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主动出击的话,非但没有护国神垣的保护,还要进攻明军的营寨。”大友亲世忧虑道:“那可是击败了元军的明军啊。”
“我们也击败过元军,有什么好怕的?”少贰赖澄赶紧打气道。
但打败元军的是他们爷爷的爷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大友亲世还是不赞同正面交战。
“那就夜袭!”岛津氏久自告奋勇道:“今晚,我亲自率领岛津家的勇士前去偷营,你们大友家只需要跟在后面捡便宜就行了!”
“好。”大友亲世觉得这主意很赞。
……
于是当晚三更,岛津氏久亲率两千本家精锐,悄悄爬下墙头,然后轻车熟路的借着残垣断壁的掩护,摸向设在码头开阔处的明军营地。
双方距离最近处不到百丈,日军须臾便摸到了营寨外,用携带的木板架在沟壕上,然后手脚麻利的爬了过去。
谁知刚过去一半人,原本漆黑一片的营地外围,忽然火光大亮。藏在暗处的明军,将火把丢入提前堆好易燃物,倒上火油的壕沟中。
壕沟中,登时腾起熊熊大火,将正在上头通过的日本兵烧成了火人。
营地外登时亮如白地,早就埋伏多时的明军,嗷嗷叫着从藏身处冲杀出来,与被截为两段的岛津家士兵战在一处!
岛津家士兵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确实不低,哪怕被打了埋伏、四面皆敌,依然挥舞着长刀长矛拼死抵抗。
但他们碰上的是打的蒙古人远遁漠北的洪武明军。
不说别的,明军光个头就比他们平均高一头,大一套。力气自然比只吃素的日本兵大许多。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这部分很快就被明军分割包围,然后一一歼灭。
然后明军隔着火势汹汹的壕沟,用火铳和弓箭向壕沟外的日军开火。
其实日军的弓箭是很厉害的,但他们个子虽然小,却迷恋长弓巨矢,今晚又是来偷营的,谁会携带那种碍事的玩意?
结果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打的抱头鼠窜。
混乱中,岛津氏久一直坚持在前线指挥,直到膝盖中了一箭,被家臣背着狼狈逃回。还不断回头看,唯恐明军追上来……直到遇上接应的大友军,这才惊魂稍定,然后破口大骂道:
“八嘎呀路,怎么来的这么慢?!”
“我看到他们点着了壕沟,就赶紧带人回去拿弓,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大友亲世挥舞着跟他个子差不多的大弓道:“谁知道你们这么快就败退了。”
“八嘎,明军将领有能,早就防备我们偷袭了。”岛津氏久颓然道。
“我就说吧……”大友亲世见状,也不上前送死了,果断撤回了石墙内。
看着狼狈的岛津氏久,少贰赖澄震惊道:“怎么会这样?你们可是九州最勇猛的岛津军啊!”
