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白大度的原谅了曲伯的行为,让诸侯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君子,值得信任,于是纷纷响应这一次的会盟。
在曲邑的会盟,前来的不仅仅是曲国,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国,甚至就连宋国公子也亲自到场。
之所以宋公没到是因为现在宋国没有国君,公子附一和他的叔叔况父两个人在争夺宋君的位置,打的不可开交。
周王室势弱,自己内部都是一堆的事,根本不想参与到宋国这种还算是大国的内部纷争之中。
于是在上一任国君薨后,连国君都没有册封,只想着等宋国打完了,再册封胜利者作为君主。
天子不愿意履行自己的责任,于是公子附一就来到会盟之地,希望吕小白能够为他主持公道。
“齐侯,我在宋国的时候就听说,您在苍翼会盟时,号召诸侯要尊王攘夷,维护宗法纲纪,这是素王所倡导的王道啊。
宋国虽然是殷商的后裔,却始终尊奉着周礼。
您因为燕国遭到了山戎的侵扰,于是率领着诸侯援助燕国,又因为曲国不尊奉天子的号召,出兵讨伐,言出必行,这样的品德是值得所有人倾佩的。
武王曾经想要将王位传给素王,素王说,兄长有子嗣,却将王位传给弟弟,这难道不是取祸的根源吗?
现在我的叔叔却想要抢夺走属于我的君位,这是对宗法制度的践踏啊,难道您能容忍吗?
如果您愿意帮助我获得宋国的君位,我愿意效仿曲伯,向您献上宋国的两百里土地,这是品德高尚的盟主应该得到的。
我对您的钦佩,想必这样可以表达了。”
盟主应该得到的?
公子附一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在天下诸侯之间的威望,愈发庞大的联盟力量,还有宋国的友谊和实打实的好处,宋国可不是曲国这种小国。
单论土地面积,宋国比吞并莱夷国之前的齐国还要大。
对于公子附一的请求,吕小白正色道:“宋国公子,你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
齐国当初吕无咎乱政的时候,正是洛侯将孤送回国,诸夏列国应该保持这种互相帮助的传统。
你就先在这里住下,会盟诸侯想必是会同意的。”
等到吕小白将宋国公子附一的遭遇讲出,众人果然义愤填膺,认为况父不应该抢夺自己侄子的君位。
于是十五国诸侯,共计七万大军,三千辆战车就浩浩荡荡的在宋国的北方和东方驻扎。
况父没想到自己侄子居然这么无耻,为了夺下君位,竟然直接带着外人来,他可不相信齐侯会白白的帮助自己的这个侄子。
齐国又不是洛国,为了维护宗法能够付出一切。
这一次请动齐侯出兵,定然是许下了很多的好处,这让他恨得牙痒痒,直道太无耻,其实他心里是很后悔的,本来他占据着上风,只要先一步向齐侯投诚,根本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跪的太慢导致了现在的事情发生。
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齐国大兵压境,不可能束手就擒,总是要拼一把。
对于这一场战争,只能说一句螳臂当车!
联军摧枯拉朽的击败了况父的军队,况父带着亲信逃往了郑国。
然后公子附一给郑侯写了一封信。
“郑侯,况父虽然与我争夺君位,但他是我的叔叔,如果杀死他,我的父亲可能会伤心,我这样做是不孝的,所以我不在宋国杀死他。
请求您在郑国杀死他,不要让他回到宋国来,这样父亲见不到他的尸体,就不会伤心了,这是作为孝子所能做的。”
郑侯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便将信交给左右观看,还问应该如何做。
“国君,齐侯很明确的要支持公子附一即位,将宋国作为附庸,如果我们不杀况父,可能会被齐侯认为是想要争夺宋国的权力,齐国现在强横,激怒他是不明智的。”
听到这话,郑侯有些不快,这不是表明他怕了齐侯吗?
“齐国虽强,但郑国有强军,是不惧怕他的。
但是因为况父而让郑国的士兵去流血,这是不对的。
国君您可以回信说,况父抢夺侄子的君位,应该被惩罚。
为了公子附一的孝心,您愿意为他杀死况父。
这样公子附一定然会感激您,郑国也不需要和齐国开战了。”
什么叫做语言的艺术?
同样的目的,这话说出来就让郑侯觉得非常舒服,于是欣然同意杀死况父。
况父还以为逃到没有参与会盟的国家就能免于一死,却没想到侄子狠辣,郑侯虚伪,结果在郑国送了性命。
宋国的使者来到郑国之中,见到了况父的尸体,满意的点点头,回到了宋国之中。
吕小白的威望经过此事,更上一层楼,随着宋国归附,吕小白在宋国再次举行会盟,这是第四次,相比第一次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
洛国公室一向简朴,便是洛休这位国君的居室也称不上华丽。
这些年吕小白的声望愈发高涨,而且有管仲在旁边出谋划策,不需要洛休时刻指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生出了华发,洛曦陪伴在自己父亲身边,“曦儿,上月给你的书简读完了吗?”
洛曦整个人直接愣在原地,想到自己父亲交给自己的书简,想到里面的内容,脑门上的冷汗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低头道:“父亲,那份书简儿臣已经毁了。”
似乎是意料之中,洛休似笑非笑的望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平静道:“为什么毁了?可是写的不好?”
