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电报,正好,咱们的船队能用,你们走,先让他们在别处转转,再到定辽都卫接你们过海回家。
其他的大蒸汽机船,让他们去外面,给咱找东西和换东西,顺便看看各处的风土人情。
咱会好好跟夷人做买卖,你们那个漂亮的玻璃,还有其他的东西,咱准备今年赚到三千万贯。”
朱元璋想着一群人年底回来,一年自己得努力赚钱。
夷人随着从大明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联系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然后造木头船,尽量顺着海边往大明来。
四川那边有陆路的过来,用马换茶叶什么的。
北元打跑了,又能走之前的丝绸之路。
只要百姓别瞎动,由朝廷来安排,对外贸易可以开展,不允许百姓直接参与,间接行。
避免大明商品价格不稳定,同时人跑了、走私了等情况发生。
百姓不知道对外贸易的利润有多么重要,反正能用茶叶什么换,多条出路,就会换。
大明朝廷,不,宫里就要不上价了,百姓赚的那点,让大明损失很多。
不过百姓可以种茶叶,然后卖给朝廷,朝廷负责去换,给百姓的价钱高一点。
但不能耽误种地,什么时候大明不缺粮了,再单独安排经济作物专门种植。
里长听到那个数字,点点头:“陛下有此目标好,咱向着目标前进。”
他未把话给说死,万一没达到呢!感觉很难。
前几年宫中没啥钱,朝廷财政收入折合钱才三百多万贯,朝廷一直再提供,凭借对外贸易赚三千万贯?外面得有那些东西,并且能够运过来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朱元璋在下丘村住了两天,两天后的早晨,他带着群臣在下丘村送别。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个亲王各带三千护卫,加上两千工匠和宫女、太监、太医,凑了一万五千的队伍,直接通过玄武湖过江。
水路有小蒸汽机船跟着,灵活,哪怕浅一些的河也能航行,就是通过能力比较强。
等到了对岸,再找牲口,骡子、马,到一个养殖的中转场就换一次,过去的养一养再送回原来的地方。
护卫们一律迷彩服,脚上穿皮靴,天热也要穿。
朱闻天的时候,三亚的夏天热不?当地的军队都穿,别人都是背心、大裤头、凉鞋,军队的皮靴、长裤子,最多上身半截袖。
然后护卫的头发剃了,变成了毛寸,留长头发太碍事,容易中暑。
不存在说习惯了就不热,不可能的,否则夏天女人也不会专门扎高辫。
宫女与太监正常,他们需要维持特殊的形象,体能、技能、相貌、智商都要优秀才能随队,情商不用考虑,情商低的在宫里活不下去。
更关键的是忠心,可不能把亲王给干掉了,下丘村的人也不能少。
工匠们带工具,负重都是二十斤左右。
宫女太监们拿小手枪,转轮的,后击发铜壳铜弹头子弹。
护卫们拿步枪,水连珠的那个,每十个人多一个AK,每二十人一个掷弹筒,每五十人一门小迫击炮,身上有手榴弹。
这些装备不是为了找北元,天晓得北元残余的人跑哪去了。
之后要去定辽都卫,东北地区,那里有女真,是针对他们的,路上顺便练习,拿来打猎。
快要去定辽都卫的时候,船会过去给补给弹药、罐头等东西。
队伍里有罐头,肉干、果干等东西,调料品很多,拿来做饭的。
就太医和下丘村的人相对轻松,他们要保持体力,随时给受伤和生病的人提供帮助。
朱元璋等人一直把人送到玄武湖,看着船的影子渐渐消失,站在岸边久久未动。
“重八,回吧!”等了一会儿,马皇后招呼朱元璋。
“哎!宜长出去了,咱以后到这边吃饭少个人聊天。”
朱元璋嘟囔着转身,用这个话来掩饰他其他的情绪。
群臣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反正自己能不能来在于陛下叫不叫来。
朱元璋就直接回到了箭楼上,他还没吃饭呢!吃不下去,正好当成午饭来吃。
“父皇,暖水瓶的产量上来了。”朱标看宫女用暖水瓶给倒热水泡茶,想到个事情,产量增加,可以卖了。
已往暖水瓶只在宫里和下丘村使用,宫女和太监最喜欢,送东西及时。
他们直接把汤什么的装进暖水瓶里,喝热水用不上,有锅炉供应二十四小时热水,汤就不行了。
第877章 钱后民先故乡情
朱元璋看那个外壳非常漂亮的暖水瓶:“倒是能卖夷人一些,咱北方冬天其实更需要吧?”
众人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特别为难。
朱元璋没指望别人回应,他吃扒鸡,鸡就是吉,顺便还有盐水鸭。
天热,吃鸭子比较好,烤鸭的鸭子品种比较肥,盐水鸭的相对瘦。
皇城和村子的人在不缺油水的情况下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蔬菜,鱼成了好东西。
危素吃一口扒鸡腿肉:“陛下,暖水瓶的价钱如何定?是要钱,还是帮助百姓?去年冬天卖的蛤蜊油便宜,百姓买回去用。”
他把大家都不愿意说的情况挑明,是要让百姓好,还是赚钱?
