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重炮第三营玩了一天的实心炮弹后,第二天开始换用高爆榴弹,对着过去两天里通过炮兵气球观察所发现的城内部分重要建筑目标开始视距外间接炮击。
这些130毫米乃至150毫米的要塞加农炮,虽然还是滑膛炮,但是最大射程可是非常远的,打个两三千米是轻轻松松的。
当然了,这么远的距离下命中率其实也就一般,误差会比较大。
但是发射榴弹的时候,有些误差也无所谓了,反正榴弹炮击讲究的是覆盖炮击,也没谁会奢望到炮弹能够准确命中敌人房屋的窗户并钻进去……
而城内的荷兰人则是被这种远程视距外炮击给吓傻了,一开始他们还以为只是楚军的炮手失误,炮击城墙的炮弹,因为角度没调整好以至于越过了城墙,落入到城区内爆炸,这种情况在过去两天里非常的频繁。
但是仔细一看,尼玛这炮弹都落到城区中心来了,这么远的距离偏差,肯定不是误差,而是楚军故意打这么远的。
再一看炮弹的落点位置还是城内的弹药仓库以及粮食仓库的时候,这些荷兰人就更傻眼了。这些楚国人,是怎么准确知道这些弹药仓库以及粮食仓库位置的?
更重要的是,隔着那么高一道城墙,他们的炮弹是怎么准确命中自家的仓库的?
看楚国人的炮弹,始终都落在仓库以及周边地区,显然是知道仓库的准确方位,并进行了校对的。
这不正常!
这个时候,有荷兰人提出来:会不会是他们飞上天的怪物在为他们的火炮进行校对?
当即有人抬起头看向城外的天空!
城外的天空里有好几个小红点,这几个小红点在楚军刚抵达没多久后就已经升起来了。
虽然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东西,但是一些去过多次华夏的荷兰人倒是有所耳闻,这应该是楚国人的孔明灯……只是不知道这些楚国人是怎么把这些孔明灯做的这么大,而且还能够载人的。
荷兰人的猜测没错,楚军的炮兵部队,的确是依托热气球提供的数据进行较射,进而越过城墙,对着两千多米距离外的城内重要目标发起炮击的。
哪怕直线距离只有两千多米,但这依旧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视距外炮击,炮兵们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目标,只能是依稀看见自己的炮弹落地爆炸后所产生的烟雾。
从充当炮兵眼睛的就是炮兵较射气球。
严格上来说,这还是大楚帝国陆军所装备的热气球第一次投入实战呢。
大楚帝国老早就搞出来了大型的载人热气球,不过早期的技术并不完善成熟,最近几年才逐渐成熟,并开始批量装备炮兵部队。
这些载人热气球,采用系留升空的方式,升空后无法机动。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炮兵部队提供远距离的目标指引、校准。
当然了,顺带也可以作为高空观察哨,通过居高临下观察周边远方的情况,并随时为下方的人员提供预警。
这种高空远程预警的警戒距离很远的,因为热气球可以升空几百米那么高,瞭望兵使用高倍数望远镜进行观察,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甚至能发现十多公里外没有进行隐蔽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兵力。
如今重炮第三营的炮兵们,就是利用热气球进行引导炮击的,使得了炮击的精度能够发挥出来火炮自身的性能。
至于性能之外的误差,这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大楚帝国目前装备的这些滑膛炮嘛,精度也就那样,一千多米的命中精度还好,但是两三千米距离的炮击,那么精度就不咋地了,只能是依靠覆盖式炮击来获得命中。
然而就是这样的覆盖式炮击,对面的荷兰人也承受不住啊。
人员因为躲避不及而伤亡就不说了,关键的是楚军炮兵瞄准的还是城内的弹药仓库……在持续炮击后,终于有了一枚炮弹落入了其中一间仓库,这枚榴炮弹直接从房屋的顶部砸了进去并发生了爆炸。
爆炸直接引爆了仓库内储备的大量火药桶!
于是乎,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就这么开始了!
