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502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朱高煦好奇询问,朱高炽却尴尬道:“给去,就是有时候我好几天不回去,她找上门后会闹闹脾气。”

  他口中说的是闹闹脾气,但朱高煦已经在脑中联想了张氏追着朱高炽打的画面。

  他啧啧两声,不由得觉得郭琰不错。

  只是他也不想想,相比较朱高炽的纵欲,他起码还知道节制。

  如果不是张氏管着朱高炽,兴许他连四十八都活不到。

  朱高煦没反应过来,还在为朱高炽感到可怜,不由说道:

  “过两个月我让人给你送去,另外你去了云南,若是缺少了什么东西就写信,能满足的我都满足你。”

  “暂时没有,你就记得给我送个乐班就行,就弄个这样的给我。”朱高炽看着那婀娜多姿的轻盈之美,几乎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你迟早死在女人肚皮上。”瞧着这一幕,朱高煦算是反应过来了。

  “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朱高炽还不忘吟诗作对,朱高煦听后只能摇摇头,心里祈祷自家这个好大哥别去了云南后因为纵欲过度而提前去世。

  “好了,我先回春和殿处理政务去了。”

  朱高煦起身对朱高炽交代一声,朱高炽则是目光都放在了舞女身上。

  瞧他那样子,朱高煦走到了朱棣与徐皇后身旁。

  朱棣虽然一直在看乐队,但主要注意都在听曲子上,徐皇后也差不多,因此见到朱高煦走过来,他们便疑惑看向了他。

  “爹,我要先回春和殿处理奏疏了。”

  “嗯,去吧,乐班留下就行。”朱棣耿直回答,仿佛已经将乐班视为了自己的东西。

  他那理直气壮的回答让朱高煦语塞,只能在心里暗骂不该给这老头看好东西。

  “那儿子告退了。”

  朱高煦作揖回礼,目光看了一眼徐皇后。

  四目相对间,徐皇后对他慈善的笑着点了点头,不忘提醒道:“政务虽然重要,却也不能疲惫了身子。”

  “娘放心,儿子记得,娘您也照顾好身体。”

  朱高煦有些担心徐皇后的身体,可朱棣却摆摆手:“走吧走吧,你娘有俺。”

  “儿臣告退……”

  见朱棣这么说,朱高煦走到了郭琰身旁,低下身子交代道:“你陪陪爹娘,我先回去处理政务。”

  “您慢些回去,这里有臣妾。”郭琰笑眯了眼睛回答,朱高煦见状也伸出手在她脸颊上捏了一把。

  这一举动弄得郭琰面红耳赤,殿内的徐皇后和朱月英她们也被逗笑了,倒是张氏羡慕看着,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家那个魂都被舞女勾走的家伙,不由得有几分生气。

  朱棣看了看朱高煦和郭琰,又看了一眼徐皇后,似乎也想试试,但最后还是在徐皇后挑眉的动作下停下了这种想法,顺带还咳嗽道:“咳咳,老二这厮就这里不像俺,没俺稳重。”

  见朱棣这么说,徐皇后这才收回了目光。

  只是瞧着她收回目光,朱棣总觉得心痒痒,暗地里想着今晚试试。

  不理会他们的各种想法,朱高煦在走出乾清宫后便乘坐车舆返回了东宫的春和殿。

  才到门口,他便见到了等待在门口的亦失哈。

  “外面风大,你待着干嘛?”

