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4-09-03 17:52:14

  霍峻抓了个颇为胆大的军士,问道。

  军士有些激动,大声答道:“回都督,俺从宣城来!”

  “家中可有安顿好?”

  “安顿好了,家中有弟妹照料?”

  “娶妻没?”

  “没~”

  军士脸色微红说道。

  霍峻拍着军士的肩膀,笑道:“徐淮多美人,立下战功,本督为你做媒。”

  “诺!”

  左右丹阳军士一阵哄笑。

  早些年霍峻为了在江淮扎根,鼓励军中将领取淮人女子为妻。随着刘备依仗淮泗人治国,以及诸将地位水涨船高。

  故而不知从何时起,南汉渐形成一种习俗,淮女在婚姻市场上非常吃香。今霍峻勉励军士娶徐淮女子,算是鼓励之语。

  霍峻与众人同笑,说道:“江淮不比丹阳,与北人厮杀,不比与乡人械斗。既入了军,当严守军纪,平日多苦练,方可少流血。”

  “都督放心,他日上阵,当斩贼人首级。”

  “有志气!”

  虽说丹阳兵不善硬仗,但至少算是可用之兵,能为今下的江淮分担压力便是好事。

  自夏侯尚被调到青徐,与淮西的曹休呼应,这让江淮的压力骤然大增。且夏侯尚非无能之辈,算是比较出色的二代宗将。如夏侯尚一继任,便着手解决袭击青州海滨的管承。

  上月,管承袭击东莱海滨,结果中了夏侯尚的圈套,兵败而逃,仅率左右数百人逃到海岛上。在郁洲援兵到来前,夏侯尚趁夜而进,突袭了海岛据点,管承连夜败走郁洲岛。

  是役,管承所部死伤三、四千人,海岛据点都被拔除。得知后,霍峻放弃了袭扰海滨的方略。

  “都督,二公子回程拜见。”

  此时,霍熊走了过来,禀报说道。

  “好!”

  霍弋带着霍峻的信,先拜会了步骘。而后即将归汉时,又过广陵,拜见霍峻。

  树荫下,霍峻坐在交椅上,问道:“舅父见信之后,可有何反应?”

  霍弋答道:“禀父亲,弋拜会舅父时,言及此事,其言行如常。后览书信,言让父亲放心,其当知公事之重。据前后变后观之,舅父似已放下此事。”

  霍峻笑了笑,说道:“怕是未必,你舅父喜怒不形于色,外人常难知其所想。话虽如此,但能明公私之事,便是为好事。欲解你舅父心结,怕还要前将军书信。”

  顿了顿,霍峻问道:“你舅父近日如何?”

  霍弋沉吟少许,说道:“舅父近日忙于检索隐户,为丹阳民变所操劳,丹阳大族陶亮隐匿千人,时被吏人所察,率族内部曲反抗,几下宛陵。被丹阳都尉带兵击败,率众逃入深山。”

  “后带兵出山袭民,被大兄带兵斩杀,俘获其族人。舅父带人前去料理,仅治陶亮及家人之罪,其族人免于死刑。”

  陶氏在丹阳属于是大族,陶谦即为丹阳人。刘备统治丹阳郡时,凭借与陶谦的关系,与陶氏关系尚可,且有征辟其子弟任官。如陶基在交州任九真太守。

  但陶亮与陶基非同族,二陶分居二县。陶谦与陶基所在的秣陵陶氏,陶亮是宛陵陶氏。今陶亮举众反叛,而秣陵陶氏交出隐匿户籍,仅能说同姓不同命。

  “丹阳民风跳脱,得有此事不足为奇。丹阳周围,有士载大兵驻守,纵是叛乱,亦不伤大局。今检索人口,吴、会稽二郡不乱,江左即无碍!”霍峻说道。

  检索大族人口,真就是不好干的差事。丹阳出现民变,属于是正常之事。

  吴、会稽二郡是大士族盘踞之所,只要二郡不出大的变动,扬州检索人口基本就能说成功。毕竟步陆之争,归根到底就是检索吴郡隐匿人口所引发出来的争斗。

  “吴郡率先被检索,据舅父言除兵籍部曲外,一郡得出隐户两万五千多人。”霍弋说道:“今舅父将亲驻会稽,检索郡中隐户。”

  “步扬州不易啊!”

