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逞能,这就是王海宾的性格缺陷。他可以要求其他诸将帮自已,但绝不会承认,是自已独自解决不了问题才寻求帮助的。最后人家从大局考虑,真的来援助了,事后甭想从他那听半句感谢的话。
类似的事情,他已经不知道干过多少回了。要不然,他怎么会在唐军内人憎鬼厌的?
现在崔湜以及诸将正是看穿了他的窘状,才故意要坑他一把。也只有李隆基没经过什么大战,才以为他真能歼灭吐蕃这十万大军。
本来这也没什么,这么多人已经集结待命了。王海宾再犟,死到临头也得退兵。
这时候唐军诸将再出兵援助,一样可以夺回长春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战阵中。
郭子仪累得鼻洼鬓角热汗直淌,怒道:“朝廷为何现在还不派援军来?这是要眼睁睁地看着我等累死吗?”
王海宾道:“不知是哪个小人,嫉妒咱们的功勋,向陛下进了谗言!哼,说得好听,是让咱们独得此功。实际上,却是不让咱们立功!”
张守珪也是一阵郁闷,发牢骚道:“就算有小人进谗言,郭帅怎么不给咱们说话?”
崔耕意味深长地道:“我就奇怪了,不是说圣天子英明神武吗?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小人蒙蔽了?”
“呃……”
这就是说皇帝的坏话了,其他人都没敢搭茬。但内心之中,就是忠君爱国的郭子仪,都隐隐觉得李隆基的所为,着实和英明神武不怎么沾边。
正在这时,杨玄琰忽然尖叫道:“不好,危险!”
“什……什么危险?”
“不知道,就在东边!”
“东……东边?”
当时,长春谷西边是唐军主力,长春谷内是吐蕃这这十万大军的主力,但长春谷东边还有吐蕃小股部队在留守。
难道说……是吐蕃的小股部队来援了?
崔耕心中一紧,往东望去,功夫不大,就见果然,远方烟尘滚滚。
这种情况,到底是有吐蕃人的小股部队在虚张声势,还是大股部队来援,不大好判断。但是,再加上杨玄琰的直觉的话,答案简直呼之欲出。
崔耕惊呼道:“不好,吐蕃的援军到了,咱们赶紧退!”
然而,崔耕等人看到了援军,吐蕃人自然也看到了。被王海宾打得极为憋屈的吐蕃人土气大涨,开始拼死反击,阻滞唐军的回归之路。
另外,王海宾对吐蕃人的援军是否到了将信将疑,往回进攻并不坚决。
等到众人亲眼看到一万左右的吐蕃骑兵已至的时候,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王海宾拨马就走,不敢硬抗。
废话,人家都是生力军,人马都在最佳状态,自已这边却是鏖战了近两个时辰,人困马乏,上去硬抗,那不是找死吗?
好在那伙骑兵的目的并不是他们,而是直接呼啸而过,横亘在了先锋军和唐军主力之间。准确地说,是在吐蕃军之前修好的工事前停了下来。
原本吐蕃军被崔耕等人冲得大乱,王海宾没费什么力气,就冲破了这些工事。现在这些吐蕃骑兵一到就找到了关键,在这些工事处驻守。唐军再想突破这些工事,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儿。
完全可以说,吐蕃这一万骑兵的突然出现,简直是神来一笔,将战局再次扭转!
“竖子敢尔!”
王海宾怒骂一声,勒住缰绳,真不知如何是好。
继续攻击吐蕃军,那是自已找死。撤军?后路已断!最关键的是,东边烟尘滚滚,还有大队的吐蕃骑兵赶来。
他看向郭子仪等人道:“你们说怎么办?”
“这……”郭子仪和张守珪都是智勇双全的主儿,可不会说什么“拼了”之列的莽撞话,都心思电转,寻求那一线生机。
崔耕想起王晙故智,道:“事到如今,逃回去已经不可能了。为今之计,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往后突围。”
“往……往后?”
“不错!吐蕃人的主要目的是截断粮道,可不是歼灭咱们这五千来人。咱们拼死往后进攻,说不定就能逃出生天。”
“好!就这么干了!”
王海宾的军事才能不是盖的,当即点头应允,非但如此,还慨然道:“张守珪和郭子仪为锋,崔炎为腰,本将军殿后!”
“将军,不可,还是您坐阵中军!”
“少特么的啰嗦!”王海宾猛地一摆手,道:“让你崔炎断后,你断得了吗?”
“我……”崔耕脖子一缩,道:“要不……让子仪兄弟断后?”
“哼,那张守珪一人为锋,一定能破得了阵?还是说我和张守珪一起做先锋?”
现在的情况下,先锋和断后之人的危险程度差不多,崔耕一阵语塞。
王海宾道:“废话不说了,这是军令,执行吧!”
“喏!”
当即,诸将各司其职,往东边冲了过去。其实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计,比正面冲击吐蕃那一万大军强点有限。
功夫不大,就接连遭遇吐蕃大军的拦截,全赖郭子仪和张守珪勇武,冲了过去。
但是时间久了,接连有战马体力不支倒地,崔耕等人的速度越来越慢,形势越发危急。
眼瞅着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吐蕃骑兵追来,王海宾大吼一声,道:“传俺的命令,其余先锋军继续前进,近卫亲军……止步!”
“喏!”
他身边的五百骑兵勒住了缰绳。
王海宾咧嘴一笑,道:“今儿就是今儿了,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大家随俺,杀敌!”
