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285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欧文说:“将来我在德国也能见到您吗?”

  他瞬间就成了李谕小迷弟。

  李谕说:“会的。”

  “太好了!”欧文兴奋道,“我读过您的各项论文,如此才情,仿佛智慧之神!”

  一旁的学生却说:“你说错了,智慧之神是雅典娜,是女神。”

  欧文笑道:“我忘了这点。”

  那名学生说:“而且李谕先生不仅是最好的科学家,依我看,还是东方最好的文学家。”

  李谕说:“后面这个称谓我可承担不起。要说文学,放在中国,我是最菜的。”

  虽然有点像陈真踢馆时说的那句:我是精武门最菜的徒弟。

  但李谕真心不敢在文学上放肆,比他厉害的何止车载斗量,就连星战系列也得靠吕碧城润色才能完成。

  学生却不太相信:“我读过您的星战系列,能构造如此宏大的背景、讲出如此精彩的故事,有几个人能做到!你一定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李谕说:“看来你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太少。”

  虽然现在清末民初科学很弱,但即便有“文无第一”的说法,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学造诣真心谁都不用服。

  都是弟弟。

  欧文说:“我要纠正一下刚才的说法,您应该是科学之神加文曲星才对。”

  “文曲星?”李谕突然讶道,“你怎么会说出带有这么中国风的词汇?”

  欧文说:“因为有一个中国人在哥大捐赠了一个汉学的讲座。”

  “中国人?汉学?”李谕更加吃惊了。

  欧文说:“对啊,今天我正好看到了他,那张面孔太好辨认了。”

  “你能不能带我见他一面?”李谕立刻说。

  “当然可以!”欧文乐得效劳,“他们应该在办公楼。”

  哥伦比亚大学面积并不大,毕竟是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

  几人很快来到了哥大办公楼,校长室就在里面。

  刚到楼外,他们就看到了一名美国人和一名中国人从楼中走出。

  中国人很谦卑地在他身后,说道:“老爷,塞斯·洛校长再次接纳了捐款,是不是可以把讲座扩大为汉学系?”

  那名被叫做老爷的人说:“还有一些距离,我们必须要扩大丁龙讲座的声望。”

  中国人叫做丁龙,是个流落美洲的华工。两年前,他把一辈子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1.2万美元全都捐赠出来,想在哥伦比亚大学建设一个汉学系,宣扬此时备受屈辱的祖国的文明和文化。

  有人捐钱,美国大学一般是乐于接受的。好多美国大学正是由富有的资本家捐赠,比如芝加哥大学是洛克菲勒捐赠;卡内基梅隆大学是卡内基和梅隆捐赠;斯坦福大学是铁路符号斯坦福捐赠;杜克大学是烟草大亨杜克捐赠;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银行家霍普金斯捐赠……这样的例子太多。

  1.2万美元对于美国中产家庭来说也是笔巨款,但如果想在哥伦比亚大学这种顶级大学里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学院,1.2万美元远远不够。

  因为人家的要求很高,名牌大学并不是谁捐的钱都收。

  而丁龙开宗明义,就是想建一个就像物理系、文学系、法律系一样正规的汉学系。但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华工出身,建汉学系要用多少钱,这个卑微的华工根本没有概念。

  好在他的“主人”卡本蒂埃非常敬重自己的仆人丁龙,甚至不把他当仆人。

  为了实现自己仆人的梦想,卡本蒂埃同样倾其所有。

  卡本蒂埃同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能够说上话,因为他不仅是哥大校友,还是哥大的一个大金主,——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和女校的校董。

  卡本蒂埃亲自出面与哥大校长塞斯·洛商讨,并且自己追加了10万美元,此后继续增加到50万美元。

  他甚至捐献出了自己在纽约的住房,本人被拖累至濒临破产,只得搬回纽约上州乡村的老家度过余生。

  校长感动于二人做法,同意了设立汉学讲座。

  这场持续多年的捐献史无前例,堪称悲壮。

  事情到这儿也算完美,更神奇的还在后头:

  有了富翁和杰出校友、校董的出面支持并追加补足了建系的全部花销,哥伦比亚大学校方还是不愿意以丁龙这样一个无名之辈来命名和设立一个系科。

  他们想用当时清朝总理大臣李鸿章的名义(李当时刚刚访问过纽约,在纽约家喻户晓);也想过用当时清朝驻美大使伍廷芳的名义来命名这个系;后来,慈后得悉消息后,捐赠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五千多卷善本书,学校又想用清室皇家的名义来命名。

  令人钦佩的是,卡本蒂埃始终坚持用仆人丁龙来命名这个系科,否则他就撤资。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洛最终妥协。

  于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能记着这位华工的名字,因为哥大的汉学系(也就是今天的东亚系)名字早年一直叫做“丁龙讲座”。

  通常美国大学里设立的所谓“讲座”,多为纪念性质,一般由私人捐助巨款,然后以每年所产生的利息所得作为该“讲座”的酬金。这样的“讲座”不会轻易设立。

第三百零五章 有趣的饮食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洛突然从二楼探出头:“卡本蒂埃将军,你忘了拿礼帽……等等,那位是,李谕先生吗?我的天,真的是你!”

