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8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4-09-03 17:52:14

  同行京畿官吏,神情苦笑连连。

  他们因三门峡水道险峻为由,希望能让霍峻走崤函道入关中,然却被霍峻以识水情为由,拒绝从陆道入关。

  众人本以为霍峻见到三门峡会头疼,不料从小见惯了大江急流的霍峻,丝毫不畏惧三门峡险滩,反而是兴致盎然点评其形势。

  “相国身游大河江湖,胆气骇人,非我北人可比!”

  鲁芝拱手说道:“然北人多不习舟舸,漕运走行三门峡,舟舸多有沉没,人员钱财多有损失。如能解三门峡险滩之难,则黄河漕运无忧矣!”

  霍峻手撑龙鳞剑上,问道:“可有知两汉漕运之事者?”

  “有!”

  京兆尹颜斐拱手说道:“禀相国,前汉为通三门峡,遣人开三门峡栈道,令纤夫拖拽漕船逆行,岁岁整修,故能得关东漕粮。彼时运关东谷入长安者,因河流湍悍,一石米能有八斗入关,则为善事。”

  “徐、淮钱粮漕运,因路途遥远,损耗颇多,不比冀、兖,故而次之。扬州粮辎入关,其故如上,更次之。”

  不论是黄河三门峡,亦或是长江三峡,在漕运逆行时,大多会用纤夫拉船,在纤夫的帮助下,将漕船渡过水急险滩。

  汉唐以关中为都时,在治理三门峡河道时,无不是采用开凿栈道,常派人维护险滩。

  霍峻沉吟少许,笑道:“诸君为北人,不识南北水势,江船不得入淮,淮船难入汴,汴船不得入河。故之所以沉没,非因水势险峻,而因外人不识水情,唯乡人深知利弊。”

  “欲解关东漕运入关,可行分段漕运,为江、汴、河,水情不同,不宜以一船行千里,当因各水情造船,置漕官,教水卒,以为漕运。”

  顿了顿,霍峻整理了下思路,继续说道:“以孤之见,江船至江都,淮船至彭城,汴船达河阴,河船至渭口。若渭与、河水情不同,当造渭船达长安。其间各所置仓库,互相转运。”

  天下江、淮、汉、济、河,霍峻皆有走过,可以说是对不同地方水情非常了解。

  或许在外人眼里,天下都是河水,没有什么不同。但作为率兵北伐的霍峻,可以非常负责地说,天下河水各不相同,江船可以入黄河,但是其中条件苛刻,必须河水大涨才能通行。

  如想解决漕运带来的问题,必须采用专业化管理,即因地制宜,建造相应的船只,专门训练漕吏用于漕运。

  并在各河的交汇点上,设立由中央垂直管辖的仓库,一段一段向下转运,用专业船只,专业官吏,负责漕运问题,以解决钱粮入关中的漕运问题。

  至于三门峡河段,依旧可以使用西汉的政策,用纤夫拖船过险滩,然仅将舟舸、水卒专业化,专门用于航行三门峡河段,这将极大减少船只沉没风险,减少漕粮的损耗。

  听着霍峻讲述新漕法,曹魏旧官瞬间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培训专门漕吏运粮,将会因长期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保证漕运的通畅,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更别说专门设计贴合河道水情的船只了,论造船技术之发达,船匠之专业性,南汉居当今世界之首,设计符合河道的漕船不成问题。

  鲁芝、颜斐、长孙杨等魏人旧官,互相对视几眼,脸上不得不露出敬服神情。

  魏亡的不冤啊!

  困扰关中与关东、江淮的漕运问题,在霍相国手里竟这般轻易解决,难怪陛下在诏书里言,盛赞霍相国文武并济世无双。今仗不仅打得猛,治政水平也是一流水平!

  实际上,霍峻所提出分段转运的漕运法,不得不说是漕运史上的创新点。

  因为在唐中期之间,汉唐因关东水情不同,一直未采用专船专运,导致漕运损耗不小,以至于唐皇室经常要到洛阳就食。

  直到裴耀卿、刘晏二人上任,经二人推广新漕法,采用专船、专运,无斗米因水事而沉覆。加上其他的政策配合,关中粮草得以大规模囤积,这让唐皇室不再需要前往洛阳就食。

  北宋延续旧策,在与西夏连续上百年的战争中,关中从未出现缺粮问题。

  今霍峻所欲推行的分段漕运,足以让南汉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因关中凋敝,京师缺粮,又不得不返回洛阳就食的尴尬性问题。

  司马芝拱手而拜,问道:“新漕法虽好,但欲造专船,还需从吴楚抽调船匠北上造船。”

  “善!”

