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02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4-09-03 17:52:14

  “嗯!”

  王粲考虑了下,说道:“我本欲以酒宴为题,但江陵公多经戎马兵戈,不如以征战为题!”

  “善!”

  霍峻单握软球,踱步良久下,缓缓说道:“在汉之末世,皇道昧不明。主暗用庸臣,艰乱起朝廷。七柄失其所,权纲丧典荆。愚猾窥神器,牝鸡又晨鸣。哲妇逞幽虐,宗祀一朝倾。弘农鸩洛阳,帝迁长安城。祸衅萌宫掖,凉马动北垧。三方风尘起,玁狁窃上京。义士扼素腕,感慨怀愤盈。誓心荡众寇,积诚彻昊灵。”

  “彩!”

  随着霍峻诵读完,王粲率先鼓掌喝彩,笑道:“江陵公何谓不善属文?凭此一诗,足以显名。”

  “此诗精彩!”

  秦宓忍不住点评,说道:“江陵公以中汉失天下为要,作此光复汉室之文,立意之广深,宏伟之字精,属实令人钦佩!”

  “不敢!”

  霍峻将软球扔给张飞,笑道:“非仓促所作,是为早些年有感而发,若字词欠妥,当请翼德矫正!”

  “俺不成!”

  张飞抓住软球,摇头说道:“仲邈所作之诗,比俺强多了。”

  “不知此诗可有名乎?”秦宓请教道。

  “仲宣熟晓天下诗文,能否为此诗著名?”霍峻问道。

  王粲捋着胡须,笑道:“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说着,王粲感慨说道:“薤露为挽歌,昔李延年所改乐府诗。今之题名,为中汉所挽尊,或可称为《薤露行》。”

  “《薤露行》?”

  诸葛恪微微颔首,赞扬说道:“王君文采非凡,此名配此诗,当如其名矣!”

  “江陵公高才!”

  “不敢!”

  霍峻有意让众人散开,笑道:“天下才学若有一石,王君得有八斗,孤与诸卿共分二斗。今王君在此,孤不敢言高才!”

  在东汉这么久了,霍峻会作些诗,但诗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了。今所‘创作’的《薤露行》,为前凉主张骏所创作,为晋朝所遭遇而痛苦,且有光复天下之志。

  霍峻早些年侥幸记得《薤露行》,并将其改造以为扬名之用。随着刘备入荆楚,《薤露行》也用不到了。当下干脆拿出来,一来在酒宴上表示自己忠于汉室之态度,二是表明自己光复中原之念。

  “才高八斗!”

  诸葛亮轻抚羽扇而来,瞧着巾帛所载的诗句,笑道:“以仲宣之才,不愧霍公所赞。”

  “谬赞!”

  王粲受了夸奖,笑着应和几句,带着众人玩乐作诗去了。

  待王粲领人而走,诸葛亮笑道:“不料仲邈竟有如此才学,若不领军作战,以诗留名亦未不可!”

  “孔明羞杀孤矣!”

  霍峻拉着诸葛亮坐下,笑道:“孔明之才学,或虽不及仲宣,但却在孤之上。”

  “拟令多年,亮早已不会写诗!”诸葛亮抿着酒,笑道。

  诸葛亮的文学能力不错,早些年会写诗作文,但随着执政开始,诸葛亮不怎么写文章,甚至出现了文学能力退步的情况。

  至于诸葛亮文学能力之所以退步,首要在于诸葛亮长期撰写政令,出于为百姓考虑,往常会采用那些通俗易懂,言语简洁的字词。不会像王粲那般采用华藻的词语,甚至经常去化用诗词中的例子。

  长久之下,诸葛亮养成的写作文风偏向官方,字词简略,言语明了。与王粲这种常年写作,且又是高才之人,自然无法比较才学。

  “江陵公!”

  二人交谈间,李严趋步而来,向霍峻敬酒。

第629章 两大巨头

  李严神情殷勤,手里捧着酒樽,口中称着‘江陵公’,向霍峻敬酒。

  “江陵公威震海内之名,严居僻乡亦有所闻。今后协助江陵公理事,严深感庆幸!”

