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然这并不得益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来自朱老板强力的移民垦屯政策。前番为了攻打麓川国,调集的二十万大军,虽然没捞着打仗,但大半留在了云南,就地屯戍。
现在两年多过去了,这些人也安顿下来,大都把家眷接到了云南永居,如今云南的军户及家属,达到一百五十万人之多。
而整个云南也不过只有两百多万汉人而已,军户数量超过了总人数的七成。
云南的汉人大都是军户,好处就是特别能战斗,服从性又好,所以朱桢才能迅速的打开局面,在云南站稳脚跟。所以说云南初期的移民开拓,主要靠的就是朱老板的军屯政策。
朱老板之所以对云南支持力度如此之大,一个是云南本身的重要性,让他决心消化掉这块‘蛮荒之地’,一个是他对朱桢的偏爱,让他总是不知不觉给太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时机正合适。天下已经没有战事,朱老板的两百多万大军,没了用武之地。在内地垦屯,会跟老百姓争地,还会惹是生非,还不如尽量发配到边陲,让他们祸祸蛮夷去。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云南的军屯自然呈爆发式增长。
朱桢又对胡泉透露道:“这次回京前,父皇和大哥跟我说,还会在未来五年内,再拨四十个卫所到云南屯田。我是来者不拒的,我舅舅就该头大了。”
“呵呵……”胡泉额头冒汗道:“这个确实头大。主要是之前那十万八千人安顿下来之后,剩的好地方就不算多了。再来四十个卫所的话,把他们全安顿下来,肯定要跟土司们起冲突的。”
“哎,舅舅不是刚说了要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吗?”朱桢笑道。
“王爷是说……”胡泉愣一下。
“爹,王爷是说,不是还有外云南吗?”胡显提醒老子道。
“对啊,还是年轻人脑子快。”胡泉一拍脑袋道:“外云南不是云南啊!”
“没错,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该转到外云南了。”朱桢道:“光吃下来不赶紧消化,回头就又拉出去了,等于白忙一场。”
“王爷话糙理不糙……”胡家父子这个汗啊,心说王爷果然跟当兵的混久了,说话越来越牙碜了。
“总之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到外云南上了。争取在十年之内,让云南没有内外之分!全都变成一个样。”朱桢斩钉截铁道。
这时候他看到邓铎带着潘原明和道同从远处走过来,便笑道:“他们来了,咱们一起议吧。”
()
第1404章
“拜见王爷。”双方在凉亭湖畔相遇,潘原明和道同躬身施礼。
“来来来。”朱桢招呼众人在凉亭中坐下,沐香带着宫女端上水果茶点,又沏好了香茗,然后悄然退下。
“都坐,喝点水润润喉咙。”朱桢端起茶盏轻呷一口。
众大吏谢恩之后,便围着圆桌坐下。
周遭莲叶接天,锦鳞游泳,人坐亭中,如在画中。只觉凉风起兮,暑热全消。
“昆明真是个好地方啊。”朱桢不禁感慨道:“去年夏天我在大宁,都没这么凉快。”
“是啊,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确实是块福地。”道同笑道:“从地图上看,和广州都很靠南,却是两重天。”
“哈哈哈,广州那个夏天,真是去过一次再也不敢去了。”朱桢回忆起当时去广州那趟受的热,忍不住直摇头。
“这么说为臣还得多谢王爷又救了我一次。”道同笑着拱拱手。
“哎哟,老道你开朗了很多。”朱桢十分开心道:“当初咱记得你整天苦大仇深的,都不会笑。”
“为臣当时都快被朱亮祖逼死了,怎么能笑得出来呢?”道同苦笑道。
“是啊。”朱桢点点头道:“不过我好像又要把你往火坑里推了。”
“王爷请讲。”道同抱拳昂然道:“卑职在云南就是打算为王爷赴汤蹈火的!”
“怪不得王爷非要把你老弟请来。”潘原明恍然道:“精气神就跟老朽不一样。”
“哎,老潘你已经够厉害了。”朱桢笑着夸赞一句道:“一位退休老干部,被返聘到这么艰难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年,为云南开辟了这么好的局面。堪称梅开二度花更艳!”
