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原因吗,就是因为衍圣公孔令贻听说要修铁路,以“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为由向朝廷呈文,请求津浦铁路绕过孔林,免扰他祖宗的安宁。

  慈禧太后在见到呈文后,立即批示:准!

  哎,这位老人家当初也是害怕铁路的。

  津浦铁路因此改线,自泰安南下后从磁窑镇迤逦绕向西南,至兖州后又掉头折返东南至邹城,曲阜便处在这条弧线之中。

  绕圈的铁路就像开了一个玩笑。

  只不过孔令贻自己都想不到却把整个曲阜都开进玩笑去了,没了铁路,就导致此后曲阜交通闭塞、商贸难行、社会与经济发展受制多年。

  难道他就不知道当年京杭大运河衍生了两岸多少富饶的城镇,都是交通命脉的力量。

  可叹衍圣公却以一个完全莫须有的名义拒绝历史的馈赠。

  当然了,此后很多想来曲阜玩的人都会发现新修的高铁站又建在曲阜了,也就是曲阜东站。

  话说曲阜是属于济宁的,反而济宁一开始没有高铁站……这在山东也算是个老梗。

  三人到达孔庙外,并没有人来迎接。

  吕碧城说:“看来是要给我们个下马威。”

  李谕说:“不一定,毕竟人家是衍圣公,超一品,地位在那摆着,否则他也不会写信让我们动身过来。”

  吕碧城问:“我们进去该怎么做?”

  李谕说:“还能怎么做?当然是先去祭拜孔老夫子。”

  三人刚想进去,却被人拦住。

  李谕对他们说:“我就是李谕,受衍圣公所邀而来。”

  门口的人并不太看重科学成绩斐然的李谕,直接审讯般问道:“他们两人哪?”

  李谕说:“你们竟然不认识?这位是大名鼎鼎的严复先生,这位则是京津两地的大才女碧城姑娘。”

  门口的人指着严复:“他可以进去,但女人不行。”

  李谕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我哪,不懂经学,而此地又是经学圣地,生怕有什么听不懂的,所以专门请了这位大才女做翻译。”

  门口的人疑惑道:“翻译?”

  李谕说:“是的,还有,我有时候喜欢说几句洋文,也需要翻译。”然后李谕还真用英语说了句“To see,or not to see:that is the question.But we all have to go in。”

  李谕套用了一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名句,生或者死,是个问题。

  门口的人还真听傻了,“你说的什么?”

  李谕对吕碧城说:“你翻译给他听。”

  吕碧城想不到李谕一遇到问题就有这么多鬼点子,忍着笑说:“他说,见或者不见是你们的问题,但我们都要进去!”

第二百三十三章 圣人之地

  孔庙门口看门的两人大眼瞪小眼,小声商量了一下,便赶紧进去通报。

  好在他们不认识严复,并不知道严复也懂英语,还是个真正擅长翻译的。

  但显然并不是全国士子都知道他,这些早期的新学倡导者知名度仅仅局限在想学新学的人之中,这个比例就很少了。

  没多久,看门的就回来了:“衍圣公说你们都进来吧。”

  李谕对吕碧城说:“我就说你能进去吧。”

  李谕抬腿就迈了进去,几年前他就来过这儿,但那时候已经变成了5A级的三孔景区。

  吕碧城见李谕走得这么顺畅,讶道:“你竟然对里面这么熟悉。”

  李谕笑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过了几道门,前面就是孔庙的核心——大成殿。

  朝廷给予孔庙超然地位,从这些建筑礼节上也能看出来。

  中国的古建筑学上对屋顶的形式划分非常严格,如果不考虑比较特殊的具有三重屋顶的天坛,所谓人世间建筑最高等级的叫做重檐庑殿顶,故宫三大殿中级别最高的太和殿就是这种结构。

  此外还有像是坤宁宫、皇极殿等,及泰山岱庙的天贶殿等也是,全国加起来只有十几座大殿有这种顶级规格。

  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第二等级,叫做重檐歇山顶,故宫三大殿居第二的保和殿用的就是这种屋顶。

  而眼前的曲阜孔庙大成殿,屋顶也是用的重檐歇山顶,可见其级别之高。

  实际上有许多其他地区的孔庙,比如北京孔庙里的大成殿用的就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

  除了屋顶,曲阜孔庙用的柱子是七实二虚,侧面是三实二虚,也是仅次于九五之尊。

  李谕三人跨过大成门,来到了大成殿前的广场。

  大成殿前有东西两庑,已经乌压压坐满了人,大成殿前是杏坛,也就是古代孔子讲学的地方。不过现在修成了一个亭子。

  衍圣公孔令贻就在这个叫做杏坛的亭子之中,他穿着满正式。而李谕虽然也很正式,但一身西装,加上剪了发,在一众人群中显得非常扎眼。

  其实李谕本来的想法是想用中山装,但发现这东西还没有诞生。

  李谕上前执弟子礼对衍圣公说:“学生李谕,可否先行拜见至圣先师?”

  衍圣公听到李谕的说法微微一愣,他已经想好了不少言辞要针对李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侮辱先贤,没想到李谕第一句话竟然是要拜见孔子。

  这种事不答应确实不太好看,毕竟最讲究礼节的就是他们,衍圣公只好说:“请。”

  李谕过去直接到大成殿前给里面的孔子像拜了三拜。

  里面供奉的像不仅仅孔子,还有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为配祀,称“四配”。

  严复和吕碧城当然也少不了这个拜祭的礼节。

  不过下面已经有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一介女流拜谒夫子,这不有是在侮辱至圣先师嘛!”

