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761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朱瞻壑仔细看了,如果沿着河谷修建铁路也可以,但起码得建造七八丈乃至十几丈的高桥才行。

  那样高度的高桥别说如今,便是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一定能建造出来。

  更别提还是批量建造,而非单独建造了。

  “这西南铁路,是注定修建不起来了。”

  叹了一口气,朱瞻壑也拿起信纸将其吹干,将其放入了马车上的一个小匣子内。

  里面装着许多信纸,朱瞻壑是打算抵达陇川后再派遣人送往京城,不然几日一份信的频繁送往,未免有些浪费人力物力。

  马车渐渐前行,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修建在官道左右的村寨,大部分都是以少民为主。

  这点,朱瞻壑也仔细询问过。

  云南并没有那么多的河谷地,而且部分河谷气候闷热,不如山林来的凉爽。

  故此在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后,一些少民就会被安置到道路两旁修建村寨,在当地开辟梯田。

  在朱瞻壑看来,这样的日子很苦,但在得以解放的那些少民看来,现在的日子比较曾经,那简直就是天堂。

  许多孩童站在路旁看着朱瞻壑他们的马车与马匹,眼神投来羡慕。

  虽然年纪只有五六岁,但他们已经能分清商队和旅人的区别。

  商队的马车通常是敞篷的,马车上拉拽着许许多多物资,而旅人的马车就好似小屋子,可以供人休息。

  朱瞻壑他们向前前进,期间也看到了一队来此贸易的商贾。

  他们带来了盐、酱油、醋、布匹等物资,而他们购买的东西则是一捆捆的甘蔗。

  这些甘蔗会被他们拉拽前往县城榨糖,而这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经济作物。

  滇农榨糖得益于江淮的大力推广,他们在坡地种植甘蔗,稍微平整的土地种植水稻。

  一年下来,粮食够吃,还能贩卖甘蔗来赚钱购买物资的银钱。

  继续赶路,大约过了两日,朱瞻壑他们在永昌府休息三日后,总算翻越横断山脉,进入了气候闷热的陇川之地。

  朱瞻壑并不习惯这边的热带气候,只觉得好似把他泡在了水里一般。

  翻越山脉后,他们所见的便是宽阔的河谷。

  远处虽然还能眺望看到高山,但地势总算是平整了一些。

  平整的道路上有桑树、水稻,甘蔗,也有土豆、红薯、玉米和各类蔬菜。

  与中原不同,这里地广人稀,根本没有人会弄篱笆来圈着自己的田地,似乎这里不存在小偷一样。

  “江南人口稠密,这种景象是在江南见不到的。”

  打开车窗,朱瞻壑毫不吝啬的赞美着当地的民风淳朴。

  向前行走,不多时他们见到了许多修葺官道的百姓。

  由于官道在修建,朱瞻壑只能走下马车,步行通过这段距离。

  明明只有不到三里的官道需要休整,但这里却有着数百名百姓在工作,不得不让人诧异。

  朱瞻壑让西厂力士前去询问,不多时便知道了江淮的用意。

  “当地的村吏说,百姓一年到头也就能从甘蔗和桑叶获得微末银钱,因此一些道路修建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雇佣部分地区的百姓一起动工,虽然耗费的银钱多,但修建起来也快,实际到最后耗费不了多少,百姓也能因此得到实惠。”

  西厂力士与朱瞻壑步行通过这段需要修葺的官道,听到对方的解释,脸上也露出笑意:

  “这倒是像他的风格,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当年常与我这么说,现如今他倒还真是一碗水端平。”

  朱瞻壑说罢,他们也通过了这段需要修葺的道路,上车向着几十里外的南甸城而去。

  也在他进入南甸的范围时,一些官兵早就注意到了他们这一队伍,早早将消息送往了南甸的陇川伯府。

  “和你预料的一样,殿下还真的不带隐藏,我原本以为他在漠北作战一年多,起码会学点收尾的手段,不曾想……”

  陇川伯府会厅内,四十多岁的王瑄摇了摇头,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

  坐在他下首位,作为陇川知府的江淮闻言也只能苦笑道:

  “殿下的性格我太了解了,殿下并非不会这些手段,只是觉得没有必要使用。”

  “只是他这么做,反倒是苦了我们。”

  “倒也是。”王瑄捋了捋短须,沉吟后又道: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却不得不见殿下,不管是为了当下还是为了未来,都应该表明一下态度。”

  “嗯,这件事我会主动去办的。”江淮下了决心,尽管他认为官员不应该拉帮结派,但以他的实力和能量,他保护不了自己,也抵抗不了官场的规则。

  只有他适应了规则,他才能在日后创造更改规则的可能。

  “大张旗鼓的迎接不好,届时你带殿下来见我吧,我若是出门迎接,恐怕陇川的所有官员都会知道殿下的身份。”

  “好!”

  与王瑄详细谈好后,江淮便起身走出了陇川伯府,安静等待了朱瞻壑的到来。

  在他安静等待的时候,朱瞻壑也趁着夜色赶到了南甸北部二十里外的一处驿站休息。

  他在驿员的安排下走上二楼房间休息,推开门便见到了一名独臂的男子站在屋内。

  见到朱瞻壑,这男子连忙用单手作揖:“西厂驻云南千户官王涣,参见殿下!”

