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滑轮玩耍种地择
‘哗~哗~~’‘噗’‘嗵’“哎呦!”
饭后帐篷前面的一大片水泥地上,下丘村的孩子们脚上绑滑轮鞋,头上戴个施工用的头盔,在那滑来滑去。
他们的滑行姿态是两腿平行岔开,胳膊张着,身体前倾,左右脚一下一下挪。
一不小心就摔地上,根本摔不到脑袋,就是屁股疼、手疼。
一个个小手黑黑的,现在是冬天,多摔几次,手又麻又疼。
滑轮鞋村子没时间做出鞋的样子,只是一个板子,下面双排四个轱辘,用绳子一圈圈绑在鞋上。
鞋后跟踩的地方高出来一块,正好抵住鞋跟,不会窜出来。
村民们坐在外面看,顺便晒太阳,帐篷下面有提前修的火道,烧一下就不冷。
五个宝宝也包裹好,这只露出脸,同样坐着看,看着看着就有睡着的。
另外四个孕妇还没生,她们挺着肚子慢慢走。
比朱闻天小伙伴们更小的孩子们也绑上滑轮鞋,他们不怕摔,身高矮,摔一下不疼。
“洗洗手,歇歇,越摔越疼。”里长招呼孩子们洗手,有村民过去帮忙扶孩子。
温水一洗,一个个孩子终于舒服了。
“肿了,我手肿了。”有个孩子咧咧嘴。
没人搭理他,肿就肿了呗!难道肿了你就不滑了?
果然,手擦干,他吃一牙西瓜,又上去了。
朱标和朱樉在旁边看,两个人其实想上去玩,里长不同意,怕摔到。
人家两个人自己去骑马,里长管不到,摔就摔了,在这里摔断个胳膊什么的,天知道会如何。
“即便是玩耍,下丘村都比别人强。”朱樉准备要一双滑轮鞋,然后找个平的地方学学。
“真正的好东西是新的轴承,军队的辎重车辆用上好的轴承便不容易坏,工地施工,有了这样的轴承,车一次能装的东西更多。”
太子知道寻常车上的轴缩小到现在滑轮的大小,穿上后根本滑不出来这个样子。
而且轴承的制造涉及到许多问题,在改进轴承的时候,其他的工艺也跟着提高。
“朱里长,帐篷中的东西,看看还缺什么?本宫叫人送来。”朱标对重新坐下的里长说。
里长想一想,摇头:“不缺,能用上的东西我们都带了,包括灯油、蜡烛。明天带着大家出去转转。
我在南京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曾去几个地方,最多的是附近的市场。
太子殿下,一会儿把钱给你,村子最近卖菜又赚了不少钱,钱一多就着急。”
里长说着想起欠太子的八千贯,新鲜的蔬菜买到现在,从福华楼赚到四千多贯,从酒楼兼青楼的那些楼的手上赚到三万一千余贯。
眼下卖不动了,太贵,别人吃个新鲜,总这么吃,承受不起。
“给了本宫,你们还剩多少?够用否?”朱标倒是没拒绝。
若是没有下丘村的朱闻天,他自己根本无法一次拿出来八千贯帮别人买房子,宫里也穷。
结果各种赚钱的买卖交给宫中,包括朱樉都富裕了,否则朱樉又如何买得起那么多的房子?
眼下朱元璋掏自己的给山东地区打井的进行补贴,军队的新火器和炸药,也是朱元璋负责。
朝廷打完四川的夏国军,倒是弄到点钱,又拿来雇人挖矿,包括煤矿、天然碱矿、七水硫酸镁、铜矿、铁矿。再弄新的转炉炼钢、修南京的皇城、打造大明水师、养济院、生药库、惠民药局……
没钱有没钱的活法,有钱有有钱的活法。
“从卖菜得来的钱,剩两万七千余贯,准备给秦王殿下,买的房子,秦王殿下花的钱,下丘村要分担,合伙做买卖。
不过不急,眼看着过年了,下丘村的新鲜蔬菜会降价,降到五十文一斤,福华楼也卖不动了。
给福华楼三十文一斤,其他秦淮河那里的四十文一斤,别的地方五十文。
毕竟从他们手上赚到的多,虽说他们也赚,等半山寺那里的百亩大棚能卖了,宫中估计只能卖三十文一斤。”
里长指指东华门那一头,宫中一百亩大棚所在,那里能够买菜时,已经开春了。
开春吃不到黄瓜和茄子,却有野菜,百姓们即便有钱的,也愿意再等一等吃大地里的便宜菜。
“三十文不低,咱们都知道大棚的成本,三十文一斤卖菜,卖一个月就把大棚钱赚回来,再卖的就是利润。
明年冬天种一万亩,北面送冰过来,这里送新鲜蔬菜到……能到的地方卖,蔬菜不好保存。
南京这里的可以走水运卖到江浙和蜀地,看船的速度了,船快就能在蔬菜坏掉前送过去。”
朱标聊家常一般跟里长说着话,主意都是里长给出来的。
又过一会儿,孩子们不玩了,估计是摔得太疼,得缓缓。
里长带人取钱给太子和秦王,等二人回宫,这里的村民架锅做饭。
“憨憨,五十文一斤卖,是否太过便宜?”里长看看周围,没有护卫了,放下心询问。
“咱们大棚里的菜快老了,新的又要能采摘,赶紧出货,五十文也是卖给其他的酒楼,或者有钱的人家。”
“也是,可惜冬天运输菜到北面,路途遥远。”
“为什么不让宫里派人在当地种大棚?再派人巡视,看大棚的出产与定价。
到时候派去的人贪了,一旦查到,抓起来,钱又回来了。
至于说没贪卖的钱,自己偷摸摘了菜吃,那就吃了呗!能吃多少?”