  霍峻思考片刻,说道:“彭城、江都、河阴需要大仓,各水需有舟舸。令扬州船匠造千艘河船,汴、淮、江三水,因需造水船,以便漕运。”

  说着,霍峻看向尚书仆射蒋琬,问道:“孤欲为国置转运使,负责四水漕运转运,不知公琰可有举荐人选?”

  蒋琬斟酌几许,说道:“禀明公,琬以为侍中费祎才智过人,可令其负责督办漕运。”

  “善!”

  “今表费祎为两河转运使,尽快推行漕运新法。陛下平河北,最早今岁入关中,最晚明岁入长安,令费祎不得有误。”霍峻说道。

  “诺!”

  费祎在历史上本因被诸葛亮欣赏,继承马谡地位,快速升官。但今别说马谡了,费祎在人才济济的大汉中,实在排不上名号。幸蒋琬依旧赏识费祎,今特举荐费祎为转运使。

  关中与关东、江淮的漕运问题,因新漕运法的施行而得到解决。当下入了关中,便是关键的关中现状问题。

  关中今之现状,需要面对小冰河时期给关中带来的气候影响问题。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属于小冰河时期。但幸运的是,南汉未来不是处于下行的小冰河时期,而是属于上升阶段。

  小冰河时期,王朝因面临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问题,加上国内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亡国。

  但在霍峻看来,之所以许多王朝在小冰河时期亡国,并非小冰河直接导致王朝亡国,而是小冰河作为催化剂,加速了王朝内部矛盾,最终导致其灭亡。

  简单而言,小冰河时期最大的影响就是土地产出减少,许多种水稻的田只能改种小麦,种小麦的地方改为种粟。

  土地产出减少,国内政治动荡不安,官吏腐败横行,而百姓人口数目却在增加。粮消人多之下,因饥饿爆发大规模起义,则是不足为奇了。

  如果是新兴王朝,遇见小冰河时期,或许情况则就不同了。

  因为新兴王朝人口稀少,土地抛荒严重,远远达不到上限。以满清为例子,开国虽遇见小冰河,但因开局人口少,加上气候恢复,以及作物改良问题,维持了三百年上下。

  今关中坐落于北方,小冰河直接影响其农业产出,当今下自然做不到汉唐巅峰时期的人口上限,拥有数百万人口。

  但别忘记了,南汉所管辖的关陇,经历了三次羌乱,两次军阀混战,关陇户籍上的人口仅四十余万人,距五百万的农业人口上限,差了快有十倍。

  更别说日后如果恢复河套、陕北诸郡,关西疆域面积进一步增加,所承受的人口上限,将会进一步增加。且随着气候的趋近温暖,人口承受将会上升。

  小冰河对南汉的影响,对当下而言或许不利,但随着时间推移,气候的逐渐恢复,反而有利大汉。未来关西人口承受不住,漕运无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则就是后任者之事。

  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气候不稳定,需要大汉建设更多的水利设施,大规模推行小麦种植,以确保小冰河的气候对关中农业降到最少。

  毕竟汉末时期的关中水土尚在,陕北、河套被游牧盘踞,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恢复生态。日后大汉也可以推行种树政策,尽可能维护关中生态。

  故此番霍峻西入关中,更多是要恢复关中水利设施,建设关陇边郡的防御体系,以及思考是否重建长安城,

第735章 魏胡合污

  在霍峻西入关中的同时,汉灭曹魏之役,已是大幕拉开。

  在刘禅、诸葛亮于二月亲征之时,曹叡决意御驾亲征,与司马懿南征。

  与此同时,轲比能应曹叡之所求,率五万鲜卑铁骑,从雁门郡南下,直入河北,协助曹魏作战。

  得知鲜卑铁骑南下,庞统、全琮二部向大军靠拢,以确保主力有充裕的兵力。

  天下之形势,陆逊对付曹真,刘禅、诸葛亮征讨曹、马二人,霍范再战曹洪。

  二月,诸葛亮率主力渡过黄河,降服河内郡守刘靖;三月,汉军主力破朝歌,进驻淇园,与魏、鲜卑联军隔淇水对峙。

  刘禅并未从军,而是去见了刘协。

  刘协在禅让与曹操之后,被封为山阳县公,食邑有万户之多。其山阳县位于河内郡,今汉军降服河内诸县,刘协自然归顺南汉。

  从东汉皇帝成为亡国之君,再从亡国之君成为汉室臣子,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诸葛亮为避嫌未见刘协,而由刘禅亲自接见刘协。两个大汉皇帝相见,反差感实在太强。