巨大的爆炸所掀起的热浪,直接摧毁了周边的大量房屋,并导致大量的人员死伤。
城外的楚军也是观察到了这一次猛烈的爆炸,确认了战果后重炮第三营上下都高兴的很,不枉费他们打出去这么多炮弹,终于是把他们的弹药仓库给炸掉了。
弹药仓库被远程炮击直接摧毁,这极大的影响了城内荷兰人守军的士气,接下来的几天虽然他们还没有投降,然而还敢于上城头用火炮进行反击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
楚军的步兵们,几乎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就顺利构筑了前进的交通战壕,并把一些115毫米轻型榴弹炮等大角度曲射火炮前置。
承顺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经过充分准备后,楚军发起了首次的大规模步兵进攻
因为之前多天的炮击,城内守军的抵抗意志非常的薄弱,守军甚至都没有做出有效的抵抗就直接放弃了城头。
近卫军的突击部队只付出了三人伤亡的情况下,就占据了城头,并开始迎接更多的友军兵力进入。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起来有效的抵抗,甚至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当天中午时分,入城的楚军就攻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城内的公司总部,只不过攻占这里的时候,这座大楼已经空无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早就跑路了。
那些士兵们也仓皇的朝着南城墙方向撤退。
至于那些土著仆从兵,早就没了踪影,鬼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科伦坡城迅速的落入了楚军之手。
楚军的步兵们在攻城的时候,甚至都没有遭到过有组织的何军抵抗,最大规模第一次战斗就是在南城区追击荷兰溃兵的时候,和一股五十多人的荷兰溃兵发生了缴获,但是这些荷兰溃兵很快就投降了。
毕竟这些荷兰人也知道,对面的是楚国人而不是那些野蛮不讲理的土著。
向土著投降丢不丢脸之类都不说,但是土著们普遍不和你讲什么优待俘虏的政策,被俘虏了很有可能被就地击杀,或者干脆是当成奴隶。
然而楚军不一样,楚军一般不会为难俘虏,停战后如果双方达成了协议,还会移交俘虏。
就算是没有达成什么协议,但是只要在战俘营里干几年苦力大多也能获得自由。
之前楚军在东印度群岛里俘虏的大量荷兰人就是如此,只要老老实实不反抗,楚军一般不会要他们的小命。
楚军善待俘虏的名声,还是比较好的。
因此很多荷兰士兵甚至是一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理层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降起来也是干脆利索。
面对这样的荷兰守军,楚军自然是势如破竹,当天下午时候,楚军就宣告占领了整座科伦坡城,并完全控制了城内各重要建筑,要道。
紧接着,西北角突出部半岛上的两座炮台上的荷兰守军,也是在傍晚时候宣告投降、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都带着数百主力守军跑路了,他们这些炮台守军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坚守的理由。
然后荷兰人的舰队就傻眼了……
仅仅是一天过后,他们就发现直接彻底走投无路了。
港口外被大楚帝国的舰队堵门,而港口西北角的炮台已经落入楚军之后,这些楚军直接就用炮台上原有的火炮对准港口进行炮击。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投降呗,难不成还要死战不退,直到每一艘船只被击沉啊。
没那必要!
他们严格上来说可不是什么军人,只是一家武装贸易公司里的武装雇员而已,说白了就是一群雇佣兵。
你和一群雇佣兵们讲什么忠诚,那显然是很扯淡的事。
于是乎,当天晚上八点许,港口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正式宣布投降!
如此也宣告着,大楚帝国彻底控制了科伦坡城以及港口,后续也能够利用这座港口城市作为前进基地,彻底的攻占这个锡兰岛,进而把锡兰岛这座印度洋上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永不沉没的战列舰收入囊中!
第729章 压力来到了英格兰身上
科伦坡城的陷落,荷兰人的战败,顿时就在印度洋海域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让众多人议论纷纷。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荷兰人自己大为惊恐!
