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九江,起身吧,自家人面前不用那么多礼数。”

  面对李景隆,朱元璋同样展现出了对家人的感情,但李景隆却没有立马起身,而是毕恭毕敬的向朱允炆、朱济熺等人行礼过后才起身。

  瞧着他,老朱打心底的高兴,毕竟这是他留给朱允炆的卫国良将,虽然他的能力不如他父亲李文忠,但足够为朱允炆守下江山。

  “赐座。”老朱侧头对随身太监吩咐,不多时一把椅子就出现在了李景隆身后。

  他再三行礼后才入座,朱元璋见状也笑着问道:“如何?”

  朱元璋询问的很含糊,这让朱允炆心里有了猜测,倒是朱济熺、朱尚炳和朱高炽三人比较迷糊。

  作为当事人,李景隆知道皇帝说的是谁,因此颔首:“刚从那边回来,有了些收获。”

  “有收获就行。”朱元璋颔首,但却又在下一秒捕捉到了李景隆脸上的犹豫,渐渐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陛下,臣……”李景隆如实将朱高煦对他说的话交代出来,而当‘朱高煦’三个字出现在武英殿内的时候,朱允炆与朱高炽四人纷纷看向了朱元璋。

  后三人心里疑惑,但朱允炆却十分清楚,能由李景隆在武英殿内提起朱高煦的名字,想来朱高煦很快就要解除禁足了。

  这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毕竟在他原本的预估里,朱高煦顶多就会被禁足一个月,因为之前比他还过分的一些藩王,也只是禁足了一个月,他应该也不例外。

  只是他没想到,朱高煦已经被禁足了快一个半月,自家爷爷才松口展露出了要对他解除禁足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释放,让朱允炆有些动摇。

  “或许对于爷爷来说,高煦并没有那么重要……”

  朱允炆还在猜想,朱元璋却在李景隆转述完了朱高煦的话后开口道:

  “他倒是对平倭的看法越来越精进了。”朱元璋夸赞了朱高煦,这是这一个半月以来的第一次。

  这样的话,让殿内坐着的朱高炽喜出望外,便是连朱济熺和朱尚炳都觉得朱高煦的解禁或许不远了。

  “陛下,二殿下的话虽然没错,但其中牵扯到了朝鲜,臣担心朝鲜会以为朝廷想用平倭的借口去进攻他们。”

  李景隆说着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所有人听完朱高煦建议后的第一反应。

  李成桂对大明确实很恭顺,但这是在大明不影响他利益的情况下。

  诸如朝鲜北部,原本隶属前元的疆土一直被李成桂占据,除了归还部分汉人外,李成桂没有一丝想要吐出这块土地的意思。

  不仅如此,他还越过鸭绿江,让朝鲜军队不断地进攻已经名义上归顺大明的东海女真诸部。

  可以说在辽东东北部,大明与朝鲜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

  这样的局面下,大明突然说要在朝鲜西岸近海围剿倭寇,朝鲜君臣能相信大明的话才真是有问题。

  朝鲜会拒绝大明的要求,而大明如果一意孤行,那恐怕李成桂终将与大明刀兵相见。

  可是,如果大明不围剿朝鲜西岸的倭寇,那辽东半岛的东线就一直有被倭夷入寇的风险。

  思虑再三,朱元璋还是准备先礼后兵:“让礼部的人将金州和倭寇北逃的事情告诉李成桂,并告诉李成桂,若是朝鲜不愿意天朝出兵围剿倭寇,那就让他们自己出水军围剿倭寇。”

  “只是让他给朕记住了,若是因他阳奉阴违而导致金州事件重演,那朕就只好出兵了。”

  朱元璋展露出了强硬的一面,他并不害怕和朝鲜撕破脸皮,况且他也不觉得朝鲜的李成桂会那么傻。

  明军在浙江围剿的倭寇一旦北逃,那么聚集在朝鲜西面的倭寇就会越来越多,即便自己不开口,李成桂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威胁朝鲜的倭寇。

  倒是说回来,朱元璋看向了李景隆道:“澎湖巡检司一事,便由你操办吧,从福建迁移六百户人家前往当地便是,反正岛上有屋舍。”

  “臣领命……”李景隆作揖应下,随后又道:“陛下让臣督平倭事宜,臣自然当肝脑涂地,不过眼下已经入冬,臣担心甘肃及西宁一带的羌人和番人会发生叛乱。”

  “你有推荐的人吗?”听李景隆这么说,朱元璋便已经知道他想要举荐人,特意询问。

  “可命平羌将军宁正率兵坐镇西宁,以备边塞。”李景隆推荐了开国功臣的老将宁正,朱元璋也十分满意的点头,转头对身边随身太监吩咐。

  不多时,由宁正坐镇西宁的圣旨便由武英殿下发。

  见圣旨发出,朱元璋也特意询问起了朱高煦的事情:“你去那院中,燕嫡次子煦可曾悔过?”

  一席话,将所有人的心吊到了嗓子眼。

  面对这个问题,李景隆没有过多粉饰,直言不讳的将他所看到的小院情况告知了朱元璋。

  “臣去二殿下住处时,他正在书房看书,院内还比较安静,与臣对话时的言行举止也都井井有条,臣以为二殿下应该是悔过了。”

  李景隆的话说完,旁边朱高炽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对面的朱允炆更是已经想到了朱元璋要解除朱高煦禁足的口谕。

  然而如果朱元璋的心思能被他们轻松猜到,那他也就不是朱元璋了。

  “我瞧他兴许只是伪装,等出来之后还要再犯。”

  朱元璋沉着脸色开口,并对身边随身太监道:“派人去府军前卫坊传口谕,令燕嫡次子煦从今日起开始斋戒,不得有误。”

  “奴婢领命……”随身太监不假思索的应下,可他才刚刚应下,那边朱高炽便连忙起身作揖道:

  “皇爷爷,高煦……”

  “午时了,都下去休息吧!”