“要不是你年过七十,又一身的病,我肯定让你去阿瓦。”说着他叹口气道:“道同虽然年富力强,但毕竟没有在云南为官的经验,骤担重任,我真怕他难以应付啊。”
然后胡泉父子对视一眼,心说王爷怎么跟老潘他们说话就这么文绉绉的,跟我们就那么粗鄙?
“王爷放心。”潘原明赶忙给朱桢吃定心丸道:“志合老弟来云南已经半年了,据为臣观察,他绝对可堪重任,而且为臣已经将云南的情况都介绍给他了,他一定不会让王爷失望的。”
“为臣一定竭尽全力。”道同也表态道:“当然外云南的情况确实很复杂,为臣还需要虚心求教潘前辈和诸位同仁。”
“没错,而且不只是汉官,要多跟土司交流。”朱桢点点头道:“你负责的外云南,其实就是元朝的缅中行省。但忽必烈征服缅中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对其像云南这样进行实际统治,而是由原先的王室继续管理。”
“所以那里的土司对天朝的归属感,远低于内云南。”朱桢接着道:“而且由于傣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还形成了大傣人文化,所以我们同化起来,也不会像内云南这么容易。”
“是。”道同赶忙应声道:“为臣谨记王爷教诲,去了先多看多听多交流,谋定而后动。”
“对。”朱桢点头道:“好处是什么呢,当初统一的蒲甘政权被元朝灭掉之后,就走向分裂,后来又被麓川征服过,所以他们很多人的心气已经不足了,而且各部之间矛盾重重,没法拧成一股绳。”
“所以伱切不可将他们视作一体。”朱桢加重语气,指示道同道:“而是要通过了解,区分出哪一些是甘心臣服的,哪一些是可以争取的,哪一些是顽固不化的。”
“对于最后一类死硬派,不要心存幻想,要坚决彻底的消灭!”朱桢重重一挥手,杀气腾腾道:“这里没外人,本王不妨把话说清楚点,我派你去就是用你的杀气!”
“我还从京城给你带了个人来。”朱桢又献宝似的对道同道:
“是原先审刑司的左审刑吴庸,你们应该早听过他的大名吧?”
“那肯定的。”三位封疆大吏的笑容都有些不自然,就连道同都觉得这人太极端了……郭桓案的阴影犹在眼前,要不是王爷出手,他们这些地方长官估计全得进去!
“本王跟大哥求父皇把审刑司撤了。”朱桢又道:“他现在是王府长史司的审理正,当然了,这只是为了把他带来云南而已,这样的人才留在王府可太屈才了。”
众人闻言心说,恁主要是怕他把王府给掀了吧?
“云南现在还没有设按察使司,就让他跟着你去阿瓦,有什么脏活湿活就让他干,他就好这口。”朱桢接着对道同道:“你还是要稍微注意下形象的,不要变成大家心里的酷吏,对将来的发展不好。”
朱桢跟谁说话,都是这样推心置腹,从来不掺一丝假。当然朱老板除外……
道同感动的点点头:“王爷放心,道同做事只求对得起天地良心,从来不在乎自身的毁誉。”
“正因为你不在乎,所以本王才要替你在乎呀。”朱桢便沉声对三人道:“工于谋国者,往往拙于谋身,本王要保护的就是你们这种人啊。”
“多谢王爷,臣等铭感五内。”道同三人感动得眼圈通红,摊上这样的上司,哪能不为他卖命?
~~
朱桢呷一口茶水,搁下茶盏,又对潘原明道:“老潘,你留在昆明,但是营建新城的担子也很重。”
“王爷放心,为臣豁上这把老骨头,也一定为王爷和云南百姓把新城建好!”潘原明拍着胸脯道。
就像贵州城遇到的问题一样,元代建造的昆明城空间太过狭小,根本配不上昆明如今的地位。
这座云南的省会城市,茶马古道的中转枢纽,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一旦功能运转正常,人口就会爆炸性增长。
不到五年时间,城内便被塞得满满当当,就连城外也开始形成了市镇。为了适应恐怖的发展速度,也为了彰显大明对云南的统治永固,营建昆明新城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了!