  朱高煦笑着走上前去,拍着亦失哈的肩膀就走进了春和殿。

  亦失哈见状跟上来后,搓了搓手,感觉暖和几分后才开口道:

  “西边传来了消息,帖木儿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夫,并命其孙哈里勒率领前锋三万兵马前往塔什干筹集粮草。”

  他说出了自己之所以在风雪中等待的原因,朱高煦听后却笑道:“放轻松。”

  说罢,他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让亦失哈放下地图,随后将几份西南、南洋的地图收起来后,这才露出了《天下四夷宾服总图》。

  他拿起细细的指挥杆指向了中亚的河中地区,一路滑到了西域。

  “想从塔什干出兵东征,那他的目标只能是西域的别失八里,更进一步顶多就是漠西的瓦剌,至于我们……”

  朱高煦收回指挥杆,在手掌上敲打几下,轻笑道:“他不可能跨越三千余里来与我们作战,即便他想,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了。”

  朱高煦倒是很佩服帖木儿,但他从来不把帖木儿放在眼里。

  时代和气候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代不可能发生盛唐时期的阿拉伯与大唐决战中亚的戏码。

  正如大明过不去中亚一样,中亚的帖木儿也来不了大明,两国角逐的地方只能是西域。

  如果帖木儿年轻二十岁,那朱高煦倒是会上心西域这块地方,可帖木儿年纪太大了。

  已经快七十的他,连朱棣都不一定能熬过,更别提自己了。

  朱高煦真正担心的,是帖木儿死后的帖木儿帝国内斗瓦解,中亚秩序混乱,进而产生的蒙古东迁。

  帖木儿帝国一旦崩塌,那他们治下的许多蒙古部落肯定不会在战乱的河中和东欧继续生活下去,迁回蒙古人的故乡便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明朝无法在明初彻底解决蒙古,就是因为蒙古的体量比起匈奴、突厥大了太多太多。

  本雅失里凭借一个元裔的名头,先后从东欧和中亚摇了多少部落来帮忙,这放在汉唐时期根本无法想象。

  汉唐对付北方游牧民族都是打到西迁,然而现在西边的蒙古人比东边还多,可以源源不断的给蒙古本部输血。

  四大汗国鼎盛时期,蒙古人的数量突破千万,是蒙古人最多的一个时期。

  虽然后面因为战乱不断锐减,但直到现在,全世界的蒙古人数量依旧有数百万的规模。

  这个规模,足够碾压历代北方游牧民族,而这个规模的蒙古人也将成为漠北蒙古的血包。

  想到这里,朱高煦只感到了头疼,同时对于大宁都司漠东三卫的生产问题也焦虑了起来。

  “得想想办法了……”

第340章 青藏驿道

  “二月甲申,老挝土官刀线歹领小邦勐骚、勐掌、勐川圹、勐占等地土司入贡昆明,请求入京封贡。”永乐四年二月,在郑和经略南洋的同时,大明平灭安南的消息也开始传开。

  距离安南最近的老挝等地土司开始集体向云南昆明遣使,乞请入京朝贡。

  对此,朱棣也动了将老挝纳入了三宣六慰的体系的想法,故此将朱高煦召来了武英殿。

  “俺准备把这次请贡的土司皆并入老挝军民宣慰司,以土官刀线歹为宣慰使,命礼部铸印给之,你觉得怎么样?”

  殿内,朱棣说着自己的想法,无非就是想要用刀线歹团结起整个老挝地区的所有土司,进而来达到羁縻当地的目标。

  面对朱棣的想法,朱高煦根据自己这么多年翻看的史料,以及西厂在中南半岛的情报收集来分析了一下,随后才作揖开口道:

  “爹,赐贡册封老挝南边的土司倒是容易,不过怎么掌控这个地方比较困难,儿臣请问您对这个地方了解多少?”

  朱高煦询问朱棣,朱棣却也被这话问住了。

  别说他,就连礼部尚书李至刚,甚至专门负责三宣六慰的礼部官员都说不清楚老挝地区的情况。

  大明对外的情报向来稀烂,所以西厂成为了填补这方面的机构。

  “你问俺,就说明你对那地方了解,既然如此,你便与俺说说。”

  朱棣倒也耿直,不懂的就询问。

  “借父亲地图一用。”朱高煦走上前去,王彦也连忙将朱棣身后挂着的地图一份份拉起,最后露出了朱高煦当初所绘画的中南半岛大致地图。

  “这份地图有些老旧了,改日儿子为您更换一幅图。”

