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475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朝廷要做的,是先清丈红河以北的田地,然后分配给福建、广东的移民,同时在当地设立官学,汉化当地的安南百姓。”

  “若是能迁徙三十余万人进入红河以北,那朝廷日后即便在安南统治不下去,也能将红河以北的土地吃下,不至于一无所获。”

  “只要红河以北三百万亩耕地恢复生产,能够缴纳田赋粮食,那起码能维持安南当地数万兵马的口粮。”

  “至于军饷,完全可以用云南开采的铜锭熔炼为新钱发下去,以此节约成本。”

  朱高煦提到了新钱,朱棣一听也来了兴趣,他将目光投向郁新:“郁新,新钱如何了?”

  “回陛下,已经在雨花台不远处开设铸钱司,每日铸钱近两万贯,如今已存储新钱六十余万贯。”

  郁新回答了朱棣的问题,朱棣听后也十分满意:“这新钱俺看了,模样不错,难以仿制,就是铸钱的量太大了,一下子投下去会不会不太好?”

  朱棣这些日子的兴趣除了安排北边的事情,就是去看朱高煦写的那些教材。

  近日朱高煦在写的教材便是关于经济类书籍,这些都是为了日后太学扩建而准备的,朱棣也看了不少。

  其中就有经济放水导致通货膨胀的例子,因此朱棣才会询问朱高煦。

  不过这个问题都不用朱高煦回答,同样看过这本书的郁新便抢答道:“不会。”

  “以往发放宝钞导致物价飞涨,一是宝钞发行量太大,二是发行过于集中,三是百姓对宝钞并不信任。”

  “如今朝廷回收宝钞,这虽然不能彻底解决第三点,但从钞价稳定来看,百姓起码已经对宝钞产生了信任。”

  “百姓对宝钞的信任,本质就是对朝廷的信任,而朝廷发行的新钱质量、样式都极佳,百姓不会抗拒。”

  “只要新钱不要单一在某一地区大量发行,那自然不会导致当地物价飞涨。”

  “以朝廷在安南设二十二卫来看,即便有战兵、屯兵十二余万,每年维持也不过一百五十万石,折色后不过五十万贯。”

  “对于安南这般物产丰富的地方来说,五十万贯的投入并不算大,况且只需要维持几年,就可以恢复原本的发放军粮政策,民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朝廷便会停止以钱充饷。”

  郁新解释过后,朱棣也抚须颔首,对安南的事情也彻底放下心来。

  “安南的事情就由老二你自己看着办,明年俺去了北边后,你便以太子监国的身份坐镇南京,主持科举的事情。”

  “儿臣领谕。”朱高煦作揖回礼,朱棣见状也摆了摆手:

  “没事情就散了吧,俺这边政务还多,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臣等告退……”朱高煦与郁新作揖,随后退出了武英殿。

  由于事情太多,二人也没有停下来闲聊,郁新往文华殿去了,朱高煦则是坐着金辂前往东华门。

  抵达东华门时,这里已经准备了一辆马车和百余名马步兵,显然朱高煦是准备前往外城。

  换乘马车,朱高煦在走出内城的时候看了眼外城的情况。

  历经两年半的太平日子,南京的人口是越来越多。

  朱高煦还记得洪武二十七的时候自己走朝阳门,朝阳门外不过只有一个小集镇。

  当初拿下南京从这里进入内城时,那小集镇也没有任何发展。

  如今两年半过去,曾经的那个小集镇却是开始了不断地扩建,许多田地都消失,从而兴建起了屋舍。

  朝阳门在外城的官道原本是夯土,如今也铺设了混凝土。

  十丈宽的官道左右兴建着一栋栋崭新的二层门铺,来往行人众多,除了不能行走的中间三丈外,其余基本都挤满了人。

  沿街看去,街巷纵横交错,两旁建筑鳞次栉比,商铺、酒楼、茶社、当铺、钱庄、相馆、画寓、戏台、浴堂、民房等错落其间。

  街上人流熙攘,车水马龙,各类冲天招牌夺人眼目,呈现一派热闹景象。

  向前方看去,还能看到由官府所立的牌坊,上书“朝阳市街”。

  “现在南京城有多少人口了?”

