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袁制台用心了。”载振没有理由拒绝。

  北洋的军营比起八旗真是云泥之别,新军招募的兵丁都是精挑细选:首先身体素质要好,然后家世也要干净,还不能有吸食鸦片史。

  甚至袁世凯还亲力亲为,编写了《练兵要则十三条》,对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样子。

  军中待遇也蛮好,普通的士兵每个月都有4.5两,哨官(排长)算上公费银有30两,营长一个月到手有400两。

  如果是炮兵的待遇会更好一点,毕竟是技术工种,需要学习的操作比较多。

  这种待遇在当时真的很高。而且袁世凯为了杜绝吃空饷,新设立了粮饷局,每次都是在操场上点名发饷。

  北洋军其实从始至终都非常有钱,既然有钱,军中的伙食当然也差不了。

  营盘食堂虽比不上京城里的酒楼,不过袁世凯备下的菜品依然很丰富。

  食堂中有个大长桌,袁世凯为了表示和部下亲近,军中饮食常常都是一大堆军官坐在同一张桌上。

  众人依次落座,居上首的位置,有北洋方面的袁世凯、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以及专使团的载振,及梁诚、黄开甲等几位二品大员。

  李谕则与汪大燮、唐文治等人依次往下排开。

  李谕祖籍山东,对座次一事真的是太了解了,如果是个大圆桌,多少也懂主陪、副主陪的规矩。不过今天在座的不是有官衔就是有军衔,所以他就想往后坐。

  刚往后走了几步,袁世凯竟然叫住了他:“你是李谕吧?不用那么拘谨,往前坐往前坐!我看看,嗯,你就坐曹锟下首。”

  袁世凯竟然还记得自己,主陪都发话了,李谕只好在曹锟下面落座。

  袁世凯让北洋的人和专使团间隔落座,李谕右侧是曹锟,左侧则是张勋,两人日后都是北洋的大军阀。

  而在李谕对面斜对过再往上点的位置,则是天津海关道唐绍仪。

  李谕的位置很靠上,仅在几位四品专使团成员唐文治、汪大燮的下面。

  日后的“辫帅”张勋看上菜还得等一会儿,从带着的槟榔荷包里拿出一颗嚼了起来,嚼了一会儿不带劲,然后点燃了一支雪茄,惬意得吸了一口,“这才得劲!”

  李谕都快看蒙了,还有这么吸的?

  真就槟榔配烟,法力无边?

  张勋吸了几口,对曹锟道:“我说曹三傻子,你们搞来的这个军乐团真是没意思!要咱说,就得是按照贝子爷的说法,用什么西洋的乐器,以前咱打仗不都是鸣金敲鼓。”

  曹锟生性比较木讷,在军中就像个铁憨憨,从小就被其他同伍叫做“曹三傻子”。不过傻人有傻福,曹锟的历任领导都非常喜欢他,袁世凯也很喜欢这种任劳任怨、服从命令的。

  而且人家运气也好,不知怎的就考上了北洋武备学堂,又不知怎的当了高层军官,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袁世凯的儿女亲家,又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贿选总统。

  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装傻,玩了个大智若愚?

  但曹锟当然还是有优点的,就比如体恤士兵,这在当时的军官中算是超级大优点。

  而且曹锟看人也比较准,一手提拔了吴佩孚。后来直系能够那么猛,真就是吴佩孚太能打了。

  吴佩孚对曹锟深感知遇之恩,大哥带我进北洋,我带大哥当总统!

  曹锟听了张勋的嘲弄一点儿也不生气,慢吞吞说:“你说的都是打仗时候的金鼓,平时部队就得有部队的样子,军乐团是做仪仗用,壮我军威。”

  “切!”张勋是个超级老传统,不屑道,“咱老祖宗又不是缺了乐器,难不成这些也要学洋人?要我看,用咱们的丝竹管弦、金鼓唢呐就好得很!”

  不知道张勋听没听过,“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要是吹着唢呐上战场,还真摸不清是迎亲还是送葬。

  且张勋绝对堪称大清最后一位忠臣,对大清爱到了骨子里,否则后来又怎么会搞复辟哪。

  李谕都快憋不住了,还好斜对面的唐绍仪先笑出了声,吸引了张勋的注意力。

  张勋道:“怎么,咱说的不对?”

  唐绍仪也抽雪茄,不过动作优雅许多,拿烟的姿势也是那么回事,不像张勋如此粗犷。他说道:“乐器就像武器,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用途。军乐嘛,自然是管弦乐器更合适。”

  唐绍仪是个文化人,张勋读书少,也不知道管弦乐和传统乐器到底什么区别,具体的道道说不上来,根本没法继续反驳。他看唐绍仪也抽雪茄,于是立马岔开话题:“唐道员也懂雪茄?”

  唐绍仪指着手里的雪茄:“不过玩玩。”

  “我这支是从法租界买的,一支三个银元,要不要尝尝?”张勋从盒子中取出一支,递给唐绍仪。

  当时抽雪茄是绝对的奢侈行为,价格根本不是寻常人能接受的,花费堪比大烟。

  当然后世雪茄也不便宜,一支好的就要六七百块钱,两三千一支的也有,折算一下,和当年也差不许多。

  唐绍仪哈哈大笑,竟然也拿出一个小盒子,取出一支回请过去。

  张勋一看脸色就变了:“这!这这不是英租界卖的古巴雪茄嘛,一支要十个银元!”

  唐绍仪吸了口,“如果张管带喜欢,我差人给您送上10盒。”

  管带是北洋军中营长一职的称法。

  张勋也是爱面子,立马故作样子:“咱就偏不喜欢古巴的雪茄,就爱我吸的这款。”

  唐绍仪微微一笑,也不再坚持,论见世面,他怎会在张勋之下。

  胡吹了一会儿后,厨房做好伙食端了上来,因为是大长桌,所以很多菜虽然做了好几道,也摆的比较杂乱。

  曹锟把一盘辣椒炒五花放到张勋跟前,“我听菊人老师说你喜欢吃辣,这盘菜放你跟前,你多吃!”