  瞧着那许多错误的老挝地图,朱高煦倒是承认了自己当初绘画这份地图时犯的错误,毕竟当初他没有那么多时间翻看老挝地区的史料,西厂也没能掌握老挝境内土地的情况,所以出现错误倒也不奇怪。

  面对这份问题地图,朱高煦用毛笔将地图修改了一下,随后才对朱棣解释道:

  “刚才父亲您提到的那些土司,都是在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的泰人城邦。”

  “至正年间,勐骚(琅勃拉邦)合并勐掌(万象)、勐川圹(川圹)、勐占(占巴塞)等城邦,组建泰人联盟国家“勐南掌”(澜沧国),其疆域皆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起长山山脉,西连勐闰(今泰北)、勐素(今泰中北),南接真腊,北抵车里宣慰司的勐泐(西双版纳)。”

  “其实他们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册封他们之中有威望的刀线歹是对的。”

  “不过,这么一来很容易让刀线歹发展壮大,尽管他对朝廷十分恭顺,可朝廷却不得不防。”

  “儿子看了昆明的奏疏,黔国公也承认了从昆明前往车里(西双版纳)的道路狭窄崎岖,从车里到老告,甚至到更南边的勐掌、勐占等地更不用说,只能走水路。”

  “朝廷要想加强对当地的控制,必须修建一条从昆明直通车里的陆上驿道,然后在车里修建直达勐占的水上驿道。”

  “郑和那边,若是能让真腊感受到朝廷的真诚,那这条水上驿道日后还能从勐占修建到真腊的国都,一路向南直抵南洋。”

  说到这里,朱高煦还担心朱棣不知道真腊是谁,特意指向了南边:“真腊也就是甘孛智、高棉。”

  “你这办法好,就是耗费不少。”朱棣跟着朱高煦看了看澜沧江的流域,不得不夸赞道:

  “掌握这条河,朝廷日后对老挝、真腊的控制会大大加强,也不怕他们作乱了。”

  “就是这条河,它只能从车里开始通航吗?”

  朱棣询问朱高煦,可朱高煦也不记得近代澜沧江通航的起点,只记得可以从西双版纳上船南下,因此他点了点头:

  “就儿臣掌握的古籍资料来看,车里便是最佳的启航地点,从车里一路向南,最少可以通航一千料左右的马船,丰水期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料。”

  毕竟是干地质的,其它东西朱高煦不清楚不知道,这些和工作有关的东西他还是记得的,更别提他前世旅游去过西双版纳了。

  “如果是这样,那这件事就由你派人去查看,如果可以就兴建。”

  “是!”听到这话,朱高煦点头颔首。

  朱棣没停下话题,他亲自动手将地图拉回《天下四夷宾服总图》,然后从朱高煦手里接过指挥杆,指向西番区说道:

  “之前朝廷要打仗,所以没有精力来管西番,可西番是朝廷重要的马匹产地,俺想要修建两条驿道,分别从西宁和松潘抵达德格,然后按照你之前所说的一样,一路修建抵达萨迦派所存在的日喀则。”

  “俺记得你招募了三千西番火器营在军中训练,为的也是这条驿道吧?”

  他看着朱高煦,眼里流露出满意,毕竟朱高煦的许多政见都和他本人太贴合了。

  就修建朵甘、乌斯藏驿道这件事来说,除了他两父子,恐怕没有人愿意投入百万钱粮去青藏高原那种疾苦且除战马无产出的地方。

  “儿子确实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儿子想的是三条。”

  朱高煦从朱棣手里接过指挥杆,指向丽江的同时开口道:“丽江土司的木氏积极响应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如今朝廷已经派驻了流官进入当地,并且双方合作治理当地半年都没有爆发什么矛盾。”

  “木氏土司是纳西族,他们喜欢顺势而为,因此只要朝廷不对当地的百姓盘剥,那他们很乐意接受朝廷的治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5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