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82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人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此前看到其它地方有铁路,而江南没有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随着其他地方铁路越来越多,那作为赋税之地的江南自然会心生不满。

  “早就该修建了!”

  “没错,不在江南修建铁路,修去那种贫寒之地,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坐上火车,要是朝廷能让我等随意走动的话,我们倒也能乘坐两京铁路去北京看看。”

  “实乃喜事,当浮一大白!”

  火车的消息成为了江南的头版,相比较下,颜李案的风波却并没有那么惹人关注。

  这并非是百姓麻木,而是报纸上对于颜李案结案的报道是比较模糊的。

  报纸上并未报道抄家所获多少,只是以一句“累财千万计数,主犯车裂,其余流配”为结案报道。

  正因如此,所以百姓们显得并不关心。

  相比较颜李案,他们更在意江南铁路的事情。

  当得知江南铁路有两条,两条合计里程三千三百余里后,许多底层百姓立马高兴了起来。

  按照他们过往所看报纸的内容,三千三百余里铁路,起码要修建十余年,用工百万计数。

  加上朝廷的工价通常高于市价,故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可以长期依靠的生计。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几年,相比较一年干不了半年的力工,铁路修建所需要的民工更能解决江南底层百姓的就业问题。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在高兴,就连原本还在因为“颜李案”而谩骂三杨的许多乡绅富户都纷纷高兴了起来。

  颜李案过后,江南乡绅富户被牵连一片,毕竟自古以来,乡绅富户的子嗣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科举从仕。

  倘若真的没有天赋,那为了家族,去谋一项吏员的差事也是不错的。

  毕竟即便只是吏员,获取情报的手段也要比普通的富户强上太多。

  乡绅富户之所以能富裕,主要就是情报掌握的比普通百姓要多。

  正因如此,颜李案收割了近乎五成以上的北方和江南富户乡绅。

  这样的情况下,幸存之人不痛恨三杨不作为才奇怪。

  只是现在三杨谏言修建铁路,这无疑会使得江南的繁荣更上一层楼,而这样的结果,也让这群幸存的乡绅富户平息了不少怒气。

  江南铁路是三杨为自己想好的退路,而事实是这条退路也起到了作用。

  消息传回北京后,散班后聚首的三人坐在杨士奇府邸上议论着接下来的安排,毕竟不能浪费这个官吏一空的机会。

  “朝廷从地方上选了七千多名举人任职,加上一个月后的科举,这次只要挑选出得力的才子,江南一百多位进士席位足够填满江南正五品以下的空缺官员。”

  “至于正五品以上的那些空缺,也只有暂时让旁人暂摄,待日后累功操作了。”

  杨溥交代着眼下的局面,杨荣也接上话茬:“官员补满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兴大案,癸卯案虽然严重,但北方学子也待职严重,这次对江南下手,想来效率能提升不少。”

  “江南盐酒茶政居然能让朝廷增收三百余万贯,这是我等没有想到的,看来下面人积极阻拦也是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大所导致。”

  “如今盐酒茶政已经收归朝廷官营,具体数目我也看过了盐课司的文册,仅是过去两個月便利用铁路售出近一亿三千余斤,获利六十余万贯。”

  “按照这个速度,仅是盐政,每年便可获利四百万贯,而且当下盐价偏低,若是选择抬高,那每斤抬高一文,朝廷便可盈利百万贯。”

  “此外,酒和茶,以及油也是大项,每年最少可岁入八百万贯。”

  “这一前一后相加,即便价格不变,朝廷也能由此三项岁入一千二百万贯,怪不得陛下要将此三项收归官营。”

  杨荣诉说着颜李案后大明盐酒茶政的进展,要知道在案子开启前,天下盐酒茶政不过岁入七百余万贯。

  而今盐价经过调整降低,盐酒茶政收入本该降低,事实却依旧达到了一千二百万贯的收入。

  如果盐价略微增长一两文,那朝廷便能多收入一二百万贯。

  想到这里,杨荣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朝廷的财政会在岁末达到一个新高,而且涨幅比去年还要大。

  原本的利益集团已经死了,他们几人也就不用再抗拒朝廷官营这些茶酒油盐的政策了。

  现在他们要做的是推动江南铁路的建设,而江南铁路建设就必须保障账面上有足够的钱粮。

  他们自然不会想着去为朝廷创收,毕竟每一个行业都有一批利益集团,为了朝廷而得罪他们并不值当。

  倘若钱粮短缺,他们更愿意去劝停北方的铁路,而非创收。

  不过就眼下局面来看,国库还有六千余万贯的积存,显然不需要他们担心钱粮之事。

  “吏部那边夏原吉唯才是举,让下面人干出点成绩,拔擢起来也更为方便。”

  杨士奇端着茶抿了一口,同时提点道:“提前从工部获知铁路具体路线,把有才干的人安排到临近的府县,这样更容易得到拔擢。”

  杨士奇话音落下,杨荣也皱眉道:

  “东宫那边已经布置好了,不过殿下还是偏信任詹事府的高观,这人虽然官职低微,但油盐不进,对殿下来说是个好帮手,但有他在的话,我们的人便得不到重用了。”

  “此外,东宫私下已经拉拢了人,江西参议的陆愈,浙江参议的江淮都是他拉拢的人。”

  “这两人有陛下安排,累功不少,估计再往上拔擢不是参政就是入京为官。”

  “若是这二人入京为官,那詹事府那边就彻底成为摆设了。”

  “总归要有人能平衡南北。”杨士奇看透道:

  “当今陛下虽然在弥合南北,但南北弥合又岂是那么容易得?”