  蒋济闻言,感叹了一句。

  霍峻摸着小胡子,说道:“会稽弗如吴郡,今吴郡能析出户籍,会稽应无大乱。荆、扬二州为大州,今子山大事将成,且观荆州顾元叹之所为。”

  霍弋从怀中取出书信,奉上说道:“父亲,此太子昨日新至书信,其让为儿代交与父亲。”

  “何事?”

  霍峻盯着信件,好奇问道。

  “太子治史书,见兵家之事,略有疑惑,特来信问之。”霍弋说道,

  霍弋与刘禅从小长大,二人出同车,入同食,关系深厚。今在刘备的操持下,娶了姐妹,兼有连襟关系,二人愈发紧密起来。

  刘禅与众多官吏交好,但真正能算上亲信,唯诸葛乔、霍弋、张绍等众。

  霍峻拆开书信,见刘禅问及长平之战,随即笑了笑。

  “伯先,今夜为父画张舆图。归京之后,由你交予太子。”

  霍弋问道:“父亲,儿明日即将归京,不知再有叮嘱?”

  沉吟良久,霍峻说道:“江淮无大事,百姓耕作有序,且让陛下安心。至于舅父与前将军之矛盾,且待前将军来信,二者或能消怨,如实与陛下讲述即可。”

  “诺!”

第558章 一州之口

  章武五年,夏。

  武汉行宫内,刘备半靠在榻上,杜度为其把脉问诊。

  诸葛亮在旁静候,神色中透露着关怀之色。

  “何如?”

  诸葛亮持羽扇上前,问道。

  “陛下脉搏如常,似无大疾。”杜度皱着眉答道。

  “那陛下为何太仓(胃)胀痛?”诸葛亮问道。

  杜度多有尴尬,继而看了看刘备的舌苔,说道:“丞相,度观陛下舌苔,当是邪气入体。容度为陛下开几贴药,看能否将陛下治愈。期间,陛下当戒酒肉,不可贪食。”

  刘备摸着肿胀的肠胃,说道:“朕常昔平张纯时,太仓中木箭,留有暗疾,偶会发作。诸卿不必惊慌,当是小疾而已。”

  数日前,刘巴得疾归家休养,前日不幸去世。

  刘备多感痛心,则让刘禅出席葬礼,今日与诸葛亮商量后继人选。

  不料商讨间,刘备肠胃发作,疼得他不行,拉两三趟肚子。诸葛亮放心不下,请来杜度诊断。

  杜度的诊断与年岁判断一样,查不出什么大问题,仅是认为邪气入太仓。

  喝了口温水,刘备肠胃舒缓了许多,让侍从随杜度前去抓药。

  坐在榻上,刘备示意诸葛亮坐下,说道:“今子初不幸病逝,尚书令之位,空悬无主,非长久之事。朕长思以来,人选有二,其一为长绪,其二是为元直,不知孔明以为何人可为尚书令?”

  之前法正去世,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让孙邵、刘巴分掌。今过了两年,刘巴患病去世,仅剩孙邵一人。今下以刘备之意,要么让孙邵独掌管尚书台,要么就是让徐庶出任尚书令。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以长绪、元直二人观之,其各有所长,观以往政绩而言,任尚书令皆是可行。仅是今之江州犹如汉之司隶,陛下欲令元直为尚书令,当择良臣后继之。”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今下正处于广检隐匿人口之时,如调元直入武汉,恐会耽搁江州各郡广检隐匿之事。”

