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59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那就更得把筑路集团搞起来了,放这么好的手艺不用,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朱桢提高声调道。

  “路面上又长不出粮食来,我们都是自带干粮修路,这样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不得活活饿死?”阿莽慕魁闷声道。

  众慕魁也纷纷附和。

  “给本王干活,路面上就是能长出粮食来。不光是粮食,还能长出铜钱来!”朱桢却飒然笑道:“你们是最早协助朝廷收复云南的,又有朝廷急缺的手艺,本王怎么可能亏待你们呢?”

  “修路太苦……”

  “家里还有地呢,男丁离不开……”首领们便纷纷诉说起困难来。

  “这样吧,你们修完到普定堡的之后,每多修一里路,本王付给你们一百石粮食,如何?”却听朱桢缓缓道。

  “好哎!”众首领立刻笑逐颜开。

  他们都对修路的成本心知肚明。山道肯定费时费力,平路自然好修一些,平均下来,修一里路大概需要两千个工。

  因为族人都是他们的奴隶,所以只需要管饭就行。就算一人一天三升米,两千个工只需要六十石粮食就够了。

  王爷给他们一百石,那多出来的四十石就是纯利了。贵州多山,土地也不肥沃,水东水西的种植技术已经可以跟汉人媲美了,一亩地都产不了一石粮。

  但人吃的可一点也不少,所以刨除掉族人们的口粮后,首领们加起来一年最多,也就收个三四万石粮食。

  他们水东水西最多一年能修两千里路,这就是纯赚八万石粮食。

  而且老弱妇孺还可以在家继续种地,多多少少还能有个一万两石的进项。简单一盘算,这给王爷修一年路,顶让族人们种一坤年的地,硬是要得呀!

  “而且本王不管你们是自己修,还是雇人修,只要保质保量把路修好就行。”朱桢又继续循循善诱道:“不妨跟你们透个底,全云南的土司都领到了修路的任务。他们要想继续不交税,就得把自己领地内的官道修好,但他们不像你们一样擅长此道,一个个愁得不要不要。”

  朱桢扫视一圈怦然心动的众首领,笑吟吟道:“你们要是愿意跟他们合作,你们出技术,他们出力工,一起合作修路,本王依然会如数付给你们工钱!”

  “哇……”众头领闻言口水直流,心说王爷真是财大气粗,这不摆明了给他们送钱吗?

  这要是不答应,等到了八十岁想起来,都会后悔的拍大腿。

  不过最终拍板的不是他们,众首领都巴望着两位苴慕,想让她俩赶紧答应。

  奢香却不愿意占朱桢便宜,摇摇头道:“我们亲自修的路,王爷给到一里一百石已经极好了。要是我们只挂名指导,不用出大力的话,还按这个价就太高了。”

  “是啊,减半吧。”刘赎珠也附和道。

  “呵呵,不用。需要你们帮着啃的都是硬骨头,多给一些也是应该的。”朱桢却直摇头道:“再说云南的路修的越快越好,你们赚得越多,说明路修的就越快,本王高兴还来不及呢,岂会在乎区区这点小钱?”

第一零二七章 一盘大棋

  那些慕魁一开始听奢香和刘赎珠居然主动打折,心里还在哀叹,真是女生外向,怎么能拿着族里的利益讨好情郎呢?

  还好王爷为了讨好两位苴慕,非要坚持给他们高价……

  马君则几个却暗叹,这帮土司头领真是够白目,居然把王爷当恋爱脑。殊不知王爷今天所提的条件,都是提前经过深思熟虑的。

  云南要修的路有两种,一种是归官府修的,一种是归土司们修的。前一种一里一百石粮,没有任何毛病。后一种虽说可以白嫖土司,让他们免费修。但真等着他们自己慢慢修的话,还不知修到猴年马月呢。

  而道路需要的是全线通畅,只要有一段工期拖延,整条路就没有用处。朱桢将全部工程分段包给土司,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几乎可以预见到肯定会因为某些工段拖延,导致整体无法完工。

  水东水西就是用来攻坚克难,帮着打通拖延工段的杀手锏,届时他们的工作价值是极高的,王爷给他们一里一百石,一点都不多。

  就像王爷说的,只要云南的道路早日全线贯通,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将水东水西与朝廷牢牢绑住,渐渐的就能将他们汉化,这对整个黔地的稳定至关重要。

  ……

  其实马君则几个,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明云南产铜,朱桢为什么要用粮食支付报酬,而不是铜钱呢?