  刘协算明事理,见到南汉天子刘禅,乖巧行君臣礼拜见。并表示东汉已亡,他已非中汉天子。今天下当由季汉统治,刘禅当为天子,他则为臣子。

  刘禅宽宏大度,安抚已是老人的刘协,表示中汉与季汉为同宗关系,好似为兄弟。今中汉虽亡,但季汉深受中汉遗恩。今让刘协勿忧,汉依旧以万户县公待之。

  话是这么说,年轻刘禅仍为此而担心,故让丁奉率羆虺军看守刘协,并准备改授藩国,将其迁到关中。

  实际上,因本位面关系的特殊,中汉与季汉的继承理论,不能再通过五行学说解释。

  故在霍峻执政时期,因支持孟子的民本思想。故大胆提出理论,向外界解释季汉与两汉关系,虽同为汉室,却非为同朝。

  两汉之所以灭亡,实因治理百姓上出了问题,如水舟之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祖秉承民意,携斩白蛇之剑,起兵推翻暴秦;西汉末年,民不聊生,世祖如高祖般,奉承民意,起兵建立新朝。今东汉治民不善,导致民怨四起,舟已覆没,故中祖起兵建新朝。

  用民本思想与汉朝更替绑定在一起,算能勉强解释了三汉更替的原因。但不是没有问题,其中最大的漏洞,即为何刘姓出面拯救江山。

  关于这个话题,霍峻不想过多提及!

  为何不提及去解释,则是霍峻明白当国家治理出了问题,百姓根本不管国家多么神圣,他们注定会起兵反叛,因为他们要生存。

  周秦时期,以血缘亲疏出任官吏,继而统治百姓。然陈胜吴广的口号,瓦解了落后的贵族制。故刘汉再怎么神化,他始终背离不了人民。

  凡汉室宗亲有心于百姓,自然会效仿三代开国君主之所为;如果无心于百姓,如同曹操般残酷虐民,怪不了任何人。

  刘禅安抚刘协之后,因担心影响诸葛亮发挥,故主动到后方的汲县督战,将前线指挥权交于诸葛亮。

  淇园,汉军中帐。

  诸葛亮端坐胡榻上,听着俞韶汇报军情。

  “丞相,鲜卑帐下胡骑约有五万,合曹魏所聚之兵四万余众,合有近十万之数,与我军兵马数目相仿。观其兵马精锐,胡骑参差不齐,魏人兵马不精,远不如我军矣!”俞韶说道。

  霍峻虽离开军中,但旧部依旧是遍布大军上下。诸葛亮接手大军,未有更改太多,而是直接构建以霍峻旧部为主的指挥体系。如俞韶依旧负责情报,蒋济负责制定作战,周鲂负责诸军调度。

  当然不是没有变化,负责主帅安全的羆虺军,因非诸葛亮心腹关系,被安排‘保护’东汉末代天子刘协。

  诸葛亮抚扇而冷笑,说道:“曹叡不识天命,一意孤行。今招鲜卑胡种南下,欲以胡骑御我,实属可笑!”

  俞韶拱手问道:“丞相,今敌军骑多而步少,我军将以何策破之?”

  诸葛亮未有回答,而是看向蒋济,问道:“蒋护军,今可有破敌之策教亮?”

  蒋济沉吟少许,说道:“丞相,鲜卑非魏,无为曹叡死斗之心。魏兵虽为魏人,但因形势分明,故无为曹叡奋死之念。”

  “胡见魏败,知大势已去,必出走漠南。魏卒不利,因乡梓之故,必四散而走。”

  顿了顿,蒋济笑了笑,说道:“二贼既不能齐心,又无死战之念,丞相不如施计以离二贼。”

  “哦?”诸葛亮神情略有所动,多打量了几眼蒋济,问道:“计从何出?”

  蒋济捋须而吟,说道:“丞相坚守不出,则能破敌!”

  “坚守不出,如何能破敌?”俞韶不理解地问道。

  闻言,诸葛亮大笑几声,说道:“子通果是大才,今之形势谙熟于心,此策深得亮意!”

  “这?”

  俞韶用渴望的眼神看向周鲂,希望能得到解释。

  周鲂思虑良久,说道:“今时至三月,我军坚守不战,魏人无法春耕。胡骑兵马众多,其粮辎多从河北所得。我军如若坚守不战,魏、胡粮草日费巨石,河北之粮将绝矣!”

  “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0页  当前第5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4/6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