赵普,道:“朕也想听听,你们又疏忽在哪里?”

  闻问,赵普语气严肃地应道:“回陛下,仲夏以来,便有讯传,河南、河北个别地区,多发大雨,霖雨不止,至今仍在持续。

  只是对此,臣等未有足够警惕,也未及时降制,敦促沿河州县官吏,预防河患。臣咨询过专人,今夏霖雨,分外异常,有别于往年,以致水位暴涨,河流难释,并言,今次大水,恐是二十年难得一遇的大灾。

  而朝廷这些年投入巨资,用以河防水利之建设,确有其效,沿河官民百姓也有近十年未遭大水灾害,官民忧患意识本就大减。至于去岁河决,也迅速塞口复防,影响未曾扩散。

  后又因滑州案,各地官府对于境内堤防进行过检查完善,修葺补缺。然,天灾之来,其速之急,其势之大,远超想象,各地难免无备,致濮阴决,突兀难抵……”

  “呵呵!”刘皇帝闻之,顿时冷笑两声,看着赵普:“赵卿果然会说话,这一番言论,却是将所有的过失与疏漏,都诿于天灾本身了!怎么,你知道,朕无法向头顶这片苍穹问罪吗?”

  听此言,即便以赵普的心理素质与脸皮厚度,也不免心中一突,不敢同刘皇帝对视,只是沉声道:“臣无诿过之意,只是,当言之事,实话实说罢了!”

  注视了赵普一会儿,看得他有些忐忑了,目光又在刘旸身上转悠了一圈,形容有所缓和,而后说道:“朕非为己甚,只是,既然雨水有异,为何自外及内,各级官僚,层层监察,就没有一人提出灾警,提醒御防?

  那么多官员,包括你们,都只能事后再向朕讨论缘由,后知后觉?”

  “臣疏忽怠慢,大过,请陛下治罪!”赵普的态度摆得同刘旸一样,反倒把刘皇帝给逼到了一个角落。

  以刘皇帝的脾性,真籍此向赵普追责问罪,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着实没有这个必要。且不提诸多其他因素,就赵普之后,他都暂时找不出一个足够让自己满意、信任、放心又恰到好处的人选来。

  一直默不作声的王溥此时也开口了,脸色如常的严肃,拱手道:“陛下,赵相操劳公务,日理万机,此番水患,虽有失察之处,却属实难料,绝非赵相一人之过,若以此罪之,臣以为不妥。为今之计,还当以防洪救灾为先,其他事,臣以为可待事济之后,再作区处!”

  听王溥这一番话,刘皇帝略感讶异,王溥竟然会为赵普说话,这在当下也算一桩奇事了,二相之间,只能用渐行渐远来形容,对此刘皇帝可是心知肚明的。

  不过,这话也确实比较合刘皇帝心意,目光从三人身上扫过,最终停在刘旸身上,沉声道:“起来吧!问责也解决不了泛滥的河水,眼下救急为先,其他事情,容后再处!”

  “是!”此言落,三个人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

  赵普则趁机汇报:“得知灾情,政事堂已然连发抗洪救灾政令,广传沿河州县官民,令其自救避祸。臣等以为,此番霖雨,波及甚广,濮阴已决,为免河南、河北两岸数十州县再遭决口之害,以免更多地区百姓遭受损伤,更为重要。

  另外,救民援洪之事,还需地方官兵配合,军队调动之令,还需陛下签发……同时,黄河水涨,汴水亦然,对京畿州县,同样也下达命令,做好防备,包括西京!”

  “你们既然有充分的考虑,就照此办理吧!”赵普是侃侃而谈的,显然是早有应对,刘皇帝还算认可,毕竟在救灾事宜上,大汉朝廷还是很有经验,倒也不怎么需要刘皇帝做太多指点。

  当然,请示的态度还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出了这么大疏漏的情况下。

  “大汉就是在这水患旱灾中一路走过来的,当初年年灾害,都挺过来了,这一次,也一样,你们大胆施为吧!”刘皇帝指示道,语气难免有些意兴阑珊。

  有此一事,刘皇帝这高台览景的兴致显然消散无踪,起身再度外出,站到栏杆前,望着外边,残阳如血,肆虐的风都仿佛带着些妖气。

  刘皇帝凝着眉,喃喃自语:“洛阳这边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河南、河北却连发大雨,此番大水,果然有异?”