  “还有那个李谕,穿得不伦不类,哪有一点礼数!”

  “果然学习西学就会这样!”

  三人祭拜完后,来到杏林前,衍圣公说:“请坐。”

  他说的“坐”自然是正坐,就是三国演义里的那种形式。

  严复和吕碧城倒是很自然就坐下去了,但李谕却感觉颇为难受。

  李谕本来是想让严复坐上首,但今天显然人家冲着自己来的,所以也就不再谦让。

  李谕坐下后说:“谢衍圣公。”

  衍圣公孔令贻仔细打量了打量李谕,说:“尊下已贵为帝师,为何却穿戴这种奇装异服?”

  李谕说:“并非奇装异服,衣服只是身外之物。我并非只穿洋服,大部分时间也会穿传统服饰。”

  李谕本来的确是想穿传统服装的,但小德张的祥义号做个衣服真是太慢,除了贡品绸缎,其他料子都要从苏州进,到现在还没做好。

  孔令贻又指了指他的头发:“这又作何解?”

  李谕微微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侧头看了眼大成殿。

  孔令贻旋即明白了李谕的意思:孔子也没有辫子啊。

  这件事如果深究的话,两边都不占理了,剪发的不对,不剪发的貌似也不对,于是孔令贻只好跳过这个话题。

  李谕乐得如此,尽可能削减对方的弹药。

  但孔令贻身后的一人却发话了:“此情此景,实让我想到夫子当年所说之礼崩乐坏。当今之世,何尝不是一次正在进行中的礼崩乐坏哪!”

  孔令贻给李谕介绍:“这位是复圣颜子奉祀官,七十六代孙颜景育。”

  颜回是孔子的大徒弟,地位就像基督教里的圣彼得,所以颜回被称作了复圣。

  李谕说:“您的意思就是春秋之后已然是礼崩乐坏,那么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在这种情况中度过吗?”

  颜景育说:“自然不是。”

  李谕说:“既然你也说不是,那么就说明礼崩乐坏也并非完全就是一件坏事,旧的事物消亡后,才会有新的事物诞生。延续两千多年的礼岂不比春秋之前只有不到一千年的礼更好?在这之后新建立起来的又为什么一定差?赵武灵王当年也是奇装异服,又怎么能说不对?说不定那时候各位也会像我一样奇装异服。”

  颜景育有点愕然:“这……”

  李谕又说:“我还听闻老子曾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辩证地看,不就是否极泰来?”

  东西两庑的人又开始窃窃私语:

  “他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什么道理,明明是歪理!”

  孔令贻问道:“夫子是至圣先师,如今我们怎么能放弃千年之传统?”

  李谕叹道:“哪有放弃一说!为什么都认为新学与旧学一定势不两立?只需要在学堂之中加入西学便可,传统不丢的同时又懂了新学,岂不美哉?”

  孔令贻说:“朝廷之意,必然是废除科举,恐怕今后国人便不学也不懂经学,这将是衰亡之相。”

  李谕说:“衍圣公不要通过把事情往坏处想,以及这样一种想象中的坏情景来阻止大家学习西学。”

  颜景育说:“衍圣公所设想之境况正是不久将要到来的境况,今后一旦科举停摆,世人不通五经六艺,何谈国家兴盛?”

  李谕说:“此言差矣,这次来的路上,我也看了看一些古籍,其中很多观点让我感慨先贤已经有了大智慧,但现在为什么却忘记?《道德经》中就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句话意思是说,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真正智慧的人,不知道自己无知却自信满满的人其实是傲慢而愚蠢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愚蠢,才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圣人之所以能摆脱蒙昧状态,就是因为他们先承认自己无知。

  衍圣公他们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有点生气:“帝师的意思是说我们傲慢又蠢笨了?”

  李谕摇摇头:“我并没有这么说,我只是单纯想到了这样一句先贤的警世箴言而已。毕竟圣人都会先承认自己无知,类似说法哪怕是西方最尊崇的几位大贤也曾说过,就比如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圣人尚且如此,而现在如果只是抱残守缺,不通西学,只得挨打,岂不就是一种无知?”

  孔令贻说:“莫非不懂西学就是无知,西学中才有至圣道理?”

  李谕说:“我再次强调一下,西学,不管是科学还是政法,都不是西方独有,而是大自然以及社会发展所蕴含的本质,不为人之意志转变,谁都可以发现,只不过我们慢了好多步。西方称呼的真理,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所称的道,道法自然,自然可不是西方的。”

  双方也算是都很默契,一边不提具体科学,另一边不提经学理论,否则真说不通。

  颜景育又问道:“但现在的情况表明西学就是洋人所有,钻研西学势必会让人渐渐丧失本性,就像你现在的样貌,丝毫没有国人的样子。”

  李谕说:“科学的道理就是在研究自然,我们不研究,当然就有别人研究。但科学必然是没有国界,人却是有归属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怎么就没有国人的样子?而且你最后这句貌似又是在以貌取人,就算是夫子的时代,也是不对的。”

  孔子长相确实~~~所以不能以貌取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