就连朱老板都催促了老六好几次,要把昆明新城的建设任务当成头等大事来办。为此去年还派了风水大师汪藏海来昆明堪舆,为新城选址。
()
第1405章
“去年风水大师汪藏海奉旨来昆明堪舆,说昆明的山主富贵水主财之形胜宝地,北面呈五华吐秀之势,稍南下则又开玉屏,是条最尊贵的紫微龙,可在那里建文庙,云南文风可盛也。再往南就可竖立一座大南门,那是龙穴之地。”
潘原明一边跟朱桢转述大师的堪舆结果,一边展开一幅精心绘制的草图,以便王爷形成直观感受。
“另外,云南府城的主山是蛇,城就必须开六门形成龟状。一为头,一是尾、四为脚,以成龟
蛇相交,头尾摆动之态势,则城具生气,诸百业兴旺。五百年后,云南胜江南矣!”
“五百年太久,只争朝夕!”朱桢一拍堪舆大师画的新城草图道:“这个设计不行,面积太小了。把元代的南城都画到城外去了,这怎么能行?”
“汪大师设计的新城周围九里三分……”潘原明道:“比原先要大出二里五分。”
“那也只有一点四平方公里,”朱桢略一盘算道:“也就是两千一百亩,还是太小了。这么小的城市,还想胜江南?做梦去吧!”
“那王爷意下如何?”潘原明便请示道。
“当初我岳父营建北平城,周长四十里,就差不多比照这个大小吧。”朱桢便道。
“那也忒大了点吧?”胡泉提出异议道:“城池太大了,不利于防守。”
“不大,京城周长七十里,我们才一半多一点,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用不了不要紧,要为将来留下空间嘛!”朱桢把手一挥道:“至于防守问题,在城上多修些炮台,在城外多驻屯几个卫所,不就解决了?”
“那预算指定是远远不够的。”潘原明发愁道。
“先拿出预算再说。”朱桢摆摆手,在云南不需要为钱发愁。实在不行就去地里挖嘛。
“王爷这是奔着昆明城人口百万去的呀!”道同感叹一声:“这新城六倍于广州城了。”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朱桢大笑道:“再说城市并不只是用来给衙门办公,让军民居住的,还可以建很多学校,医院,工厂,贸易中心……放心吧,到时候依然寸土寸金!”
“哎,好吧。为臣再请汪大师来修改草图。”潘原明点头道:“他现在去永昌勘察了。”
“嗯,到时候本王请他吃饭,大师还是要尊重一下的。”朱桢笑道。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正说话间,邓铎禀报顾元臣求见。
朱桢便笑道:“哟,财神爷来了,快让他进来。”
又对潘原明道:“你不是发愁预算吗,多捧一捧财神爷,不就有了吗?”
“这倒是。”潘原明感慨道:“现在顾会长的生意大的不得了,我看当年的沈万三,也不过如此。”
“藩台可不敢这么说。”顾元臣听到这话,赶忙笑道:“在下不就是仰赖王爷和藩台,混口饭吃吗?”
“你要是只混口饭吃,那我们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胡泉笑道。
“连侯爷也要取笑小人?”顾元臣提着个竹篓进了亭子,向王爷和诸位大佬行礼。
“坐吧。”朱桢摆摆手,侍卫给他搬了個杌子。
待顾元臣坐定后,朱桢笑道:“要不怎么说做买卖的鼻子尖呢?本王头一天上班,你就寻着味儿就来了。”
“这不是好长时间没见王爷,心里想念的紧吗?”顾元臣笑道:“我没事就在王府门外转悠,今天看见两位藩台的车来了,哪还忍得住?”
“不对,你肯定有事。”朱桢摇头笑道。
“嘿嘿,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王爷。”顾元臣笑眯眯地打开内衬笋叶的竹篓,从中取出一块碟子大小的圆饼,双手奉到朱桢面前道:“再过两天,第三届云南茶马交易会就要开幕了,在下仅代表云南茶马总会,恭请王爷和诸位大人莅临。”
说着每人奉上一块圆饼,一块不多,一块不少。
顾元臣又对朱桢笑道:“这茶马交易会还是当年王爷下旨举办的,结果前两届的时候王爷都不在昆明,上上下下无不遗憾至极。这次终于等到王爷了,上上下下无不翘首以盼,就指着为臣将王爷请到。事不过三,求王爷千万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