  因为他要给湖广和江西的粮食找一条新销路。

  去年春天爆发的粮票危机是怎么回事?不就是随着织染局在湖广和江西的农场走上正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江南粮价的预期。所有人都相信,随着江西湖广大规模种植的展开,江南缺粮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自然没有人再会囤积居奇,大户们反而纷纷抛售存粮,这一来一去,把粮价硬生生从两贯打到了一贯。

  结果以粮食为本位的粮票,也跟着大幅贬值,惹得江南百姓怨声载道,最后朱桢不得不从日本紧急回国,宣布自一年后,粮票除了可以按面值兑换粮食外,还能按一石粮票兑二两银子的标准兑换现银,才稳住了这场轩然大波。

  当时朱桢以需要准备现银为由,跟百姓约定的兑付日期是一年后,也就是今年六月。

  然而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当初大户们预想中的挤兑潮并没有出现。三个多月以来,拢共才兑出去两百多万两银子,完全是小意思。

  江南百姓之所以又不急着兑现手中的粮票了,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他么粮价又涨上来了。

  去年下半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朝廷南征收复云南,而且朱老板虚晃一枪,将主攻方向从两广转移到了湖广。

  按照明军就近补给的规矩,湖广和临近的江西就成了为征南大军提供粮草的主力。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长时间,所以需要尽可能的囤积粮草,因此朱老板在某位王爷的建议下,暂时禁止湖广和江西的粮食外运。

  结果江南百姓议论了快一年的湖广江西秋粮,愣是一粒都没运到江南。

  这下乐子可大了。

  因为之前的低价抛售,整个江南民间都处在缺粮状态。大户和粮商库里都没有存粮了,开始紧急四处买粮,粮价开始一天一个价的往上窜。

  幸亏织染局当初为了稳定粮价,敞开收粮,仓库里有足够的存粮,适时开仓售粮,这才没有造成粮荒。不过粮价上涨明显是有利于织染局的,所以他们放粮的节奏也不快,让市场始终处于略微紧缺的状态。这也是江南过去几百年来的常态。

  于是一年以后,粮价也恢复了几百年来的常态,又变成二两一石了。而且老百姓都是追涨杀跌的,看到粮价进入上涨区间,他们反而就不着急把粮票兑成现银了。

  朱桢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手里只有三千万两的准备银,根本不足以应对大规模挤兑。等到过几年,日本的银矿顺利投产,产能攀升起来之后,他手里有了足够的现银,就彻底不怕挤兑了。到时候就算老百姓不挤兑,他也会主动让粮票这种缺陷太明显的过渡货币,退出历史舞台的。

  但就算到那时候,朱桢也不会让江南的粮价低于二两一石的。不然湖广江西就太亏了。老六种粮可不是为了造福江南的。经过几年的发展,江南已经够富裕了,是该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了。

  朱桢又不是皇帝,没法动用税收之类的工具,只能通过让江南百姓一直吃高价粮,来实现这一点。

  但也不能一直通过行政命令禁止粮食外运,他还得给江西湖广的粮食找到更多的销路。为此他都顶着骂声,把粮食卖到九州去了……虽然九州已经是大明的一个布政司了,卖给他们粮食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接受不了的。

  为了少挨点骂,朱桢现在都是通过高丽进行转口贸易,先把粮食卖给高丽,再让自己的‘好大儿’转手卖给九州。白白让李成桂赚了一票,虽然这个费用是由九州买单……

  ……

  可单单一个九州,哪怕加上高丽,也吃不下湖广江西两成的商品粮。朱桢还需要给两省的粮食找到新销路。

  云贵就是最好的去处。

  把粮食销往云贵,非但不会风评受害,而且距离也近。江西湖广的粮食可以直接运到沅州,然后沿着水东水西新修好的驿路,就可以直接送到贵州城了。

  之后路修到哪里,粮食就可以运到哪里,让全云贵都能吃上湖广江西的大米。这样,云贵也不会缺粮了,湖广江西的农民富裕了,江南的粮价也稳定了,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唯一的问题是,云贵的土人们非但缺粮,他们还穷啊。指望从他们身上赚钱,根本是做梦。

  朱桢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指望从土司土民们身上收税,而是让他们出力。叫他们修路也好,养路也罢,还是在未来驿站充当驿夫,全都是出于这层考量。

  而且官府也不让他们白干,会发给他们粮食的。这无疑会大大增强官府对土司的控制力。

  所以粮食其实是官府出面买下的,而官府的钱从哪来?当然是滇铜了!