  不待朱高炽说完,朱元璋便开口打断了他,起身向外走去。

  所有人被他这举动弄得一愣,而他在路过李景隆身旁时开口道:“九江,你随我在这武英宫外走走。”

  “臣领命……”李景隆没有惊讶太久,下意识应下朱元璋的话后,便起身随朱元璋走了出去。

  待他们消失在殿内,朱允炆才缓缓起身,顺带瞥了一眼朱高炽那边。

  朱高炽低着头站在原地,朱尚炳与朱济熺则是小心翼翼的起身朝朱允炆作揖离场。

  “高炽,你也不用太担心,想来爷爷很快就会解除禁足的。”

  朱允炆简单安慰了一下朱高炽,便转身离开了殿内,去隔壁偏殿休息去了。

  到最后,留在武英殿偏殿内的只剩下了朱高炽一人。

第108章 诸王态度

  十月的风已经微寒,尤其是在这水汽十足的江南,更是在寒冷中带着丝丝潮意。走在武英宫城的广场上,朱元璋脚步还算稳健,身后的李景隆则是落后他一个身位,隔着半步的距离跟在他身后。

  “平倭的事情你稍微上些心,有什么要求尽管和我提。”

  朱元璋边走边说,顺带又道:“本想让你坐镇云南,但你也知道,你若是离得太远,西北我便不太放心。”

  “允恭虽然也常年在北边备边,但终究不如你周到。”

  “这次也好,让他出镇一下云南,学得几年经验再回来,想来会沉稳不少。”

  他与李景隆的话,与自家孙儿没有什么区别,可见他是真的把李景隆当成自己的孙子。

  对于他的信任,李景隆也从没有辜负,不管是讨伐纳哈出,还是出镇西北备边,他每项事情都完成的很好。

  正因如此,朱元璋也常常派发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给他做,而徐辉祖则是像一个副手一般辅佐他。

  如今徐辉祖出镇云南,节制云南十余万大军,朱元璋担心李景隆会有别的心思,所以才特意向他解释,安慰起了他。

  不过对此,李景隆却并不在意:“允恭去云南,想来陛下也是顶着很大压力才做的决定。”

  “何况平倭这件事就足够臣忙碌了,怎么还会想着去出镇云南呢?”

  李景隆看的很开,毕竟如今的他已经位极人臣,即便获得再大的功劳也没有太大作用。

  对于他的想法,朱元璋时不时会感到很高兴,或许是因为想到了当年的朱文正。

  如果当年的他能及时向自家那个侄子解释,安慰他一些,或许自家那个侄子就不会壮年猝世了。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记忆中的那道身影,但那身影却渐渐地与另一人融合,最后出现在他脑海中的,却是朱高煦的面孔。

  “你觉得他如何……”

  朱元璋将脑中的画面驱散,站在原地背对李景隆,向他询问了起来。

  李景隆没有反问是谁,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朱元璋现在最想问的人是谁。

  一时间,他脑海中出现了朱高煦的面孔。

  对于这个他只见过两次面的少年人,李景隆不知道该如何具体评价,但为了满足朱元璋,他还是给出了一个大致不差的回答:“臣有些看不透他。”

  “看不透……”朱元璋沉吟,随后身体又动了起来,往前行走的同时又道:“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允恭和郭四也是这么说的。”

  他搬出了徐辉祖和郭英,这让李景隆安心不少。

  只是不等他安心,朱元璋却又带着一丝感叹道:“只是我不知道,你们是真的看不透,还是看透了不敢和我说……”

  他如此说,可李景隆却全无任何反应,反而对朱元璋道:“其实……那位如何,您比我们都能看清,您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李景隆的话说完,朱元璋陷入了沉默。

  是啊,要说这个世道谁看人最准,他朱元璋认第一,那便无人敢于认第二。

  可是……

  朱元璋不再去想关于朱高煦的事情,这刻意的回避便足以说明许多。

  他没有再与李景隆讨论其它话题,而是在武英广场上绕了一圈后重新返回了武英殿。

  在朱元璋进殿后,李景隆对着他的背影作揖再三,转身离开了这大明的最高权力中心。

  有所感应的朱元璋侧过身往后看,只看到了李景隆渐行远去的背影。

  看到这背影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想到了朱高煦,或许他身边的人越是与他相隔距离,他便越想与他没有距离感的朱高煦。

  饶是身为皇帝,可细细说来,他也不过是一个老人罢了。

  “我家那几个娃娃,估计也应该得到消息了……”

  朱元璋的眼神浑浊了几分,转过身往偏殿走去,嘴里不停呢喃着。

  与他猜想的差不多,近来江南的消息,确实在一条条的送往北方的诸藩手上。

  对于非嫡子的藩王们,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安分守己,听从朝廷的命令。

  可对于手握重兵,位置险要的嫡亲藩王们,他们的心思可就活跃了……

  “殿下,南京送来了消息,您恐怕得看看。”

  北风刺骨,当一名身着长史服饰的文官走入一处树林中,他便寻着一团色彩斑斓的人群走去,将手中信件递给了一名正在对着树木研究的三旬男子。

  面对长史递来的信件,男子并没有立马接过,而是在观察眼前的这棵树木。

  长史见状好奇看去,这才发现这是一棵石榴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