  “即便依靠海外金银扶持北方,可若是失去了海外,北方被打回原形也就是转瞬间罢了。”

  “更何况北方只是一味从海外索取,而南边则是不同。”

  “海外所需的红糖、白糖、棉花、布匹、瓷器、茶叶都是南边生产,海外越强则江南越强。”

  “江南之势大,非一人之力可以阻挡。”

  杨士奇给这场所谓弥合南北定下了调子,当下时代,南北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永乐洪熙年间的北方繁荣,也不过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对于他的言论,杨荣、杨溥二人深以为然。

  他们的对话很隐秘,只是对于朱高煦来说,天下没有他关注后还能保持隐秘的事情。

  “简直放肆!”

  乾清宫内,朱瞻壑听着胡季汇报的事情,当即出言呵斥起了三杨的言论。

  反倒是相比较他,朱高煦却老神在在,并不因为这件事情而生气。

  朱瞻壑见状看向他:“父亲,三杨此言,您难道不生气吗?”

  “生气能解决问题吗?你也不必装给我看。”

  朱高煦一开口,朱瞻壑立马心里一惊,连忙躬身作揖:“儿臣班门弄斧,父亲见笑了。”

  朱瞻壑毕竟已经协理政务一年有余,三杨言论虽然惊人,但也不至于让他失态。

  他的失态,主要是为了表态罢了。

  对此,朱高煦缓缓看向面前的胡季,随后才开口谈论道。

  “南方势大是需要承认的事情,南北弥合并非一朝一夕,朝廷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很大。”

  “不过,所谓南北矛盾,倒不如说是阶级矛盾更为合理。”

  “我且问你,江南的普通百姓会去仇视北方的百姓吗?”

  朱高煦对朱瞻壑提出问题,朱瞻壑摇头道:“自然不会,百姓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天下最大的问题永远是阶级矛盾,而不是地域矛盾。”

  “百姓兴亡皆苦,唯有贫穷是不分民族和性别的。”

  “那天家……”朱瞻壑犹豫着提问,他自然知道阶级矛盾是什么,毕竟中学政治课上讲过。

  “政治课上,阶级矛盾如何调和和解决,还记得吗?”

  朱高煦继续询问朱瞻壑,朱瞻壑想了想,这才模模糊糊的说道:

  “课本上说阶级矛盾可以调和,从经济上,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实现资源的再分配,政治上则是以民主协商为主,而文化上以尊重其他民族,施行民族自治制度为主等等……”

  闻言,朱高煦摇摇头道:“你说的这些,这些都是在协调阶级矛盾。”

  “书上所说的,其实是出于对政权稳定的考虑,而非真正的解决办法。”

  “那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朱瞻壑谦虚询问,朱高煦却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听到自家父亲的话,朱瞻壑愣住了。

  在他眼里,自家父亲可以说无所不知,然而在面对阶级问题的时候,自家父亲却给出了不知道作为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有办法,但这个办法以当下的情况是无法实现的,也不可能为你我所接受。”朱高煦想到了后世的制度,不过这些制度需要搭配科技,顺应时代背景来推行。

  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抄,不顾时代背景,那就是自寻死路。

  更何况以他朱家的身份背景,后世子孙注定不会接受新的制度。

  新制度的出现,一定会让朱家跌落高位,所以他才说无法为他们父子所接受。

  “阶级矛盾解决不了,但剥削阶级却能够解决。”

  “解决剥削阶级,以他们的财富分配给普通百姓,那南北矛盾就会被弥合。”

  朱高煦再度谈起了财富分配的问题,这让朱瞻壑意识到了,自家父亲想让自己继承的,其实就是财富分配的思维。

  “不患寡而患不均,儿臣明白了。”

  朱瞻壑突然开口说出这么一句话,这倒是让朱高煦高看了这小子一眼。

  他将朱棣让人记录的文册放在了桌上,示意朱瞻壑翻阅。

  朱瞻壑见状将其打开,很快便从中了解到了西北百姓的生活。

  “今后是海洋的时代,当下的南北矛盾不难解决,日后的东西矛盾才比较难解决。”

  “不过不管是什么矛盾,只要记住分配合理,那百姓就不会闹事。”

  “只有贫富差距拉大,加上富贵者不断对百姓盘剥,那百姓之间才会意识到所谓阶级矛盾是什么意思。”

  “当下,颜李案查获的田地足有四百余万亩,这些土地还在变卖中。”

  “待土地变卖完全,朝廷还能再收入三千余万贯。”

  “正常来说,这些土地应该均分给百姓,但朝廷现在拥有上亿人的海外市场,单纯均分田地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8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7/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