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忧心忡忡地叹息一声。
如果放在以往,也许这份忧虑只能潜藏在心底,生根发芽。
但他现在是有先生的人啦!
于谦到隔壁,敲了敲窗户:“先生,你在吗?我没打扰到你吧。”
文天祥正在灯前,写着一阙诗。
夜间灯花明灭,拢在他握笔的那只手上,漾出一层清溪水波般的柔光,洁白如玉。
他温声问:“怎么了?”
于谦默坐了一会,直到心思沉静下来:“我担心家乡的人出事……”
文天祥顿笔看向他:“现在还能回去么?”
于谦苦恼地摇摇头:“就是因为不能回去,所以才担忧啊……若真的置身风暴正中,反而心境坦然了。”
这时,朱祁钰本人终于上线:
【景泰皇帝朱祁钰】:感谢各位的关怀和提醒,暂时无危险。
【景泰皇帝朱祁钰】:廷益可还好?朕很担心你。
于谦长舒一口气,立即回复道: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陛下,我亦无事了。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京城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陛下宜当多加保暖,少为思虑,忧能伤人。来年初春,寒蕊新发,我定如期带着奖励归来。
朱祁钰卧在病榻上,捧着手炉,苍白地笑了一笑。
“好”,他轻轻说。
然而这个笑容,还没展开,就僵在了脸上,因为他看见了宋孝宗在疯狂@他。
【宋孝宗赵瑗】:@景泰皇帝朱祁钰,小钰,你在吗小钰!
【宋孝宗赵瑗】:小钰快回复我一下!
朱祁钰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我们好像还没有熟到那份上吧。
宋孝宗赵瑗见他回复,立刻啪啪输入:
【宋孝宗赵瑗】:看见没有,他应了,朕就说可以叫他「小钰」,凭什么朱瞻基不让朕叫!
【宋孝宗赵瑗】:就要叫小钰!
【景泰皇帝朱祁钰】:……赵小羊,朕看你着实是病得不轻。
【宋孝宗赵瑗】:朕确实生病了QAQ
【宋孝宗赵瑗】:@于谦,你能不能也安慰朕一下?
【宋孝宗赵瑗】:朕要求不高,你讲两句好话夸夸朕就行。
【大秦天王苻坚】:既然如此。
【大秦天王苻坚】:@于谦,朕的丞相王景略也生病了,于谦你能不能也慰问他两句,虽然他听不到,但朕可以日后代为转述。
【魏武帝曹操】:苻坚实属牛逼,每逢热点就硬蹭。
【陈后主陈叔宝】:这个话题,跟王猛有任何关联吗???
【教主道君皇帝赵佶】:看来,随着朱祁钰生病,【王景略】即将取代【于谦】,成为弹幕第一热门词。
【永乐大帝朱棣】:不会的,朕一直在给于谦声援。
【明宣宗朱瞻基】:还有朕。
【明仁宗朱高炽】:朕也是呀!
【宋孝宗赵瑗】:朕也会持续声援于谦的。
【宋孝宗赵瑗】:@于谦,朕真的生病了,头好痛,看在朕一片诚心的份上,你能安慰一下朕吗?
于谦:“……”
见过自来熟的,但赵瑗这么上赶着自来熟的,他确实闻所未闻。
他转头问文天祥:“先生,宋孝宗是个怎样的人?”
文天祥的神色有些渺茫,似乎想起了一些江流滔滔,尘埃岁月里的旧事:“我不曾亲眼见过,但总有人告诉我,孝宗陛下在的时候,是一个很好很好、很有希望的时代。”
于谦默然。
赵瑗的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吗?
是,也不是。
他毕竟亲历过永乐年间的万国来朝,仁宣之治的天下盛世,见证了一个帝国,鲜花着锦最为鼎盛的模样。
赵瑗在位期间,仅有半壁河山。
他虽然屡次北伐,想要光服神州,但终究因为种种条件的制约大败而归,没能实现。
所以,于谦觉得,那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相距大明甚远。
然而,对于文天祥这样出生于宋末的人来说,孝宗时代已经是一个遥远的美梦了。
那个年代,至少在动乱中,一切还都蕴含着希望。有君臣齐心并力北伐,有虞允文的采石矶大胜,有辛弃疾屡次请缨,远眺苍苍江北。
那个年代,陆游临终前还会感叹,希冀着一个可能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那个年代,人们都还愿意去相信,这一代或下一代人,一定可以克复中原,驱除胡虏。
可惜,那已经是南宋最后昙花一现的高光。
于谦叹息一阵,斟酌着在天幕上输入: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孝宗陛下务必珍重身体,好好休养。大宋江山社稷,来日北伐宏图愿景,皆系于你之身。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倘是夏至,凝心静气,少为烦忧。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若逢冬雪,且加餐饭,勿忘添衣。
【明. 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祝陛下早日康复,来日北伐功成,我在大明,为君遥饮一杯祝捷酒。
【宋孝宗赵瑗】:!!!!!
……
南宋,孝宗位面。
“嗷嗷嗷!”
赵瑗看着天幕,发出了一阵土拨鼠尖叫。
本来他生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受得紧,这会一下子就精神了。
于谦真的好暖心,他哭死。
“呜呜呜”,赵瑗卷在被子里疯狂打滚,“天底下怎么会有于廷益这么好的人,朕不活了!”
病中的人往往格外感性,他一时间泪眼汪汪,感动得无以复加。
于谦,真不愧是他认定的“帝国双璧”之一!
过了一会,赵瑗看向了不远处,帝国双璧的另一璧,辛弃疾。
他眨了眨眼,小声说:“幼安……你能不能也安慰一下朕,求你啦。”
辛弃疾晃了晃手中的书卷,语气染上了一丝无奈:“臣本就正在做这件事啊。”
赵瑗病中极度无聊,他便来给陛下读书。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读些诗文,然而,辛弃疾念的却是……一本专门讲北伐的兵书,《虎钤经》。
作者是宋真宗年间的许洞,一位被埋没的将星。
清澈朗润的少年嗓音缓缓响起。
像是琉璃盏中沉淀了甘洌的清酒,饮之辄醉,望之明净,捧在手心看去,更是波光粼粼地摇曳着无数星芒。
赵瑗听了许久,倦意上涌,有些迷糊地想着:
幼安的声音很好听,幼安的剑法很厉害,幼安的诗也写得很好……幼安哪里都是好的。
“朕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和他一起去北伐”,半梦半醒间,赵瑗心中涌过一个念头。
他才不羡慕大明那几个皇帝拥有于谦呢。
他已经摘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啦。
……
于谦翻阅着桌上墨色淋漓的纸笺,观看文天祥新写的一组诗。
这组诗以感旧为题材。
也许是因为到了故乡,万事可亲的缘故。
又或许因为一路上于谦总是和他待在一起,使他很难像一个人枯坐幽狱那样,长时间陷入那些低沉痛苦的情绪中。
总之,这些诗居然还挺温柔平和的,追忆一些早年在庐陵的往事,重温旧梦。
于谦回想了一下历史上这个时间段,先生过庐陵时,写的那些悲愤诗。
两者一对比,他简直骄傲极了。
今天也是先生美好心情的捍卫者呢!
于谦一首一首地看过去,有讲白鹭洲读书的,有讲江上泛舟,有携花载酒,还有这个年少骑马倚斜桥……
哎?
于谦目瞪口呆。
他把这句写着什么上元夜玉箫金钗琉璃的诗看了又看,用朱笔一圈,控诉般地推到先生面前:“先生……”
文天祥: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