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卯时就是凌晨五点,苏泽疑惑的问道:“为何这么早?”

  陈朝源叹息说道:“还不是怕不中的士子闹事,第二场也叫做晨试,中午之前就能考完。”

  苏泽也是无语了,由此可见大明朝的官府信用如何了。

  固然有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士子们都对考中的不服气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确实科举舞弊严重,县中的读书人不信任官府。

  其实别说是县试了,就连会试也是闹过舞弊案的,比如著名的明初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众说纷纭,于家书铺里也有常有印刷的《南北榜秘辛》的小册子卖,这种地摊文学颇受欢迎,就是有可能被官府查禁,所以书铺都是到了傍晚才拿出来卖。

  南北榜案是洪武年时候的事情,当时朱元璋以陈三省为主考官,最后会试结果中进士的全部都是南方人。

  这引起了北方士人的强烈反对,朱元璋亲自审理案件,推翻了南榜的结果,钦点的进士全部都是北方人。

  参与此案的主考官,同考官,监考官,陪考官全部获罪,而上书检举的大臣也同样获罪,这场明初的科举弊案,看似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其实还是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

  南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从南北榜案之后,朝廷就默认了南北士子的录取比例。

  后来南北相争,反而给帝国的精英心中划下了隔阂。

  科场弊案的处理结果也是疑点重重,第一次北方一人不取确实是有舞弊,但是朱元璋亲判又南方不取一人,其实还是他疑心南方士人在朝廷中势力太大,所以提拔北方士人的平衡术。

  也就是说原本的腐败问题,最后用政治问题处理了。

  这样的处理结果,固然是平衡了当时的朝廷局势,可是也加剧了普通读书人对于科举公正和严肃性的质疑。

  皇帝亲自判卷的会试结果都是这么儿戏,后面的科举考试又有什么公正性可言呢?

  后面几朝更是科举舞弊案件频发,更是加重了普通读书人的不满,朝廷的公信力已经丧失,再怎么做都是错的。

  这之后,主考官提携同乡,以乡人抱团结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这都是明初留下的祸根。

  县试就是没有公信力,第二场考试都要在天亮前进场,苏泽也是服了。

  返回编辑部,苏泽开始养精蓄锐。

  虽然用了糊名、号牌登记制度,但是有心人已经打探到了第一场考试结果了。

  登记考簿的书吏是人,县衙本身就和筛子一样,都不需要刻意打听,消息就传出去了。

  就算是号称锁院的考院内,白知县也知道了榜首的甲六是苏泽了。

  听到是苏泽,白知县也是非常错愕。

  他本以为苏泽是答不出来提前交卷的,却没想到他答的这么好。

  一想到苏泽当日在县学的精妙破题,看来此子还真的有几分急才。

  再拿起考卷,看着内容,白知县更是觉得欣赏,他将苏泽的考卷誊抄下来,准备寄给几个同年同道好好观摩一下。

  知府衙门后宅,方知府也知道了苏泽是榜一的事情。

  一般来说,第一场县试的第一名,不出意外就是县试第一。

  县试第一也叫做案首,府试的时候,县试案首一般都能中试。

  这也算是官场潜规则了,你县试点的第一名,府试都考不过,那不是说明县试中有水分吗?

  这不等于知府说知县工作做的不好吗?

  方知府微微点头,可惜要等到考试结束,才能看到苏泽的卷子。

  若是能考上秀才,也算是勉强合格了。

  举人可以慢慢考嘛,反正自己也身体康健,倒是也不着急。

  “把这个消息送到小姐房里去,别太刻意。”

  贴身书童立刻会意。

  当天晚上,方知府的晚餐多了几道他喜欢的肉菜,饭后还多了一道甜汤。

  而彭安又带着满满一个大食盒,送到了苏泽暂住的地方。

  吃着食盒中的食物,苏泽又看到香囊。

  这位方大小姐的厨艺至少是Lv10水平,怎么刺绣女工等级这么低?

  想到对方书法诗词的造诣,看来是和女工八字不合?