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

  开宝十年夏五月,大汉遭遇了开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广大中原地区,霖雨不止,河南、河北数十州县苦雨为灾。

  更令人心惊着,“乖巧”了十数年的黄河,开始兴风作浪,水位暴涨,洪灾频发,澶州、大名及下游十数州县堤防,皆有倾覆之危,数百万百姓,饱受威胁。

  虽反应稍迟,但在确认水患的等级与危害之后,大汉朝廷也展现出当下行政能力的高效,以极其严厉的态度,连发制命,广谕各地州县官府,要求他们严防死守,抗灾救民。

  这一次,几乎是一次总动员,针对于黄、汴二河流域地方官府,官民齐动,军民配合,声势阵仗,堪比北伐期间,甚至犹有过之,毕竟此番是真正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并且性命攸关。

  为了引起重视,也为表示决心,赵普甚至通过不那么正式的方式,向相关官府传达一个态度:哪里出事,便处置哪里;谁懈怠疏忽,便办谁。

  没有虚头巴脑,也没有拖泥带水,干脆、利落,简单直接,堪称粗暴的威胁。并且为了让地方上的猴子们有所警惕,最先决口的澶州主副官员,就成为了此番抗洪救灾动员祭旗的鸡,甭管委屈不委屈,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杀鸡儆猴这一招,招式很老,但往往管用。很多教训有时不那么容易被吸取,但有此典型,却也没有多少人敢不上心,即便不为治下的黎民百姓考虑,为了自己的头上的官帽子,也要多几分用心。

  在抗灾救民事宜上,二十多年下来,大汉朝廷是有足够的经验的。但即便反应过来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果断的措施,仍旧没能使两河州县平稳地从这次巨大的水灾中度过。

  连绵不休的大雨,是洪患的主因,雨不停,灾不止。数十州县,数百万民,成为了水患雨灾的受难者。

  尤其是首先爆发的澶州,决开的口子,便是一道最大的漏洞,根本挡不住,汹涌泛滥的洪水,肆意奔突,淹没田土,毁灭村镇,官民财产损失无算,能保住性命都是侥天之幸。

  为了抗洪救灾,京畿、河南、河北三道官府,总计调动了三十多万军民用以抗洪,地方军队全数出动,甚至东京、大名及沿河重镇的禁军都出动了。

  动用的人物力巨大,朝廷也敢于投入,然而在这等天灾面前,人总是显得那般脆弱无力。数百万官民,更多的时候,也只能在那狂风暴雨,洪水猛兽面前,苦苦挣扎,抱团取暖。

  这还是在朝廷这些年在河防工程起了一定作用的情况下,否则,若是各地堤岸大决,那一泻汪洋,只怕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竟成泽国了。

  雨不停,则灾不止。然而,让人朝廷及地方感到压力巨大的,还恰恰是那不曾停歇的大雨,非但不停,反而有些不依不饶,给人一种要冲破堤阻、毁灭一切的感觉。

  持续的暴雨,不仅考验着各地的堤防,也考验着人心意志。从五月灾情爆发,一直到六月,各地仍旧霖雨不止,强度有所变化,但就是不停,让人望不到终点。

  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场雨灾洪害,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了。而沿河堤防,也在大水连绵不断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危如累卵。

  澶州自不必多提,形势最为恶劣,数万军民,乘着雨水,冒着生命危险,往决口投沙竖石,也仅仅起到一些微不足道的遏制作用。

  大名府的情况,同样不妙,朝城等堤上,长驻军民,多储物料,广营堤防,这才堪堪挡住,即便如此,倾覆之危不解,有数次险情都是靠着人力给抢下来的。

  其余地方,情况或许好些,却也只是相对而言,危急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沿河地区的数百万军民,体验了一番末日般的感觉,就仿佛头顶悬着一把刀,随时可能斩下。

  为此,除了响应官府的抗洪救灾的力役之外,沿河地区,抛家舍业者,有数十万人,大量百姓,携老扶幼、背井离乡,只为躲避洪灾。

  一时之间,大河下游地区,一片混乱,社会、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朝廷的统治,官府的行政,都经受着极大的考验。

  惠国公宋延渥乃是刘皇帝委派的抗洪救灾前线“总指挥”,每次从他那里上报的奏章,总是充满了严峻、紧急、危机等字眼,令人心惊肉跳。

  而坐镇京城,调度指挥的宰相赵普,一月之间,也是担惊受怕,最怕的就是收到哪里又决口了,哪里又受灾了。

  由于对雨灾的警惕预见不足,已经在刘皇帝那里吃了挂落,若是后续的救灾事宜再出差错,待灾情缓解之后,他宰相也绝对讨不了好。

  而最让人感到沉重的,是这场灾情还远远看不到缓解的时候,更遑结束。

  有鉴于洪灾水情,刘皇帝也没有再继续退居幕后,在汉宫之中纳福乘凉了,这种天灾国难面前,他也难有这个心情。

  进入六月之后,刘皇帝更连下训令,督促朝堂官府,勉励臣民百姓,呼吁上下一心,全力抗灾。

  由于大雨持续地近乎诡异,朝中有不少官员都请奏上表,希望刘皇帝能够祭天祈福,以解灾情。

  这样的奏请,自然被刘皇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原因也很简单,若是撞个大运,祈福有效,能够增加自己身上的神圣性也就罢了。

