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陛下,这次考校的科目是弓马骑射和大枪,先步弓、后御马、再骑射,最后练习大枪兵击。”

  校台之上,身为魏国公兼中军都督府都督的徐辉祖向朱元璋作揖,同时将此次考核的科目如实相告。

  朱元璋微微颌首,没有多说什么,而徐辉祖见状也转过身去,让诸卫指挥使传令。

  诸卫指挥使心领神会,随即让手下人前往十个百人方阵传令。

  一刻钟后,伴随着擂鼓停下,号角声响起,每个百人队的第一排前十人走出,共一百人走到了距离第一排箭靶五十步的距离。

  眼看这一幕,朱高煦并不紧张,而是心态放松,游刃有余。

  早在考校开始前,他便已经做足了功课,对于每项考核内容和标准都烂熟于心。

  在明初,朱元璋对武官兵卒的考校要求都十分严格,不同于在外卫所的五千六百人。

  在京都司卫所,是每个卫所五千人,其中定期会抽选一千人来进行考校。

  朱元璋要求,骑兵必须擅长骑马、擅长射箭、擅长使用枪、擅长使用刀。

  步兵必须擅长使用长枪,弓弩、火铳。

  如果考校后合格,参与考校的兵卒及其上级武官都会受到赏赐。

  赏赐的东西主要是宝钞,一项合格赏钞五锭,连续多项合格者,则赏赐钞六锭。

  如果有大量士兵不合格,其上级武官就会受惩治,主要是停薪或者降职或者罢官,而不会处罚兵卒。

  即使某些兵卒验试不合格,朱元璋也会赐给不及格的兵卒六百文钱。

  不过,朱元璋的宽容并不囊括全部,他对兵卒的纪律要求是极高的,诸如唱曲踢球这种事情一旦在军中发生,那将有残酷的军法来惩治犯事兵卒。

  朱元璋对兵卒要求如此高,对武官的要求更不用多说,而对于未来将世袭父辈官职的武官子弟,他的心底却充满了焦虑。

  诸如眼下,当百名武官子弟走到石灰线前,他们大多紧张的汗流浃背,只有少部分人沉稳自若。

  在他们面前,六百个箭靶错开摆放,分别以五十步、八十步、一百步、一百二十步和一百五十步、一百六十步分别摆放。

  这样的场景,无疑给了武官子弟们极大的压力,而这样的压力,来源于朱元璋给明军定下的标准。

  在朱元璋标准中,明军每人持箭十二支,其中六箭要达到相对应的标准。

  这其中,武官和兵卒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武官的标准,持弓人须最大射到一百六十步远,必须在五十步的距离射中箭靶,但不一定要射中靶心。

  兵卒的标准,则是持弓人须最大射到一百二十步远,在五十步距离射中靶心。

  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首先从持弓人弓箭就有了要求。

  明军将弓箭手的拉力分为四级,由上至下分别是虎力、上力、中力、下力。

  其中虎力要拉一百二十斤以上的强弓,约后世的158磅以上。

  由于太过困难,因此即便是拥兵百万的大明王朝也难以凑齐百人。

  除虎力弓外,其次的上力需要使用一百二十斤强弓,中力则是七十四至九十六斤之间,下力则是四十斤到七十五斤。

  持这些弓参加考校的,不仅仅要能拉开,十二箭中有六箭都必须要满弓中靶。

  这么形容或许不太能直观感受,但以朱高煦前世在箭馆的射箭经验来说,后世射箭馆供新手体验的馆弓一般是16-24磅,超过30磅的很少。

  明代长弓磅数与现代磅数的兑换比是1;1.3,因此算下来,明军兵卒开弓的最低标准是后世的52磅左右,最高则是158磅以上不封顶。

  如此换算,也能看出明初兵卒和武官所使用的弓箭拉力有多么夸张。

  对于常年训练的武将来说,除非是天赋异禀的,不然大多也就停留在中力的程度,而下力则是兵卒和基层武官、精锐兵卒的常用弓力。

  在下力弓中,朱元璋对于武官子弟考校的标准又定在六十斤,即后世78磅。

  面对这样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疏于练习,那便很难通过考校。如眼下,当大教场上的一百名武官子弟上前取弓搭箭,立马便有许多武官子弟无法将这六十斤的下力弓拉满。

  有丢脸者,甚至连将六十斤弓的五分都无法拉出五分,更别提射箭十二支了。

  这一幕让校台上的朱元璋脸黑,而左右武官和文臣也十分唏嘘。

  洪武年间并非承平,而是一直在对西南、北方用兵,善战的武官数量并不少。

  可问题在于,从眼下看来,这第一批武官子弟的表现,似乎很难托起十几年后的大明。

  “下力弓都开不了了……”

  “现在的小子大多只知道玩乐,开不了倒也不奇怪。”

  “既然不行,那就该修文,而不是来这大教场上丢他们父辈的脸。”

  “下力弓都开不了,日后北虏和西南蛮入侵又该如何收拾……”

  “唉……”

  “……”听着耳边武官和文臣的话,朱元璋的表情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旁边的朱允炆和徐辉祖却能清晰感受到他的不满。

  “合格二十有四!”