  第二天凌晨,林清材陪同两人来到考院,这一次卫所哨兵的搜检没这么严格了,还是按照上次的号牌,苏泽坐进了甲六的考棚。

  此时天还没亮,书吏开始分发蜡烛。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是诏浩表判论,其实就是四种公文写作。

  县试的要求很低,只要格式正确,内容上不做要求,主要就是考的公文格式。

  因为天还没亮,这场考试又不是五经,大家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就由县衙的礼房吏员宣读考试内容。

  内容也很简单,这次考的是“浩”和“判”。

  浩,也通诰。

  这次县试的题目,是《节止酒浩》。

  内容很简单,就是号召百姓珍惜粮食,少用粮食酿酒的朝廷政令。

  这个文章算是送分题了,原因很简单,这是有范文的。

  《尚书,周书》中就有一篇《酒浩》,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也是所有读书人必背的书目。

  由此看来,白知县在第二场考试算是放水了,按照周公的思想写,套用现在的浩的格式就行了。

  苏泽莞尔一笑,这《酒浩》也是很有意思的。

  《酒浩》是中国第一篇禁酒令,除此之外,历史上一次经典的政治刺杀,也是通过《酒浩》来完成的。

  北周权臣宇文护,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初期的权臣。

  北周武帝宇文邕为了杀宇文护,就向宇文护说太后最近嗜酒,请宇文护入宫宣读《酒浩》劝谏太后。

  宇文护并不知道刺杀计划,欣然入宫。还未等读完,宇文邕用玉笏从后面打他,宇文护倒在地上。侍卫上前将宇文护杀死,一代权臣就这样命丧皇宫。

  你以为的权术,《琅琊榜》以天下围棋盘,人心为棋子,天罗地网步步紧逼。

  实际上的权术,骗进宫里宰了。

  而实际上,前者只见于家,后者才是政治斗争常态。

  康麻子除鳌拜也是这套方案,可见这套方案的实用性。

  当然,这也是因为鳌拜不读书,从宇文护之后,秉政的权臣就很少独自去后宫,就像是现代黑老大钓鱼都要戴头盔一样。

  苏泽迅速写完了《节止酒浩》,然后就是判了。

  判,就是判词。

  不过这个题目考的也不是怎么判案子,而是怎么写判决书。

  这个格式也是苏泽突击训练过的,案情也是很清楚明晰的,苏泽迅速写完了,然后改了错别字誊抄到了考卷上。

  这期间,白知县也在苏泽的考棚前转了一圈,看到苏泽字迹工整,写的浩和判也都非常标准,心中也是很满意。

  九点不到,基本上大家都考完了,出了考院就迅速回家。

  第二场的批改也很快,第二天就再次贴出红榜,这次甲六依然在“中”字的中央,前十名的排名都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意外的是团案外圈的几个人被黜落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格式不对还是考卷出现了问题,陈朝源竟然递补进入到了主榜中。

  陈朝源欣喜若狂,第三场论考完就是最终名次了,自己还有机会!

  彭安再次送来食盒,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场考试。

  最后一场考论,也就是策论。

  不过明代的殿试之前都不重策论,所以题目都很简单,算是走个形势。

  依然是考卷格式和避讳别出问题,基本上排名就定了。

  有时候出题的县令,也会出一些题目,来询问年轻读书人的看法。

  但是按照明代的规定,不能考实务。

  原因很简单,你知县是个什么品级的官员,伱也配问策?

  问策是我老朱家才能做的事情,你一个知县就要问策了,以后还得了?难不成要摄政?

  所以明代除了殿试的策论,其余策论不能谈论实事。

  不过这种东西,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谈实事,那就谈历史好了。

  白知县的题目是《论定宋元倭乱策》。

  好吧,现在抗倭不能写,那就写宋元的好了。

  苏泽提起笔,写下一套四平八稳的平倭策。

  大体上就是整顿海防这一套的,至于开放海禁这种东西,那属于祖宗之法,是不能写的。

  本身就是键政文章,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可实施性。

  比如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今年赵文华上的《条陈海防疏》。

  文章自然是写的极好的,但是内容是啥呢?

  一守、二攻、三抚,三策并用,可以取胜。

  这就是所谓的正确的废话。

  等到晚明那些大臣动不动就上什么平辽策,基本上也都是这个套路,反正就是车轱辘话。

  就看谁的文采好,谁的文章写的好,能够打动皇帝。

  苏泽写的《平倭策》,也是这样的正确的废话。

  白知县巡视考场的时候,也在苏泽的考棚外停留了一会儿。

  苏泽所写的《平倭策》内容也是中平,但是文采倒是不错,还引用了元代平倭的经验,这已经让白知县非常满意了。

  南宋末年就已经有倭寇出没东南海域了,到了元代愈演愈烈,明初倭寇非常猖獗,当年朱元璋处死大臣,最常用的罪名就是“通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