  南汉制度与两汉有所出入,诸葛亮任丞相,执掌国内政事。尚书令是为其副手,辅佐诸葛亮处理国政,在霍峻未入武汉前,尚书令为政治三号人物。

  今孙邵、徐庶都有资格出任尚书令,相比随时可以升迁为尚书令的孙邵,现任江州刺史的徐庶则就复杂了许多。

  江州由荆、扬二州拆分而出,其任务在于削弱二州势力,以及增加武汉的中枢权威。

  今徐庶出任多年,一手将江州搭建起来,其威信甚高。当下如果将徐庶调走,再找人顶替徐庶的位置,谈何容易?尤其今下初在检索人口的关键时期。

  刘备思索少许,说道:“既是如此,暂让长绪出任尚书令。尚书仆射,不知君可有人选?”

  诸葛亮抚扇思量,说道:“臣以为马君季常,费君宾伯,潘君承明皆可继之。”

  “廖公渊何如?”刘备反问道。

  诸葛亮皱眉摇头,说道:“陛下,公渊虽是楚之良才,有兴世业之能。但其秉性高傲,恐会于台中生乱。”

  “既然如此,让宾伯出任尚书仆射!”

  刘备见诸葛亮有异议,当即拍案选定费观,说道:“让仲宣代朕草拟诏书,拜二卿执掌尚书台。”

  廖立才干显著,在刘备入主荆楚之后,与庞统一起显进。因才干有所长问题,刘备留庞统在身侧,出任军师。廖立擅长文政,外放出去担任太守。

  今下廖立任侍中,按照业绩,廖立出任尚书仆射,其问题不大。但诸葛亮与廖立经常有接触,深知廖立有缺陷。为了人尽其才,将廖立留在刘备身侧,或许是件好事。

  “孔明,姜冏是否有书信传来?”刘备问道。

  正旦之后,姜冏父子在刘备的挽留下,又呆了半月。直到马超来信询问状况,父子二人才依依不舍拜离刘备。

  刘备也非常够意思,自己虽没有亲送,让马良持节,代自己送父子二人到夏口。而姜冏父子回到陇右,接是马超的拷问。姜冏先解释了为什么去往洛阳后,又去南下去武汉。之后向马超传达了刘备待他的器重之情,并能理解马超为什么向魏国称藩。

  一番下来之后,马超虽不满姜冏父子先斩后奏,无他的命令而下武汉。但对姜冏此行的收获,马超为之欢喜不已,不仅原谅姜冏的违令,而且还提拔姜冏出任要职。

  刘备为了帮助姜冏上位,赢得马超的信任,答应了马超之前的所求。即马超被陆逊逼得签订城下条约时,马超乞求刘备能否免费提供一批粮草。

  之前刘备断不会行肉包子打狗之事,今为了姜冏赢得马超信任,则是允诺了马超的所求。每年提供五万石粮草,而马超每年上供三百匹马。

  诸葛亮抚扇沉吟,说道:“据姜君书信言,马超令其统兵,分守街亭。且马超已如伯言之意,派人探查河湟二郡,遣使连通羌部,似有谋略二郡之意,但马超畏关中兵马,短期之内不会妄动。”

  “不过姜君已暗中联络义士,以为陛下效力。”

  刘备略有担忧,说道:“联络他人,恐姜君会被马超所察。今孔明务必与姜君言,让其不可着急行事,徐徐而图,莫非心急成事,而被外人所察。”

  刘备参与过衣带诏事件,甚至密谋的人越多,就越有可能暴露。今好不容易在马超国内埋下隐线,岂能功亏一篑?

  “臣已向姜君回信叮嘱,依其父子二人之智,当会小心行事。”诸葛亮答道。

  趁着君臣谈话的间隙,侍从入殿,禀告道:“陛下,霍舍人从江淮归京,今在宫外求见。”

  “宣!”

  少顷,霍弋从殿外趋步而入,向刘、葛二人行礼。

  “臣霍弋拜见陛下,见过丞相。”

  “伯先免礼!”

  “且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0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6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