  然而,若是祭天无效,那样岂不更引得人心思变,这样的结果,就不是刘皇帝乐意见到的了。尤其是,刘皇帝咨询过钦天监的那些“天文专家”,从他们口中判断,这场大雨洪灾,还看不到缓解的征兆。

  同时,在这种形势下,刘皇帝也是分外敏感的。太平时候,应付一下,祭祭天,拜拜神,也就罢了,而这个时候,刘皇帝心怀疑忌的是,会不会有人拿天人感应那一套来说事,讲什么君失其德,政失其道,以致上天降灾,警诫世人。

  所幸,朝中还没有这样的傻人,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触刘皇帝的霉头,即便有人心中有类似的想法,暂时也只敢憋在心里。

  刘皇帝还特地下了一道明诏,从毫无文采的诏文中就可以看出,乃是刘皇帝亲拟,而没有经过李昉的润色。

  刘皇帝直白地训斥了那些不求努力救灾,反而指望上天怜悯开恩,指出抱有这样想法的人,都是消极抗灾,不思纾难救民的庸臣碌人。

  措辞异常严厉,诏令下达之后,至少西京这边,朝廷的思想是基本统一,牵涉有司也更加专心致志地进行抗洪救灾事宜的差事。

  六月己丑(初二),郑州、东京、宋州官府相继上奏,言汴河水情有异,这些奏报,在河患未已的情况下,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政事堂连发政令,让沿汴州县官府提升预防等级,做好人力物力储备,提前应对,以防汴水生变。

  没法不重视,汴水可是中原的核心水脉,黄金水道,连接运河,沟通南北,若汴水为患,伤害的可不只是东京等重要城市,连西京这边都要受到影响。

  毕竟,当下的西京洛阳,每年也有大量的物资支持,是来自东南地区的。

  不得不说,大汉过去治了二十年河渠,成绩最为显著的,就是汴水为主的中原水道。其后,水害的影响果然从汴河流域蔓延开来,不过得益于官府的提前应对,严防死守,再加上河工上的便利,汴水最终没能成灾,得以平稳度过,安全涉险。

  整个五、六月份,大汉都是在同暴雨洪水的抗争中度过,人未能胜天,却也不曾屈服。一直到六月二十一日,双方达成“和解”,雨水止,洪患平,渡劫成功……

第439章 自请其罪

  虽至夏末,但气候的炎热仍在持续,垂拱殿内也加置了一些冰块,用以驱暑。大概是由于中原大雨、黄河大水的缘故,这个夏季刘皇帝并没有如往年那般饱受炎暑的折磨。

  不过,也许是心理作用,待雨过天晴,这盛夏的尾巴反令他燥热异常。太子刘旸与宰相赵普联袂而来,一入殿,便感受到殿中那股寒气,有些渗人。

  刘皇帝靠在一张躺椅上,穿着很单薄,身上盖着一张毯子,额头却渗出一些汗迹,看起来有些不正常,炎热的节气显然让他分外煎熬。

  刘旸是知道的刘皇帝的身体忌讳的,见此景,忍着奏事的冲动,低声劝道:“爹,寒冰虽凉,得一时之爽,却格外伤身,为家国天下,还请保重御体啊!”

  听其言,刘皇帝偏过头,两眼惺忪地看着刘旸二人,平静道:“不过用点冰块寒气罢了,怎么就牵扯到家国天下了?你的心意朕明白,朕的身体自个儿也清楚,不必担忧,就这阵子了,熬过便好!”

  “坐!”刘皇帝抬手示意边上的两个蒲凳,轻声问道:“灾情彻底控制住了?没有反复了吧!”

  二人谢礼落座,由刘旸开口,严肃了四十多天的面孔终于露出了一点轻松的笑容,禀道:“根据这段时间各地反应的结果来看,此番水情是彻底度过了,各地雨水皆止,天气转晴,大河水位下降,汴河水况也恢复正常。

  决口之堤已安排新一批丁役,进行堵塞修复,惠公亲自带人在澶州护堤。政事堂业已下达制文,令各地官府有序善后,重建安民。

  只是,从各道州府上报的受灾情况来看,情况很遭,官民财产损失惨重,避难的流民达三十七万人,各地城镇村庄多有创伤,房屋里舍堕毁数万间,田亩庄稼淹损坏有二十余万顷。

  澶州及其周边州县情况最为严重,全境皆为洪水、大雨所祸,周遭也多成泽国,亟需朝廷重建恢复支持……”

  刘旸言罢,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君臣三人都作沉默状。刘皇帝的脸上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眉头还是不自觉蹙了起来,良久,方才重重地叹息道:“大雨磅礴,洪水无情,朕知道损失会很大,却仍旧没想到会严重到这样的程度,还是小觑其破坏力,这该是大汉开国以来,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灾害了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7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3/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