  “你便是王涣吧,我听我父亲说过你,快快请起,也不用称呼我为殿下,叫我郭壑就行。”

  朱瞻壑将王涣扶起,与他坐下后便亲切询问起了陇川的事情,以及云南的事情。

  对此,负责云南情报及三宣十慰情报收集的王涣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总体来说,云南现在还算太平,为了迎接朱瞻壑,王瑄在镇压了孟养的叛乱后便撤回了陇川,大力清理了一些匪盗。

  至于南边的木邦、孟垦、缅甸、底兀剌、八百大甸、老挝、大古剌等宣慰司由于沐春和王瑄坐镇,倒也都还算听话。

  兴许正因为边疆安稳,皇帝才敢派他来陇川担任吏员。

  听完过后,朱瞻壑虽然有些惋惜,但也感到了一阵暖心。

  自家父亲很少说什么关心自己的话,但实际行动却从来不落下。

  “殿下,您是准备担任村吏,还是担任县衙和府衙的吏员?”

  王涣询问朱瞻壑,心里则是希望他选择担任村吏,毕竟村吏的工作地点比较固定,也容易保护。

  相比较之下,县吏和府吏的工作范围就太大了,保护起来也比较困难。

  “明日我去询问江淮,他缺什么,给我安排什么就行。”

  朱瞻壑不以为意的回应,王涣闻言颔首。

  “对了,王千户你是江淮的教习?”

  朱瞻壑突然询问,显然江淮与他说过这件事,对此王涣也没有隐瞒,将他与江淮如何认识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当初也是因为觉得他是可造之材,所以才保举他前往江宁中学就读,现在看来没有保举错。”

  “确实没错。”

  面对王涣的话,朱瞻壑轻笑点头,又与王涣聊了一些其它,最后还是朱瞻壑有些困了才让王涣去隔壁休息。

  兴许是故友多年未见,故此朱瞻壑明明很困,却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深夜才渐渐睡去。

  翌日一早,朱瞻壑没有再选择乘坐马车,而是带着两名换了装扮的西厂力士就骑马向着南甸县走去。

  赶在中午前,他们来到了陇川府衙报到,朱瞻壑也拿着自己的调令跟着府衙吏员前往了知府的书房。

  “江知府,朝廷调来的郭吏员到了。”

  “进来吧!”

  虽说只是一个吏员调动,但对于全府不过七八百吏员的陇川府来说,任何一个吏员都是需要江淮面试,考校能力后选择岗位的,所以也没有人感到奇怪。

  “你进去吧”带路的吏员回头看向了朱瞻壑,朱瞻壑也按压着心中的激动走入其中。

  不多时,他便见到了坐在椅子上的江淮,而他身穿一身知府的常服,面容依旧清秀,不愧是那一年的探花。

  “草民郭壑,见过……”

  朱瞻壑还想装装样子,江淮见状却坐不住,连忙起身:“你还是不要这么做了,我怕你日后寻我穿小鞋。”

  “哈哈!”听到这话,朱瞻壑确定江淮没变,江淮也露出笑脸,示意道:

  “自己拉开椅子坐下吧,说说怎么会想来我这里。”

  “那自然是……”朱瞻壑坐下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无非就是觉得江淮不会袒护、包庇他,所以来到这里是他最好的选择。

  况且他已经去了北方,了解了北方的情况,而南方的海外他去不了,所以选择云南能了解更多东西。

  闻言,江淮颔首道:“你也算来对了,陇川这里时常需要和昆明府、蛮莫、镇康沟通,各地与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十分复杂。”

  “你来这里,我自然不会袒护你,也不会给你什么额外的待遇。”

  “你既然来学习,那最好就是从府衙开始学习,但府衙需要跑的地方比较多,没個三五年学不了真东西,县衙比较适合你,你就在南甸县衙任职吧。”

  “如果你能学好,那到时候再在府衙学习,至于村吏就算了……”

  “别的不说,单单你那份气质丢到村里,前去沟通的吏员只要不瞎,都知道不该惹你,你想做事情也很难不成功。”

  朱瞻壑要磨练自己,那江淮自然要找一些不怕他的人。

  县衙之中,有不少功臣子嗣任职,这些人只要不知道朱瞻壑是太子的身份,那自然不会怕他,毕竟这些人心气也很高。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用朱瞻壑杀杀他们的威风,也可以用他们磨砺磨砺朱瞻壑。

  如此想着,江淮这才开口说道:“南甸县县衙户房中的仓攒吏如何?”

  “仓攒吏?”朱瞻壑略有疑惑,江淮闻言苦笑道:“你连这些都没研究过啊?”

  见状,江淮只能与朱瞻壑介绍起来。

  在明代初创的县衙中,除知县、佐贰(副官)、首领官等数量很少的“朝廷命官”之外,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是由各房、科中的吏书来完成的。

  吏书为吏员与书算的合称,其中吏员是由朝廷任用,在吏部注册,地位低于官的公职人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

  书算包括书手、算手,书手又有主文、贴书等多种称呼,是从百姓中佥雇,辅助吏员办理文书、会计事务的人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事业编。

  杂役多从事跑腿、缉捕盗贼、收税等苦力工作,大致相当于后世的辅警。

  随着永乐新政推行,原本的县衙也经过整顿改制,不再存在书算和杂役,整个县的编制分为一名知县,一名县丞,一名主簿,六名六房典史、六名六房司吏,一名县教谕、一名县巡检使,合计十七名正九品以上的主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7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