  面对李严的示好,霍峻态度如常,笑道:“尚书台之事,有劳李令君统理。”

  “诺!”

  李严应了声,谦卑说道:“严才疏学浅,不敢言‘通理’尚书之事。今后如有难事,当请江陵公赐教!”

  “共为国事而已!”

  霍峻语气客气,笑道:“今后如若疑难之事,李令君可随时通报。”

  “诺!”

  李严厚着脸皮,再与霍峻聊了几句,而后在临走前,向诸葛亮敬了樽酒。

  望着李严的身影,诸葛亮捋须而笑,说道:“李正方为人性高而气傲,任尚书令以来,众人无所不畏。今唯见江陵公,曲躬谦逊,当是难得啊!”

  霍峻在大汉的威望,足以威震南土。或许有人敢在私下不敬霍峻,但绝没有人敢当着霍峻的面无礼。别说是李严了,往昔连关羽都不敢多说什么。

  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霍峻微叹了口气,说道:“逆魏仍据中原,兵政不得不统。若天下一统,汉室兴复,我当归藩,垂钓江湖,以求无案牍之累!”

  随着自己临近五十岁,霍峻偶尔会畅想,如果灭了魏,他之后的生活。为了保证自己不会陷入过多的政治纠纷中,霍峻大概是会还政与刘禅。

  如果刘禅不想当独夫皇帝,欲继续将政权交予属下。霍峻或许会推荐人选,但却不会插手。

  当下曹魏未灭,霍峻为了保持上下思想统一,他必须将兵权捏在手里。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若天下承平,亮当归隆中渔耕。”

  霍峻鼓舞了下,说道:“天下未安,孤与君宜当勉之。”

  “敬江陵公!”

  “敬葛相!”

  霍、葛二人对饮一二,因身份关系,诸葛亮归案而坐。之后,江淮诸将在蒋济的组织下,先向刘禅敬酒,而后再向霍峻敬酒,玩闹得不亦乐乎。

  宴上,陆逊因身份关系,被刘禅格外招待,把臂共坐。有了靠近刘禅的机会,陆逊则向刘禅讲述自己先平陇右的计划。

  期间,从益州被召回武汉的潘浚,亦向霍峻敬酒问好。出于多年未见,霍峻与出任廷尉的潘浚聊了许久。

  廷尉者,九卿之一。然因权归台阁之故,廷尉处理案件有时要听命于尚书。遇到重大案件,廷尉与尚书共同审理。

  南汉建立时,以尚书台治刑事,由丞相诸葛亮具体负责。而后刘备去世,尚书台依旧负责刑事案件。

  但因霍、葛肩负统兵作战的职权之故,为了钳制尚书令李严,诸葛亮在与霍峻沟通后,决议让潘浚回京出任廷尉。

  重设的廷尉,不再听命与尚书令,而是与尚书令职能类似,整理琐碎案件。如遇重大案件,直接上报与录尚书事者。录尚书事者,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相关单位一同审查。

  原先尚书台里负责刑事的部曹,在霍峻的建议下,更名为刑曹,改变其权利职能,不再负责初审案件,而是负责重核案件。即廷尉审理、判刑案件,刑曹负责复核案件,以确保相互制约。

  在分权又集权的操作下,南汉大体的政令几乎是由霍、葛二人颁布与制定。可以这么说,南汉的政治是由霍、葛两巨头负责。但因诸葛亮身为丞相,往往是诸葛亮先制定政策,而后交由霍峻提出修改意见。

  潘浚迁任廷尉之后,其空出来的益州刺史由诸葛瑾转任,梁州刺史则由蒋琬迁任。

  随着时间推移,众人酒饮尽兴,逐渐进入尾声。

  宴会结束之时,诸葛亮请霍峻入移步至侧殿,以国事询问之。

  侧殿内,霍、葛二人对坐,侍女已为二人煮上一壶醒酒茶。

  诸葛亮为霍峻倒了盏茶,说道:“经钟离、寿春二役之后,魏元气大伤,不知仲邈有何谋划?”

  霍峻吹了吹茶面的热气,不着急问道:“不知孔明,有何见解?”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天无二日,土无二主。曹魏君丧,新主登基,宜当向中原用兵,且宜急不宜缓。”

  “然也!”

