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龙江船厂的船坞内,听到朱高煦问题的官员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模样好似快晕倒了一般。

  “殿下,这……”官员讪笑几声,紧接着作揖道歉:“恕下官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地方可以造出万料大船,即便是可以,恐怕也不是用木头建造的。”

  “不是用木头造的?”朱高煦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暗骂道:“这该死的营销号。”

  显然,他听出了官员的话外之音,那就是用木头根本造不出万料战船。

  想清楚后,朱高煦便沉着询问道:“那不知船厂最大可以建造多大的战船?”

  “这……”面对这个问题,官员沉吟片刻,最后才悻然说道:“最大能建造多大,这便是下官也不知道,不过近年来建造过最大的船只是礼部的封舟,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用料两千五。”

  官员的这话一经说出,一时间朱高煦不知道是难过还是高兴。

  他难过在于,大明眼下目前工艺最高的船厂所造最大船只也不过八百多吨的吨位,

  高兴在于,他那舅舅确实听了他的话,让船厂把船只往大了建造。

  朱高煦脸上的失落被官员所察觉,为了不让朱高煦不高兴,官员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其实,船厂内的工匠们也试过,只要木料足够大,铺设的龙骨最少也能达到二十五丈,但那并不适合用作战船,只能用作商船,退而求其次,最大的战船应该能在二十二三丈左右,但船厂之中没人敢于尝试。”

  “二十二三丈?”朱高煦回过神来询问一遍,见官员点头,他倒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是二十二三丈的话,那倒是与后世最大的几种风帆战船差不多,恐怕能有两千多吨的吨位。

  自己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哥伦布的船也不过才一百多吨,具体多少他记不住了,但肯定没有超过二百吨。

  如此算来,大明如今的造船工艺,还真的是远超外国,倒是也没打破朱高煦印象中的明初造船工艺。

  “我知道了,多谢指点。”

  得知了明初的造船极限后,朱高煦便放心了不少,作揖回了一礼后便与官员进一步讨论起了各艘船只的造价和用工数。

  二人在船坞内走动,边聊边说,大抵为朱高煦解开了许多疑惑。

  首先,龙江船厂的船只造价确实和他想的一样便宜,哪怕眼下正在建造的两千料战船,也不过才花费四百六十贯罢了。

  这样的战船若是放到欧洲那边,价格恐怕会暴涨数倍,而在大明这边虽然也造价高昂,但对于大明的财政情况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如眼下全国军屯的军屯籽粮,每年换算为铜钱便有近八百万贯。

  只要木料足够,那完全就可以用一半的军屯籽粮,建造出上万艘两千料战船。

  当然,这对于大明朝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值得大明建造如此多战船的势力。

  细细想来,朱高煦突然觉得成化年间刘大夏所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耗费钱粮六十万”的话很可笑。

  六十万贯钱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于大明朝来说,也不过是稍微开源节流就能省出的一笔费用罢了。

  以此作为借口来阻止下西洋,着实可笑。

  “高煦!”

  朱高煦正在与官员沟通,却不想身后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他转身一看,来人果然是近段时间忙于备倭的徐辉祖。

  “舅舅”朱高煦隔着十余步作揖行礼,徐辉祖见状带着几名兵卒走上前来。

  “下官参见魏国公。”旁边的官员作揖,看样子与徐辉祖相熟,因此没有报出名号。

  “嗯,照庚你先退下吧,我与这小子说些话。”

  徐辉祖走上前来,便对官员示意退下,随后目光略带担心的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被他这目光看的有些尴尬,不由的搓了搓手指。

  今日的徐辉祖穿着一身绯色的圆领袍,看样子是才从外地回来。

  他见官员与兵卒退下,便带着朱高煦走出了船坞,走到海岸边后才转过身来,脸上复杂道:

  “你的事情,我今早便听说了,因此特意赶了回来。”

  “你今年以来行事稳重,为何却在这种事情上莽撞起来?”