岛津氏久面色灰败道:“明军身高体壮,而且个个装备精良,武艺娴熟,勇猛无比,在他们面前,我们的勇士就像孩童一样,再勇敢的孩子也打不过大人。”
“……”三人众沉默良久,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了那道蜿蜒的石墙,知道抵御明军离不开这护国神垣。
“拜托了!”三人众抱着石墙虔诚跪拜起来,希望他们的大神能再次展露神迹,帮他们战胜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第八二五章 一发糜烂
翌日四更,明军便埋锅造饭,饱餐一顿。
同时用沙袋在壕沟中填出数条通道,上覆铁板。
五更时,一切准备停当,明军将士开始连拉带拽往营地外运大炮。
原本明军火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重量不超过一百斤的碗口炮,这种小型火炮可以发射小型实心炮弹,也可以发射铅子或碎石,主要作用是杀伤人员马匹。
一类是身短而口阔的臼炮,这是一种炮身短、口径粗的大型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洪武十年铸造的洪武大铁炮,口径二十一厘米,全长三尺三。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大口径轰城炮。
但它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过于笨重,裸炮重达九百斤,两匹马拉着都费劲,运输极为不便。另一个就是铸铁炮身容易炸膛,直接把炮手一波带走。因此并不受明军欢迎。
想想也是,这个年代的明军只攻不守,进攻也是以骑兵追击为主,洪武大铁炮根本就生不逢时。所以诞生之后,拢共也没有制造几门,在另一个时空中渐渐被湮没。
幸运的是,这次有老六,他的海军就需要这种重炮。而且财大气粗的楚王殿下,将炮身由铸铁改为铸铜。
在这个年代,铜炮的优势是铁炮无可比拟的,它易于铸造,不易炸膛,炸膛也没有碎片,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同样口径的铜炮,炮管可以比铁炮薄的多,重量上自然也就轻得多。
而且它还不易生锈,特别适合海军装备。
当然铜炮也有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就是贵。这年代铜都是用来铸钱的,用来铸炮一般人可吃不消。
好在老六不是一般人,他的总理海政衙门通过市舶舰队的海上贸易分成,和市舶司的关税收入,获得了巨额的收益。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收益,就能让老四铸造四十六吨重的大铜钟。老六还有江南富户的慷慨解囊,在大规模造舰铸炮的同时,甚至还能顺手给自己修个园子……哦不是,是海政衙门的疗养院。
……
王弼从船上拉下来的洪武大铜炮,重达七百斤,确实比同口径的铁炮轻了两百斤,但还是重的要命。
没有畜力的情况下,一门炮需要八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前拉后推。一个时辰后,第一门火炮终于在距离石墙百丈处就位……听起来还不错,但其实换个说法就是两个小时前进了一百多米。
三人众当然不会坐视,他们不断派出敢死队前来骚扰,都被严阵以待的明军用火铳和小号的碗口铳击退。
这期间,三人众也曾激烈的讨论,要不要派主力发动一次总攻。但出于对护国神垣的迷信,还有在明军面前的不自信,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正午时,二十门洪武大铜炮终于就位。其实再往前点效果更好,但日本的大弓箭射程极远,又是居高临下射击,再往前就进入日军的射程了。
“这正好是昨天一半的射程,先在这里试试看。”王弼沉声道:“开炮吧!”
“开炮!”胡帛高声下令,早就准备好的炮手立即点燃了引信,捂着耳朵躲到了一边,这还是他们用铁炮时养成的习惯。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二十道火蛇自炮口喷出,将二十枚大铁弹呼啸着发射到对面的石墙上。登时天摇地动,碎石飞溅……
待到笼罩火炮阵地的浓烟散去,明军便看到缩短一半射程果然立竿见影,只见对面的石墙上,出现了一个个大窟窿,有几处窟窿还直接塌了顶……
“好!炮口压低继续射击!”王弼高兴的一把拍在炮身上,赶紧又抬起来了,尼玛真烫手。
炮手也备受鼓舞,赶紧刷炮筒重新装填。
……
这边欢喜那边愁,三人众却傻了眼。
“纳尼?!”
“一发糜烂,再发当如何?”看着一轮炮击就把护国神垣轰成了豆腐渣,他们眼泪都下来了。这不光是防御的崩溃,还是信仰的崩塌。
曾经抵挡蒙古人的石墙怎么如此不堪一击?难道天照大神这回不再保佑他的子民了吗?
“快去修补啊!”他们歇斯底里的催动着足轻们扛着石头和沙袋上墙填窟窿。
然而日本兵刚刚爬上墙头,第二轮炮击又来了。携万钧之势呼啸而至的大铁弹,狠狠砸在窟窿附近的墙面上。
登时天崩地裂,碎石漫天。那些日本兵的血肉之躯被飞溅的碎石炸的千疮百孔,几乎一个都没活下来。
看着这恐怖的一幕,再没有人敢上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填窟窿了。这年代的日本人还没有被军国主义洗脑,足轻们上战场主要是摇旗呐喊打太平拳的,哪能受得了这种惨烈的场面?
