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关外资源充足,所以杨舫并不着急进攻,而且在僵持中等待机会。
官军数量一百二十万,即便经过几年军备竞赛而上涨到二百万,可如今近四十万用于东北对峙,其它地方的兵力毫无疑问会变得十分薄弱。
这样的薄弱,对于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野心家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
“砰!”
三月初七,在北方对峙近半年后,广州齐王电报全国勤王,率军四万开始攻掠广东,朝廷急忙调兵平叛。
十二,凉王宣布勤王,开始攻掠碛北。
十五日,雍王开始攻掠西海。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不到半个月时间,大量宗室开始举兵,他们以“勤王”的借口扩张地盘,东洲、北洲、南洲、昆仑洲部分地区失控。
随着朝廷的兵力被不断调遣,二百万的兵力与如此庞大的疆域相比,相形见拙。
四月十五,郑令尧宣布扩军三百万,军费占比财政从降低税收起征点后的22%,重新上涨到了40%……
五月初二,北线的勤王军突然发动进攻,燕山防线岌岌可危。
五月初十,李政重新被任命军职,以兵部侍郎及中军都督府的身份前往燕山接管防线。
李政抵达燕山后,他开始着手从三十多万人里挑选出贪婪之辈。
他发军费四百万,挑选敢于出防线作战的士兵,最后挑选出四卫一万两千人。
尽管知道己方不是正义之师,但在每人三百多两的犒赏下,所谓意志与道德不过是虚无渺茫的东西罢了。
在李政的指挥下,这一万两千人游走于各个防线,给予了勤王军猛烈的还击。
相比较心虚而不想作战的其余三十万官兵,唯利是图的这一万两千人反倒是成了勤王军最大的对手。
这一切,被李政带来的李楙尽收眼底。
“引之,老夫这一支尖兵如何?”
坐在昔年燕山行宫的皇帝宝座上,六十多岁的李政得意似的询问李楙。
彼时的李楙褪去了几分土气,眉宇间似乎有些说不完的担忧。
面对李政这个被世人称呼为“国贼”的人物,李楙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天下之大岂无材勇。”
“都督之手段,下官叹为观止……”
李楙这般说着,可李政却看出了他的镇定,故此不免好奇道:“看来在你眼里,老夫这支尖兵估计不足以令你惊讶。”
“老夫倒是很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军队,才能令你真正刮目相看。”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李政愈发欣赏起了李楙,同时也了解了他的能力。
他不仅仅善于文章和理政,在领兵打仗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尽管他从没实实在在的带过兵。
“刮目相看吗?”李楙听到这几个字沉吟不语,但眼睛却从暗淡变得逐渐明亮。
良久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道:“灵魂、信仰!”
第599章 后记永历(2)
“轰轰轰——”
永历五年六月,当北方战线在李政一手操持下稳固的同时,南方的官军也在李樾的指挥下开始将西南诸王平定。
八月,广州齐王被围剿,朝廷在李政的建议下,仅废齐王为庶人。
腊月,汉中益王勤王军被平定。
六年正月,李樾得知重庆韩王准备起兵,先下手为强,韩王自焚而亡。
得知韩王自焚的消息,秦王、晋王、周王、楚王、唐王等洪熙年间被册封的剩余二十五位藩王先后起兵,一时间秦岭淮河以南局势糜烂。
受寒冬影响,杨舫所部勤王军补给不足而攻势较几个月前暂缓。
李政将北方防线交给蒋裘,自己返回北京,并重赏雇佣大量唯利是图之徒来训练作战。
这支军队被李政称为“锐士”,数量从三万开始不断增加。
至四月,锐士数量已经达到十六万,他们并不在意谁是正义,他们只在乎军饷和赏钱。
他们的军饷是普通明军的四倍,每年一百二十两的军饷,足够他们背负骂名。
李政从军备库中取出大量的陆军武器将他们装备,并加急训练飞行员。
由于空军素质较高,大部分都是权贵子弟担任,而他们大多不敢以死相搏,所以大明朝在飞机数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却依旧被杨舫所部的北方空军压着打。
燕山山脉上空,几乎每日都有十余架飞机坠毁,这样的死亡率可不是权贵子弟敢做的任务。
紧急培养一批不怕死的飞行员,是李政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
除此之外,就是将山陕地区夺回,收复西南。
西南地区拥有除北方以外最大的军功体系,如果被这些藩王占据太久,那朝廷就得面对被南北夹击的风险了。
八月,李政率十六万锐士军南下,先后平定晋王、秦王、周王叛乱。
腊月,杨舫猛攻燕山山脉不下,日本本土民族叛乱,朝鲜也爆发民族叛乱。
期间,北洲十八藩王聚兵二十四万讨伐北洲都司。
七年春四月,碛北被凉王占据,西海被雍王占据,大食被巴王占据,波斯被永王占据。
六月,郑王、越王、信王独立于南中、榜噶喇、老挝等地。
七月,李政命李楙为将,命他率军二万入川,联手李樾围剿蜀王,自己则率军前往长沙平定赵王叛乱。