“喏!”
第1232章 子仪心思动
王海宾一马当先,冲着吐蕃骑兵冲了过去。
五百侍卫亲兵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只在顷刻间,就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王海宾的性格跟关老爷差不多,傲上而不凌下。跟他合作的人,恨他恨得牙根都痒痒,但其手下都觉得他还可以。
所以,无论崔耕还是郭子仪,都对王海宾没啥不好的看法,所以这五百侍卫亲军甘愿随他赴死!
当即,五百久战之军,怀着必死之心,绽放出了最后的光芒,杀得那两千吐蕃军节节后退。
当然了,人力有时而穷,也就到此为止了。
一刻钟之后,又是一支两千人的吐蕃兵杀到。唐军越战越少,不断有战马倒毙。
王海宾胯~下战马乃是一匹宝马良驹,还可以支撑得住。此时他已经身中十余箭,浑身上下鲜血淋漓,却还呼喝连连,大声邀战,更显壮烈。
这时候,战场的外围,出现了一群吐蕃贵人的身影。
为首一人看年纪在六十上下,、身材瘦高,面色和煦,头发花白,看起来不像是个吐蕃人,而是一名来自中原的儒生。
然而,现在没有吐蕃人敢小瞧于他,此人正是统领这四十万大军的主帅,现如今的吐蕃国相韦乞力徐尚。
事实上,自从吐蕃太后赤玛类秉政以来,韦乞力徐尚就是吐蕃大相。只是刚开始,他没什么实力,人人只以为他是个过渡人物。
然而,任由朝堂上风云变换,韦乞力徐尚一直屹立不倒,才慢慢有人觉得,此老恐怕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后来,吐蕃车骑长迟扎陆贡和太后赤玛类和解,其中韦乞力徐尚出力甚多,人们更是对他刮目相就看,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还是低估了韦乞力徐尚。
趁着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崔耕被迫迁往岭南道之机,,韦乞力徐尚和太后联手,突然发动政变,除去了车骑长迟扎陆贡及其附属势力,如今韦乞力徐尚在吐蕃的权力,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刻,望着战场中王海宾中左冲右突,韦乞力徐尚叹了口气,道:“大唐人才何其多也!王海宾都如此勇猛,本相真想看看,那逃走的大唐双耀,又是何等英雄?”
旁边的吐蕃大将是司秦海道:“大相可是起了爱才之心?”
“爱才?”韦乞力徐尚摇头道:“你以为此人会投降我吐蕃?如果他真的贪生怕死的话,就不会主动留下来断后了。”
“那您的意思是?”
“本相只是想感叹一声而已,唉,论钦陵之后,我吐蕃人才凋零,比大唐可是差远了。”
顿了顿,又自失地一笑,道:“不过,这也没关系。唐人有才,却不能用之。比如大唐的岭南王崔耕吧,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是有他坐镇,我吐蕃又岂敢北侵?今日之事也是如此,若非唐人自乱阵脚,王海宾又岂会落到如此境地?所以,天命还是在咱们吐蕃这一边。”
司秦海是韦乞力徐尚的心腹,说话没什么顾忌。挠了挠脑袋,道:“不是末将长他人的威风,灭咱们自已的土气。就算王海滨死了,这不还有什么大唐双耀吗?这二人不仅杀法骁勇,还智勇双全,险些有几百人破了咱们的十万大军。大相您是不是高兴得早了点儿?”
“一点都不早。”韦乞力徐尚眉毛一挑,意味深长地道:“本相可以肯定,不管咱们此战胜败如何,王海滨一死,大唐双耀也活不了多久了。”
……
……
这边郭子仪和张守珪却不知韦乞力徐尚的预言,现在他们正在渭源县梁家庄内休整。
没错,就是梁家庄。
一来,此地背后就是大山,跑路方便。二来,此地存着当初缴获的吐蕃辎重,粮草问题上不用担心。
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崔耕等人就在梁家庄内栖身。并且派出斥候,探听外面的消息。
不出预料地,断后的王海宾战死沙场。吐蕃人又分出五万大军,与原来的残兵败将一起,守住了长春谷。
李隆基数次派出军队猛攻长春谷,都无功而返。现在吐蕃人土气极旺,以为必能取胜,甚至活捉大唐皇帝。
梁家庄内。
崔耕往郭子仪和张守珪的脸上看去,沉声道:“如今能力挽狂澜的只有咱们了,二位敢不敢再干一票?”
“再干一票?”郭子仪道:“你是说……咱们再乔装改扮,夜袭吐蕃大营?不好吧,人家败了一次,能不有所准备?”
崔耕道:“你得这么想,在吐蕃人看来,咱们冒了一次险,又岂敢再冒第二次险?所以,吐蕃人的准备是肯定有的,但内心之中,未必就把咱们当一回事儿,这其中未必就没有可乘之机。”
张守珪沉吟了一下,道:“嗯,有搞头儿。若与吐蕃大将易地而处,我也会以为,咱们肯定已经远彪万里了,绝不会想到,咱们还要故技重施。”
崔耕高兴地道:“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咱们这次是三千多人,可不是之前的六百人,定能给吐蕃人一个大大的惊喜1”
“之前……”郭子仪重复了一句,脸现黯然之色,道:“之前要是朝廷早点发兵,王节度也就不用战死了。”
“呃……”
崔耕和张守珪面色才沉凝,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