  这一年里,徐辉祖看着朱高煦成长、变化,自然不舍得这样一个颇有能力的外甥走上不归路。

  不过听着他的话,朱高煦只能在内心苦笑几声,心里算是知道了徐辉祖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竭力培养了。

  显然,徐辉祖压根没看出来朱元璋的意思,更没有猜出朱元璋的心思。

  这样的他,若是充当副手还可以,但亲力亲为的话,恐怕很难在建功立业的同时获取上位者的信任。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与徐辉祖对视的同时平静道:“舅舅,这些事情您别问了,与其讨论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我倒是更想知道您清剿倭患如何了。”

  “你……”徐辉祖看着眼前的朱高煦,心里情绪复杂。

  从朱高煦的话里,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干涉的,因为如果他能干涉,甚至说他可以自保,那朱高煦不会这样直接回绝他,并且不让继续讨论下去。

  这种话听起来很离谱,毕竟徐辉祖已经位极人臣了,可仔细想来,他这所谓的位极人臣,却根本没有什么亲信和实权。

  尽管他多次陪同李景隆前往各地练兵,但那些都是陪同,况且练兵也根本练不出亲信。

  真正的亲信,必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而这样的同僚,他根本没有。

  同人不用理,朱高煦虽然也没有亲信,可他有皇孙这一个身份,这就注定了他的抗力比徐辉祖要大。

  徐辉祖不再追问朱高煦,但脸上的担忧却并未退去,他很不想自家外甥牵扯到这种事情来,因为朱高煦不仅仅代表他一个人,他更代表燕王府。

  “倭患的事情,我派人小心查探过了,和你说的一样,浙江双屿、福建漳州、广东琼州等港湾都有他们的细作,而他们的驻地也多在海中岛屿……”

  徐辉祖看了看身后的那一排排船坞:“你也看到了,我现在让龙江船厂建造大海船,为的就是深入海中,将这群倭寇彻底解决。”

  “倭寇实力如何?”朱高煦没有跟着徐辉祖看向船坞,只是讨论根本问题。

  面对问题,徐辉祖脸上也多了几分凝重:“就目前的消息来看,倭寇星罗密布于海上,寡者数十人,众者数千人,自松江往广西而去,恐怕不下十余万众。”

  徐辉祖的话一经说出,便是朱高煦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眼下是洪武年间而不是嘉靖年间,嘉靖年间的倭寇好歹还是十汉三倭,但洪武年间的倭寇则是颠倒过来的十倭三汉。

  这样的真倭数量,如果丢到嘉靖年间,恐怕戚继光、胡宗宪等人得一直忙碌到死才能收拾完。

  这么一对比,朱高煦也是佩服起了自己老爹,居然能花十几年时间就把东亚及东南亚倭寇尽数荡平,其定力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同时,这一历史也告诉了朱高煦,剿灭近海倭寇只能缓解倭患,而不能做到彻底杜绝。

  想要真正杜绝倭患,只有效仿永乐下西洋一般,建造一支无与伦比的海上军事单位,对东北亚及东南亚倭寇进行彻底打击。

  朱高煦还在思考,徐辉祖却以为他是被这倭寇的数量给惊到了,不由沉着道:

  “沿海倭寇的数量,我已经以奏疏的形式上奏陛下了。”

  “眼下我在崇明岛编练水兵五千人,于龙江及各地船厂造船六十余艘,放置火炮四百余门,想来逐一围剿倭寇还是足够的。”

  “只是如此围剿速度太慢,恐怕在围剿浙江倭寇时便会惊动福建及两广倭寇,到时候他们逃去了南洋便不易围剿了。”