  霍峻放下茶盏,忧虑说道:“孔明与孤之见相同,魏人口殷实,疆域广袤,我汉半之。然往昔之所以能敌之,一凭江水之险,二凭中原凋敝。”

  “今经钟离、寿春二役,魏兵众殆尽,而后生者未悉长大,正是贼虚少未盛之时。加曹丕兵败而亡,其子叡尚弱,难以独掌朝政。今当趁弱而伐,以求复中原。”

  “若北伐不克,待贼人口滋生,国家劲兵又足,诸围坚固有备,诸将锐士渐老,后来者不继,唯以江淮、江汉之险传世,再观中原形势而用兵。”此役用兵虽然对曹魏造成大量杀伤,且打下了寿春。但霍峻没有过分的乐观,甚至为当下北伐而烦恼。

  只要豫、冀、司三州在,曹魏的人口始终会比南汉多。人口比南汉多,而南汉为何能有优势?

  除了政权组织制度外,还与适龄人口有关。之前曹魏虽经历了金口、汉中、襄樊三次兵败,且兵马损失不少,然曹魏为何依旧能保持一定的机动兵马,主要是在于一统中原后,曹魏的适龄人口充足。

  曹丕南征,为了一雪前耻,带着老兵与新兵南征,却在江淮惨败。在江淮大败后,因之前刚募兵不久,故曹魏可以服兵役的适龄人口不多,年幼者未长。

  南汉这边随着多年的战斗,多胜而少败,除了积累出一批精锐外,其后续适龄人口充足。一增一减下,当下的汉魏形成一种怪异的局面,以总人口来看,北魏多于南汉。但以兵源人口而言,南汉多于北魏。

  最近在归京的路上,霍峻重新分析了敌我优势,发现当下的优势在汉,而不在魏。如果要灭魏,南汉必须抓住曹魏虚弱之际,从而一击致命。

  一旦错失了这个灭魏机会,让曹魏有了喘息机会,国内兵马数量逐渐恢复正常,到时候北伐将会陷入僵局当中。

  且随着霍峻、诸葛亮、蒋济、庞统等中青年将领老去,南汉再想整合上下,齐心北伐,怕是困难重重。

  南北朝时,为何南朝屡次功亏一篑,除了军事角度上困难外,还有因南朝会陷入内耗当中。

  祖狄经略淮泗,东晋君臣上下忙于换代,无暇顾忌中原。

  桓温北伐中原,明为北伐复晋,实则为自己取利。

  刘裕二伐关中,虽收复关中,然后因内乱被匈奴所夺。

  今下诸葛亮将巴蜀人团结起来,霍峻驾驭住淮泗集团,而楚人分别围绕在霍、葛周围。二人形成了阴阳磁铁,互吸互补,方勉强将南土各方势力整合起来。

  如果二人有一人倒下,另外一人或许能执掌住朝廷,但想团结所有人北伐,几乎是痴人说梦。如今被打散的江东势力,必然会向上寻求发展。

  故深思下来,霍峻认为如果想要灭魏,未来五年内必须要有所战果,将南汉的疆域嵌入中原。所幸不单是霍峻有这般的宏观战略,诸葛亮亦是判断出北伐宜快不宜慢。

  “江陵公高瞻远瞩,亮深感敬佩!”

  诸葛亮向霍峻拱手,问道:“然今欲北伐,不知君有何方略?”

  “嗯~”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峻闻孔明昔有为先帝献伐北之略,今愿先听孔明之见解!”

  霍峻虽为军事负责人,但不代表他可以独断而行,有时需要采纳众人之意见。

  诸葛亮抚扇而吟,说道:“亮为陛下献策之时,关西混乱,人马散乱,群雄割据,久不被中原所掌握,故亮欲让西土之兵取关西。关西兵马难援关东之际,荆、淮兵马并进,合取河南。”

  “当下关西三分,凉、魏、汉三国互有优势,若操作得当,当能屏蔽关西兵马。而江陵公武略超群,出兵汝南,亮为侧翼,同取颍川,可威洛阳,逼寇迁都,分略河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0页  当前第5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6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