八月十二,杨舫攻破喜峰口,北方勤王军向永平、北京两路进攻,蒋裘撤回居庸关六万兵马死守北京城。
得知消息,李政令宋国公胡骧南下接管三万锐士,坚守不出,自己率八万锐士北上。
八月十八日,杨舫猛攻北京六日,蒋裘坚守不出。
八月二十日,李政率军抵达房山,休整一夜后发起反攻。
北军的钢铁洪流对上了中枢锐士军的钢铁洪流,一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甲集群会战在河北大地爆发,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
在装甲集群会战之初,北军以一千二百辆重型坦克和三千辆中型坦克,四千二百辆轻型坦克的庞大数量,碾压式的与李政率领的轻重中型七千二百辆坦克。
不过随着李政训练的大量飞行员上空,拥有三千架歼击机、轰炸机的空军集团很快击垮了北军的空军,并对地面展开轰炸。
北军遭受损失,但并不是很大。
九月初一,杨舫准备集中力量强攻北京城,然而李政却将集中在东大明洋上的七支海军舰队调回西大明洋,同时强攻辽东的旅顺、定辽等处。
杨舫担心后方军工厂被攻破,只能撤出河北大地,留十五万人在燕山山脉防备李政反攻,自己率军六万撤回辽东。
京城保卫战就此结束,北军损失士兵约两万人,各类坦克二千三百辆,自行火炮和反坦克自行火炮、防空炮二千五百余门,各种车辆四千多辆,歼击机及轰炸机八百余架……
官军方面,喜峰口被攻破后,除京城以外大量士兵望风而降,投降或逃跑的近五万人,非战斗损失的坦克达到六百余辆,车辆高达三千六百余辆,各类火炮八百余门,飞机七十二架。
战斗损失的坦克七百五十辆,车辆四千六百辆,各类火炮一千四百门,飞机三百余架。士兵二万八千余人……
这场战争让世界知道了制空权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知道了装甲集群作战的恐怖。
倘若大明将这两个装甲集群投入到西洲,那将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平整个西洲。
当然,这只是西洲各国的估计,但到了现实中,明军推进的速度恐怕会更快。
同时,这场战争也让大明内部知道了各自的短板。
北军的空军和海军不及朝廷,朝廷的陆军不及北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士兵的心理问题。
朝廷的大量基层士兵根本不愿意为了权贵作战,所以一旦战争落入下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投降北军,并且在投降过后就能立马调转枪口作战,同时爆发强大的战力。
在北京保卫战中,甚至有三個卫的军队起义来响应北军,给官军将领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这种情况让李政意识到,除了锐士以外的百万官兵根本心不在此。
让他们打打防守还行,进攻则是完全的无稽之谈。
当然,对于他们也不能裁撤,一旦裁撤他们,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投靠其它勤王军,爆发更强大的力量来瓦解己方。
没有办法,战役结束后,李政只能再度向大明直属疆域上雇佣更多的“锐士”。
山南、南洋和朝鲜、日本成为了所谓“锐士”的集中区。
凭借强大的海军,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海峡依旧掌握在朝廷手中,不过对于北洲和东洲,朝廷的掌控显然下降的厉害。
十月初五,北洲都司丢失北洲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广袤疆域,十八藩王各自占据一块区域。
眼看朝廷没有出兵镇压,东洲的二十四藩王也开始组成联军讨伐东洲都司。
腊月,李政再度征募二十万“锐士”,至此锐士经过几次消耗,数量突破新高,达到了三十二万的巅峰。
八年二月,李樾在李楙的帮助下平定蜀王、鲁王、辽王叛乱。
这期间,李樾麾下兵马在四川劫掠,军纪败坏,唯有李楙所部两万人因为纪律严明而被百姓牢记。
李楙利用战事不断更替军中一些意志不坚定、唯利是图之人,并且重新拾起洪熙年间主管军队思想的军司马制度。
从他接管军队到平叛结束,不到半年时间,整支军队的风气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在没有接受到调令前,他亲自率领军队帮助驻地当地的百姓修建公路、桥梁与房屋,而这些都是洪熙、宣德、景泰年间的军队作风。
往后的明军虽然依旧能打仗,但这种作风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当李楙重拾这种作风的时候,他所率军队更是被四川百姓称呼为“子弟兵”。
三月,李政调李樾率军六万进攻云南,留李楙驻守四川。
九月,经过李楙近半年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改善,他治下四川三万军队风气焕然一新,四川也渐渐恢复到了战前状态。
这期间,李樾进攻云南几次受挫,而广西靖江郡王、代王作乱严重,李樾被调往广西平叛。
十月初二,李政任命李楙为川黔巡抚,兼任平南将军率四川、贵州兵马进入云南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