  菊人是徐世昌的号,袁世凯喜欢叫他“菊人兄”,所以很多军中营官也尊称他的号。而且由于徐世昌是举人出身,后来进士及第后又当过九年翰林,堪称北洋军中学问与学历第一。营中大部分兵又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更谈不上功名,所以大家都尊他为师。

  张勋来自江西,江西人在后世吃辣那是举国闻名。

  只不过江西的菜没有湖南湘菜出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湖南人最能吃辣。

  张勋也确实爱吃辣,不过今天却有点扭捏,嘿嘿一笑:“咱也不能光吃辣不是!”然后把菜轻轻推了推,“你们都吃你们都吃。”

  曹锟笑道:“怎么,难不成痔疮又犯了?”

  张勋正色道:“哪有哪有!早就好了!”

  “那就得给你这道菜,来,吃两口!”

  张勋也看不出曹锟是个真铁憨憨还是假铁憨憨,不知道他为啥这么执着,但是自己也不能给江西人丢脸!肉都没夹,直接把两根辣椒放到嘴里嚼起来。

  曹锟一直看他咽下去后才竖起大拇哥:“张管带豪气干云!”

  张勋脸都快红了,今天上厕所八成又是一番哭天喊地。

  李谕看着也是真有趣,能把这些后世的大军阀凑在一起,也就是如今的袁世凯了。

  李谕曾经看过一份全国“痔疮地图”,倒是湖南排在了发病率第一,江西也不弱,高居第六。

  倒数第一是李谕的家乡山东,所以他对痔疮没有太深的感触,无法理解张勋这位“有痔之士”的苦恼。

  张勋还是出了大名的“有痔之士”,就连慈禧太后都知道他有痔疮!

  两年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老佛爷慌忙带着光绪跑路。

  张勋作为大清忠臣,啥也不管了,连忙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北上勤王。找到慈禧后,一路步行,跟随在老佛爷的轿子边上。任凭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在慈禧身边。

  由于长时间步行,张勋的痔疮犯了,大量出血,屁股后的袍褂都让血染红,走起路来一蹶一蹶地看上去很难受。

  还是李连英看到张将军的屁股红了,一问才知道事情原委,于是告诉了慈禧。

  慈禧看到张勋撅着屁股走路,还不断流血,大为感动,于是特地下令让张将军骑马。

  但张勋却表示:“奴才不疼!奴才跟着老祖宗走!奴才保圣驾要紧!”

  什么叫大清忠良啊!要不说他是大清最后一位忠臣!

  张勋也不是北洋嫡系,他出身淮军,对北洋的归属感不强,把自己平步青云的大部分功劳没有算在袁世凯头上,而是觉得慈禧给了他荣华地位。

  北洋军营中的酒水也是洋酒,40多度的威士忌。现在当兵的都爱喝酒,酒能壮胆,也可以提提士气,所以管制竟不太严格。

  居于首位一侧的袁世凯倒满酒,道:“兄弟们都满上!”

  曹锟还挺客气,要给李谕杯中倒酒,李谕本想推辞一下,不过北洋今天终归是东家,专使团是客人,所以曹锟还是坚持给李谕倒满了酒。

  曹锟似乎不认识李谕,只是道:“小兄弟酒量如何?”

  李谕作为一名山东人,酒量按照山东的标准属于那种看不到最后主食的,不过坚持到热菜还可以,算是十分勉强达到及格线。

  不过他的确很少饮酒,于是说:“和诸位长官的海量比肯定差远了。”

  “好!”曹锟来了精神,“说得好!不过我的酒量也不行。”

  然后殷勤地给张勋“吨吨吨”满满斟上一杯,“要论酒量惊人,还得是咱张管带大人。”

  张勋看着杯中的酒感觉嘴角一抽,菊花一紧。平日里他确实酒量惊人,每顿饭都要喝半斤汾酒,但今天想想屁股,还真有点喝不下去。

  张勋委婉道:“营中汽水也不错,今天这么多客人,喝多了不成体统。”

  “没有关系!”曹锟坚持道,“我就不信还有人能把张管带喝趴下。”

  坐在下面同为后世直系大军阀的李纯笑道:“我也不信!”

  张勋顿感骑虎难下。

  所有人都倒满酒后,袁世凯端着酒杯站起身,“诸位,让我们为万里归来的振贝子爷及专使团敬上一杯!”

  大家都纷纷起身,张勋现在最怕一起一坐,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端着酒杯站起身。

  袁世凯高声道:“干杯!”

  众人一饮而尽,张勋心中暗骂了句奶奶个熊,一口闷了下去。

第七十六章 借人

  唐绍仪也是留美幼童出身,是第三批,而且成绩比较好,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后来他又在朝鲜当了十年外交官,所以对全球时事比较关注。

  唐绍仪对李谕说:“小兄弟就是《申报》和《京津泰晤士报》最近连篇称赞的李谕?”

  李谕说:“真是在下。”

  “不简单不简单,西学不好学啊!”

  唐绍仪后来当过北洋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校长,对教育还是比较懂的。

  张勋疑惑道:“《京津泰晤士报》?报道什么了?”

  曹锟笑道:“报纸你都不看?”

  张勋文化程度不高,说:“那么小的字,伤眼睛。”

  曹锟虽然木讷,不过热爱书法、国画,后来和齐白石关系很好,多少还是有点文化。曹锟联想到最近的报纸:“那么说,连上几次英法头条的,就是你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