  徐辉祖说的结果是必然的,倭寇是人不是石头,见到浙江群倭被剿灭,那自然会观望。

  一旦发现大明有彻底杜绝倭寇的行为,他们便会蜂拥逃亡南洋。

  等过两年徐辉祖和水师无功而返,他们又会重新回到沿海,继续劫掠沿海州县。

  这手段,其实与北方的蒙古人一样原始,但架不住实用。

  想要彻底解决倭寇,还是得从根子着手,这个根子就是南洋。

  只是以眼下老朱的观念来看,他是不愿意出兵远渡重洋去清理南洋倭寇的,毕竟前元也试图出兵南洋,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朱元璋对安南、南洋和日本持保守态度,但这也是鉴于前元的失败而做出的决定。

  在这一点上,朱高煦没办法苛责朱元璋,毕竟洪武年间主要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开疆拓土那是后继之人的事情。

  只可惜,老朱的后继之人动错刀子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脑中闪过朱允炆的脸,但也很快被他清出脑海。

  他沉思片刻后与徐辉祖交代道:“倭寇的事情,得做好长久的准备,最好是恢复澎湖巡检司,在清剿闽浙倭寇后兵分三路,一路北上清理朝鲜及山东、辽东沿海海盗倭寇。”

  “一路南下,清剿两广倭寇,一路驻扎澎湖巡检司,以防南洋倭寇渡海北上。”

  朱高煦的话里没有提到台湾,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下想要前往台湾并不太现实。台湾海峡看着不宽,但实际上从福建出发渡海前往台湾比前往琉球或吕宋要难得多。

  台湾海峡呈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在地形影响下季风风速比东海和南海更快。

  加上台湾海峡在冬季吹东北季风,夏季吹西南季风一,从闽南出发的话航路和季风为直角,不适合航行。

  这种因素,加上台湾本岛和澎湖之间的澎湖水道海底地形复杂,海流加上强风使得这里古代船难频发,被称为黑水沟。

  到澎湖就已经不易,想到台湾本岛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虽然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有汉人开发澎湖的记录,但台湾本岛则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得以踏足常驻。

  但即便如此,哪怕到了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湾的结局依旧是‘六死三留一回头’,可想而知以眼下的航海技术,从福建沿海渡台是一件多么有风险的事情。

  与其冒这个不确定的险,还不如选择路途虽远但相对容易,且已经确认有较大岛屿存在的吕宋。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明无法迁移人口前往台湾。

  朱高煦记得清楚,在古代从东亚大陆渡海前往台湾最保险的方法是从长江口一带走直线南下,这是唯一一条比较风平浪静的路线。

  当然,走这条路线的前提是,必须确定路线终点有一座可以补充补给的大岛屿,不然便是想折返去福建都很难实现,最终只能送一船尸体抵达吕宋。

  这样的条件,让明朝中前期的闽浙海商对台湾一无所知,但却对遥远的吕宋了如指掌。

  另外,即便到达台湾,其西部最大的嘉南平原也不一定能开垦。

  嘉南平原虽然大,但是却因为过于原始而一点都不肥美。

  相反,由于盐碱问题和缺乏水源,嘉南平原曾长期是台湾生产力最低的农业区,远不如台北盆地一和台中彰化一带。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日本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修建‘嘉南大圳’,情况才得以好转。

  也因为嘉南平原无法提供太多粮食,所以台湾自鸦片战争以后,长时间遭遇粮食不足,需要从福建购买大米的境遇。

  除非有人一口气迁移个几十上百万人前往台湾,然后利用人力来提前建造‘嘉南大圳’,那嘉南平原才能提前几百年成为台湾粮仓。

  不过就眼下的情况来说,同样的人口丢到台湾,还不如直接丢到吕宋及安南,毕竟这些地方最少还有部分已经开发的土地,而台湾基本处于原始环境。

  这种情况下,对于大明来说,掌握澎湖列岛的成本更低,效果也十分可观。

  “我知道了,稍许我回去,会与陛下上奏此事的。”

  徐辉祖对于澎湖还是很有印象的,毕竟这地方是前几年才废弃的。

  “对了……”朱高煦提醒道:“舅舅若是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可问问闽浙渔民台江口位置,那里渔业发达,若是重新移民澎湖,可以让当地百姓以此为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