朱闻天觉得大家思维被限制了,何必想着运菜过去?北面冷,修个火墙,大棚一架,种出来卖。
“我写下来,没想到这点,今年过年祭祖,必须跟老祖宗们好好说,当里长太难了,操着整个大明的心……”
里长说着说着就嘟囔上了,转身回帐篷写信,好让人送给太子。
“这算什么?以后的事情更多,你还得学,包括海外的事情。”
朱闻天摇摇头,绑上滑轮鞋,唰唰唰滑起来,各种姿态优美地展现出来,又腾空旋转两周落地,再多他也转不了。
“憨憨哥厉害!”小丫头先喊。
“憨憨哥你教我们倒滑,倒滑好看。”有男孩子跑到近前。
第226章 村有孕妇正相合
天上的星星忽明忽暗,有钱人家的灯点了起来。
图书馆的二百六十个书生在琉璃灯下吃着小年饭,十个人一桌,有鱼、有鸡、有新鲜的蔬菜,还有红烧肉焖的大萝卜与虾仁炒白菜。
有钱的学子吃到了同样的饭菜,也是十个人一桌,今天的菜好,他们不拒绝。
以前他们嫌弃,加上吃别人送的饭感觉丢人。
自从朱元璋给提完字,雕刻的牌匾挂到正门进去对面的墙上,他们偶尔也会问问有什么饭菜,觉得行就要。
图书馆对所有书生一视同仁,包括纸、墨、笔,无非都是价钱低的。
有钱的看不上,不要,没钱的如获至宝,甚至要砚台,他们自己的砚台发墨不好,浪费墨。
这个下丘村给,歙县有砚台,太好的不值得买,下丘村买一堆歙县的石头,不追求造型与花纹,看着石质比较好,就给切成砚台。
其实砚台就跟沙子似的,沙子的目数越少,颗粒越大,研墨的时候把墨锭上的墨给磨成大粒,不溶解。
不溶解发墨速度慢,大的粒就浪费了,一块墨用一用便没。
好的砚台目数多,研墨的时候很快把墨锭给磨成细细的粉,墨几下就出墨了,而且够用。
“换了新砚台,真的省墨,原来我还得找其他石头在砚台上把掉的墨粉再慢慢磨。”
一个学子边吃饭边看着旁边摆的新墨锭,过小年送的,不是好墨锭,选的灰和油不够珍贵,制作时间短。
即便如此,他也非常满足,自己买,又是不少钱。
“我得想办法把我的砚台雕一雕,下丘村送的砚台都是方形的,中间给磨下去一点,不好看。”
另一个学子说砚台丑,关键大家的看上去差不多,容易弄混了。
……
“今天给他们墨的时候,他们可高兴了,可惜咱们不会制墨,不然做好的给他们,买的就不能挑贵的。唉!”
晚饭时,里长提起这个事情,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又为墨的好坏和价钱苦恼。
他不是买不起好墨,而是不能买给穷书生用,否则很可能害了对方。
“墨好做,找个房子,点一堆桐油灯,把灯油灰收集起来,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就能做出来了。
墨的好坏与砚台的好坏一样,颗粒越细越好,压得越紧越好,一个致密的问题。
咱们能够做出来好墨,不过没有人做而已,耽误工夫,不划算。
同样的时间,咱们做墨换到的钱,比如做别的,然后可以买几百倍这个时间做出来的墨。
想做的话,等回村的,咱村有水车,我加点工具,让水车捶打和揉,人就不用管了。
跟和泥似的,越捶打越紧密,加上温度与湿度,咱们可以人为控制。”
朱闻天见里长一脸遗憾的神色,出声告诉对方,要坚定信念,咱干什么都行。
“算了算了,买,听你一说,麻烦,要不是练手和帮助一些人,咱们都不卖盒饭。”
里长拒绝制墨,他只要知道憨憨会做就满意了,咱懂,只是不碰而已。
“宜长,往后遇到事情先问憨憨,不要自己觉得不行就不行,憨憨是咱村的守村人。”
一同吃饭的一个村老说里长,唉声叹气的作甚?
“咱是有守村人的村子,宜长你不要总想一个人做好所有的事情。”另一个村老跟着说。
“是是是,喝酒,憨憨给你们泡的药酒。”里长赶紧换话题,不然今天就别想吃好晚饭了。
……
翌日早起,孩子们跟家人在一起,昨天晚上休息得好,今天起来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