洛曦沉默着,室中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一般,洛休也不着急,微微的眯着眼,等着自己的儿子给自己答案。
过了许久,洛曦才终于开口道:“父亲,您的智慧只在素王之下,您写出来的书简之中自然是蕴含着天地的至理。
但那书简是不合时宜,若是被人知道那是洛氏所出,不要说是四百年声望,便是四万年也是顷刻之间灭亡。”
这等恐怖的话从洛曦口中说出,洛休反而笑出了声,思维落到须弥戒指中,手里瞬间出现一份竹简,递给洛曦道:“再看看这个。”
洛曦以为又是那种惊世的无君之言,双手有些颤抖的接过。
展开一看,“《性善论》?”
不过寥寥数百字,逻辑清晰,读罢让洛曦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认为自己已经被说服了。
人性本善,这是至理,所有治国需要使用仁恕之道,这也是素王所提倡的。
他刚想要表达对洛休智慧的崇拜,就见到父亲又递给他一卷竹简,他展开一看题目就大跌眼镜。
“《性恶论》?”
怎么和刚才的截然相反?等到读完他这一篇,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洛曦看了看手中的性恶论,又看了看手中的性善论,欲言又止,他认为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姬昭见到这一幕有些想笑,洛休可是天命之子,虽然政治军事天赋都有些平庸,但是搞学术绝对是圣贤级别的。
性善和性恶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观,逻辑严密的同时出现在洛曦这个智商不太高的人面前,他不怀疑人生才是奇怪。
“父亲,这……”洛曦有些踌躇的问道:“这哪个是对的?”
以他的才能,他认为这两种都是对的,但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怎么可能都是对的呢?
洛曦的表现早就在洛休预料之中,于是笑道:“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之后你将这两篇文章拿到学宫之中,学子们一定会各站立场,激烈的辩论,派人将他们的辩论记录下来。
思想的交锋之中一定有智慧的结晶展现,收割这些智慧,洛氏就会永远昌盛。”
这才是洛休成立学宫的真正目的,培养公族子弟只是次要的,他的最终目标是将诸夏列国之中所有的大贤之人都邀请到学宫之中。
让诸夏列国之中,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一群人互相争个高低,而洛国作为学宫的主人,将他们的所思所想全部记录下来,自然是非常合理的行为。
【百家争鸣,光辉璀璨,无数的历史人物闪烁着智慧的光,天命之子将会开启这个时代,您的气运点增加速度再次加快了。】
至于性善还是性恶,的确是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但是世界观的不同,会造就完全不同的学派。
荀子是性恶派,他自己自诩儒家,但是教出来的弟子全是法家,这不是巧合,而是法家的严刑峻法就是根据人性本恶而制定的,而性善派就会更多的强调德治的作用。
姬昭深吸一口气,春秋战国时期,本就是思想革新,生产力大变革的时代。
洛休现在就将对立的思想抛出来,即使短时间之内双方只会单纯的针对善恶辩论。
但一旦这些人开始执政,这些思想就会不由自主的影响他们的行事风格。
姬昭望向昭城的洛氏学宫,恐怕日后,百家思想源流都要由此而出了。
天命之子,真是恐怖如斯!
“曦儿,若是邦周天命落地,洛氏幸存,你说洛氏何去何从?”
洛曦想了想有些迟疑的说道:“洛氏声望卓著,或许可以像宋国那样,裂土封国。”
洛休有些失望又带着一丝嫌弃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
管仲已经开始在齐国推行土地私有,这是一种与邦周建立完全不同的制度,结果自己的傻儿子还在这里玩老一套。
现在公室之中,人才越来越凋零,若不是洛国底子厚,加上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实在是胜过其他国家太多,哪里还能有现在的辉煌。
想到这里,洛休就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他要给子孙留下足够多的智慧,以免子孙不肖,累及素王的家族传承大计。
若是姬昭在这里,他会直接劝洛休算了,就连他这个天命之子的属性都是他用属性卡强行改变的,其他人的平庸再正常不过。
这就是与周王朝深度纠缠的结果,解决的方法,姬昭渐渐地有了眉目,只能说还不到时候。
虽然心中对于自己的蠢儿子有些失望,但这些年来,洛休渐渐也接受了公室子弟的平庸。
似乎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不满,洛曦连忙又补充道:“若是不能裂土,亡周者必然是新的天命之人,就如武王一般。
但邦周之所以能存续,是因为武王之后有先祖素王,东征平乱,才能安定下来。
可以等天命之人老死,再寻求复国。”
这还像话,对于这一次的答案洛休还算满意。
实际上这种问题本来就没有意义,按照现在的局势,只要洛国控制的好,几百年之内周的天命还不会落地。
至于再远的未来,谁能知道呢?
洛曦将两篇大论直接挂在了学宫之中,言明这是国君所写,让众人评价哪个理论更技高一筹,若是说的有道理,便以金银布帛相赠。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这些财物,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两篇文章,是如此的逻辑清晰,如此的观点强烈,宛如洪钟大鼓一般,将所有人的脑子都震成了糨糊。
现在这个时代,元士的力量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思想还没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