  朱高煦看着窗外的热闹景象,心里不免升起一股自豪感。在一旁侍奉他的亦失哈闻言,也笑着汇报道:“足有四十二万六千余人,两年半间增加了近六万百姓。”

  “这是好事,不过也是负担。”朱高煦颔首,但却觉得这也是负担。

  “负担?”亦失哈不解,朱高煦便解释道:

  “生活在城里的人口多了,那生活在乡野的百姓就会变少。”

  “诚然,百姓进城务工是天下安泰的象征,但背后却需要足够的乡野粮食作为支撑。”

  “我翻阅过京城的文册,即便京城的外城有大批耕地,可每年依旧要从四周运入二百余万粮食,数千头猪牛羊群,以及上万只鸡鸭禽类才能满足。”

  “我听闻应天府境内有不少百姓在山下养殖牲畜飞禽,以此来专供京城百姓吃食。”

  “这其中,难免会占到一些可以开垦为田地的地方。”

  “京城日后的人口还会继续增长,若是达到百万规模,那恐怕从武昌至南昌等长江中游百姓都得为京城运送钱粮牲畜。”

  朱高煦这话是根据现状来判断的,而这也涉及农业人口和手工业人口的一个经济问题。

  农民进城这种事情在工业化后进展很快,但基础问题有两点,第一是生产力的提高,第二是小农经济已经无法应对接下来的生活。

  唐代长安城有常住百姓五十万,流动三十万乃至五十万。

  这样的规模,已经是关中八百里秦川能供给的最大上限,甚至时不时还需要皇帝率领百官前往洛阳才能保证百姓的口粮问题。

  明代生产力相比较唐代得到提高,因此才能在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养活两京这两座百万级人口城池,以及苏杭等数十万级别的人口城池。

  江南的城镇化率在明朝中后期已经算是封建时代较高的水平,但这样的水平是在江南手工业发达,四川、湖广作为粮食基地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的局面。

  明代中后期,江南成为了与北直隶争抢粮食的对手,四川、湖广等地粮食经过长江抵达江南时,先被大量商贾购买运入各府城池,然后又被人高价买卖通过运河运往北方。

  城镇人口太多,对于生产力不足的时代就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隐患。

  明末北方多发灾情,朝廷无法调粮的原因就是南方粮食大部分都供应江南了,因此可以在许多文人手札中看到,当北方连富农和小地主都民不聊生时,江南的许多百姓甚至可以穿得起丝绸,并且每日都有肉食可吃。

  为了过上这种生活,许多百姓流窜到江南务工。

  在家乡拼死拼活耕种十几亩地,在交给地主和衙门后,手里最多剩下七八石粮食。

  来到江南,即便进不去南京和苏扬这等城池,随便找一个县城当力夫,一年下来也能赚八九贯。

  只要四川和湖广这两个粮食基地不出问题,江淮不爆发洪灾,那这笔工钱足够买十七八石粮食,能轻松养活一家三口。

  若是家中妇人还懂点针线活,那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五六贯。

  两个人的收入,就可以养活一家五六口人。

  正因为打工轻松且收入高,故此明代中后期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到了难以养活的程度。

  想要解决这种隐患,只能提高生产力,而这就是朱高煦要前往外城的原因。

  花费半个时辰,当他的马车进入了太学,并向着太学西北角前进的时候,一片耕地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并且在耕地的中心还修建了一座色彩不一的玻璃大棚。

  朱高煦走下马车,带着亦失哈顺着不足三尺宽的混凝土路走进那个玻璃大棚。

  大棚面积并不大,东西不过两丈宽,南北不过三丈长。

  虽然面积不大,可建造它却花费了数万贯钱。

  走入大棚之中,此时里面已经有不少人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大棚之中的植物生长,并手写记录情况。