夷人那里无须操心,就那价钱,爱买不买,不允许你私下跟百姓贸易。
现在对外贸易越来越霸气,包括肥皂香皂,给夷人的就是贵,给大明百姓的廉价,百姓需要用肥皂洗衣服,用香皂清洁身体。
主要是杀菌,手破了个不深的小口子,拿肥皂或香皂洗,挤出血,便不容易感染。
还有硫磺皂,有人头上生疮,女子有妇科病,就拿来洗。
现在换成暖水瓶,莫说冬天的北方,冬天的南京也很冷的,暖水瓶装上开水,随时倒一碗喝,暖和。
尤其在晚上,不能总坐一个水壶在炉子上烧开水,煤都烧不起,北方连着炕的,那么烧把人烫熟了。
正常来说北方有火炕,那一头连大灶或小的双灶。
大土灶烧柴火,有口大铁锅,往里凑柴火,煤不行,土灶贴地,少了个炉箅子。
双灶烧煤,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可以坐下两个小锅,后面的没有箅子,用前面的火来烧,前面的加箅子,这样烧煤能撑起来,用炉钩子透炉灰。
不管哪一种,冬天北方晚上就不能烧了,太热,土灶自然不会烧,连的双灶则是看天气,如果不冒烟,又叫倒风,就用煤坯压炉子。
煤坯不打碎,一般半块压在火上,周围再用半块煤坯打成小块封好,减少与空气接触,这样缓慢燃烧。
压炉子压得好的时候,第二天早上起来,不用现生火了,直接拿炉钩子透,压火的煤坯又燃烧起来。
那么若是半夜的时候风向和气压变了呢?很有可能一家人一氧化碳中毒。
任何一种灶都无法持续提供热水,有个暖水瓶,又叫暖壶,东北方言称呼为脑壶。
晚上口渴起夜就能喝,还有冬天的早上谁都不愿意出被窝,有口温乎水,先喝,舒服了再起来烧炉子。
尤其是要求不喝生水的情况下,暖水壶最好用。
“诸卿举手表决,是想要赚钱,还是让更多的百姓用上东西?”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看向集市,很不礼貌的,不过没人挑他的理。
大家互相看看,胡惟庸深吸口气:“陛下,当降价出售,以民为本。”
“臣附议!”曾鲁立即附和。
“臣等附议!”其他官员默契出声。
“那谁家的小娃娃?淘气,水性不错呢!哈哈哈哈……”
朱元璋看着集市上的情况说着大笑,这边是山,夏天雨水多,专门留出来的明沟,没有暗渠。
这个水最后流进护城河,有个三四岁的男娃娃不穿衣服,在那里游泳。
明沟像条小河,其实就是小河,用水泥抹的,两边全是台阶,就怕人掉进去不会水上不来。齐胸的水,人失去平衡,不会游泳,会淹死在里面。
小娃娃厉害,在水沟中来回翻转,有时潜水下去,随后被做买卖的母亲拎出来打屁股,看那样子是被打得哇哇叫。
群臣:“……”
“年岁还小,给他送点零食,再大两岁就可以去图书馆了。”朱元璋吩咐一下。
接着瞬间换话题:“诸卿说得对,百姓为先,暖水壶的壶胆成本价加百分之五十到一百,卖给百姓。”
“陛下圣明!”大家又心有灵犀般地同时称赞,要么说跟皇帝吃饭闹心呢!
但同是尚书,陛下找其他大臣吃饭,不找自己,那就不是闹不闹心的问题了。
所有的臣子明白,陛下说小宝宝的事情,便是认可民生为主,百之五十和百分之百,在于运输距离。
……
“终于过来了,里长,咱们的速度真快!还能更快一些不,嗖嗖嗖就过去了,进河南府了。”
马皇后最小的亲儿子老五朱橚看着队伍过河后整理完毕,高兴地跟里长说话。
队伍有大型设备,岸上与水路一同前进,速度还要快,把设备送到河南、山东、河北的平原地区。
过去就开始收麦子,不过队伍在那个时候不会停,设备扔下,留一部分人手操作再翻耕,把麦茬干掉,种大豆跟高粱,套种模式。
陕西、山西就没有了,太远,运不过去,主要是产量不够,先挑最需要的地方给。
会有船只通过海上把设备运到北平行省的小平原上,六千多平方公里,这个位置非常重要。
北平行省就是朱闻天时候的北京,不对,之前就叫北京了,再之前还有燕京呢,是北宋,或者说是宋朝永远的痛。
到元朝的时候是元大都,历史上给了朱棣。
故此,得北京者得天下。
包括明朝后期,山海关被打开,清兵入关,明朝修的山海关,就是沈阳为盛京,才有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称呼。
故此,即便是去老三晋王朱棡的领地安排,也必须带着老四朱棣的北平。
北平按照地图上来说,上面,即北面是草原,内蒙古,向西北则是山西,有个太行山挺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