任凭武士如何驱使,都不肯再上前。
三人众也不敢太过逼迫,不然会适得其反的。这些农民出身的足轻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幸亏这还是为了保卫家乡,要是换做别的战事,早就呼啦一下鸟兽四散了。
武士们倒是不怕死,但三人众舍不得拿他们的命去填窟窿。
眼看着石墙在明军一轮又一轮的炮击中千疮百孔,不断坍塌,很快就要整段垮掉了。
“后撤!”少贰赖澄做了个违背祖宗的艰难决定。
“退后是为了更好的歼敌!”大友亲世赞同道:“我们后撤一百步严阵以待,坚决阻击从缺口冲进来的明军!”
“只能这样了。”岛津氏久也没异议,如果只知道蛮干,岛津家早就完蛋了。
……
玉石积法砌出的原生态石墙确实不太中用,几轮炮击下来,就被炸塌了一段。
但王弼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下令继续炮击,尽可能的多轰塌几段石墙,为冲锋的部队创造更多的突破口。
一直炮击到日头偏西,眼前石墙被轰出了一个十余丈宽的缺口,王弼这才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早就等候多时的明军将士便在炮手的掩护下,向着石墙缺口处发起冲锋。
日本人也没有完全放弃石墙,从缺口两端冒出许多弓箭手,顶着明军的掩护火力,向冲锋的明军张弓射箭。
前方,三人众也已经在石墙内侧重新组织好防线。为了顶住明军的冲击,他们都下了血本,全都派出嫡系精锐,严阵以待。
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了。
第八二六章 墙内血战
首先对明军造成杀伤的,是石墙上的日本弓手。
这些弓手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射术精湛,战法也很高明,看到明军身着盔甲,还顶着盾牌,便朝他们的脚上射去,不断有明军惨叫着倒地。
后方明军见状赶紧一面抢回伤号,一面用火铳、碗口铳、弓弩向城头射击,压制日本的弓箭手。
一时间墙上墙下,矢石横飞,不断有日本弓手中箭落下石墙,但他们却十分顽强,一直顶着明军的弹雨,向缺口处放箭,试图尽可能杀伤进攻的明军。
但明军更加顽强勇猛,他们举着盾牌,顶着箭矢,踩着残垣断壁处的碎石,一股脑冲上去,向着石墙两端的日本弓兵发起了进攻。
日本弓手只好且战且退,对缺口处的攻击戛然而止,明军大部队趁机冲过缺口,便看到漫山遍野的日本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日军分成泾渭分明的一个个方阵,打着各式各样的军旗。明军将领在战前培训中,突击学习过九州主要大名的徽章旗号,依稀能辨认出有少贰军、大友军、岛津军、臼杵军、户次军、松浦军、菊池军、原田军、小玉军……九州的土豪齐聚一堂了属于是。
不说别的,这乌压压好几万日本兵站在眼前,最近的前锋跟他们不过百步,压迫感还是很强的。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明军没有丝毫慌张,先头部队用盾牌组成防线,掩护不断到来的后续部队列阵。
见明军不再上前,担任先锋官的少贰家大将少贰赖丕,便挥舞着折扇,指挥少贰家的精锐部队主动向明军发起进攻,试图趁其兵力还没展开,将其消灭在石墙之下。
头戴斗笠,身穿简单胸甲的少贰家精锐士兵,手持倭刀和长矛,气势汹汹的朝着明军发起了猪突。
明军将士沉着应战,先用火铳和弓箭对倭寇造成一轮杀伤,然后前排明军用盾牌抵挡住倭寇的进攻,后排明军频繁刺出丈许长枪,不断捅穿日本兵的身躯。
但少贰家的精锐部队悍不畏死,他们前赴后继的密集冲锋,也给明军防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有明军的盾牌被倭寇抓住,拼命往外扯,明军将士赶紧死死握住盾牌,使劲往回拉。
明军身大力不亏,一个倭寇根本拉不动,但架不住倭寇人多,两个三个扑上来,一起把盾牌扯开。
这一破绽迅速被其它倭寇利用,从盾牌闪开的空挡刺入长矛,直接扎透了明军的盔甲,刺入他的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