  塞斯·洛迅速下了楼。

  楼下的丁龙与卡本蒂埃将军还有些愣神:“李谕?”

  塞斯·洛闪过他们二人,来到李谕身前:“天哪,没想到你会出现在这里,伟大的东方科学巨匠!”

  李谕并不认识他,问道:“您是?”

  “本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塞斯·洛。”

  “校长先生,幸会幸会!”李谕忙同他握了握手。

  塞斯·洛说:“能遇见你真是不容易。这几天我正在看你写的几篇天文学的文章,实在精彩,其中的数学推导与天文学的结合颇有牛顿爵士的感觉。”

  李谕说:“天文学与数学的关系未来会越来越紧密,我只不过是用了最常规的方式。”

  塞斯·洛说:“是吗?可是像你这么有条理的文章,我读到的真心不多。我记得伟大的数学家高斯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只有在你的文章中,我才一次次最深刻得体会到,可以用数学如此完美得诠释物理与天文,你是当今世界数理结合的最强之人。”

  李谕笑道:“多谢校长赞誉。”

  这一点没有必要谦虚,毕竟后世的物理系,就是如此训练。物理系的数学普遍不会差,因为数学不好,也搞不定高端的物理内容。

  丁龙过来说:“您果真是帝师本人?”

  李谕说:“如假包换。”

  “您可是当今天下最知名的中国人!”丁龙兴奋道,“帝师可不可以为我们的讲座开一场专题演讲?我们正渴望能够提高讲座的声誉。”

  卡本蒂埃同样说:“没错,李谕先生,现在美国最出名的中国人就是你。”

  李谕说:“你们的讲座是关于汉学,而我的国学水平渣得不行,真要露面只会贻笑大方。”

  这种演讲最适合的恐怕就是辜鸿铭,他可是国学铁杆支持者,即便在这个最崇洋媚外的时代,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丁龙可不想放过李谕:“先生,您随便开个价,我们肯定会付齐。”

  “并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如果是科学讲座,我还能应付。要是汉学方面,我仅仅一知半解,难道我讲星球大战还不成?”李谕说,“对了,过几天梁启超会再回纽约,到时候我把他叫来不就是了。”

  梁启超的名头还是够响的,丁龙说:“太好了,但您务必也专门做个演讲。”

  校长塞斯·洛在一旁邀请:“李谕先生,如果您想要的是科学演讲,我们完全可以满足。”

  就连朗缪尔·欧文都附和上:“科学之神与文曲星,联合起来想想都感觉棒极了。”

  几人盛情难却,李谕只好接受:“好吧,等梁启超到了,我们会一起来哥大。”

  塞斯·洛说:“我们将做好万全的迎接准备。”

  富兰克林·罗斯福此时已经完成了合同模板,拿着它四处找李谕,却发现他和校长在一起。

  “李谕先生,您的合同我写好了。”

  李谕接过来说:“多谢你,以后还会需要你的法律援助。”

  塞斯·洛校长见状笑道:“我们的学生已经给你干上了活,那你说什么都要来开个讲座。”

  李谕离开哥大时,丁龙仍旧陪着他,“李谕先生,我并不懂什么学术,但是坊间都说您是个不得了的人。”

  李谕也挺好奇他的讲座事业,询问道:“还有没有需要我能帮助的?捐赠也没有问题。”

  丁龙说:“我们现在已经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是优秀的学者来为讲座壮壮声势,所以才如此渴望您的到来。”

  李谕说:“我明白了,你做的事情很不简单,我会尽力而为。”

  毕竟叫做汉学系或者说丁龙讲座,来参加的学生想要学习研究的是汉文化,需要有讲师进行一定的授课。

  只不过这种讲座的授课形式,众所周知,比较零散,尚且不够系统。

  但从无到有,已经实属不易。

  实际上此后很多美国大学开设汉学系和中文图书馆,大都是以哥大为模板。

  ——

  此时的旧金山,目前洪门的老大黄三德盟长找到梁启超,“梁先生,从纽约过来消息,李谕想要让你去参观他的实验室以及工厂企业。”

  梁启超其实并不知道李谕已经到了美国,消息就是这么滞后,没有微博、朋友圈啥的。

  “我正有此意,”梁启超说,然后问道:“盟长亲自来见我,不怕老师会有意见?”

  实际上是此前与中山先生会面,引起了康有为的不满。

  黄三德说:“梁先生,我此前收到了中山先生来信,他提到您是栋梁之人,我亲自来见你,没有什么不妥。即便南海先生有意见,我想也会理解。”

  梁启超苦笑一下:“老师可是意志非常坚定之人,有些事很难做到互相理解。”

  旋即又问道:“你说中山先生来信,莫非?”

  黄三德说:“中山先生已经决定在檀香山加入洪门。”

  其实本来檀香山洪门分部拒绝了,是黄三德亲自批示接纳了中山先生。事实证明这是个很明智的决定。

  梁启超说:“既如此,洪门的态度我已经明白。”

  黄三德说:“大势所趋,还望先生……”

  梁启超抬手打断他:“我现在不想谈论此事,就算要谈,还是在报纸上见真章吧。”

  想在文笔上压过梁启超可不是容易事,黄三德见说不动他,只好抱拳道:“梁先生一路顺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5/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