荷兰人自从数年前击败葡萄牙人,夺取了锡兰岛以及葡萄牙在印度的大片殖民地后,就自诩为印度地区里的最大殖民国家,实力雄厚。
哪怕是之前刚在东印度群岛里吃了个败仗,让荷兰人实力出现了下滑,但是在印度洋海域里他们依旧实力强悍,其他的欧洲国家殖民者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正所谓是葡萄牙人已经衰败,目前只能躲在果阿苟延残喘,丹麦,瑞典乃至法国等欧洲国家,他们虽然也陆续成立了所谓的东印度公司,但是顶多就是搞一个贸易据点,弄个小殖民地而已。
倒是英格兰在印度地区的发展比较迅速,早早就占据了孟买,并以孟买为依托迅速扩张在印度地区的势力。
但即便是英国兰,在这个时候也无法和荷兰人相提并论。
这个时期的荷兰人在印度地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这只局限于面向其他欧洲同行的时候,当荷兰人面对大楚帝国的时候,心态就不一样了。
因此其他殖民地里的荷兰人听闻楚军攻占了科伦坡城后,极为的恐慌……这又让他们想去了数年前在东印度群岛的惨败。
当年楚军就是先攻占了巴达维亚城,直接导致了荷兰人被迫全面退出东印度群岛。
失去了巴达维亚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就失去了对东印度群岛的统治,这不是说想不退出就不退出的。
如今大楚帝国又把战略要地科伦坡给攻占了,要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刚把公司总部迁移道科伦坡城没几年呢,结果公司总部又被楚国人给抢了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能够预料道:大楚帝国将会以科伦坡城为中心,全面攻占荷兰人在锡兰岛上的其他殖民地,并且大概率还会进攻荷兰人在印度半岛上的众多殖民地。
实际上荷兰人没预料错,楚军还真就是这么干的,拿下科伦坡城后简单休整了两天,就开始进攻荷兰人控制下的其他锡兰岛的沿海殖民地了。
对于楚国人再一次攻打自己,并且直接干到了科伦坡城的行径,荷兰人非常的愤慨,大骂楚国人不讲信誉,要知道荷兰人和大楚帝国签订的巴达维亚停战条约还没几年呢。结果转手就被楚国人给撕毁了。
更没有文明人的风范,竟然还不宣而战……
如果让大楚帝国的人得知荷兰人的想法,都懒得搭理这些欧洲蛮夷。
巴达维亚停战条约,那针对的只是东印度群岛战争,根据停战条约,大楚帝国释放荷兰战俘,并准许东印度公司高层等人员携带私人财物撤离,作为代价则是荷兰人彻底放弃对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权,并承诺不在进入南洋海域等一系列条件。
而这些条件里,可没有任何一条和印度有关的。
至于说停战……当时的确是停战了啊,但是现在的战争则是属于新的战场啊。
因此严格上来说,大楚帝国并没有违背巴达维亚停战条约,相反一直都在严格遵守着,并根据条约全面掌管了东印度群岛。
因此荷兰人说大楚帝国撕毁巴达维亚条约纯粹是无稽之谈。
总不能说签署了一次停战条约后,以后双方就不能开战了吧: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而不宣而战这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大楚帝国其实是有发布相关的宣战文书的!
但是这个宣战文书和后世人所熟悉的宣战书不太一样。
后世人认知里的宣战书,是通过正式外交渠道,比如大使递交给对方国家的最后通牒或宣战文书,战争状态从正式宣战开始后算起!
但是大楚帝国历史里,还从来没有过正儿八经的给帝国发去什么宣战文书这种事
毕竟都准备揍人了,还派外交官冒着被扣留,杀害的风险去向敌对国送去宣战国书,这种事在大楚帝国的君臣们看来有点傻……傻也就算了,还费外交官。
因此往往是大军杀过去后,看情况是否递交一封最后通牒之类的,而这种最后通牒往往也是让对方全面投降的那种……
说是宣战书,更不如说是招降书。
比如打扶桑人的时候,就提前给扶桑人送了一封最后通牒,比如之前打几个东南亚的土著国家的时候,也会发起最后通牒,之前打巴达维亚的时候也发出过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