  见到朱高煦到来,一名四旬左右的儒生立马快步走来作揖:“殿下千岁。”

  “嫁接和肥料等课题进行如何?”朱高煦询问着儒生,同时蹲下看了看这冬季还在生长的白菜。

  在玻璃大棚里有四个壁炉,可以为温室提供足够的热量,而玻璃又能提供一定的阳光,故此才能让着白菜在这个季节生长出来。

  “嫁接效果不错,肥料我们实验了不少原料,目前效果最好的是鸟粪,其次是草木灰。”

  儒生开口解释,而他之所以懂这么多,其中大部分是朱高煦告诉他的,剩余小部分是他常年在周王府研究学习所得。

  除了他,这个大棚内还有七八个人都是朱高煦从自己那个五叔那里挖来的农学家。

  当然,以后世标准来说,称呼他们为农学家有些过分了,顶多算是喜欢研究动植物的儒生。

  “我们按照殿下您说的,用鸟粪来制作肥料,并且确实让不少蔬菜和稻田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到两成。”

  “不过实验过程中,也确实发生了您所说的一些病害,目前我们还在想办法怎么把它们解决。”

  毕甫与朱高煦说着他们所遭遇的问题,朱高煦闻言也起身示意他带路去看看化肥制作的地方。

  他们走向了大棚的一角,随后便见到许多被打磨为粉末的干燥鸟粪。

  朱高煦戴上了口罩,检查了一些还没有被打磨为粉末的鸟粪,然后才皱眉与毕甫说道:

  “倒是怪我忘记和你们说了,这使用鸟屎作为肥料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朱高煦戴上手套,抓出一块干燥的鸟粪说道:

  “这些鸟粪中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和寄生虫,所以制作为肥料前,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我们的技术不行,所以只能用加热、干燥和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变为有益的肥料。”

  “另外,应该注意使用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根部疾病和萎缩。”

  朱高煦说着自己记得的部分知识,毕甫听后连忙拿出毛笔沾水记录在自己随身的文册上。

  担心他记错,朱高煦还在他记完后翻看了内容,确认无误后才与他走出玻璃大棚,在寒冷的田间仔细说了些其它的细节。

  “我说的可能不全对,这几种办法你一一实验,然后分成不同的试验田进行实验,最后只需要挑选出一种最稳定的办法就足够。”

  “臣领教。”毕甫回礼,朱高煦也颔首后将话题引向北方,因为他不止在南京修建了玻璃大棚,北边也一样。

  “吉林的实验大棚有进展没有,肥料在当地也能提高产量吗?”

  “可以!”见朱高煦提起吉林的实验大棚,毕甫也连忙点头道:“他们试验了日本的作物,发现确实比我们现有的要耐寒,周期要短上那么几天,但产量要低一些。”

  “在使用肥料后,这些作物从原本在日本北方的亩产九斗提升到了一石半斗,不过遭遇的病也和我们遇到的一样,应该是和殿下您说的一样,鸟粪里有不少细菌和病害。”

  毕甫解释完后,朱高煦表示满意道:“能提升一斗半已经不错,现在只需要把病害的问题解决就行。”

  “你记住农业的生产三要素,第一是种子,第二是水利,第三是肥料。”

  “日后你们的研究,也要以这三要素进行。”

  讲完这些,朱高煦又询问起江南使用肥料的情况:“使用肥料的稻田能产出多少?”

  “实粮二石三斗左右。”毕甫回答,朱高煦却皱眉道:“我去年调查过,应天府亩产平均二石二斗,你这里怎么只提升了一斗?”

  “殿下有所不知。”毕甫苦着脸回答道:“江南之地,尤其是应天的土肥已经十分普及,如果没有土肥,那即便是太湖一带的产出,也不过只有一石八九的实粮罢了。”

  “我等现在研究的肥料,实际上是让土肥不发达地方得到惠利,而不是为江南锦上添花。”

  “倒是我不了解了。”朱高煦倒也没有执拗,而是承认了自己对江南水稻高产的不了解。

  不过这么一来,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诞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4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5/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