  在朱允炆和徐辉祖还在想着怎么解释的时候,下面的武官将第一批子弟的成绩报了上来。

  一百人中,合格者只有二十四人,这出奇低的人数再度让四周武官文臣唏嘘。

  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眼神示意徐辉祖继续。

  见状,徐辉祖也只能硬着头皮让武官子弟一排排的上前。

  “合格一十有八!”

  “二十有九!”

  “三十有七”

  “四十有一!”

  “二十有……”

  一排排的武官子弟上去,一排排的人被刷下来,九排子弟上去,不过选出了二百七十四人,其中大多只能开下力弓,中力弓不足十分之一,而上力弓仅有寥寥数人。

  这样的成绩,如果不是考校刚刚开场,恐怕朱元璋会拂袖而去。

  “再看看,不行就先考校大枪,然后我再走……”

  朱元璋瞥了一眼最后上场的一排武官子弟,心里暗叹着。

  “子弟上前!”

  与此同时,作为最后一排的排头,朱高煦也走到了石灰线前。

  此时的朱高煦虚十五岁,在武官子弟中算是年纪最小的一批。

  他长相身材都不错,得益于老爹朱棣和娘亲徐氏的优良基因,他在十五岁便有了五尺五寸(176cm)的身高。

  唯一让他惆怅的,就是由于前身行迹放浪,脸上有几道划痕,故而不得爷爷喜爱。

  相比较之下,他那长相白净圆润,言行举止彬彬有礼的大哥才是最得爷爷朱元璋喜欢的几个孙子之一。

  “殿下,您是用配弓还是……”

  走到石灰线前,负责监考的考官上前询问了一下朱高煦。

  他出身徐府,因此知道自家这位殿下自小力气大,特此询问一声,但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军中制式步弓都是下力,对于经常训练的壮年兵卒来说都十分足够了,何况自家这位殿下才不过十五岁,不换也正……

  “给我换把一百三十斤的强弓!”

第3章 燕府虎儿

  “给我换把一百三十斤的强弓!”“好……嗯?”

  听到朱高煦的话,考官下意识答应,反应过来后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了朱高煦。

  “请问殿下,确定要用一百三十斤的强弓?”

  考官询问着,同时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一百三十斤的弓,如果被拉开,那朱高煦将会在十五岁的年纪获得虎力的称号。

  可问题在于,十五岁开一百三十斤强弓,这样的人真的存在?

  即便是张定边、常遇春、傅友德、花云这等单骑冲阵的猛将,也不过在壮年时开弓一百五十斤罢了。

  如果朱高煦真的能开一百三十斤的硬弓,那待其及冠,恐怕能开不下一百五十斤力弓,战场常用百斤强弓,待到壮年……

  考官有些不敢想,而朱高煦见他不动,当即甩了脸色:“你这厮,是否是瞧我近来好说话了,今日故意耽误我?”

  “不敢!不敢!末将这就去办!”听到朱高煦不满的声音,考官这才想起眼前这位爷那曾经可是南京小霸王,自己惹不起的存在。

  他连忙告罪,随后让人从后方弓架取来了一百三十斤的硬弓,并召来两个兵卒,合力将硬弓上弦。

  临阵换弓,这在考校场上并不稀奇,毕竟谁都想表现自己,不过眼下的武官子弟,大多也不过是换中力弓罢了。

  那些能换上力弓的武官子弟,大多都已经接近三旬,正是人体巅峰的时候。

  因此,朱元璋格外重视换弓的武官子弟,而当他见到一名士卒将最上层的强弓摘下,他不由得眼前一亮。

  “那是多少斤的强弓吧?”

  “不知道,看样子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二十斤。”

  “这么说岂不是虎力弓?”

  “确实是,不知道是谁能用这样的虎力弓。”

  见到有人换虎力弓,文武官员不由得讨论了起来,而徐辉祖瞧着这一幕也十分疑惑。

  他心里对手下这千余名武官子弟十分熟悉,据他所知,西宁卫指挥使李南哥的长子李英便是此次武官子弟中的优秀者,但他几日前也不过才能开一百斤的上力弓罢了,而且还不能很好使用,难不成他一直藏拙?

  徐辉祖心中忐忑,而朱元璋也难得露出笑意:“魏国公,看来这武官子弟中,还是有个别颇具勇力的小子。”

  说着说着,朱元璋笑了起来,但他的笑容没出现两秒就僵住了,紧跟着变得十分难看。

  “陛下谬……”徐辉祖刚刚回身作揖,一见朱元璋这表情,心中顿感不妙,于是连忙转过头去瞥了一眼。

  这一瞥,他瞬间气血上涌,恨不得从校台上跳下去。

  在他眼中,只见考校官将四尺有余的虎力弓递给了自己近来比较满意的外甥朱高煦,而朱高煦那小子也“恬不知耻”的接过强弓,推拉起了弓把和弓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