  这下完美闭环形成了,一圈圈循环下来,经济不就搞上去了吗?

第一零二八章 取长补短

  结束了在贵州的考察,朱桢又来到了普定堡。这座当初用来防备明军的堡垒,已经变成了明军在东行道上重要的一处卫所——普定卫。

  今年春,在设立云南都司的同时,大明也正式设立了贵州都指挥使司,治贵州宣慰司。

  贵州都司下设十八卫所一个千户所,基本上都像普定卫这样,分布在东行道和五尺道沿途。不过大都跟普定卫一样不满员,只有两三千官兵驻守。

  朱桢虽然是云南巡抚,但因为种种原因,贵州还未设立布政使司,贵州、普定、乌撒一带的民政,暂时都归他管辖。所以视察一下普定卫,慰问慰问驻防的官兵,也是他应尽的职责。

  而且,普定卫指挥使何荣,还是何真的长子……

  ……

  何荣率领全卫两千三百名官兵,在堡门口整齐列队,迎接王爷大驾光临。

  “恭迎王爷!”何荣大喝一声,率领众将士单膝跪地。众将士也一起大声喝道:“恭迎王爷!”

  “诸位兄弟快快请起。”朱桢大笑着扶起何荣,对众将士道:“本王也在普定堡战斗过,咱们正经算是战友咧。”

  “是,一年前王爷和西平侯巧夺普定堡,又赢得了普定保卫战,还连下三城,飞夺胜境关的辉煌战绩,已经成为传奇。”何荣忙满脸钦佩的拍马道。

  “哈哈哈,那都是西平侯的功劳,本王没干什么。”朱桢话虽如此,却高兴地合不拢嘴。他仰头看着普定堡,感慨道:“这才一年而已,就已经看不到当初鏖战的痕迹了。”

  “末将去岁来时,堡下的土地还都是紫红色,到处都能看到白骨和折断的兵器呢。”何荣赶紧道:

  “直到今年夏天,连降暴雨,才把堡墙上的血迹冲干净呢。”

  “是吧。”朱桢叹气道:“真是一场血战啊。”

  两人聊着天走进堡中,朱桢看到堡中已经大变样,大量的民房被拆除,空出来的地方成了军队的校场。

  他举目四望,也没看到有土人的影子,便问道:“原本在这里的普定部呢?记得去年已经赦免他们了。”

  “他们害怕我们,全都搬回山里去了。”何荣答道。

  “也难怪。”朱桢理解的点点头:“毕竟一下子折了七成男丁嘛。”

  说着他忽然没头没脑的问道:“你们原本来自哪里,将士们都结婚了吗?”

  “回殿下,我们来自沔阳卫,将士们八成都是光棍儿。”何荣苦笑道:“现在驻防在这山沟沟里,就更难找媳妇儿了。”

  “这话说的,明明现成的媳妇就在眼前,是弟兄们太挑啊还是人家不愿意跟他们啊?”朱桢笑问道。

  “殿下的意思是?”何荣愣怔了一下,方恍然道:“普定部的娘们?”

  “对啊,普定部折了七成男丁,咱们普定卫又八成没成婚,这不是天作之合嘛?”朱桢笑道:“其实就是成了婚的也不要紧,再讨房小老婆又如何?咱们有的是地,养得起!”

  “要说普定部的娘们,其实还真挺不赖。虽然黑是黑了点,但鼻梁高高的,眼睛大大的,可挠人了。”何荣叹气道:“弟兄们也不是没想过,在当地讨个老婆,但她们全族都躲到山里后,根本不和我们接触。就是想给弟兄们拉个纤,保个媒也没机会啊。”

  “原来如此。”朱桢便大包大揽道:“既然让本王碰上了,那就让本王帮弟兄们解决问题。”

  “你知道在哪能找到牛乞吧?”他又问何荣道。

  “普定部的首领是吧,知道。”何荣点头道。

  朱桢便道:“去让人告诉他一声,就说本王要见他。”

  ……

  王爷相召,火速赶到。

  过午时分,牛乞便出现在朱桢面前,五体投地大礼跪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7页  当前第5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7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